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7)
2023(8604)
2022(7201)
2021(6451)
2020(5366)
2019(11751)
2018(11565)
2017(20870)
2016(11830)
2015(13005)
2014(12707)
2013(12236)
2012(11373)
2011(10235)
2010(10033)
2009(9163)
2008(8828)
2007(7858)
2006(6840)
2005(5970)
作者
(39350)
(32726)
(32618)
(30593)
(20698)
(15909)
(14696)
(12983)
(12723)
(11403)
(11298)
(10946)
(10823)
(10648)
(10268)
(10168)
(10113)
(9867)
(9653)
(9477)
(8616)
(8074)
(8068)
(7631)
(7481)
(7276)
(7267)
(6993)
(6795)
(6774)
学科
(40676)
经济(40611)
管理(32120)
(29187)
(22761)
企业(22761)
方法(17512)
数学(15325)
数学方法(15165)
(14102)
(12920)
中国(11960)
(11774)
(9937)
业经(9343)
(9078)
贸易(9077)
(8832)
农业(8573)
(8196)
(7478)
银行(7419)
地方(7376)
(7248)
金融(7241)
技术(7117)
(7083)
环境(6909)
理论(6831)
(6712)
机构
大学(168008)
学院(166775)
研究(64811)
(62446)
经济(61094)
管理(58079)
理学(50638)
理学院(49956)
管理学(48773)
管理学院(48511)
中国(46746)
科学(46019)
(45440)
农业(36763)
(36424)
(35945)
业大(34947)
研究所(33513)
中心(28420)
(27638)
(25751)
(24073)
农业大学(23920)
(22595)
北京(22392)
财经(21981)
(21555)
技术(21181)
(20510)
(20132)
基金
项目(122174)
科学(93511)
基金(88112)
(83005)
国家(82338)
研究(78379)
科学基金(67279)
(48850)
社会(48507)
自然(47554)
基金项目(46673)
自然科(46459)
自然科学(46437)
社会科(45814)
社会科学(45800)
自然科学基金(45635)
(42559)
资助(35604)
教育(35532)
编号(29014)
重点(28701)
计划(27443)
(26050)
(25721)
(25578)
科技(25102)
科研(24888)
创新(24178)
(23320)
成果(22536)
期刊
(65283)
经济(65283)
研究(43968)
学报(43117)
(40099)
中国(35666)
科学(34263)
大学(30317)
学学(29247)
农业(26880)
(20876)
管理(20727)
教育(16479)
(14450)
(13188)
金融(13188)
业大(13143)
技术(12124)
经济研究(11725)
业经(11431)
(11183)
农业大学(11179)
财经(10693)
科技(9794)
(9209)
问题(8752)
林业(8735)
中国农业(7574)
商业(7346)
自然(7094)
共检索到244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葛海伦  朱锦裕  赵臣泽  苗淑彦  
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泼洒糖蜜构建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分析生物絮团营养组成,并探讨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生物絮团组),其中试验组在养殖过程中泼洒糖蜜。试验在室内水泥池内(2 m×2 m×0.6 m)进行,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每个重复225尾虾(0.26 g±0.02 g),试验周期为90 d。养殖过程中不换水,糖蜜的泼洒量根据饲料投喂量进行计算(C/N为20)。结果显示:添加糖蜜能够显著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到第90天时,试验组的絮团体积达21.22 mL/L;而对照组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华  赵维信  
罗氏沼虾幼体及成虾消化酶活性魏华,赵维信(上海水产大学,上海200090)关键词罗氏沼虾,幼体,消化酶THEACTIVITIESOFDIGESTIVEENZYMESOFLARVAEANDADULTINMACROBRACHIUMROSENBERGII¥...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盛明  戈贤平  朱健  江晓浚  张武肖  
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设计4个不同c/N实验组,包括投喂基础饲料(c/N=8∶1)的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的处理组,其中将处理组的c/N分别调整为12∶1(c/N12)、16∶1(c/N16)和20∶1(c/N20)。结果显示,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微微  徐维娜  王莹  刘文斌  鲁康乐  李向飞  杨维维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购自盱眙某龙虾养殖场,初始体质量为(7.60±0.01)g。以酪蛋白、明胶、小麦面筋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配制7组蛋白质水平为28.26%、能量为17.15 kJ.g 1的等氮等能半纯和饲料,各组赖氨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76%、1.00%、1.22%、1.47%、1.69%、1.89%和2.18%。实验虾分为7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虾,分别投喂以上7种饲料。养殖实验于室外网箱(规格为60 cm×60 cm×60 cm)中进行,饲养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升高(P<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杜娟  潘晓艺  尹文林  张宇飞  王军毅  郝贵杰  徐洋  蔺凌云  沈锦玉  
对罗氏沼虾育苗水体连续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定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培育生物絮团,自1日龄幼体培育至仔虾,连续监测水体的氨氮、亚硝酸氮、溶解氧、COD、葡萄糖和生物絮团等浓度;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生物絮团中微生物组成,测定出苗率及育成仔虾个体大小。通过27 d室内罗氏沼虾育苗试验发现:各组生物絮团含量无显著差异,应用生物絮团后,葡萄糖终浓度为20 mg/L组的氨态氮和亚硝酸氮明显低于对照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慧  张秀霞  郑佩华  鲁耀鹏  冼健安  
为探讨不同重金属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血细胞的细胞毒性,取罗氏沼虾血淋巴,离体状态下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10(-9)10(-3) mol/L)的Cd(2+)、Hg(2+)、Cu(2+)和Zn(2+)环境中6 h,设置不添加重金属的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活性和胞内非特异性酯酶活力。结果显示,10(-9)10(-6) mol/L的Cd(2+)对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Cd(2+)浓度达到10(-5) mol/L时,酯酶活力受到了显著的抑制,Cd(2+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士  施永海  张根玉  徐嘉波  谢永德  严银龙  陆根海  
研究了盐度(12、16、20、24、28、32、36)对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血清离子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哈氏仿对虾血清离子和肝胰脏消化酶有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佳  江敏  吴昊  郑丽利  刘笑楠  
采用静水毒性实验法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法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esulfonate,PFOS)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虾的急性致死和代谢的影响,同时通过慢性毒性实验分析不同质量浓度(0.1 ng/mL、1 ng/mL、5 ng/mL) PFOS胁迫下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PFOS对罗氏沼虾幼虾的96 hLC50为(0.68±0.2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68 mg/L。经20 ng/mL的PFOS胁迫24 h后,幼虾鳃中鉴定到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化合物共30种、肝胰腺中19种、胃肠道中24种,这些代谢差异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磷脂类代谢等代谢通路。慢性毒性实验中,不同暴露时间下不同浓度的PFOS胁迫对幼虾各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SOD、CAT和ACP活性受到抑制,MDA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FOS可造成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组织发生氧化损伤,并对幼虾的生理代谢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为探究PFO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提供基础数据和借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晨  李烨  孙启睿  张明明  王资生  叶仕根  乔帼  李强  
前期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适于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为进一步优化BFT养殖模式,本研究设置3个实验组:BFT模式下EM菌添加组(BB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添加组(BI组)和BFT对照组(B组),以均体重(1.60±0.50)g的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探讨BFT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对养殖动物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益生菌添加组异育银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益生菌添加组(BB组和BI组)的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P<0.05)。益生菌添加组间,BB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BI组(P0.05);(3)益生菌添加组肠道肌层厚度和黏膜下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P0.05)。研究表明,BFT养殖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可以更好地促进异育银鲫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美彦  杨星  张效平  赵凤  李建光  商宝娣  
【目的】研究喀斯特山区生物絮团系统中池塘不同养殖比例对主养鱼松浦镜鲤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生物絮团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在池塘生物絮团系统中设置3种不同养殖比例,即松浦镜鲤与鲢鱼、鳙鱼和草鱼按照80:20、75:25、70:30投放鱼苗,养殖190 d时比较不同养殖比例浦镜鲤的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不同养殖比例间松浦镜鲤肌肉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前肠和后肠的消化酶活性不同养殖比例间差异不显著,均以75:25的较高;中肠的消化酶活性中,75:25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70:30,与80:20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肝脏抗氧化指标中,丙二醛含量75:25显著高于70:30(P<0.05),与80:20间差异不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以75:25的最高。血清生化指标除75:25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70:30和80:20外(P<0.05),其他指标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生物絮团系统中,松浦镜鲤与其他鱼类按照75:25投放时的蛋白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高于其他处理。松浦镜鲤与鲢鱼、鳙鱼和草鱼按75:25的投放比例较适宜松浦镜鲤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美彦  王常安  徐奇友  
为了探讨肌醇对哲罗鲑(Hucho taimen)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鱼粉、明胶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肌醇含量为99.8(不添加肌醇)、199.8、299.8、499.8、699.8、899.8和5 099.8 mg/kg的7种饲料,分别投喂7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进行为期56 d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肌醇含量为499.8 mg/kg饲料组的增重率最大,且与添加量低于299.8 mg/kg的3个饲料组差异显著(P<0.05)。肌醇含量为499....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苏传福  罗莉  文华  陈小川  盛小洒  陈卓  
选用体长(10.16±0.14)cm,体重(21.20±0.24)g的草鱼种630尾,随机分为7个试验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草鱼。在纯化饲料中添加0、0.15、0.3、0.6、1.2、2.4、4.8 mg/kg的硒,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进行为期84 d的生长试验以研究饲料不同硒水平对草鱼生长、营养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硒能促进草鱼的生长,提高饲料效率,提高体蛋白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提高草鱼消化酶活性。饲料硒对草鱼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彦杰  戴习林  周迅  丁福江  
#N/A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晓荣  章龙珍  庄平  江琪  姚志峰  刘鉴毅  张涛  冯广朋  赵峰  
研究了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罗氏沼虾胚胎内总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酶活性的影响。运用试剂盒分别测定了冷冻前后罗氏沼虾胚胎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超低温冷冻保存后,胚胎内7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志华  谢松  王军霞  陈大庆  
在(25.0±1)℃范围条件下,对日本沼虾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对照组连续饱食投喂18d,处理组分别饥饿2、4、8d,再分别饱食投喂16、14、10d。实验结果显示:在恢复生长时期,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均随着先饥饿再饱食的顺序先下降再上升,但脂肪酶比蛋白酶变化趋势明显;而淀粉酶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是先上升后下降。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不仅由于增加食欲,提高摄食水平,同时改善了食物转化率。因此,补偿生长是这两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