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0)
2023(2176)
2022(1652)
2021(1367)
2020(1020)
2019(2432)
2018(2351)
2017(4568)
2016(2376)
2015(2614)
2014(2531)
2013(2595)
2012(2299)
2011(2175)
2010(1985)
2009(1738)
2008(1768)
2007(1442)
2006(1264)
2005(1072)
作者
(7691)
(6432)
(6403)
(6073)
(3938)
(3244)
(2939)
(2604)
(2566)
(2198)
(2183)
(2112)
(2087)
(2085)
(2082)
(2040)
(1990)
(1951)
(1924)
(1912)
(1696)
(1530)
(1505)
(1497)
(1488)
(1459)
(1424)
(1398)
(1348)
(1332)
学科
(9340)
经济(9335)
管理(8495)
(7275)
(7257)
(4879)
贸易(4879)
(4820)
产品(4737)
(4472)
企业(4472)
环境(4290)
方法(4277)
数学(3872)
数学方法(3843)
市场(3707)
农产(3594)
农产品(3594)
(3551)
价格(3341)
产品价格(3289)
(2841)
(2592)
(2577)
出口(2574)
出口贸易(2574)
农业(2413)
业经(2279)
中国(1903)
生产(1836)
机构
学院(35341)
大学(34039)
(15426)
经济(15201)
管理(13564)
研究(12282)
理学(11947)
理学院(11847)
管理学(11624)
管理学院(11579)
(10096)
中国(9197)
科学(8713)
农业(8348)
业大(7921)
(6812)
(6593)
研究所(6163)
中心(5982)
(5422)
农业大学(5262)
(4951)
经济学(4632)
经济管理(4565)
财经(4550)
(4448)
(4394)
北京(4219)
经济学院(4216)
(4171)
基金
项目(26452)
科学(20421)
基金(19535)
(18037)
国家(17939)
研究(17268)
科学基金(14888)
社会(10885)
(10727)
社会科(10473)
社会科学(10470)
自然(10410)
自然科(10143)
自然科学(10140)
基金项目(10138)
自然科学基金(9972)
(9001)
资助(7943)
教育(7314)
编号(6208)
重点(6164)
(5995)
计划(5818)
(5678)
科研(5505)
(5477)
(5411)
科技(5407)
创新(5227)
(5165)
期刊
(14785)
经济(14785)
(9543)
研究(8004)
学报(7764)
农业(7058)
科学(6484)
中国(5698)
大学(5546)
学学(5454)
管理(4321)
(4153)
(3830)
业经(3449)
技术(2772)
经济研究(2554)
业大(2391)
世界(2286)
问题(2248)
(2094)
金融(2094)
(2089)
财经(2021)
(2010)
农业大学(1986)
林业(1929)
资源(1900)
统计(1890)
科技(1845)
商业(1827)
共检索到48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涛  张国晨  林涛  
文章对微藻制生物柴油、秸秆制燃料乙醇、秸秆制甲醇三类生物质能产品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能源消耗以及排放进行测算,分析了造成能耗与排放的主要原因,为生物质能产业节能减排提供了测算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红彦  毕于运  王道龙  高春雨  李建政  王亚静  
该文以现有研究文献为基础,对生物质能源的能值分析、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能值分析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所涉及的生物质能源产品包括生物质厌氧发酵产品(沼气)、生物质气化燃气、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能值分析方法在生物质能源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其能源效率、环境效率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评价;生命周期评价在生物质能源系统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对系统生命周期内的能量投入、产出以及环境排放和经济性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国内外生物质能源研究方面,单一的能值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都取得较丰硕的研究成果,所涉及的生物质能源类别也较为全面。但生命周期评价与能值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还较为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凯瑞  张彩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广圆  杨建新  宋小龙  吕彬  
以火法炼铜全生命周期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定量评价不同熔炼工艺生产铜过程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并应用情景分析法,对2020年我国火法炼铜不同工艺技术结构下的能耗与碳排放强度进行比较,旨在为铜冶炼行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提供决策支持。结果表明,基于鼓风熔炼、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工艺的火法生产铜过程的能耗分别为147.80×103,96.68×103,104.20×103MJ;其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5.32×103,8.99×103,10.01×103kg CO2当量。设定的4种情景的能耗分别为111.60×103,103.37×103,101.19×103,99.69×...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欧训民  张希良  
利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计算中国主要9种终端能源的化石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碳强度),涵盖原料制取、运输、燃料制取和运输四个阶段,包含煤炭、石油和天然气3种化石能耗分析。结果表明电力碳强度最高,石油基、天然气基和煤基燃料碳强度依次升高;低采收率、高CH4泄露水平和低生产转化率是碳强度高的主要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明  姜国强  贾冯睿  刘广鑫  岳强  
国内关于石油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制品的消费环节,不能真实地反映石油流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为了探寻石油生命周期内真实碳排放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了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和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建立了石油生命周期内碳元素流动模型。以国内某大型炼化企业为例,计算了各个环节的隐含碳排放和石油燃烧碳排放量,分析了影响隐含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情景,分别预测了2015—2050年间中国石油生命周期内的隐含碳排放发展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在石油生命周期内,每吨石油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量约为670kg(约折合CO_2排放量为2457kg),其中隐含碳占总碳排放量的23%;(2)开采环节和炼化环节隐含碳排放分别占隐含碳总量的46%和54%,其中开采环节主要隐含碳排放来自天然气消耗和电力的消耗,分别占总量的47%和30%,炼化环节的隐含碳排放主要来自焦炭燃烧,占总量的46%;(3)在消费环节中,汽油、柴油和煤油在交通运输业中的消耗量最大,分别占各自总量的42%、53%和80%。提高石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峥  宋远博  高玉磊  姜继康  顾敏燕  司慧萍  
为探究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能源转化过程的效率、经济性及温室气体排放,依据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原理,建立废弃秸秆热解制备液体燃料技术全生命周期模型,对该过程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价范围包括秸秆的收集和运输、干燥和粉碎、生物质热解、木炭加工和余热利用。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能量产出投入比为20.43;处理湿秸秆的纯利润约为289.38元/t,销售利润率达52.11%;CO_2当量排放为34.10 g/MJ。生物质热解液化是一种兼具能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极具潜力的生物质利用技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弗农于1966年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其间经历了开发、引进、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文馨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一代产品进入市场后需求存续变化的周期,而不是指需求量、销量波动变化的周期。我们应当研究细分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根据市场某种特性质变的界面来划分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才更具有营销意义。现行流行的划分产品周期阶段的四种方法。缺乏理论依据,在应用中有较大的随意性。为此,提出了综合判断法,根据多个判据的组合,定位了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界面,并提出了对应的营销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查振祥  
产品生命周期的终点应是以产品的生命周期平均利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而不是传统经济学以总利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原则。如果企业前后相继的产品都按这个原则确定生命周期长短,则企业能够获得长期最大利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安全  罗杏玲  全春光  
本文界定了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系统的边界,运用EIO-LCA模型,测量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直接、间接碳排放及碳排放抵扣量,找出其碳排放较大的业务单元和部门,并以湘钢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钢铁企业可以从宏观、微观角度加强碳排放的控制和提高二次能源利用率等措施来实现减排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继灵  
本文研究了企业的生命特征 ,剖析了企业生命周期与生物生命周期的相似之点与不同之处 ,指出有效的管理可以使企业返老还童、青春常驻、永续生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茜  李洋  王磊明  
为改变现今生物质发电厂收集秸秆燃料的回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探究降低秸秆回收物流成本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两种秸秆回收物流模式,对秸秆回收物流成本的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秸秆回收物流涉及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基于微积分构建秸秆回收物流的成本测算模型,结合实例对模型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半径因素是影响回收物流成本的最重要因素,适当减小收集半径可很大程度上降低运输费用;收集秸秆时,为使最终的回收物流成本最低,可将外包商的个数控制在10个左右;生物质发电厂在初期选址时要进行合理规划,政府严格准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