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
- 2023(165)
- 2022(99)
- 2021(93)
- 2020(95)
- 2019(194)
- 2018(154)
- 2017(373)
- 2016(202)
- 2015(214)
- 2014(210)
- 2013(164)
- 2012(165)
- 2011(183)
- 2010(156)
- 2009(152)
- 2008(160)
- 2007(129)
- 2006(84)
- 2005(95)
- 学科
- 险(840)
- 保险(836)
- 济(607)
- 经济(606)
- 业(586)
- 方法(391)
- 数学(378)
- 数学方法(374)
- 中国(360)
- 保险业(345)
- 银(325)
- 银行(325)
- 各种(322)
- 各种类型(320)
- 种类(320)
- 类型(320)
- 融(306)
- 行(306)
- 金融(306)
- 管理(292)
- 贸(291)
- 贸易(291)
- 易(290)
- 企(245)
- 企业(245)
- 农(211)
- 货(191)
- 制(190)
- 市场(174)
- 期货(172)
- 机构
- 学院(2526)
- 大学(2507)
- 济(1202)
- 经济(1181)
- 管理(959)
- 中国(917)
- 财(779)
- 理学(771)
- 理学院(768)
- 管理学(757)
- 管理学院(754)
- 研究(720)
- 融(615)
- 金融(607)
- 财经(591)
- 经(536)
- 财经大学(465)
- 京(448)
- 经济学(398)
- 农(394)
- 中心(393)
- 金融学(383)
- 经济学院(374)
- 金融学院(374)
- 银(368)
- 险(365)
- 公司(356)
- 银行(351)
- 江(347)
- 科学(346)
共检索到3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春雷 郝岩芝 王刚毅 申玉琢
在当前生猪供给弹性较高的背景下,探讨生猪保险+期货的比较优势和现实阻滞,并总结其优化路径,对降低生猪供给弹性、平抑猪价周期性波动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对传统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局限性的系统梳理为基础,分析了生猪保险+期货模式的比较优势。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总结了生猪保险+期货的现实阻滞,并提出了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具有保险产品设计难度低、逆向选择的影响小、具备风险分散机制和政策成本低等优势。生猪保险+期货能够发挥补充现金流、稳定生产的作用,但也面临产品约束和支持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因此,应探索服务于差异化生猪养殖主体的金融避险方案、鼓励合资成立专项业务公司、优化保险条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试点范围并加大宣传力度,以及探索生猪期权合约上市的可行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春雷 郝岩芝 王刚毅 申玉琢
在当前生猪供给弹性较高的背景下,探讨生猪保险+期货的比较优势和现实阻滞,并总结其优化路径,对降低生猪供给弹性、平抑猪价周期性波动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对传统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局限性的系统梳理为基础,分析了生猪保险+期货模式的比较优势。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总结了生猪保险+期货的现实阻滞,并提出了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具有保险产品设计难度低、逆向选择的影响小、具备风险分散机制和政策成本低等优势。生猪保险+期货能够发挥补充现金流、稳定生产的作用,但也面临产品约束和支持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因此,应探索服务于差异化生猪养殖主体的金融避险方案、鼓励合资成立专项业务公司、优化保险条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试点范围并加大宣传力度,以及探索生猪期权合约上市的可行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汴
2007年以来,为鼓励生猪生产、稳定猪肉价格,我国积极推进政策性生猪保险制度,并不断完善政策性生猪保险的补贴政策,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策性生猪保险的经营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章认为,政策性生猪保险运行中在政策定位、参保意识和经营绩效等方面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优化我国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对策建议,即强化宣传工作、完善保险产品、逐步推行强制保险制度、提高保险公司运营水平和强化各部门联动机制等。
关键词:
生猪保险 经营模式 保险补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丹 马彪
与其他农产品相比,我国生猪价格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波动性,生猪养殖面临的市场风险更复杂。以2007年测算的"猪粮比"为基础制定的保险定价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情况。为稳定生猪市场、满足市场变化的定价机制,本文利用黑龙江省生猪市场2010-2015年六年的实际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得出"猪粮比"的合理区间。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深入发展,建立健全专业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体系,提高政府市场价格监测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权威性等,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媛媛 张硕 崔小年 齐皓天
本文立足养殖成本与市场价格双重视角,探讨“保险+期货”服务中国生猪养殖市场风险管理的市场条件、方案设计与定价机制,并基于“价格保险”与“再保险”功能定位,全面探析“保险+期货”风险管理效应。研究发现:(1)波动率和保险周期是“保险+期货”费率决定的主要变量,其中生猪项目费率仅在2个月周期内低于6%;(2)短周期、多批次承保更能适应畜牧养殖循环滚动生产的特点,但其风险转移效率和“再保险”功能发挥受到配套场内期权缺位、手续费与流动性等调仓成本的制约。最后,提出以持续做好市场培育、强化业务风险控制、健全产品供给体系为基础推动“保险+期货”服务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燕媛 鞠光伟
政策性生猪价格保险的推广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补贴,从补贴视角切入分析政策性生猪价格保险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推进策略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鉴于此,本文从政策性生猪价格保险财政补贴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就供需双方剖析困境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构建中央—地方财政共同分担保费机制、建立健全保费补贴弹性化机制、拓宽补贴对象等层面提出政策性生猪价格保险财政补贴制度的改进策略。同时,从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坚持试点分步实施、健全农村金融政策和建立生猪期货市场等层面建构政策性生猪价格保险财政补贴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爱芝
生猪饲养业在中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世界猪肉市场也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国内资源成本模型对中国生猪养殖业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研究 ,对农户散养、专业户饲养和国营集体大规模化饲养 3种方式下生猪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从生猪饲养效率角度出发 ,对农户散养、专业户饲养和国营集体大规模化饲养的比较优势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小年 乔娟
运用概率优势模型,对主产省和大中城市在大规模生猪生产方面的地区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主产省相比,大中城市整体上在大规模生猪生产方面已不具备优势,东部沿海地区的主产省正逐渐丧失优势,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主产省的优势逐渐显现;多数大中城市的大规模生猪生产在人工成本上处于劣势,但在技术水平上仍保持相当优势,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比其他大中城市仍具有一定的大规模生猪生产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和政策扶持。
关键词:
生猪生产 生猪养殖 规模养猪 生猪主产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晖 虞祎
本文通过对水盈余量、环境比较优势指数和环境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计算方法的讨论以及对农区主要省份上述指数的测定,认为北方农区暂时还不具备生猪生产的环境综合比较优势,南方农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环境综合比较优势明显。提出是东北地区生猪生产的增长应该考虑到环境的限制,适当放慢发展速度;西南地区作为传统的生猪产地,环境优势和生产优势均十分突出,但局部仍有调整的空间;其他生猪养殖主产区如河南、湖南、湖北和山东等应该密切关注水盈余的变化情况,适当控制生猪生产。各地区均应结合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对生猪生产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合理降低生猪生产的用水量,协调生猪产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段安林
自2007年5月份以来,我国全国性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快速上扬。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是养猪者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缺陷的集中显现。我国生猪市场存在明显的"蛛网现象",其严重影响到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价格涨起跌落,农民基本上一直处在赚一年亏一年的循环中。因此,如果单纯依赖市场经济的调节不能完全有效地适应我国目前的猪肉市场的现状。而针对猪肉市场这个特点,建立健全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市场机制,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洋 梁艳
生猪期货,作为农产品衍生交易品种,是引导生猪生产、交易、消费乃至整个猪肉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市场机制之一。该机制通过价格风险转移、价格发现,平抑了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较为普遍的"蛛网问题",即由于生产周期较长,受天气、预期以及突发因素如疫病、养殖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蓉 任大廷
生猪供给调整时滞对养猪业波动的周期长度和波动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对生猪供给调整时滞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利用2002~2008年的生猪供给季度数据,对我国生猪供给调整的时滞期进行了测定。研究得出:我国生猪供给时滞期在19~21个月左右,其中包含近6个月的观望期和13~15个月的生猪生长发育规律决定的滞后期。
关键词:
生猪 供给调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季柯辛 乔娟
分析中美两国生猪生产率的差距有助于明确我国生猪生产率的增长潜力。本文基于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在确定生猪生产主要投入要素的基础上,首先对中美生猪产业各要素的偏要素生产率(PFP)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然后以2012年为例测算中国生猪产业PFP的增长潜力,最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生猪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水平。研究表明:中国饲料、人工和种猪的PFP显著低于美国同期水平,燃料与设备投入的PFP显著高于美国同期水平,医疗防疫投入的PFP与美国相当;中美两国除种猪外的4种要素PFP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中国种猪PFP呈显著下降趋势,而美国种猪PFP则相反;以美国生产实践为参考,中国饲料、人工与种猪P...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生猪产销形势分析农业部畜牧兽医司生猪产销调研组一、目前生猪产销的基本情况今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总体上说形势是很好的,保持着增长势头。据国家统计局上半年统计数,全国生猪出栏18916.66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9.3%;猪肉产量1431.7万吨,增长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