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7)
- 2023(15411)
- 2022(13446)
- 2021(12744)
- 2020(10779)
- 2019(24804)
- 2018(24767)
- 2017(48533)
- 2016(26053)
- 2015(29606)
- 2014(29466)
- 2013(28857)
- 2012(26352)
- 2011(23523)
- 2010(23423)
- 2009(21581)
- 2008(21029)
- 2007(18586)
- 2006(16430)
- 2005(14217)
- 学科
- 济(103806)
- 经济(103685)
- 业(82416)
- 管理(75045)
- 企(59058)
- 企业(59058)
- 农(49030)
- 方法(48247)
- 数学(42279)
- 数学方法(41662)
- 农业(32454)
- 财(28094)
- 中国(27861)
- 业经(27053)
- 制(21644)
- 学(20656)
- 地方(19976)
- 务(18476)
- 财务(18398)
- 财务管理(18352)
- 贸(18350)
- 贸易(18343)
- 易(17869)
- 银(17779)
- 银行(17744)
- 企业财务(17408)
- 理论(17187)
- 行(16730)
- 技术(16461)
- 融(15429)
- 机构
- 学院(365981)
- 大学(364611)
- 管理(150982)
- 济(145235)
- 经济(142049)
- 理学(130528)
- 理学院(129242)
- 管理学(126941)
- 管理学院(126280)
- 研究(114896)
- 中国(91994)
- 京(76495)
- 农(72047)
- 科学(71359)
- 财(67267)
- 业大(59203)
- 所(56584)
- 中心(55941)
- 农业(55341)
- 财经(53982)
- 江(53589)
- 研究所(51203)
- 经(49268)
- 北京(47649)
- 范(46509)
- 师范(46134)
- 州(43884)
- 经济学(42198)
- 院(40919)
- 经济管理(40543)
- 基金
- 项目(252213)
- 科学(198677)
- 研究(186128)
- 基金(183755)
- 家(158756)
- 国家(157381)
- 科学基金(136686)
- 社会(116921)
- 社会科(110447)
- 社会科学(110416)
- 省(98703)
- 基金项目(98148)
- 自然(89246)
- 自然科(87185)
- 自然科学(87164)
- 自然科学基金(85591)
- 教育(84477)
- 划(81732)
- 编号(78168)
- 资助(75488)
- 成果(62181)
- 部(55522)
- 重点(55166)
- 发(52918)
- 创(52022)
- 课题(51199)
- 创新(48482)
- 科研(48190)
- 国家社会(47760)
- 教育部(47710)
- 期刊
- 济(158240)
- 经济(158240)
- 研究(105362)
- 农(71898)
- 中国(67284)
- 学报(56992)
- 科学(51849)
- 财(51264)
- 管理(50598)
- 农业(48742)
- 大学(44252)
- 学学(41681)
- 融(37840)
- 金融(37840)
- 教育(36252)
- 技术(31901)
- 业经(31004)
- 财经(25236)
- 业(22809)
- 经济研究(22536)
- 问题(21915)
- 图书(21473)
- 经(21349)
- 理论(19333)
- 版(18515)
- 实践(17880)
- 践(17880)
- 技术经济(17746)
- 科技(17101)
- 现代(16236)
共检索到532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跃华 刘纯之 利菊秀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问题为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与农户之间在生猪保险中风险资产确定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为生猪出栏量难以直接观察,有可能出现农户少报生猪出栏量的现象,即"不足额投保"问题。本文针对农户是否谎报首先对其效用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继而采用生猪保险的微观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发现,在生猪出栏量难以观察及农户与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农户有少报动机,而保险公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农业生产知识和制度设计规避部分信息不对称。农户投保的最优行为在于真实投保。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磊 郑晨诗
为研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面临碳信息不对称风险时的最优谎报决策,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探讨制造商为主导的二级供应链博弈行为。结合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新型利润模型,采用逆向求解法求解供应链参与者最优决策,并定性分析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谎报行为以及谎报行为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信息谎报与成本信息不对称情形具有明显差异。制造商不论是否谎报碳信息均能最大化自身利润,而零售商将低报碳排量信息。相比零售商不谎报情形,谎报反而能提高制造商与零售商利润,但此时供应链总利润仍低于供应链最优利润。制造商可通过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供应链,且最优收益共享系数与谎报情形下零售商利润正相关。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运用"信息熵"工具分析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制的信贷合同可以化解上述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影响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利用"信息熵"工具分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之后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雪美 冯文丽 刘亚妹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强农惠农的重要政策之一,但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发现,投保农户与保险公司的逆选择、心里风险和道德风险是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风险的多样化,以及农业保险的利益外溢性和我国农民保险知识匮乏、诚信意识较差等等是导致我国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由政府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农业保险合作社模式经营农业保险;并根据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的不同表现形式,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信息不对称 防范策略 保险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宏兵
非足额保险比如说低保会带来费率不公平以及保费不足等问题,足额保险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要研究如何选择和设计相应的机制促进投保人选择费率计算中所假定的投保程度,进而实现足额保险。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足额保险问题的内涵、根源及其解决机制,并结合我国实际探计了研究该理论所具有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足额保险 低保 共保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韧
我国是农业大国,建立一套高效运行的农业保险制度对转移农业风险,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选择及道德风险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在这种情况下,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提升保险经营技术,创新保险经营模式是克服信息不对称,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信息不对称 逆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新华
林业保险经营的最大挑战是对风险的控制。林农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林农投保时产生逆向选择偏好,并引发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分析林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条件,可以从政府对林业保险准公共产品的特性进行政策补贴,建立多元化风险控制主体,通过合理的保险经营模式等方面降低道德风险,控制林业保险的整体风险。
关键词:
林业保险 风险控制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惠珍
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主要表现为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实另外一类信息不对称也越来越引起监管者及社会公众的注意,那就是保险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对投保人或保险潜在消费者甚至对社会公众投资者而产生的不利影响。这种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很容易被保险市场参与者所利用,并导致保险市场运行的低效率。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角度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机制,梳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理论上的解决方法,并从中得到保险市场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建议,以期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保险市场 信息不对称 财务风险 微观决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国军 王冬妮 陈璨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风险日趋多样,农业保险作为对农业风险损失进行补偿的制度,是维护一国农业可持续运行的稳定器。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经验表明,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农业保险发展的阻碍不容小觑,不对称信息问题也伴随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渐渐凸显。文章采用国内10家产险公司2007~2014年共8年的177份地区承保汇总数据,运用二项回归模型和条件相关模型对我国农业保险中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此基础上,从缓解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不对称信息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刁怀宏
本文从农贷市场的不对称信息视角,集中讨论了农户与贷款者的信贷行为关系。通过分析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两类性质后,从信号博弈角度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抵押对降低农贷风险的信号发送过程,并给出了基于贷款者的农地抵押金融合约模型。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地使用权抵押金融既可以提高农贷资金的安全性,又蕴涵着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可能。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地使用权抵押 农地金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森 徐志刚 仇焕广
本文基于来自全国4省20县621户农户玉米品种采用情况的实地调研数据,在建立农户新品种选择行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对农户种子新品种采用行为的影响。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结果验证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对农户新品种选择行为的影响。面临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户会积极调整他们的品种选择行为,一方面会通过增加新品种的面积来提升其品种组合的增产潜力和生产收益,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增加新品种个数来控制整个品种组合的生产风险,其最终决策和资源配置方式将偏离市场信息充分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新品种选择 信息不对称 风险 玉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士华 郭雨林 杨涛
针对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村信贷市场,本文基于金融联结机制模型,分析农户信贷资金配置策略问题,认为,在金融联结机制下,贷款违约的惩罚力度将对信贷资金配置策略产生重要影响,实证证实了在高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可能更加关注借款人未来偿还因素的甄别和监督;在低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更多注重有关借款人履约特征方面的甄别和监督。政策含义在于设计有效的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合作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村信贷合约有效履行的制度设施,以及在既有的农村金融存量基础上,通过类似于金融联结的农村信贷制度创新,来整合与深化农村金融市场。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金融联结 信贷资金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