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0)
2023(11467)
2022(9501)
2021(8623)
2020(6966)
2019(15528)
2018(15042)
2017(27490)
2016(15372)
2015(16646)
2014(16515)
2013(16087)
2012(15328)
2011(14078)
2010(14253)
2009(12924)
2008(13008)
2007(11681)
2006(10438)
2005(9503)
作者
(49782)
(41629)
(41573)
(38947)
(26640)
(20123)
(18429)
(16241)
(16021)
(14893)
(14568)
(13951)
(13774)
(13280)
(13178)
(12775)
(12743)
(12354)
(12091)
(12051)
(10766)
(10438)
(10236)
(9589)
(9515)
(9396)
(9340)
(9252)
(8639)
(8392)
学科
(64580)
经济(64512)
(39225)
管理(39099)
(28904)
企业(28904)
方法(22054)
中国(20806)
(19992)
地方(19579)
数学(18869)
数学方法(18573)
(16407)
业经(15730)
农业(14083)
(13454)
(12844)
贸易(12834)
(12380)
(11527)
银行(11467)
环境(11427)
(11364)
金融(11360)
(11109)
(11061)
(10953)
地方经济(10938)
技术(10751)
(9099)
机构
学院(223289)
大学(220807)
(86419)
研究(86269)
经济(84613)
管理(77396)
理学(66350)
理学院(65397)
管理学(63856)
中国(63621)
管理学院(63464)
科学(58794)
(52774)
(48940)
(47175)
研究所(43491)
农业(41941)
业大(41038)
(38067)
中心(37761)
(35427)
(31479)
北京(31054)
(30965)
师范(30439)
财经(29839)
(29790)
(28334)
科学院(27159)
(27042)
基金
项目(152497)
科学(117333)
基金(107858)
研究(103221)
(99087)
国家(98206)
科学基金(80951)
社会(64162)
(62210)
社会科(60754)
社会科学(60736)
基金项目(57146)
自然(54642)
自然科(53374)
自然科学(53351)
(52948)
自然科学基金(52376)
教育(46308)
资助(43468)
编号(39732)
(38837)
重点(35754)
(31945)
计划(31787)
成果(31560)
(31506)
创新(29967)
科研(29848)
发展(29521)
课题(29432)
期刊
(100543)
经济(100543)
研究(63089)
中国(49185)
(48699)
学报(47937)
科学(40909)
大学(34352)
农业(33414)
学学(32933)
管理(28752)
(27735)
教育(24918)
(21249)
金融(21249)
技术(18424)
业经(18362)
(17694)
经济研究(16317)
财经(14285)
业大(13860)
问题(13148)
(13076)
科技(12399)
(12292)
农业大学(11533)
资源(11108)
商业(10698)
技术经济(10547)
林业(10372)
共检索到341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雅  李涛  朱建强  范先鹏  张志毅  夏颖  唐芷馨  
为明确不同材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湿润气候下的降解特性和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聚乙烯地膜(PE)、淀粉基降解膜(BM_1)、聚合类降解膜(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BM_2、BM_3、BM_4)对土壤温度、田面覆盖降解性能和辣椒农艺性状的影响,通过埋土试验评估各地膜不同埋土深度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1)辣椒生育前期(覆膜后0~58 d)是地膜发挥保温效果关键期,覆膜种植主要提高该时期0~5和5~10 cm土层14:00和17:00的土壤温度。其中,BM_3和BM_4的增温效果与PE相近,0~5和5~10 cm土层平均温度比CK提高了约4℃。2)地膜降解过程受降解材质影响,淀粉基降解膜地面覆盖79 d达到无膜期,埋土60 d内完全降解。聚合类降解膜诱导期在覆膜后51~93 d,辣椒收获后处于碎裂期或无膜期。通过拟合方程可知,埋土深度影响BM_4的降解,降解率达95%时BM_4翻埋20 cm比翻埋10 cm少77 d。3)BM_4主要提高成熟期茎粗、茎高和干物质量,对辣椒生长的促进效果接近或者优于PE。BM_4和PE辣椒产量分别比CK提高11 305.3和11 096.8 kg/hm~2。因此,适宜辣椒覆膜栽培的降解膜诱导期约79 d并且在辣椒全部收获后达到碎裂期或无膜期,埋土深度为10~20 cm能够满足降解地膜的降解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爱琴  李子忠  龚元石  
生物降解地膜可以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本试验观察生物降解地膜在田间的降解状况及作物的生长,研究了它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从地膜边缘开始降解,由小孔洞逐渐大块裂开,到作物收获时,暴露在地表的地膜全部降解,而埋土部分和根系周围降解缓慢;玉米苗期和拔节期用降解地膜覆盖土壤贮水量可以比裸地增加3倍和1倍,保墒效果较好,抽雄期后土壤贮水量降低到播种期贮水量之下,保墒作用越来越弱;玉米生育前期,生物降解地膜可以提高地温0 . 4 1~0. 9℃,到中后期增温作用不明显;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使玉米提前10d成熟并增加了产量,但与普通膜相比差异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璟  路遥  
应用Logistic模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就农户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残膜捡拾回收成本对农户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影响显著;对于有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农户而言,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残膜捡拾行为和捡拾地膜的成本都将提高农户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而与县城距离的增加,将降低农户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农户对残膜污染的认知,既不能增加其对生物降解地膜的需求,也不能提高其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因此不存在"良心效应"。研究认为政府通过制定残膜必须捡拾及回收的条例,增加普通地膜的使用成本,或对离县城较远的农户给予生物降解地膜使用补贴,对扩大生物降解地膜的市场需求会产生作用;生物降解地膜厂商通过降低地膜生产和使用成本对促进生物降解地膜的需求也会产生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璟  路遥  
应用Logistic模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就农户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残膜捡拾回收成本对农户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影响显著;对于有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农户而言,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残膜捡拾行为和捡拾地膜的成本都将提高农户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而与县城距离的增加,将降低农户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农户对残膜污染的认知,既不能增加其对生物降解地膜的需求,也不能提高其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因此不存在"良心效应"。研究认为政府通过制定残膜必须捡拾及回收的条例,增加普通地膜的使用成本,或对离县城较远的农户给予生物降解地膜使用补贴,对扩大生物降解地膜的市场需求会产生作用;生物降解地膜厂商通过降低地膜生产和使用成本对促进生物降解地膜的需求也会产生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文清  赵彩霞  刘爽  严昌荣  常蕊芹  曹肆林  
以广东上九公司提供的3种淀粉基全生物降解地膜为供试材料,在我国主要覆膜棉区的黄河流域棉区(河北成安)和西北内陆棉区(新疆石河子)进行田间试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配方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3种降解膜的降解特性、增温保墒性能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存在区域的差异性。在河北试验点降解膜的降解速率要明显快于新疆试验点,3种供试降解膜的诱导期在河北试验点基本在30 d以内,而在新疆试验点则可以达到30~45 d左右,埋土180 d后河北试验点失重率已经达到50%~80%,而在新疆试验点最高仅为31.2%,3种降解膜降解速率比较表现为A>B>C膜。与普通膜和日本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相比,国内的3种供试地膜品种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午燕  冯晨  冯良山  刘琪  张丽莉  白伟  杨宁  郑家明  孙占祥  
为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农田中的降解特性,以普通地膜(CPF)为对照,设置2年田间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BPF)的降解及残留指标。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从玉米苗期(40d左右)开始出现降解,拔节时地膜降解已进入破裂期,抽穗之后进入崩解期。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地膜残留量也相应增加,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表层残膜累积量分别增加165%和47%,残片总数分别增加80%和21%;2种地膜残留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但伴随覆膜年限增加,深层土壤中残膜占残膜总量比例呈增加趋势,其中,普通地膜比例由8.2%增至12.4%,全生物降解地膜由2.9%增至3.7%。通过2年覆盖,表层土壤中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残片数分别为277万和236万片/hm~2,残膜质量分别为73.6和57.6kg/hm~2,与普通地膜相比,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实现自身降解,有效减少农田残留,以其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辽西半干旱区玉米覆盖栽培具有可行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海涛  于谦林  王丽红  董灵艳  贾立洪  张东楼  李腾飞  贾德新  
为了解决棉田使用PE地膜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水分、温度和棉花生长的影响。进行了3种可降解(氧化-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和露地栽培棉花对比试验,设置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3种可降解地膜降解速率及强度不同,当季质量损失率达26.06%79.96%,降解效果明显;降解诱导期相差15 d左右,具有一定可控性,降解后地膜残片变薄、变脆并紧贴地面,继续起到一定的增温、保墒作用。棉花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相比,播种后50 d内日平均地温提高23℃,单株结铃增加1.3个,铃重增加0.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刚  陈敏  张绍英  
试验研究了用羧甲基玉米粉替代羧甲基淀粉制备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可能性。考察了羧甲基玉米粉和羧甲基淀粉的质量分数对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透明度、强度、拉伸率和成膜液黏度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二者对地膜性能的影响特点相同 ,当羧甲基玉米粉和羧甲基淀粉质量分数大于 3 5 %时 ,湿膜的强度、拉伸率、透光率均逐渐降低 ,成膜液黏度提高。综合考虑地膜的机械性能、透光率及机械喷涂对成膜液黏度的要求 ,当羧甲基玉米粉质量分数为 3%时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性能达到了使用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信   靳拓   成志军   杨磊   彭可为   杨友才   陈武  
以烟草品种CS80为材料,选用4种全生物降解地膜(T1、T2、T3、T4),以聚乙烯(PE)地膜作对照(CK),2022年3月8日覆膜,25日移栽烟苗,用相机定点拍照,记录地膜的降解特性,GPS温度记录仪连续测定10 cm土层温度;于烟苗移栽后45 d测定烟草的株高、茎围、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宽、节距和叶片数,分别于移栽后45d和105d测定土壤的pH,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和有效磷含量,脲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特点及地膜覆盖对烟草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于覆膜后第70天开始降解,降解最快,T3于覆膜后第85天才开始降解,降解最慢;覆膜结束后,4种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等级均达到5级以上,增温、保墒效果均与PE地膜相近;与CK相比,移栽后第45天,T2、T3和T4覆盖能够提高烟株的株高、最大叶叶长和最大叶叶面积;T2的产量较CK增加0.8%,T1、T3和T4处理的产量分别较CK减少41.6%、25.5%和5.9%;T1和T4覆盖的产值较CK增加8.7%和6.6%,T1和T3覆盖较CK减少37.6%和17.6%;覆盖T2和T3降低了土壤的有机质、总氮、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脲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了总钾含量及蔗糖酶活性。综上,T2覆盖的烟株的农艺性状、产量和产值均优于其他处理,具有替代PE膜的潜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信   靳拓   成志军   杨磊   彭可为   杨友才   陈武  
以烟草品种CS80为材料,选用4种全生物降解地膜(T1、T2、T3、T4),以聚乙烯(PE)地膜作对照(CK),2022年3月8日覆膜,25日移栽烟苗,用相机定点拍照,记录地膜的降解特性,GPS温度记录仪连续测定10 cm土层温度;于烟苗移栽后45 d测定烟草的株高、茎围、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宽、节距和叶片数,分别于移栽后45d和105d测定土壤的pH,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和有效磷含量,脲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特点及地膜覆盖对烟草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于覆膜后第70天开始降解,降解最快,T3于覆膜后第85天才开始降解,降解最慢;覆膜结束后,4种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等级均达到5级以上,增温、保墒效果均与PE地膜相近;与CK相比,移栽后第45天,T2、T3和T4覆盖能够提高烟株的株高、最大叶叶长和最大叶叶面积;T2的产量较CK增加0.8%,T1、T3和T4处理的产量分别较CK减少41.6%、25.5%和5.9%;T1和T4覆盖的产值较CK增加8.7%和6.6%,T1和T3覆盖较CK减少37.6%和17.6%;覆盖T2和T3降低了土壤的有机质、总氮、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脲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了总钾含量及蔗糖酶活性。综上,T2覆盖的烟株的农艺性状、产量和产值均优于其他处理,具有替代PE膜的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穆晓国   高虎   李海俊   高富成   张莹   叶林  
【目的】明确不同降解地膜对南瓜生长的影响及其地膜降解性能和力学特性的变化特征。【方法】通过田间南瓜栽培覆膜试验,探究黑色PE地膜(CK)、白色降解地膜(T1)、黑色降解地膜(T2)和黑色二氧化碳基降解地膜(T3)在南瓜生育期内的地膜伸长率、断裂力值等力学指标变化趋势,以及对南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覆膜时间增加,在重要的生育期通过对力学性能检测和降解程度分析发现,不同地膜力学特性都呈下降趋势,3种降解膜各项力学指标值下降幅度最明显。其中,T1处理地膜各项力学指标初始值均比T2和T3高,在南瓜生育期内的降解程度弱于T2和T3;T2和T3各项力学特征值比较趋近,膜的降解程度等级一致。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降解膜力学特性与降解程度呈负相关关系,降解程度随力学特征值下降而增加;CK覆膜处理植株叶片SPAD值、叶绿素a、b含量高于3种降解膜,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因此植株叶片数、面积和蔓长的生长发育情况表现较好;黑色降解膜(T2)和黑色二氧化碳基降解膜(T3)处理南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增加,对南瓜总体品质有提升作用,二者的南瓜产量趋近并与CK无明显差异。【结论】降解地膜力学特性下降会加快降解速率并影响地膜辅助生产的性能,覆盖黑色降解膜和黑色二氧化碳基降解膜可以提升南瓜品质,且南瓜产量与覆盖黑色PE膜无显著差异。鉴于降解膜在农业生产中的环保性,其替代普通PE膜进行农作物以及蔬菜生产具有可行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勇   许纪元   熊红利   刘信  
<正>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智利农业是其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之一。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相比,智利农业虽然规模不大,却具有独特优势,农产品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特色水果、蔬菜、葡萄酒和海鲜等出口量全球领先。智利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处于南美洲领先地位,已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产品,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作为农业禁塑的重要替代措施已取得初具规模的推广成效。为交流借鉴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经验,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丽  董雯怡  周继华  刘勤  宋慧欣  王俊英  
为探索生物降解地膜在鲜食玉米和甘薯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以BF_1(国内PBAT材料)、BF_2(进口PBAT材料为主)和BF_3(国内PPC材料)3种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以PE(普通聚乙烯)和LD(裸地)作对照,系统分析生物降解地膜的上机性能、降解情况以及对农田土壤温度、土壤墒情、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物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性能不及PE地膜,但均优于LD,可使鲜食玉米和甘薯提早成熟,产量和外观品质提升。其中,BF_1和BF_3处理的鲜食玉米产量分别为18 652.66和18 125.73kg/hm~2,与PE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BF_2和LD处理;BF_1和BF_3处理的甘薯产量分别为31 586.16和29 933.48kg/hm~2,与PE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LD处理。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在鲜食玉米和甘薯上的经济效益均高于LD,不及PE地膜,其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BF_1>BF_3>BF_2。综合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在北京的鲜食玉米和甘薯生产上应优先选用BF_1,通过应用生物降解地膜逐渐替代PE地膜,实现地膜应用的无污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欢  张凤华  何文清  刘琪  吕军  刘晓伟  张军  
为了验证生物降解地膜在大田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在新疆石河子设置生物降解地膜(biodegradable mulch film,BD)和普通地膜(common mulch,PE)棉田覆盖处理,研究滴灌条件下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程度及其对棉田土壤温度、棉花郁闭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BD覆盖60 d后膜面开始降解,至棉花收获降解率为75.71%,PE全生育期未降解,地膜质量正常损耗4.70%;在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及吐絮期4个时期中,BD土壤温度分别比PE土壤温度低1.80、2.32、2.26、0.91℃。BD和PE覆膜58 d时郁闭度没有差异,并同时于覆膜87 d时完成封行,但BD郁闭度增长速度比PE快6.36%。BD株高、果枝台数、单铃质量均较PE减少,但单株有效铃数较PE高0.1个。BD较PE减产55.8 kg/hm~2,棉花纤维品质没有差异,净收入减少1 012元/hm~2。在生产中,BD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普通地膜进行推广使用,改善残膜污染问题,但仍需在价格和功能上进一步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可欣   米俊珍   刘景辉   赵宝平   王莹   张兰英   崔雪梅  
为探明黄土高原旱作丘陵区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和谷子产量的影响,于2021—2022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渗水地膜(T1)、普通地膜(T2)、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T3)3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以不覆膜(CK)为对照,测定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处理的谷子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等指标,并对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降解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T3)30 d后开始出现降解,到150d地膜出现网状裂纹,大部分地膜破碎成小块,单位面积降解率平均为54.3%。覆膜处理下谷子全生育时期的土壤温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16:00时土温达到最高,10 cm土层处3种地膜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升高0.5~8.0℃,20 cm土层处升高0.3~6.5℃,在气温较高时,T3处理的土壤温度较T2处理降低0.5~3.5℃。与不覆膜(CK)相比,各覆膜处理均可使耕层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升高7.8%~38.1%。地膜覆盖能显著提升谷子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T1、T2和T3处理相对于CK平均增幅分别为37.7%~91.2%、37.2%~92.1%和15.4%~56.6%。在产量方面,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处理(T3)2年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分别较CK增加35.4%~37.5%、30.8%~44.1%,净收入平均增加9 861.71元/hm2。从谷子生长、产量和水热动态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可替代普通地膜应用到黄土高原旱作谷子生产中,且能有效缓解普通地膜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