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4)
2023(9881)
2022(8834)
2021(8318)
2020(6841)
2019(15930)
2018(16068)
2017(30976)
2016(17030)
2015(19186)
2014(19353)
2013(19188)
2012(17380)
2011(15707)
2010(15439)
2009(13656)
2008(12843)
2007(10987)
2006(9467)
2005(8055)
作者
(50010)
(41261)
(41119)
(39092)
(26309)
(19865)
(18579)
(16459)
(15777)
(14623)
(14484)
(13694)
(13042)
(13012)
(12877)
(12548)
(12408)
(12376)
(11771)
(11714)
(10356)
(10101)
(9944)
(9427)
(9305)
(9226)
(9143)
(9117)
(8275)
(8192)
学科
(65112)
经济(65046)
管理(50764)
(44629)
(37809)
企业(37809)
方法(32655)
数学(28246)
数学方法(27906)
(17359)
(16413)
中国(15654)
环境(15464)
(15197)
业经(14037)
地方(13122)
(12235)
理论(11527)
(10972)
农业(10919)
(10746)
贸易(10740)
技术(10551)
(10407)
(10172)
财务(10107)
财务管理(10091)
(9967)
企业财务(9560)
教育(9046)
机构
大学(239946)
学院(237144)
管理(98538)
(88204)
理学(86421)
经济(86130)
理学院(85495)
管理学(83815)
管理学院(83419)
研究(78096)
中国(56205)
科学(52168)
(51711)
(39338)
(39214)
业大(38972)
(38111)
研究所(36456)
中心(35350)
(32941)
北京(32572)
财经(31615)
(31360)
农业(31080)
师范(30983)
(29190)
(28767)
(27211)
技术(25919)
师范大学(25238)
基金
项目(173036)
科学(135122)
基金(125234)
研究(124173)
(109928)
国家(109070)
科学基金(93465)
社会(75450)
社会科(71440)
社会科学(71421)
(67794)
基金项目(67471)
自然(63404)
自然科(61855)
自然科学(61840)
自然科学基金(60691)
(57744)
教育(56290)
资助(51999)
编号(50620)
成果(39868)
重点(38534)
(37311)
(36350)
(35710)
课题(34369)
科研(33663)
创新(33290)
计划(32414)
大学(31758)
期刊
(90651)
经济(90651)
研究(65425)
学报(40575)
中国(40394)
科学(36887)
管理(34658)
(33997)
大学(30023)
学学(28119)
(26874)
教育(25613)
农业(24577)
技术(21160)
(15743)
金融(15743)
业经(15105)
图书(14543)
财经(13835)
经济研究(13771)
科技(12827)
理论(12525)
(12212)
实践(11853)
(11853)
资源(11837)
技术经济(11598)
问题(11575)
(11574)
情报(11161)
共检索到328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元清   董红敏   朱志平   王悦   李南西  
【目的】畜禽养殖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科学评估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能够为畜牧业深入推进减排降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本文中从碳足迹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和主要排放源三方面对国内外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评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围绕系统边界、排放源、核算方法以及单位选择等因素深入分析了评估结果差异性的成因,解析了饲料生产、粪污处理等环节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目前国外对生猪养殖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估模型。每生产1 kg功能单位的猪肉碳足迹为2.2—10.3 kg CO_(2-eq)。各研究中,不同评估方法会对评估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划定不同的系统边界、采用不同的功能单位,均会导致碳足迹评估结果出现差异。同时,在相同系统边界内,核算的排放源不同、同一排放源选取的参数不同,或者选择不同的分配方法也会影响评估结果。在生猪养殖生产系统中,饲料生产是对生猪生产系统碳足迹贡献最大的环节,占比为49%—83%。粪便管理环节的排放仅次于饲料生产环节,占比为12%—41%。【结论】为了使我国生猪养殖系统的碳足迹评估更加精准和广泛,应开展针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养殖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参数的监测,根据我国生猪养殖系统发展现状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碳足迹评估数据库,统一评估方法,规范评估要求,创建符合地区实践的评估模型,为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晶  蔡金琼  林瑜  
为了解广东省生猪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测度并对比广东省生猪养殖的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结果表明:生猪养殖的生态需求主要是对耕地的需求(约占总足迹的91.70%),生猪饲料生产所需要的耕地占全省的耕地面积的38.34%,人畜争地是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生猪养殖业的生态足迹占广东省承载力的41.03%,对广东省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威胁,需要探索可持续的生猪养殖模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威  张继红  吴文广  刘毅  仲毅  王新萌  康秦梓  
碳足迹是指商品或服务在生产、运输、使用、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s内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为探究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在整个养殖周期内CO_(2)的源与汇,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筏式养殖海带碳足迹测算方法,对桑沟湾养殖海带的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可能的误差来源。结果显示,养殖1 t海带的碳足迹约为–95.93 kgCO_(2)e,其中,碳排放量为74.30 kgCO_(2)e,碳吸收量为170.23 kgCO_(2)e。从海带育苗开始至养成收获的整个过程是碳汇过程,其中,以海带生物质碳的形式固定的CO_(2)占比约为79.9%,以沉积埋藏碳的形式固定的CO_(2)占比约为14.1%,以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的形式固定的CO_(2)占比约为6.0%,沉积埋藏碳和惰性溶解有机碳长期封存于深海或海底;养殖设施是主要碳源,碳排放占比为93.81%,柴油和电能的碳排放占比分别为5.05%和1.14%,肥料和运输的碳排放占比仅有万分之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剑泉  田康  陈绍志  
定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程度的生态足迹评估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以测度和反映商品进出口对贸易双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从基本方法缘起及发展、相关方法改进与应用、主要方法比较和分析等3个层面综述了贸易足迹评估方法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基于"可将人类消费转换成对应生产资源或吸纳废物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这一理论假设形成的评估方法中,有6种适用于国际贸易生态足迹研究,其中综合法和投入产出法是基本方法,但各有不足或缺陷,需要克服和补充;能值足迹法、多区域投入产出法、产品用地系数矩阵法和投入产出-产品用地系数矩阵法为改进方法,各有特点和优势,仍待更新与完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研究进展及应用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畅  乔娟  
采用生态足迹法并构建Tapio弹性脱钩模型,分析了我国养殖业生态足迹时空特征及脱钩效应研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我国生猪养殖业生态负荷良好但受资源环境制约开始加重;(2)中东部地区生猪养殖业生态足迹需求大且生态损耗率较高;(3)生猪养殖业生态足迹需求普遍受饲料和耕地制约严重;(4)生态足迹需求与生猪养殖业产值间脱钩弹性关系可划分两阶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葛晓华  苏旭东  袁进  常丽萍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工业部门作为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排放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碳足迹评价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温室气体排放定量评价方法,已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工业领域碳足迹评价的相关文献,从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源、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计算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对碳足迹评价方法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提出了碳足迹在工业领域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劳万里   李晓玲   段新芳  
气候变化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估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工作,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碳足迹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测度指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开展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是我国木竹加工企业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核心工作,对木竹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分析锯材、改性材、人造板及其制品、结构用集成材和胶合木等主要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的研究现状,以及碳足迹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目前,生命周期评价法是国际主流的碳足迹评价方法,依据的标准主要为ISO/TS 14067、GHG Protocol和PAS 2050;在木竹产品中储存的生物碳及其延迟碳排放效应的评估方法,以及计入产品碳足迹评价结果的形式等方面尚未形成国际共识;因不同国家木竹加工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有所不同,同一类别产品碳足迹差异显著。此外,不同科研人员采用的评价标准和研究假设等各异,导致同一产品碳足迹评价结果可比性不强。未来应该:1)研制木竹产品延迟碳排放效应的评估方法,科学量化木竹产品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2)制定适于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国际统一的产品种类规则,进一步增强碳足迹核算结果的可比性,推动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结果国际互认;3)建立木竹产品全生命周期回溯跟踪体系,助力木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4)构建契合我国木竹产业特点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为准确计量木竹产品碳足迹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宾幕容  覃一枝  周发明  
环境成本作为衡量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是环境影响的货币化。利用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数据,运用产排污系数法,借鉴农业环境成本评估方法,从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物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两方面建立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模型,对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造成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所产生的年环境成本为25.2亿元,年际间呈稳定增长的态势。由于各县市养殖规模、耕地情况等不同,地区间污染程度差异大,污染物排放量呈向养殖优势区域、密集区域发展的趋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微微  胡浩  周力  
为研究基于碳排放约束的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本文借助江苏省调研数据,根据绿色创新思想,将碳排放量纳入生产效率模型,对生猪养殖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探究,并借助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比传统生产效率,探讨影响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如下:①南京和无锡的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水平高于盐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生产效率较高;②受不同养殖规模及粪污处理方式的影响,散养模式的绿色生产效率最高,中大规模其次,小规模最低;③风险偏好、养殖经验、养猪培训和低碳关注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养猪收入占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建议中国应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提倡适度养殖以及提高养殖户对低碳养殖的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甄翌  
构建基于碳足迹测算和生态足迹测算两种方法的生态效率评估模型,以张家界为实例,分别测算2012年张家界旅游活动各环节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具有高效性,旅游收入与生态环境负荷没有线性关系。基于碳足迹的评估方法揭示:提高旅游生态效益主要是要提高资源及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旅游活动尤其是交通、住宿环节的碳排放。基于生态足迹的评估方法揭示:提高旅游生态效率的措施,除了节能减排外,提高生物性生产土地的生产力尤其是耕地也是关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琦峰  方恺  徐明  刘庆燕  
随着全球变暖日益加剧,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碳足迹旨在测度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与能源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受到学界、企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碳足迹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清单因子法、生命周期评价和投入产出分析。论文首先阐述了这3种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单区域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投入产出分析在国际贸易、产业、消费者、区域和组织等尺度碳足迹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采用SWOT分析框架探讨了该方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展望了其在混合核算方法、多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情景分析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文强  董红敏  朱志平  刘翀  陶秀萍  王悦  
畜禽养殖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科学评估畜禽产品的碳足迹,对减排技术的选择和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总结国内外畜禽产品碳足迹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汇总了中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评估鸡蛋、猪肉、牛肉和牛奶等畜禽产品碳足迹的研究结果,并对现有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畜禽产品产生的碳足迹分析,选择的功能单位不同对畜禽产品的碳足迹有明显影响,每生产1 kg牛肉的碳足迹最大,达到(20.51±8.39)kg CO2-eq;其次为每生产1 kg猪肉和1 kg鸡蛋,分别为(4.24±1.07)kg CO2-eq和(2.24±0.83)kg CO2-eq;每生产1 kg牛奶的碳足迹最小,为(1.19±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付伟  罗明灿  陈建成  
碳足迹核算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地区碳减排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工具和实践案例。文章在梳理碳足迹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碳足迹概念、碳足迹研究尺度、碳足迹核算方法及应用范围归纳总结碳足迹研究进展,从经济发展因素、人口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4个方面分析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基础模型(Kaya模型和IPAT模型)、拓展模型(STIRPAT模型)、各影响因子对碳足迹变化的贡献定量分析模型(IDA模型、PDA模型、SDA模型)3大类逐步推演碳足迹影响因子分解模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碳足迹内涵研究较为丰富,突破了单一的描述研究,逐步从理论领域延伸到实践应用,"人地关系"等多视角研究有待探索。(2)碳足迹的核算方法都有各自适用条件,根据研究尺度选定合适的核算方法。(3)各地区碳足迹的影响因素差异性较大,对于碳足迹影响因素的研究也逐步细化和深化,从而对症下药,制定相关的减排政策。(4)碳足迹影响因素分解模型的综合分解分析框架有待构建,现有的研究基本都是碳足迹影响因素分解的基础模型、拓展模型及影响因素贡献定量分析模型等单个或两个结合应用进行分析,三者结合使用的较为少见,研究深度有待提高。(5)特殊地区的碳足迹核算及碳减排应更加受到重视,如生态脆弱区等。建议合理制定区域差异化碳减排政策目标,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计军平  马晓明  
碳足迹提供了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新视角。从概念和核算方法两个方面对有关碳足迹的研究进行了分析:(1)概念上,碳足迹目前无统一的定义。在分析度量单位、温室气体种类及系统边界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碳足迹的建议定义。(2)方法上,碳足迹目前无统一的核算方法。投入产出分析、生命周期评价及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是三种主要的核算方法。文章对这三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方法、应用和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对碳足迹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坪华  张丽媛  
利用225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户的调查资料,对耳标溯源系统采用意愿与执行努力的激励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定序回归结果显示,养殖场户对耳标溯源系统产品促销的作用评价、政府抽检严格程度及对违规生产惩罚损失的感知程度是耳标溯源系统采用与执行努力最主要的激励因素。养殖规模、责任追究、政府抽检频率以及档案记录不合规的影响等因素对强化执行努力有着显著作用。研究指出,构建激励相容的可追溯系统采用机制,应充分发挥市场激励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市场与法律环境的治理,从外部营造应用溯源系统改善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压力和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