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9)
- 2023(4639)
- 2022(4175)
- 2021(3884)
- 2020(3267)
- 2019(7968)
- 2018(7847)
- 2017(14543)
- 2016(8234)
- 2015(9386)
- 2014(9142)
- 2013(9299)
- 2012(8868)
- 2011(7880)
- 2010(7771)
- 2009(7088)
- 2008(6788)
- 2007(5978)
- 2006(5258)
- 2005(4607)
- 学科
- 济(36195)
- 经济(36176)
- 管理(19655)
- 业(18552)
- 企(16062)
- 企业(16062)
- 地方(14596)
- 方法(12860)
- 数学(11430)
- 农(11422)
- 数学方法(11280)
- 业经(10166)
- 学(8321)
- 农业(8081)
- 环境(7047)
- 中国(6881)
- 地方经济(6596)
- 制(5827)
- 财(5817)
- 资源(5540)
- 和(5481)
- 贸(4606)
- 贸易(4598)
- 划(4546)
- 企业经济(4477)
- 技术(4394)
- 易(4342)
- 生态(4318)
- 土地(4286)
- 体(4043)
- 机构
- 学院(111886)
- 大学(110488)
- 研究(42791)
- 管理(42450)
- 济(40886)
- 经济(39750)
- 理学(36037)
- 理学院(35491)
- 管理学(34794)
- 管理学院(34602)
- 中国(31431)
- 科学(30619)
- 农(26141)
- 京(25372)
- 江(23103)
- 所(22785)
- 业大(21841)
- 研究所(21148)
- 农业(20706)
- 中心(20075)
- 省(18603)
- 范(16993)
- 财(16890)
- 师范(16767)
- 院(16174)
- 州(15382)
- 北京(15069)
- 科学院(14174)
- 农业大学(13641)
- 师范大学(13628)
- 基金
- 项目(81633)
- 科学(62675)
- 研究(57496)
- 基金(55731)
- 家(49866)
- 国家(49416)
- 科学基金(41224)
- 省(37040)
- 社会(33921)
- 社会科(31960)
- 社会科学(31944)
- 基金项目(30888)
- 划(29067)
- 自然(28331)
- 自然科(27516)
- 自然科学(27505)
- 自然科学基金(26939)
- 教育(24994)
- 编号(23729)
- 资助(21863)
- 重点(19204)
- 发(19080)
- 成果(17927)
- 课题(17413)
- 计划(16786)
- 部(16546)
- 创(16388)
- 科技(16059)
- 科研(15641)
- 创新(15440)
共检索到172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雪 吴国春 曹玉昆 张滨 郭思源
[目的]生物质能源具有污染少、可再生等特点,合理地对其开发利用是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一种探索。通过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资源量的计算,明确了生物质能源的可利用潜力及变化趋势,以期为其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利用自下而上估算法,以林木生物质的资源量和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为原始数据,对2005—2015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可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1)研究期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木生物质资源可利用潜力小幅下降,农作物秸秆资源可利用潜力稳步上升。(2)林木生物质资源中,商品林采伐剩余物可利用潜力骤降,森林抚育剩余物可利用潜力增加;农作物秸秆资源中,粮食作物秸秆可利用潜力逐年上升。(3)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可利用潜力随着国家"天保工程"和"重点国有林区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实施而发生变化。[结论]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丰富,可利用潜力较大,其中农作物秸秆资源可利用潜力增速较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海东 李翠霞
本文根据国内已有的能源储量估算方法,估算了黑龙江省的秸秆类生物质能源的数量和地区分布及各类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源所占的比例,并据此计算了秸秆资源在不同用途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黑龙江省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前景。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农作物秸秆 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志杰
清洁发展机制可以为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资金帮助和技术支持,文章结合黑龙江省生物质能利用及生物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现状,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下黑龙江省利用生物质能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并提出了CDM机制下促进黑龙江省生物质能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 核证减排量 生物质能利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杜钰玮 万志芳
文章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DEA-Malmquist模型,以40个林业企业为决策单元进行林业产业转型效率的测算,评价结果为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综合效率处于无效状态,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相比,前者的负向作用更严峻;除了清河林业局,其余39个林业局均为无效状态。Malmquist动态指数分解结果为技术进步是制约国有林区林业产业优化转型效率的关键,纯技术效率虽为负向拉动,但动态指数朝着乐观的方向变动。最后,从整体与区域发展的角度提出优化林业产业转型效率的具体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柳清 宋戈 王越
从影响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的结构稳定性、结构生产力和结构受胁度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以GIS为手段,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分别估算1986年与2009年巴彦县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总体呈增大的趋势。1986年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综合值介于(0.2,0.4],生态潜力等级属于Ⅱ级,生态潜力较小;2009年生态潜力综合值介于(0.4,0.6],生态潜力等级属于Ⅲ级,生态潜力中等。结构受胁度是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的首要因素,结构生产力次之,人口密度、土地退化指数、生态环保投入率、森林覆盖率以及气候生产潜力、劳动力密度、机耕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克尼 张一飞
为解决黑龙江省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以城乡规划学与能源资源学交叉研究为基础,揭示黑龙江省村镇体系生物质能开发选址与空间分布规律,制订生物质能空间规划。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经济最优为原则,根据运输成本、传输损耗、能源需求要素分析与优化生物质能源发展网络的空间模式。制订黑龙江省村镇体系生物质能空间规划能够弥补能源规划与空间规划脱节的不足,优化能源供应与消费结构,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
黑龙江 村镇体系 生物质能源 空间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郗婷婷 李顺龙
森林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生产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特殊性的基础之上,结合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基本理论,提出了森林蓄积量扩展法,首次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容量和碳汇潜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现有森林碳汇储量为17.38亿t,碳汇潜力巨大。
关键词:
后京都时代 固碳量 碳汇潜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洁华 王惠 张滨
非木质林产品以其纯天然、来源可追溯、利用价值高等多重优势对实现林业经济转型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文章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非木质林产品各产业对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动态影响效果,明确各产业发展潜力。结果表明: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森林游憩服务为最具潜力产业,花卉种植与动物利用为短期潜力产业,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与森林生产辅助服务为长期潜力产业,对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起共同拉动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若干促进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洁华 王惠 张滨
非木质林产品以其纯天然、来源可追溯、利用价值高等多重优势对实现林业经济转型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文章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非木质林产品各产业对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动态影响效果,明确各产业发展潜力。结果表明: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森林游憩服务为最具潜力产业,花卉种植与动物利用为短期潜力产业,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与森林生产辅助服务为长期潜力产业,对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起共同拉动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若干促进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洪山 曹悦 李新
以方正国有重点林区政府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影响当前方正国有重点林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因素进行量化与分析,对其影响力大小进行排序打分;根据对排序和得分情况的综合分析得出影响较强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方正国有重点林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提供有效依据,并对其他林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与提高形成有益借鉴。
关键词:
林区政府 公共服务能力 政府职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付思琦 张滨
运用DEA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40个林业局进行推测计算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发现: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整体较低,只有少数林业局能够达到有效的投入产出状态,林业投资和劳动力存在显著的投入冗余,林业总产值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式会降低投资冗余,但仍会存在较大的劳动力冗余,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要素投入的结构优化是提升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根本途径。
关键词:
国有重点林区 投入产出效率 要素投入冗余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郭娟 周妹 李珏 赵明鑫
基于2000~2015年林下经济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VAR模型,运用Eviews 6.0检验了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协整关系,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林下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贡献度最大,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的贡献度次之。因此,建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短期内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的林下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较大贡献度的林下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进行"内涵式发展",合理利用和发展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贡献度较小的林下经济中的其他行业,在助力经济转型时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大量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林下经济 经济转型 贡献度 VAR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郭娟 周妹 李珏 赵明鑫
基于20002015年林下经济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VAR模型,运用Eviews 6.0检验了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协整关系,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林下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贡献度最大,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的贡献度
关键词:
林下经济 经济转型 贡献度 VAR模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靖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是其实现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国有林区自身产业结构的特点使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与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具有高度一致性,那么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就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和破解问题的关键。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促进国有林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需要金融的强力支持。为此,我们以有代表性的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为例进行研究,以期为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和促进国有林区绿色高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韦福雷 王攀 李天苗
构建了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2—2008年黑龙江省的相关数据计算评价指标分值,进而得出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度评价值,并从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4个层面探究了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可持续发展 能源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