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0)
- 2023(5230)
- 2022(4366)
- 2021(3885)
- 2020(3206)
- 2019(6905)
- 2018(6532)
- 2017(11954)
- 2016(6717)
- 2015(7018)
- 2014(6555)
- 2013(6409)
- 2012(5762)
- 2011(5136)
- 2010(4782)
- 2009(4377)
- 2008(4191)
- 2007(3487)
- 2006(2883)
- 2005(2289)
- 学科
- 济(22769)
- 经济(22738)
- 业(18276)
- 管理(18154)
- 企(13858)
- 企业(13858)
- 方法(11584)
- 数学(10628)
- 数学方法(10548)
- 学(7740)
- 农(7280)
- 财(6594)
- 贸(6461)
- 贸易(6461)
- 易(6323)
- 中国(5666)
- 业经(5384)
- 农业(5168)
- 技术(4639)
- 环境(4443)
- 务(4221)
- 财务(4220)
- 财务管理(4216)
- 企业财务(4016)
- 产业(3759)
- 制(3713)
- 划(3516)
- 出(3383)
- 技术管理(3370)
- 地方(3365)
- 机构
- 大学(95531)
- 学院(94727)
- 济(36156)
- 经济(35620)
- 研究(34996)
- 管理(34518)
- 理学(31442)
- 理学院(31041)
- 管理学(30363)
- 管理学院(30225)
- 农(29340)
- 科学(27069)
- 中国(24172)
- 农业(23938)
- 业大(23308)
- 所(19595)
- 京(19222)
- 研究所(18758)
- 农业大学(16397)
- 中心(15228)
- 财(14108)
- 室(13582)
- 实验(13138)
- 江(13129)
- 院(13083)
- 实验室(12565)
- 省(12514)
- 业(12395)
- 财经(12211)
- 重点(11931)
- 基金
- 项目(76089)
- 科学(58349)
- 基金(56507)
- 家(54346)
- 国家(53918)
- 研究(44811)
- 科学基金(44229)
- 自然(32326)
- 自然科(31618)
- 自然科学(31602)
- 自然科学基金(31090)
- 基金项目(30809)
- 省(30339)
- 社会(29304)
- 社会科(27871)
- 社会科学(27862)
- 划(26501)
- 资助(22000)
- 教育(19687)
- 计划(18331)
- 重点(17856)
- 科技(17092)
- 创(16419)
- 科研(16079)
- 发(15967)
- 业(15729)
- 部(15710)
- 创新(15454)
- 编号(14818)
- 农(14400)
共检索到121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秀珍 李斌 白艳艳 马元庆 刘爱英 刘义豪 宋向军 王忠全 孙珊
以仿刺参幼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采用发酵法培养生物絮团,在室内塑料水槽中进行为期30 d的幼参培育实验。选择蔗糖作为碳源,并设置饵料替代(0、10%、15%和20%共计4个梯度)和换水频次(3 d/次和7 d/次两种)正交实验,分析其对幼参生长、成活及其体内消化酶、免疫性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为生物絮团培育幼参技术确定最佳投饵量和换水频次等参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处理组淀粉酶(AMS)活性总体均高于对照组,生物絮团可以提高幼参淀粉酶活性;第15天时,每3 d换水1次并替代15%饵料的处理组幼参体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2.9 U/m...
关键词:
生物絮团 仿刺参 消化酶 免疫酶 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斌 张秀珍 马元庆 王斌 宋向军 刘义豪 刘爱英 白艳艳 靳洋 任利华 孙玉增 邢红艳 王忠全 宋秀凯
采用模拟实验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添加3种微生态制剂及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研究了其在生物絮团形成与水质调节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对水中无机氮含量、悬浮物、细菌总数及幼参生长的影响,为阐明生物絮团在刺参工厂化苗种培育中的生态环境调控作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亚硝态氮易于在培育池水体中累积,可高达0.25 mg/L;添加芽孢杆菌后,水中总悬浮物含量和细菌总数均为最高值,且未检测到弧菌和大肠菌群;第20天,仅添加蔗糖组幼参增重与特定生长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复合碳源组和对照组(P<0...
关键词:
生物絮团 水质 调控作用 仿刺参 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盛明 戈贤平 朱健 江晓浚 张武肖
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设计4个不同c/N实验组,包括投喂基础饲料(c/N=8∶1)的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的处理组,其中将处理组的c/N分别调整为12∶1(c/N12)、16∶1(c/N16)和20∶1(c/N20)。结果显示,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际英 李宝山 张德瑞 姜柯君 孙永智 王世信 张利民
为研究精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免疫能力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3.00%和4.00%的包膜精氨酸(精氨酸含量为40%),配制精氨酸含量为0.32%、0.73%、1.16%、1.61%和1.99%的5种实验饲料(命名为D1,D2,D3,D4和D5),饲喂初始体质量9.10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表明,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且在D4组达到最高;D3、D4和D5组仿刺参的脏壁比、肠壁比及肠长比显著低于D1和D2组,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粗蛋白的沉积,但对水分及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
关键词:
仿刺参 精氨酸 生长 免疫能力 消化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葛海伦 朱锦裕 赵臣泽 苗淑彦
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泼洒糖蜜构建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分析生物絮团营养组成,并探讨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生物絮团组),其中试验组在养殖过程中泼洒糖蜜。试验在室内水泥池内(2 m×2 m×0.6 m)进行,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每个重复225尾虾(0.26 g±0.02 g),试验周期为90 d。养殖过程中不换水,糖蜜的泼洒量根据饲料投喂量进行计算(C/N为20)。结果显示:添加糖蜜能够显著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到第90天时,试验组的絮团体积达21.22 mL/L;而对照组为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生物絮团 体组成 消化酶活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晓 王颖 吴志宏 刘天红 孙元芹 李红艳
对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浒苔为原料投喂体质量(5.26±0.14)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幼参,与幼参常用饵料如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马尾藻(Sargassum muticum)、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进行效果对比。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浒苔蛋白质含量为15.7%,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脂肪含量低(1%),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0.24%);浒苔中各重金属(无机砷、镉、铅、甲基汞...
关键词:
浒苔 营养成分 刺参饵料 生长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薛素燕 方建光 毛玉泽 邹健 张继红 张嫒
采用室内受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实验设暗光、微强光、强光3个光照处理,同时每个光照处理组分别投喂两种饵料(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加底栖硅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幼参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3个光照处理下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平均分别为0.26%、0.63%、0.98%/d,日增重为0.53、1.39、2.26 g/d。
关键词:
刺参 光照强度 饵料 生长 幼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斌 胡炜 李成林 韩莎 董晓亮 王波 姜涛
为探明低盐环境中刺参幼参各生长阶段的消化酶活力变化,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测定了低盐(16、18、20、22、24)环境中3种规格,体质量分别为(28.37±3.21)g、(7.52±1.25)g、(2.03±0.68)g的刺参幼参生长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结果显示,3种规格刺参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一致,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16时,特定生长率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刺参身体不能正常自然伸展,多数个体匍匐在水槽底部,几乎不摄食;盐度31时,特定生长率最高。在盐度16-24范围内,刺参消化道内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盐度24时,蛋白酶活...
关键词:
刺参 低盐 生长 消化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斌 胡炜 李成林 韩莎 董晓亮 王波 姜涛
为探明低盐环境中刺参幼参各生长阶段的消化酶活力变化,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测定了低盐(16、18、20、22、24)环境中3种规格,体质量分别为(28.37±3.21)g、(7.52±1.25)g、(2.03±0.68)g的刺参幼参生长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结果显示,3种规格刺参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一致,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16时,特定生长率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刺参身体不能正常自然伸展,多数个体匍匐在水槽底部,几乎不摄食;盐度31时,特定生长率最高。在盐度16-24范围内,刺参消化道内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盐度24时,蛋白酶活...
关键词:
刺参 低盐 生长 消化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晨 李烨 孙启睿 张明明 王资生 叶仕根 乔帼 李强
前期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适于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为进一步优化BFT养殖模式,本研究设置3个实验组:BFT模式下EM菌添加组(BB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添加组(BI组)和BFT对照组(B组),以均体重(1.60±0.50)g的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探讨BFT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对养殖动物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益生菌添加组异育银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益生菌添加组(BB组和BI组)的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P<0.05)。益生菌添加组间,BB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BI组(P0.05);(3)益生菌添加组肠道肌层厚度和黏膜下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P0.05)。研究表明,BFT养殖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可以更好地促进异育银鲫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吉桥 赵丽娟 姜玉声 张剑诚 王锡荣
在水温13.0~23.0℃下,将平均质量1.45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放养在容量50L(45cm×31cm×30cm)的水槽中,投喂以鱼粉、虾糠和玉米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马尾藻粉、海泥、贝壳粉和黄原胶等粗蛋白12.70%和粗脂肪5.48%的饲料。在饲料中含有不同比例的亚油酸(LA)、α-亚麻酸(LNA)、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以橄榄油平衡脂肪含量,以贝壳粉平衡其他成分,配制成LA和LNA的比例分别为20∶0(S1);20∶1(S2);1∶2(S3)和2∶1(S4);LA、LNA、DHA和EPA的比...
关键词:
仿刺参 脂肪酸 生长 消化率 体组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丽丽 李宝山 王际英 孙永智 韩秀杰 王雅平 郝甜甜 王世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莉 李文清 谭洪新 罗国芝
研究不同pH(6.5、7.5和8.5)对利用高体革■(Scortum barcoo)淡水养殖系统中的固体废弃物培养的微生物絮团的氨氮转化效率和絮团细菌活性效果的影响,实验温度为29~32℃。结果表明,3个处理组均无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明显积累,对活性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29、0.92、0.80 mg/(L·d)。pH对絮团氨氮转化有明显影响:实验结束时pH 6.5、pH 7.5、pH 8.5组的总氨氮浓度分别为37.71、12.74、17.55 mg/L,pH 7.5、pH 8.5组氨氮向有机氮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pH 6.5组。pH对微生物絮团的总微生物活性、微生物含量、异养细菌及硝化细菌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H 6.5组的微生物絮凝团胞外聚合物(ext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的胞外蛋白质、胞外多糖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H 6.5组的微生物絮团的平均粗蛋白含量为20.61%,高于pH 7.5组(18.83%)和pH 8.5组(19.04%)。结果表明:在6.5~8.5的范围内,pH对微生物絮团氮素转化效率有明显影响,对微生物活性影响不显著;pH为7.5和8.5时更有利于微生物絮团对水体中氨氮的同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舟 宋坚 常亚青 程龙 宁军号 庞云龙 马里
为了探究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替代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饲喂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的效果,探讨了穗花狐尾藻添加量依次为0(对照)、15%(A1)、30%(A2)、45%(A3)和60%(A4)的5种饲料对刺参幼参[(1.66±0.61)g]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A4组刺参的增重率(GR)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P<0.05),刺参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7.78%;A4组刺参的粗蛋白含量最高(50.92%),显著高于A0、A1和A2组(P<0.05);A3组刺参的淀粉酶活力最高(0...
关键词:
穗花狐尾藻 刺参 生长 体成分 消化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舟 宋坚 常亚青 程龙 宁军号 庞云龙 马里
为了探究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替代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饲喂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的效果,探讨了穗花狐尾藻添加量依次为0(对照)、15%(a1)、30%(a2)、45%(a3)和60%(a4)的5种饲料对刺参幼参[(1.66±0.61)g]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a4组刺参的增重率(gr)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p<0.05),刺参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7.78%;a4组刺参的粗蛋白含量最高(50.92%),显著高于a0、a1和a2组(p<0.05);a3组刺参的淀粉酶活力最高(0...
关键词:
穗花狐尾藻 刺参 生长 体成分 消化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