- 年份
- 2024(10705)
- 2023(15052)
- 2022(12538)
- 2021(11552)
- 2020(10159)
- 2019(23342)
- 2018(23030)
- 2017(44515)
- 2016(23932)
- 2015(26958)
- 2014(26749)
- 2013(26450)
- 2012(24338)
- 2011(21528)
- 2010(21523)
- 2009(20204)
- 2008(20264)
- 2007(18231)
- 2006(15602)
- 2005(14091)
- 学科
- 济(106863)
- 经济(106743)
- 业(95189)
- 企(84768)
- 企业(84768)
- 管理(82516)
- 方法(49975)
- 数学(41020)
- 数学方法(40551)
- 农(33385)
- 财(32757)
- 业经(31477)
- 中国(24508)
- 务(23863)
- 财务(23816)
- 财务管理(23776)
- 农业(23165)
- 企业财务(22534)
- 地方(20462)
- 制(20108)
- 技术(20060)
- 贸(18895)
- 贸易(18889)
- 易(18312)
- 和(18294)
- 理论(17344)
- 划(17158)
- 策(16718)
- 学(16361)
- 体(14755)
- 机构
- 学院(344172)
- 大学(339590)
- 济(145272)
- 经济(142543)
- 管理(141175)
- 理学(121690)
- 理学院(120488)
- 管理学(118583)
- 管理学院(117931)
- 研究(107376)
- 中国(84346)
- 京(72499)
- 财(66737)
- 科学(64837)
- 农(59623)
- 财经(53408)
- 所(53268)
- 江(52359)
- 中心(51849)
- 业大(51745)
- 经(48498)
- 研究所(48065)
- 农业(46987)
- 北京(45023)
- 经济学(43552)
- 州(41123)
- 范(40913)
- 师范(40514)
- 经济学院(39522)
- 财经大学(39501)
- 基金
- 项目(230034)
- 科学(183064)
- 基金(168789)
- 研究(167515)
- 家(146482)
- 国家(144993)
- 科学基金(126752)
- 社会(107849)
- 社会科(102381)
- 社会科学(102349)
- 省(90764)
- 基金项目(89749)
- 自然(82733)
- 自然科(80882)
- 自然科学(80858)
- 自然科学基金(79481)
- 教育(76826)
- 划(75575)
- 资助(68778)
- 编号(67483)
- 成果(52966)
- 重点(51166)
- 部(51057)
- 创(50476)
- 发(49611)
- 创新(46564)
- 业(45644)
- 课题(45467)
- 国家社会(44630)
- 科研(44599)
共检索到506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学兵 乔娟 宁攸凉
屠宰加工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紧密的纵向协作关系有利于提高猪肉质量安全水平,但现实中两者间的纵向协作关系较为松散。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纵向协作形式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找出了激励和制约屠宰加工企业选择紧密纵向协作形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猪肉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屠宰加工行业的集中度、普及猪肉质量安全知识和扶持企业自主品牌建设。
关键词:
屠宰加工企业 质量安全 纵向协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洁红 陈晓莉 刘清宇
随着政府对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以及肉菜可追溯体系的试点建设,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日益重视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系统建设。本文基于浙江省66家猪肉屠宰加工企业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当前屠宰加工企业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现状、绩效,并以追溯投资模型为研究框架分析了影响可追溯投资行为的动机。结论显示降低公开召回的风险、与上下游加强合作和法律法规的压力对追溯行为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了经济驱动为主、配合市场完善以及改变消费观念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增金 乔娟 张莉侠
为探讨猪肉可追溯体系对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作用,构建政府契约激励模型和市场声誉机制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2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典型案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猪肉可追溯体系通过质量安全监控力度的增强和声誉机制起到规范屠宰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作用;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带来的政府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遏制屠宰企业的道德风险活动和机会主义行为;声誉机制在解决猪肉质量安全问题上可以和显性激励机制一样起到激励约束屠宰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作用,但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猪肉溯源水平的影响。政府应适时对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绩效评估,在深化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猪肉质量安全违规行为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铮 王波 周静 齐琦 马丽霞
基于东北地区313家屠宰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框架,引入过去行为和信息能力两个变量,构建了屠宰加工企业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屠宰加工企业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的传导路径,分析了屠宰加工企业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引导和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参与可追溯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铮 王波 周静 齐琦 马丽霞
基于东北地区313家屠宰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框架,引入过去行为和信息能力两个变量,构建了屠宰加工企业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屠宰加工企业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的传导路径,分析了屠宰加工企业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引导和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参与可追溯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召云 孙世民 刘峰
以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为核心企业构建优质猪肉供应链是解决目前中国猪肉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简述优质猪肉供应链中屠宰加工企业核心地位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屠宰加工企业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从加强自身建设、选择优良合作伙伴、形成有效竞合关系和形成外界压力等四个方面,给出了充分发挥屠宰加工企业猪肉质量安全保障作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继永 孙世民 刘峰 刘召云
解决我国猪肉质量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施供应链管理,而屠宰加工企业与超市的有效竞合是优质猪肉供应链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本文依据博弈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优质猪肉供应链中超市和屠宰加工企业的竞合机理,推导出双方竞合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研究表明:降低风险偏好、监督成本和违约超常收益,增加违约金额数、违约潜在损失和信用损失,是优化两者竞合行为的有效途径。选择优良的合作伙伴、实现信息共享与公开、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外部压力等是优化竞合行为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博弈论 竞合 优质猪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清光 陆姣 吴林海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注重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本文构建了生猪经销商与屠宰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生猪经销商保障原料安全所付出的成本越小,贩运的数量越少,被无害化处理时遭受损失越大,其重视原料安全的可能性就越大。分别以药残超标、运输途中死亡两种情况无害化处理生猪原料作为实证案例,实证分析了不同贩运规模的生猪经销商选择重视原料安全与屠宰企业执行严格检查概率之间的关系。提出政府应加强对屠宰企业的监管,提高屠宰企业自治能力以及减少生猪经销商保障原料安全所付出的成本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共治 生猪经销商 屠宰企业 博弈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丽 巩顺龙 谭屹然
本文明确了农产品加工企业采纳HACCP标准的三大类影响因素和14个组成变量,利用对我国31家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将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识别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采纳HACCP标准的"战略型"和"工具型"两大类行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国内推广HACCP标准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永功 王晓刚
为了探讨野猪与家猪杂交生产野杂种猪的可能性 ,通过野猪与家猪杂交所产的一代野杂种猪的饲养和肥育试验 ,对野杂种猪的饲养管理和肥育屠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野杂种猪耐粗饲 ,背膘厚度明显低于当地家猪 ,但生长速度较慢
关键词:
野猪 野杂种猪 饲养 屠宰性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东 朱增勇 赵安平 靳守业
非洲猪瘟不仅造成生猪产能和供应减少,也促使北京的定点屠宰厂由原来的活猪调运转变为“产地屠宰+猪肉调运+定点经营”的模式。市场流通模式的转变对猪肉价格形成机制、屠宰厂效益和消费者福利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尝试从理论层面揭示其影响机制:在猪肉调运模式下,生猪定点屠宰厂倾向于经销商式的加价销售,市场竞争减弱,而垄断性增强;大型屠宰厂与小型屠宰厂的效益分化明显。其原因在于“屠宰成本”和“买肉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定点屠宰厂与销售市场形成的“厂场挂钩”模式限制了外地屠宰企业猪肉的进京销售,从而限制了消费者在猪肉购买方面的自由选择权,造成消费者福利损失。因此,有必要在现行框架下,优化北京猪肉市场流通模式,探索按照质量标准放开定点屠宰,加强猪肉冷链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市场竞争水平、稳定猪肉供给和价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世民 彭玉珊
实施供应链管理是解决目前中国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合作伙伴间质量安全行为协调是优质猪肉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优质猪肉供应链中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安全行为协调的概念与内涵、目标与标志、层次与内容、困难与障碍,从宣传、教育、研究、扶持与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养猪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行为协调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学兵 乔娟 刘增金
为掌握养猪场(户)的纵向协作水平及影响因素,利用北京市6区217个养猪场(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影响养猪场(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养猪场(户)与生猪购销商之间纵向协作水平比较松散,养殖规模、户主身份及风险偏好、对疾病防控的难易程度、是否拥有固定关系客户、市场价格波动程度及户主对市场信息掌握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养猪场(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为提升猪肉质量安全水平,建议政府提出有助于提高生猪产业链主体间纵向协作水平的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