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8)
- 2023(11118)
- 2022(9392)
- 2021(8523)
- 2020(6929)
- 2019(15772)
- 2018(15661)
- 2017(30701)
- 2016(16429)
- 2015(18595)
- 2014(18826)
- 2013(18958)
- 2012(18426)
- 2011(17251)
- 2010(17975)
- 2009(17212)
- 2008(16758)
- 2007(15336)
- 2006(14435)
- 2005(13653)
- 学科
- 济(92002)
- 经济(91922)
- 管理(44307)
- 业(41861)
- 企(30938)
- 企业(30938)
- 中国(28311)
- 方法(27163)
- 地方(26012)
- 数学(23698)
- 数学方法(23492)
- 农(23262)
- 业经(18600)
- 制(17309)
- 财(16861)
- 学(16479)
- 银(16398)
- 银行(16383)
- 地方经济(16071)
- 行(16011)
- 贸(15745)
- 贸易(15730)
- 融(15609)
- 金融(15609)
- 农业(15469)
- 易(15173)
- 发(13431)
- 策(13023)
- 环境(12793)
- 体(11388)
- 机构
- 学院(250844)
- 大学(248693)
- 济(118435)
- 经济(115920)
- 研究(96135)
- 管理(89772)
- 中国(75869)
- 理学(74215)
- 理学院(73322)
- 管理学(72355)
- 管理学院(71844)
- 财(55986)
- 京(54056)
- 科学(53540)
- 所(49741)
- 研究所(44024)
- 财经(42309)
- 中心(42226)
- 江(40665)
- 农(38661)
- 经(38046)
- 经济学(37285)
- 北京(35862)
- 范(34384)
- 师范(34091)
- 院(33932)
- 经济学院(33114)
- 州(32405)
- 财经大学(30792)
- 业大(30750)
- 基金
- 项目(145269)
- 科学(113746)
- 研究(111972)
- 基金(102859)
- 家(87745)
- 国家(86953)
- 科学基金(73034)
- 社会(71867)
- 社会科(68170)
- 社会科学(68157)
- 省(56651)
- 基金项目(52372)
- 教育(50250)
- 划(47400)
- 编号(45808)
- 资助(43426)
- 自然(42686)
- 自然科(41555)
- 自然科学(41543)
- 自然科学基金(40786)
- 成果(39944)
- 发(38239)
- 课题(33631)
- 重点(33134)
- 部(32526)
- 发展(31837)
- 展(31331)
- 创(29440)
- 国家社会(29342)
- 性(29261)
- 期刊
- 济(150631)
- 经济(150631)
- 研究(89924)
- 中国(56065)
- 财(40052)
- 农(37368)
- 管理(37160)
- 融(33644)
- 金融(33644)
- 学报(32053)
- 科学(31613)
- 教育(29054)
- 农业(25311)
- 经济研究(25281)
- 大学(25045)
- 业经(23720)
- 学学(23382)
- 技术(22562)
- 财经(22025)
- 问题(19814)
- 经(19179)
- 贸(17119)
- 国际(15884)
- 技术经济(14226)
- 世界(14038)
- 商业(13036)
- 业(12632)
- 理论(12555)
- 经济问题(12517)
- 现代(12396)
共检索到420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江
生物经济是以生物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因、细胞、育种、合成生物等技术进步和普及应用为特征,围绕保护、开发、配置、使用生物资源,提供生物技术产品、服务形成的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的模式。生物经济时代序幕渐行渐启,相关技术进步和应用正在加快改变医疗、制造、农业、能源等各行各业,新的制度安排加速形成。迫切需要我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好、市场空间大、人才储备厚、产业体系相对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优势,正视制度设计滞后、科技实力不强、产业创新力不足、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共识,坚持需求拉动培育市场,强化技术支撑,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构筑与时俱进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健 王奎倩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性变化与重构,这对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全球经贸治理乃至世界经济繁荣稳定都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全球价值链的体系中,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分工逐步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经济及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并逐步的推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但是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融入全球价值链面临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和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国家要进行相应顶层设计,利用多双边平台不断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积极开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规则 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健 王奎倩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性变化与重构,这对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全球经贸治理乃至世界经济繁荣稳定都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全球价值链的体系中,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分工逐步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经济及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并逐步的推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但是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融入全球价值链面临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和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国家要进行相应顶层设计,利用多双边平台不断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逐步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价值链。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规则 应对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洪涓 喻文丹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服务外包正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大规模外包正在迅速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主流。服务外包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的一种发展策略,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运营模式。服务外包的兴起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继勇 肖光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京文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1.经济增长速度方面 经历了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之后,1994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平稳回落。预计1994年GDP增长速度将为11.5%左右,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使中国继续成为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国家之一。在一、二、三产业中,农业生产虽然受到水涝旱灾的严重影响,但是由于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除粮、糖有所减产外,整个农业全年生产仍然可望取得较好的收成,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3.0%。第二产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增长速度开始逐步回落,预测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6.0%,其中轻工业增长16.4%,重工业增长15%,第三产业增长10.2%,其中,交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佟家栋 鞠欣
经济全球化进程已经进入深度调整的历史性阶段,受到了全球意识形态转向及大国博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深度嵌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世界大国,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面临制度包容性转型、产业链转移、关键技术封锁等多种挑战。在这种发展环境中,中国当前需要加快制度型开放,全面推进立法工作和标准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秩序改革,并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而助力自身实现产业升级和价值链地位攀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丹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京梅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驱动因素正在悄然变化,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许多创造性和革新性的思路,这将引导和推动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呈现新的变化趋势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演进、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大以及"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驱动因素正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政府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以及发展目标提出了许多创造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令丞 李悦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为抢占产业分工制高点和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纷纷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产业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必须顺应这种趋势,才能更好地实现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关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产业经济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导,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和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山东省滕州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一)经营水平日趋提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一是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二是运用和驾驭新技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泓汎
亚太经济合作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金泓汎(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州350001)在世界经济出现一体化与区域化同时并进的新形势下,亚太经济合作也出现了转向建制化的新趋势。如何处理一体化与区域化的关系,有效地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是跨世纪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伟玲 王晶
人类社会正经历由工业经济逐渐向数字经济的过渡和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再主要依赖物质材料的投入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是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数字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带来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使人类在信息的生产、传递和消费等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变得日益多样化。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向"大数据化"和"云化"迈进,催生了制造业的多种新业态、新模式。今后一段时期,数字经济竞争要素将由用户流量向数据转变,数字经济推动企业由批量供给向按需生产转变,受到的监管将不断增加。为保障数字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我国应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体制、加强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强化信息产权保护、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促进全民信息意识提高。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信息技术 大数据 制造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影慧
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加速化、高科技化、不平衡化和自由化的新趋势。充分认识和把握这种趋势,对于积极推动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指出我国应在谈判中坚持开放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健全国内与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相关的法律体系,在重视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关键词:
国际服务贸易 新趋势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赵浩 郭锐
区域发展差距是经济地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把握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和成因,是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沿海与内陆区域经济差距有所减缓,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呈现有所扩大的趋势;城市群之间、欠发达区域之间等南北方同类型区域间差距全面拉大;城乡差距普遍缓和,经济发展越落后地区的城乡差距依然越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边境省份和邻近国家之间,我方超前发展普遍加快。进而讨论了产生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的原因,针对我国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包括:近期,把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适应南北差距扩大的规律,激发南方发展的动能,使之为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按照打持久战的部署,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应将扶持相对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区域政策的重点;面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以解决新基建"嫌贫爱富"为抓手,扭转区域创新能力在我国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持续扩大的格局,激发创新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