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8)
2023(7657)
2022(6416)
2021(5535)
2020(4529)
2019(9836)
2018(9459)
2017(17836)
2016(9671)
2015(10831)
2014(10792)
2013(10656)
2012(9719)
2011(8718)
2010(8740)
2009(8349)
2008(8327)
2007(7629)
2006(6633)
2005(6195)
作者
(27966)
(23451)
(23098)
(22270)
(14644)
(10958)
(10553)
(8884)
(8793)
(8486)
(7973)
(7721)
(7526)
(7479)
(7381)
(7157)
(6924)
(6799)
(6711)
(6626)
(5949)
(5762)
(5697)
(5292)
(5264)
(5229)
(5170)
(5145)
(4687)
(4555)
学科
(41280)
经济(41214)
管理(39070)
(35273)
(30753)
企业(30753)
方法(14210)
(13207)
(12838)
业经(12393)
数学(11788)
(11714)
数学方法(11699)
中国(10857)
产业(10483)
(9603)
地方(8734)
体制(8334)
技术(8012)
(7976)
财务(7948)
财务管理(7926)
企业财务(7536)
(7379)
银行(7373)
(7068)
(6993)
金融(6991)
环境(6902)
(6882)
机构
学院(143701)
大学(141621)
(63916)
经济(62747)
管理(57193)
理学(49032)
理学院(48606)
管理学(48052)
管理学院(47779)
研究(47029)
中国(35459)
(30967)
(29419)
科学(25956)
财经(23805)
(22532)
(22496)
(22045)
中心(21479)
(21370)
业大(20118)
研究所(19958)
经济学(19849)
北京(17969)
经济学院(17840)
财经大学(17482)
农业(17330)
(17179)
(17160)
(15979)
基金
项目(95972)
科学(77059)
研究(72306)
基金(70337)
(60240)
国家(59791)
科学基金(52450)
社会(48503)
社会科(46334)
社会科学(46329)
(38679)
基金项目(36595)
教育(32255)
自然(31917)
自然科(31167)
自然科学(31160)
(31048)
自然科学基金(30642)
编号(28281)
资助(27815)
(24556)
成果(22725)
(21751)
重点(21726)
(21383)
(21019)
国家社会(20692)
课题(20121)
创新(19795)
教育部(18750)
期刊
(73390)
经济(73390)
研究(43272)
中国(30781)
(25562)
管理(23692)
(21399)
学报(19030)
科学(18615)
大学(15656)
学学(14967)
农业(14585)
技术(13673)
教育(13355)
业经(13091)
(12925)
金融(12925)
财经(12355)
经济研究(11688)
(10769)
问题(9649)
(7482)
技术经济(7305)
商业(7062)
(7057)
现代(6956)
科技(6910)
(6550)
财会(6539)
世界(6421)
共检索到217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圣军  孔祥智  
目前,我国农业部门、工商部门、商务部门建立的三大追溯体系均涉及生猪或猪肉的追溯,但总体上都属环节追溯或部门追溯,为实现生猪及猪肉的全产业链追溯和个体追溯,在现有三大追溯体系基础上,养殖环节必须以耳标为关键字段建立养殖档案并实现电子化,屠宰环节必须基于耳标对猪胴体进行标识并实现统一结算和持卡交易,批发环节必须扫码后持卡统一结算,零售环节按胴体分割销售并打印追溯码,通过打通全产业链条,实现以耳标为基础的全产业链追溯数据的统一。为此,必须强化顶层设计、统一数据格式、建立统一的追溯数据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圣军  
根据2004年1月~2012年6月生猪及猪肉全产业链条价格月度数据,在5%的置信度下,各环节价格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彼此之间超越传统的"线性"影响关系。根据脉冲响应图,对于生猪价格1个标准差的冲击,仔猪价格、猪肉批发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在10个月内的最大累计响应系数分别为3.96、1.79和2.07,呈现出明显的"放大效应";根据方差分解表,在仔猪价格、生猪价格、猪肉批发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10个月内的预测误差中,生猪价格的解释力度总体保持在60%以上,充分显示生猪价格是全产业链条价格传递的"核心发动者"和"最大影响者"。因此,稳定生猪及猪肉全产业链条价格,核心是通过加强屠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静怡  陈珏颖  秦富  刘合光  
为了解猪肉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传导机制,考察各价格传导方向及传导路径是否畅通,采用中国牧业信息网及商务部2004年1月—2014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猪肉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中国猪肉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中的误差修正的强度为2.3%,对促使市场价格系统均衡影响较小,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市场供求系统的自发力量调节猪肉产业链中各种价格的系统均衡;猪肉产业链各环节间价格传导不是完全通畅,有些环节存在1期或2期的传导时滞;猪肉产业链的价格传导表现为下游向上游传导、下游向中游传导以及中游向上游传导,是需求拉动型。应密切关注猪肉市场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万军  袁嘉华  张郁雷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生猪养殖地和消费地间的空间距离被不断拉大,生猪流通环节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分析了猪肉产业链不同环节对猪肉价格波动的作用。研究表明:(1)猪肉产业链上的中间环节不是造成价格波动的源头,也没有对价格起到平抑作用;(2)生猪产业链整体收益水平较低,并未在猪肉价格涨跌中获得超额利润;(3)产业链的低收益导致了市场对猪肉价格波动的过度反应并迅速向上下游传递,与生猪市场的蛛网规律相结合,加剧了生猪供给量和价格的波动。本文建议:第一,进一步促进价格信息收集和传递;第二,大力促进生猪养殖规模化;第三,扩大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第四,提高产业的组织化水平和整合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增金  乔娟  张莉侠  
为探讨猪肉可追溯体系对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作用,构建政府契约激励模型和市场声誉机制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2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典型案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猪肉可追溯体系通过质量安全监控力度的增强和声誉机制起到规范屠宰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作用;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带来的政府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遏制屠宰企业的道德风险活动和机会主义行为;声誉机制在解决猪肉质量安全问题上可以和显性激励机制一样起到激励约束屠宰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作用,但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猪肉溯源水平的影响。政府应适时对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绩效评估,在深化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猪肉质量安全违规行为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燕君芳  刘晓宁  
根据生猪食品安全的要求,构建了生猪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评价系统,并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评价系统指标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陕西省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的数据为例,应用商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进行系统模拟与仿真,对系统进行运行和结果分析。将其导出模拟数据与实际统计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其仿真输出结果与系统的历史数据基本相符,检验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发现,只有在生猪生产行业构建全产业链生猪安全生产控制模式,才可有效控制猪肉安全质量;本香农业产业集团生猪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是一个高投入、高效率、高回报的生产模式,这一经过长期实践和多年摸索、探讨和总结的经验及结论为生猪生产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华艳  关建波  
研究猪肉产业链价格传导,有利于把握猪肉价格的波动规律。本文采用平滑转换模型对我国猪肉产业链中养殖、屠宰和零售三个关键环节价格之间的传导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5月至2020年8月期间,屠宰—养殖、屠宰—零售价格方程的不对称传导程度远大于养殖—屠宰、零售—屠宰价格方程的传导。在不同门限值下,当期活猪价格每上涨1%,则白条猪价格会上涨1.312%;白条猪价格对猪肉零售价格长期呈现非线性传导关系,白条猪价格每上涨1%,猪肉零售价格仅上涨0.863%;猪肉零售价格每上涨1%,则会导致白条猪价格上涨1.338%。在非洲猪瘟时期,白条猪价格每上涨1%,活猪价格仍继续下降0.591%,养殖户在非洲猪瘟中利益受到的损害大于产业链其他环节。白条猪价格非对称传导效应使整个产业链传导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产业链价格传导的根源。厘清养殖、屠宰和零售三个环节在猪肉产业链中价格传导的具体影响和作用,以期准确把握猪肉价格波动的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增金  王萌  贾磊  乔娟  
为研究生猪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原因,在溯源追责的大框架下,基于产业链视角,借鉴社会共治理念,利用对北京市生猪养殖与流通、生猪屠宰加工、猪肉销售等环节利益主体的系统调研,全面深入地分析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现状、问题产生的逻辑机理与治理路径。研究发现:北京市猪肉质量安全状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隐患,生猪养殖环节存在养猪场户将病死猪扔掉、使用禁用药、未严格执行休药期、增加兽药使用剂量以及生猪购销商对生猪注水的情况;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检测还有隐患,无害化处理方式也存在能否可持续的压力;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都存在注水肉销售、不新鲜猪肉销售等问题;根据猪肉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源头控制和法律宣传、加大检测力度和惩治力度、建立生猪购销商登记备案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定点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和加强溯源追责宣传等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彭玉珊  孙世民  周霞  
本文提出了优质猪肉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质量安全行为协调的概念,应用进化博弈的双种群博弈理论,研究了优质猪肉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质量安全行为协调的博弈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协调演化方向受协调成本、协调收益、收益分配系数(损失分摊系数)、被惩罚概率、潜在损失、经营规模和奖惩系数等7个因素的影响。降低协调成本,提高协调收益,建立公平有效的利益分配(损失分摊)机制、加强外部监管和惩罚力度,将会促进优质猪肉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质量安全行为协调的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红  
本文利用系统类变量分析法对猪肉的营养品质、安全卫生品质、保健品质以及外观品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剖析,探讨了影响猪肉产品质量的因素,指出中高档猪肉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体化经营是未来我国中高档猪肉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俊焘  
本文通过构建猪肉加工企业和生猪养殖户之间质量安全交易的委托代理模型,引入猪瘟疫苗技术数据,对猪肉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后向控制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后向控制绩效必须结合条件支付计划才能实现,企业在支付价格、追溯系统成本和承担问题产品损失间进行平衡,以此获取最大绩效值并选择一个合理追溯水平。养殖户的风险规避系数、养殖户质量安全行为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企业追溯系统成本和养殖户质量安全行为成本显著影响后向控制绩效,并在强度和方向上显示出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季晨  杨兴龙  王凯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农业产业链管理运作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其猪肉产业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运作和管理经验。本文基于质量安全的视角,从组织、信息和物流三个不同层次对其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进行阐述,并提出对中国猪肉产业链管理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园园  彭玉珊  
基于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本文构建了猪肉质量安全政府规制的机制框架,并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市场信息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及监督控制体系是猪肉质量安全政府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4大体系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关联。其中,市场信息体系是基础,公共服务体系是辅助,政策支持体系是核心,监督控制体系是保障。据此,本文提出了完善猪肉质量安全政府规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继永  孙世民  刘召云  
以超市为销售商构建优质猪肉供应链是解决目前我国猪肉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简述超市对农产品质量保障作用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优质猪肉供应链中超市对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和生猪养殖企业的质量促进作用,从超市本身、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充分发挥超市作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世民  张园园  
养殖和屠宰加工是决定猪肉质量安全状况的两个关键环节。本文运用双种群进化博弈模型研究了猪肉供应链中养猪场与屠宰加工企业质量投入决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养猪场和屠宰加工企业质量投入策略的选择与其质量投入收益率密切相关。当单方质量投入收益率较小时,政府应采取补贴措施,激励养猪场或屠宰加工企业进行质量投入;当单方质量投入收益率较大且双方质量投入收益率较小时,养猪场和屠宰加工企业均有"搭便车"行为,政府应采取惩罚措施,迫使其进行质量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