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14)
2023(21495)
2022(18221)
2021(16750)
2020(14327)
2019(32770)
2018(32532)
2017(62123)
2016(34551)
2015(39182)
2014(39346)
2013(38498)
2012(35382)
2011(31723)
2010(31827)
2009(29503)
2008(29022)
2007(26005)
2006(22512)
2005(19705)
作者
(104539)
(87165)
(86822)
(82623)
(55289)
(42110)
(39516)
(34459)
(33064)
(31137)
(29559)
(29417)
(27991)
(27526)
(27127)
(27084)
(26801)
(25972)
(25173)
(25115)
(22095)
(21562)
(21414)
(19798)
(19657)
(19579)
(19386)
(19237)
(17742)
(17443)
学科
(135610)
经济(135441)
管理(98912)
(93625)
(77586)
企业(77586)
方法(65964)
数学(57616)
数学方法(56718)
(37651)
(35775)
中国(35564)
(32592)
业经(30312)
地方(25853)
(25791)
(24931)
贸易(24921)
农业(24887)
(24170)
理论(24099)
(23184)
财务(23080)
财务管理(23023)
企业财务(21778)
技术(21076)
(20931)
(20884)
银行(20828)
环境(20166)
机构
大学(498132)
学院(497087)
管理(189781)
(189732)
经济(185451)
研究(166336)
理学(165051)
理学院(163130)
管理学(159561)
管理学院(158705)
中国(122144)
科学(109646)
(106228)
(94030)
(86757)
(86386)
业大(82699)
研究所(79370)
中心(76032)
农业(74688)
(73920)
财经(70239)
北京(66323)
(65094)
师范(64230)
(63812)
(60209)
(59333)
经济学(57020)
技术(56307)
基金
项目(343903)
科学(267302)
基金(247333)
研究(240551)
(219981)
国家(218198)
科学基金(185176)
社会(148658)
社会科(140743)
社会科学(140702)
(136208)
基金项目(130287)
自然(125022)
自然科(122161)
自然科学(122122)
自然科学基金(119908)
(115446)
教育(112783)
资助(103866)
编号(97409)
成果(78552)
重点(77940)
(74300)
(71976)
(70561)
课题(68423)
科研(66993)
创新(65997)
计划(65844)
大学(63075)
期刊
(200575)
经济(200575)
研究(136469)
中国(92836)
学报(92111)
(84705)
科学(78904)
大学(67910)
管理(67477)
(67309)
学学(64284)
农业(57523)
教育(55615)
技术(44021)
(39136)
金融(39136)
业经(33983)
财经(33870)
经济研究(32726)
(30340)
(28981)
问题(26551)
(26538)
统计(25631)
图书(25017)
科技(24531)
业大(24490)
技术经济(23839)
(23321)
商业(21864)
共检索到711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孙世民  王仁强  
基于山东省849家养猪场户的问卷调查资料,首先运用Probit模型确定了养猪场户养殖规模扩大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解析了各影响因素直接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结果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横向合作程度、规模养殖态度、养猪风险敏感度、养猪前景判断、政府宣传推广和产地特征8个因素对养猪场户的养殖规模扩大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产地特征和规模养殖态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养猪风险敏感度和养猪前景判断是中层间接因素,决策者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横向合作程度和政府宣传推广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梅  乔娟  
随着规模化养殖成为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生猪规模化养殖用地也日趋紧张。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界定规模化养殖用地利益相关主体,并分析各利益主体行为。得出结论:中央政府为满足社会效益提出保障必要的规模化养殖用地需求;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基于经济和生态效益严格审批养殖用地,将逐步退出生猪产业。据此提出拟通过生猪生产权限的交易及循环农业的发展,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解决生猪规模化养殖用地难的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俊伟  姜昊  陈永福  尹昌斌  
为促进养殖户积极参与粪污治理,基于意愿转化行为视角,利用吉林、辽宁2省25县的生猪规模养殖户调研数据,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组(无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有行为),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从"有无意愿""有无行为""意愿转化行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养殖户的粪污治理意愿与治理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意愿与行为的不一致比率达26.8%。影响养殖户粪污治理意愿转化行为的因素主要与养殖规模、粪污消纳地面积、养殖净收益、周边群众舆论、粪污处理技术、粪污处理经济条件、粪污处理相关培训、政府补贴和政府监管等相关性较大,并且对意愿向行为转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养殖年限成为养殖户粪污治理意愿转化行为的阻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吴强  孙世民  
基于2007~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首先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分析了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状况及其省际差异,然后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规模养殖整体上呈现向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仍较低;第二,农民文化程度越高,城镇化水平越低,工资性收入比例越高,猪肉消费能力越大,猪肉价格指数越低,交通通达性越好,生猪出栏能力越大,环境规制强度越大,省域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会越高;第三,由于土地承载力、城镇化水平、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猪肉消费能力、交通通达性、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环境规制强度这8个影响因素产生了外溢效应,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存在空间依赖性。因此,发展生猪规模养殖需充分考虑空间相关性和外溢性,既要提高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和猪肉消费能力,改善交通通达性,增强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同时也要考虑土地承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抑制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晶  张科静  丁士军  
理论界普遍认为养殖规模化具有缓解畜禽产量波动的作用。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并估计养殖规模化对我国生猪产量波动的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的确有利于降低生猪出栏量波动幅度,但这种稳定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规模化水平每提高10%,将使猪肉价格上行引发的出栏量正向波动显著降低1%,而养殖规模化对负向冲击因素造成的出栏量负向波动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总体规模化水平偏低、规模养殖场规模经济效应优势不明显、纵向一体化水平偏低等内部因素和生猪价格剧烈波动、饲料成本上涨和疫病冲击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是造成目前养殖规模化无法有效缓解生产负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克俭  张岳恒  
中国生猪养殖从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迅速转变的同时,规模化养殖所带来的粪便污染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7省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实地调查数据,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分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对其污染防治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不管是愿意支付的生猪养殖场还是不愿意支付的生猪养殖场,均认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在愿意支付的受访生猪养殖场对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带来的生态价值平均支付意愿是总收入的10.64%,对社会价值平均支付意愿是总收入的8.62%,对经济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是10.11%。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斌  张维平  潘丹  
中国的畜禽养殖规模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基于规模视角,利用5省754户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规模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是村干部、务农人口比例、养猪收入比例、养殖培训以及政府补贴对小规模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偏好程度、农地面积、家庭储蓄、养猪收入比例、产业组织情况、养殖培训以及政府补贴对中等规模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程度、产业组织情况、无公害养殖比例、生猪质量法规认知以及政府补贴对大规模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书凯  蔡荣  
为了辨析农户土地信托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各个因素之间的逻辑结构和层次性,本研究基于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首先运用Probit模型确定农户参与土地信托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户参与土地信托流转的因素中,收入结构和对当地政府的信任程度是表层直接因素,非农就业收入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中间间接原因,户主年龄、户主是否非农就业、非农就业稳定性是深层根源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是促进农村土地信托发展的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园园  沙鸣  孙世民  
[目的] 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一揽子"补贴政策,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也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差异和省际差异。[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详细透视了生猪养殖优势省份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及规模化特征。[结果]生猪规模养殖呈现向华北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层次仍较低;吉林、黑龙江、山东属生猪规模养殖特快发展区,辽宁、江苏、河南和广东属于快速发展区,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和四川属缓慢发展区,河北属约束发展区。[结论]在山东、江苏、河南和广东,重点推进年出栏50~100头的养猪场户向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转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应进一步鼓励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适当的扩大规模;而在河北,考虑产业布局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则有序退出生猪规模养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彪  施亮  刘洋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近年来,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养殖规模化驱动因素包括机会成本、周期洗牌、环保压力。从行业进入退出模式分析,未来生猪养殖行业格局将呈现龙头企业产能快速扩张,但同时粘性化散户并存。在公司与农户紧密结合型、公司与农户松散结合型、重资产型三种主流规模化模式中,紧密结合型是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晶  陈玉萍  丁士军  
规模化经营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基于200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2007年以来实施的"—揽子"补贴政策对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剥离了其他因素对规模化的影响之后,补贴政策使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水平增长率提高了1.28个百分点,政策实施是推动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在2006年以后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政策的作用路径主要表现为推动大量小型养殖场扩张进入中型养殖场行列。这些发现对于生猪"一揽子"补贴政策补贴方式、补贴标准的调整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邬兰娅  齐振宏  黄炜虹  朱萌  胡剑  
探索生猪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和天津市的调查数据,运用Ordinal Logistic模型,分析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的采纳意愿,探讨其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生猪养殖户中,对生态养殖模式有采纳意愿的占比为37.6%,总体采纳意愿还有待提高。在生猪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中,女性养殖户对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更高;而受教育程度、家庭务农人数、环境污染认知、生态养殖模式了解度、粪污无害化处理政策了解度以及养殖补贴政策满意度等变量,对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的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完善生猪养殖户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提高养殖户对生态养殖模式认知和加强生猪养殖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等措施来增强意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邬兰娅  齐振宏  黄炜虹  朱萌  胡剑  
探索生猪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和天津市的调查数据,运用Ordinal Logistic模型,分析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的采纳意愿,探讨其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生猪养殖户中,对生态养殖模式有采纳意愿的占比为37.6%,总体采纳意愿还有待提高。在生猪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中,女性养殖户对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更高;而受教育程度、家庭务农人数、环境污染认知、生态养殖模式了解度、粪污无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响  傅新红  吴秀敏  
本文基于生产者行为理论和有限理性假设,通过对四川省资中市和蓬溪县生猪养殖户的问卷调查,并运用二元logit选择模型对生产者安全农产品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对生猪安全的忧患程度、对生猪安全卫生状况的关注程度和对政府公布安全生产信息的需求程度对其供给意愿有着显著影响,鉴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世民  张媛媛  张健如  
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行为对于从源头上保障猪肉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653份调查问卷的数据,首先运用Logit模型确定了养猪场(户)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解析出了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养猪场(户)决策者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养殖模式、行为态度、兽药使用认知、残留危害认知以及产地检验7个因素对其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实施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和产地检验是表层直接因素,兽药使用认知和残留危害认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养猪场(户)决策者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和养殖模式是深层根源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