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7)
2023(6196)
2022(5084)
2021(4438)
2020(3558)
2019(7744)
2018(7283)
2017(13473)
2016(7326)
2015(7531)
2014(7060)
2013(6923)
2012(6164)
2011(5427)
2010(5074)
2009(4694)
2008(4535)
2007(3829)
2006(3139)
2005(2554)
作者
(24133)
(20411)
(20372)
(18864)
(12679)
(9968)
(8912)
(8101)
(7772)
(7040)
(6915)
(6644)
(6632)
(6576)
(6445)
(6169)
(6156)
(6109)
(5896)
(5784)
(5441)
(4970)
(4740)
(4608)
(4500)
(4441)
(4394)
(4391)
(4262)
(4132)
学科
(26141)
经济(26112)
管理(22578)
(21839)
(16603)
企业(16603)
方法(12649)
数学(11502)
数学方法(11411)
(8776)
(8258)
(7968)
环境(7602)
(6738)
贸易(6738)
(6587)
中国(6566)
农业(6323)
业经(6290)
(5591)
财务(5589)
财务管理(5585)
技术(5355)
企业财务(5321)
(5072)
地方(4326)
产业(4241)
(4128)
银行(4091)
(4085)
机构
学院(103689)
大学(103234)
(40831)
经济(40216)
管理(38942)
研究(36629)
理学(35158)
理学院(34738)
管理学(34026)
管理学院(33873)
(29542)
科学(27306)
中国(25764)
业大(24294)
农业(23989)
(20811)
(20006)
研究所(18862)
农业大学(16503)
中心(16317)
(16303)
(14293)
财经(13825)
(13517)
(13018)
(12918)
(12729)
经济学(12481)
实验(12431)
(12291)
基金
项目(81611)
科学(63187)
基金(60848)
(57570)
国家(57114)
研究(49502)
科学基金(47648)
自然(34039)
自然科(33283)
自然科学(33266)
基金项目(33103)
社会(33100)
(32741)
自然科学基金(32701)
社会科(31545)
社会科学(31533)
(27890)
资助(23329)
教育(21280)
重点(18827)
计划(18754)
(17718)
(17422)
科技(17161)
科研(16868)
创新(16686)
(16588)
(16446)
编号(16422)
国家社会(14661)
期刊
(36590)
经济(36590)
学报(28275)
(25460)
科学(22272)
研究(22196)
大学(19864)
学学(19598)
农业(17230)
中国(16202)
(12680)
管理(11835)
(9250)
业大(9107)
农业大学(7610)
(7282)
业经(7028)
科技(6876)
经济研究(6839)
林业(6798)
(6747)
金融(6747)
财经(6217)
技术(5927)
(5260)
中国农业(5215)
商业(5186)
问题(5159)
自然(4963)
资源(4858)
共检索到134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书磊  张红  李一博  袁洁莹  谢非凡  王寒星  楚杰  余瑞金  
【目的】探讨二代生物复合酶对桐木的漂白效果和影响规律,为桐木脱色和生物学改良及桐木制浆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兰考泡桐为试验材料,采用纤维素二代生物复合酶CTEC2进行预处理,控制预处理时间(60、75、90和105 min)、温度(30、50和70℃)和pH(3、5和7)等因素,分析预处理前后样品色差、化学组分等变化;利用TGA/DSC3型热重同步分析仪探究泡桐木材热降解性能;使用电镜扫描(SEM)观察预处理前后样品纤维微观形态变化;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预处理泡桐木材结晶度,分析不同预处理条件对样品结晶的影响。【结果】1)颜色测定表明,在温度50℃、pH为7的条件下,CTEC2预处理105 min泡桐木材漂白脱色效果最好,亮度和白度均有所提高,且随着预处理时间延长,漂白效果更好;2)组分测定表明,在温度50℃、pH为7的条件下,CTEC2预处理泡桐木材效果最好,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加10.76%、半纤维素含量减少11.13%、酸溶木质素含量减少3.05%、酸不溶木质素含量减少4.22%、抽提物含量减少1.15%;3)从TGA曲线可知,经预处理的泡桐木材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对应的温度有所增加,热稳定性有所上升;从SEM图像可知,预处理可有效破坏木质纤维素结构;从XRD可知,经预处理的泡桐木材纤维素结晶度有所提高。【结论】纤维素二代生物复合酶CTEC2可使泡桐木材主要化学组分发生变化,降低木质素、半纤维素和抽提物等含量,从而达到漂白脱色效果。泡桐木材漂白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pH 7、预处理时间105 min。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雅雅  常德龙  楚杰  胡伟华  黄文豪  张云岭  陈妮  谢非凡  
【目的】探究脱色伴随的变色泡桐木材材色、组分结构和热稳定性变化特点,旨在为泡桐脱色工艺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以兰考泡桐变色木材为试验材料,通过构建脱色处理体系(过氧化氢H_2O_2、次氯酸钠Na Cl O、亚氯酸钠Na Cl O_2为脱色剂,30、50、70℃为温度条件),分析脱色前后样品的色差指标和化学组分变化,采用热重分析仪分析脱色前后样品的热稳定性。【结果】H_2O_2脱色后色差值达到了23.84,亮度和白度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H_2O_2脱色后纤维素含量达到了63.62%,增加了15.72%,抽提物由3.18%减少至0.12%;Na Cl O_2脱色后,木质素含量降低了4.78%;Na Cl O脱色后纤维素含量为51.02%,仅增加了4.02%,木质素共减少了2.15%,抽提物含量为2.75%,仅减少了0.43%。温度变化条件下,亮度和色差均在70℃时达到最大。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显示,在不同脱色条件下,纤维素的红外吸收特征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脱色样品中半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峰羰基的C=O伸缩振动峰明显减弱,证明脱色一定程度降解了半纤维素,Na Cl O_2脱色后木质素酚醚键C—O—C的伸缩振动峰减弱,进一步验证了木质素含量降低的结果。TG和DTG曲线显示脱色前后以及不同脱色条件获得的样品热解特性有差异,H_2O_2和Na Cl O脱色后热解起始温度高于未处理材,Na Cl O_2脱色后热解起始温度低于未处理材,50℃条件下脱色后样品的热解起始温度略高于30℃和70℃条件下。【结论】不同脱色剂脱色条件下,H_2O_2脱色效果最佳;温度变化条件下,Na Cl O_2在70℃时脱色效果最好;脱色后纤维素相对含量大幅增加,木质素和抽提物相对含量减少;傅里叶红外光谱验证了脱色材主成分的变化,从基团变化的角度揭示材色变化的机理;H_2O_2和Na Cl O脱色的样品热稳定性有所提升,Na Cl O_2脱色使得热稳定性略有下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惋瑾  王若水  肖辉杰  王百田  张克斌  刘青青  郭冰寒  
【目的】为提高荒漠沙地植被的存活率和覆盖度,本文以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的沙木蓼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研究其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沙木蓼生长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梯度的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对沙木蓼进行1年的试验,利用土壤水分测定仪测量土壤含水率,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公式法计算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1)该有机液肥有效地增加了土壤0~10 cm层的含水率,且施用冲施肥研究区的土壤含水率较叶面肥研究区的高10.6%。(2)土壤0~20 cm层的全氮和有机质的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施肥量为15 mL/m~2时,达到最高,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且冲施肥的效果要比叶面肥更优。(4)该有机液肥增加了沙木蓼群落的物种组成、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结论】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能够增加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含量,促进沙木蓼的生长,有助于毛乌素沙地植被的恢复,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春蕾  李凡姝  孙海琼  赵敏  苏秋钰  亓旭辉  
利用含铜离子的富集培养基,从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蒙古栎林下的土壤中筛选出具有较高漆酶活性的1株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以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鉴定其为芽孢杆菌属细菌,命名为BAcilluS Sp.5`MS。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以芽孢干重计算,其芽孢漆酶的活性高达56.73 u/g。菌株5`MS芽孢漆酶的最适pH值为6.6,最适反应温度为70℃。在100℃条件下,该芽孢漆酶反应活性仍可达最适条件下的34.61%。当染料脱色体系中添加介体乙酰丁香酮时,菌株5`MS芽孢漆酶1 H内对活性黑、靛红及结晶紫的脱色率均达92%以上,4 H内对活性蓝的脱色率达82.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春燕  马富英  王锦锦  张晓昱  
Two white-rot fungi Coriolus versicolor B1 and Ganoderma lucidum En were used for biological pretreatment of bamboo. The saccharification rate,the relative contents and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cellulose,hemicellulose and lignin in untreated and pretreated bamboo,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亮  申爱荣  蒋丽娟  
研究了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半纤维素酶单因素及其复配酶对提取蓖麻籽总油和清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5种单酶中,以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的提油效果最好,其总油提取率和清油提取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1.17%和62.11%;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3%(重量比)、料液比1︰4(质量体积比)、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4 h、pH值6.8;复配酶中,中性蛋白酶+果胶酶的总油提取率最高,为86.93%,而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清油提取率最高,为40.6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兴祖  程翔  郑慧  孙德智  
该文研究了活性黑5(RB5)经沼泽红假单胞菌W1脱色后的代谢物对RB5厌氧生物脱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B5的脱色代谢物能明显促进W1对RB5的脱色,同时对菌株W1生长有促进作用;不同浓度RB5的脱色代谢物均能促进菌株W1对RB5的脱色,并使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ORP)降低,其中200 mg/L RB5脱色产物对脱色的促进作用最大;RB5的脱色代谢物对RB5厌氧污泥脱色的促进作用与纯菌相似,不同的是它对厌氧污泥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循环伏安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RB5脱色代谢物具有氧化还原介体的性质,其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分别位于83和-220 mV,说明RB5脱色代谢物对脱色的作用是通过氧化还原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辉勇  黄可龙  金密  魏琴琴  李志光  
以稻草秸秆为原料,弱碱性预处理后进行酶解糖化,对预处理前后的稻草秸秆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预处理条件对稻草秸秆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及损失率的影响,通过酶解还原糖的释放量来判断预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碱性预处理降低了稻草秸秆中木质素的含量,提高了纤维素的含量,增加了纤维素酶与底物的酶解可及度,促进了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经2.0%NaOH、60℃、固液比1﹕12处理24h后的稻草秸秆,在pH5.0、加酶量31.2mg/g、45℃条件下酶解120h的还原糖达到了790.3mg/g,糖化率为81.01%.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经碱性预处理过的稻草秸秆孔隙度增大,机械组织暴露,酶解的有效比表面积增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磊  赵敏  赵丽艳  梁书诚  李泰仑  杜美惠  
为了研究血红密孔菌漆酶重组表达后的酶学性质和染料脱色效果,利用超滤、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从毕赤酵母发酵液中纯化出重组漆酶。结果表明:重组漆酶分子质量为62.8kD,氧化底物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丁香醛连氮和2,6-二甲氧基苯酚的最适pH分别为2.2、4.2和4.0,动力学常数Km分别为20.73、48.48和1252.39μmol/L;该漆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活性稳定性:甲醇>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在铜离子和铝离子中酶活比较稳定,汞离子对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纯化的重组漆酶在无介体时可有效脱色RB亮蓝,但对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较为缓慢;当添加介体ABT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丽艳  赵敏  卢磊  王天女  
本文通过一色齿毛菌LS0547漆酶粗酶液与紫脲酸(VA)或乙酰丁香酮(Ace)组成的漆酶--介体系统对结晶紫、靛红、活性黑KN--B染料进行脱色试验,探索pH、温度、染料浓度和漆酶浓度等条件对其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介体乙酰丁香酮(Ace)作用下,漆酶脱色靛红和活性黑KN--B效率高;在介体紫脲酸(VA)作用下结晶紫脱色效果好。pH4.0、50℃结晶紫的脱色率为95.42%,40℃靛红脱色率为99.86%,且基本不受pH限制;pH6.0、40℃活性黑KN--B脱色率达92.38%,表明一色齿毛菌漆酶在介体参与下可有效用于工业染料废水的处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戴春富  
怀化市桐木乡万册图书馆自1990年建馆以来,充分利用馆藏,在乡党委、乡政府统一领导下,联合农、科、教中心,举办各种学习班,1991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苏冬梅  唐国梁  裴俊  王官斌  
对翅荚木种子分别采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渗透调节和60℃始温水浸种,研究2种预处理对翅荚木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PEG处理的翅荚木种子的活力指数、脱氢酶(DH)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均明显高于60℃始温水浸种的种子,而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明显低于60℃始温水浸种的种子,说明采用20%PEG渗透调节处理能显著提高翅荚木种子的活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苌姗姗  胡进波  赵广杰  
采用CO2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和常规干燥对杨木应拉木和对应木进行干燥预处理,通过干燥前后试样的形变和吸附等温线,比较不同干燥预处理对杨木应拉木孔隙结构的影响,为定量表征应拉木的微观孔隙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CO2超临界干燥的杨木应拉木具有完好的介孔特征(孔径在2~50nm),BET比表面积和中孔体积显著高于冷冻和常规干燥预处理的试样;冷冻和常规干燥预处理均引起试样在纵向和弦向上产生较大的收缩形变,而CO2超临界干燥能有效克服因界面张力造成的试样内部骨架结构塌缩等缺陷,在干燥过程中能较好地复制试样的孔隙结构,是表征应拉木孔隙结构的一种有效干燥预处理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庄正  李艳娟  于洋洋  王俊男  卢晖  刘爱琴  
为研究不同预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影响,寻求合理的杉木种子预处理方法,以杉木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的KMnO_4、NH_4Cl、H_2O_2溶液,对杉木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分析其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浓度和浸种时间有利于提高杉木种子质量,促进种子萌发。KMnO_4和NH_4Cl溶液在系列浓度和浸种时间处理下皆能不同程度的促进杉木种子萌发,在低浓度(0.1%、2%)处理下,各发芽指标随浸种时间增加而上升,且分别在0.1%浓度浸种3 h和2%浓度浸种0.75 h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随着H_2O_2溶液处理浓度的增加,杉木种子各发芽指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且在5%浓度浸种3 h时达到峰值。据此认为,适当浓度的KMnO_4、NH_4Cl、H_2O_2溶液浸种一定时间均可促进杉木种子萌发,达到齐苗、壮苗的目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路  孙照斌  陈凤义  邵利英  马淑玲  相广东  
对黑胡桃木进行了微观构造观察、抽提物含量测定,并测重分析了5种预处理方式对黑胡桃木干缩湿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抽提处理抽提物含量不同,抽提物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NaOH、热水、冷水、苯醇;在RH65%→RH33%过程中,干缩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处理、汽蒸处理、NaOH处理、苯醇处理、冷水处理、热水处理;在RH65%→RH86%过程中,湿胀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处理、NaOH处理、苯醇处理、冷水处理、热水处理、汽蒸处理,其干缩湿胀特性数值大小与抽提效果基本相一致;分析认为预处理影响黑胡桃木中抽提物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