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4)
2023(7775)
2022(6720)
2021(6233)
2020(5229)
2019(11674)
2018(11653)
2017(20817)
2016(11969)
2015(13599)
2014(13732)
2013(13192)
2012(12390)
2011(11285)
2010(11322)
2009(10385)
2008(9992)
2007(9305)
2006(8205)
2005(7439)
作者
(41236)
(34155)
(34080)
(32152)
(21682)
(16621)
(15437)
(13413)
(13193)
(12292)
(11770)
(11761)
(11393)
(11258)
(11029)
(10703)
(10321)
(10234)
(10107)
(9825)
(8949)
(8734)
(8682)
(7973)
(7897)
(7754)
(7708)
(7399)
(7239)
(7175)
学科
(39327)
经济(39265)
管理(26976)
(23095)
(18018)
企业(18018)
(16403)
方法(15701)
数学(13289)
数学方法(13010)
中国(12572)
(11842)
(10079)
(8957)
业经(8883)
地方(8434)
理论(8422)
(7944)
(7943)
金融(7936)
(7913)
银行(7836)
(7603)
农业(7527)
(6824)
环境(6588)
(6317)
贸易(6310)
教育(6132)
(6079)
机构
大学(170969)
学院(169344)
研究(70755)
(57213)
经济(55593)
管理(53081)
中国(52207)
科学(52058)
(45809)
理学(44758)
理学院(44019)
管理学(42564)
管理学院(42285)
(40544)
(40411)
研究所(37602)
农业(37160)
业大(35037)
中心(31064)
(28215)
(26595)
(26463)
北京(25618)
(25454)
技术(24597)
(24257)
农业大学(23479)
(23350)
师范(22784)
科学院(22290)
基金
项目(119839)
科学(90234)
基金(83808)
(79477)
国家(78881)
研究(76882)
科学基金(63093)
(48340)
自然(45689)
自然科(44569)
自然科学(44548)
自然科学基金(43713)
基金项目(43352)
社会(43340)
(42743)
社会科(40723)
社会科学(40712)
资助(35826)
教育(35812)
编号(29776)
重点(29215)
计划(27754)
科技(26192)
(26104)
成果(24896)
(24489)
科研(24207)
(24000)
课题(23310)
创新(22691)
期刊
(64872)
经济(64872)
研究(45631)
学报(44914)
中国(42591)
(41319)
科学(35082)
大学(31667)
学学(30226)
农业(28401)
教育(21715)
管理(21618)
(20021)
(15799)
技术(15099)
(14282)
金融(14282)
业大(14053)
农业大学(11517)
(11368)
经济研究(10490)
林业(10040)
业经(9994)
科技(9933)
财经(9654)
资源(8948)
图书(8816)
(8464)
自然(8082)
问题(8021)
共检索到264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丽妹  陈家捷  高锦芳  罗国芝  
为了研究生物絮凝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系统的启动过程,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法研究了该阶段絮体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粗蛋白和总氨基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制养殖水体中溶氧在5 mg/L以上,水温25℃,由于碳源的添加不足,导致水体中硝酸盐发生积累;整个实验过程中,总磷的质量浓度持续增长;生物絮体的污泥活性指数(Sludge activity index,SVI30)先升高后降低;絮体中粗蛋白和总氨基酸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柳泽锋  罗国芝  谭洪新  蒙浩焱  
合理地添加碳源有利于生物絮凝系统的构建。为快速完成海水生物絮凝系统启动,在盐度为30的生物絮凝系统启动阶段探究了3种添加碳源(葡萄糖)方式对启动效率的影响。第一种在实验初始时一次性添加葡萄糖到生物絮凝系统中,使碳与总氮质量比达到15以上;第二种在系统运行的第1~10天,每天加入A组所添加葡萄糖总量的10%,此后若氨氮(TAN)上升至1 mg/L以上,则按照C/TAN为6来添加葡萄糖;第三种每天按照C/TAN为6来添加葡萄糖。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的氨氮在实验期间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均有明显积累,但在系统运行第59天时降至最低水平。3组系统中絮体的胞外聚合物和粗蛋白等营养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物絮体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3组生物絮体的主要优势菌群都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持续添加碳源能够丰富生物絮凝系统中微生物种类。实验进行第55天时,3个处理组的生物絮凝系统启动完成。实验表明:在启动初始阶段以DOC/TN为15的比例添加葡萄糖及在系统运行期间按DOC/TAN为6的比例添加葡萄糖能够更好地形成生物絮凝系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宝鑫  张南南  罗国芝  谭洪新  蒙浩焱  
为了探索绿色环保的罗非鱼越冬新模式,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与生物絮凝养殖系统(bio-floc technology,BFT)比较了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期间的生长情况、水质变化与养殖成本。结果显示,罗非鱼越冬期在RAS组中的存活率达到了96.9%±2.23%,显著高于BFT组的65.82%±3.22%;BFT组的饲料系数为1.31±0.03显著低于RAS组的1.43±0.03;越冬期间RAS与BFT氨氮分别为(1.56±0.76)、(1.58±0.56)mg/L,平均浓度无显著差异;RAS组亚硝酸盐平均浓度为(0.47±0.29)mg/L,显著高于BFT组的(0.09±0.04)mg/L,但两者都维持在1 mg/L以下;两组硝酸盐均持续积累,RAS组最终达到了(118.4±0.92)mg/L,BFT为(336.91±21.44)mg/L;在总成本方面,RAS系统在用电量、用水量和投喂量方面都高于BFT系统。结果表明,BFT能够实现罗非鱼的越冬并维持稳定的水质,初步估算成本低于RA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崇华  赵方慈  喻琪盛  陈杨沁  张春华  葛滢  
为探明胞外聚合物(EPS)对微藻砷的富集和迁移的作用效果,采用1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莱茵衣藻EPS进行提取,测定EPS含量及其主要成分,运用LIVE/DEAD BacLight staining–LSCM观察去除和未去除EPS的莱茵衣藻的生长情况,并对藻细胞进行AsV处理(20μg/L、处理6.0 h),比较有(无)EPS的莱茵衣藻对砷的吸收、吸附和转化的差异。结果表明:莱茵衣藻EPS总量为16.12 mg/g,其主要成分为多糖(89.96%),并含有少量的蛋白质(7.41%)和DNA(2.63%),EDTA提取EPS后没有细胞自溶现象产生,不影响微藻的生长;去除EPS后的莱茵衣藻对AsV的还原能力显著降低,且在6.0h内对砷的吸收没有明显变化,但砷吸附量占富集的比例(43.03%~66.23%)显著高于有EPS的砷吸附占比(10.68%~31.90%),表明EPS在莱茵衣藻对砷的富集和形态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静  高婷婷  李勇  赵宁宁  马骏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选用体重为(145.08±0.56)g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进行4种饲粮蛋白质水平(41%、46%、50%和55%,即Ⅰ、Ⅱ、Ⅲ和Ⅳ组)的单因素实验74 d,研究蛋白营养变化对工业养殖大菱鲆幼鱼生长、氨氮排泄及肌肉氨基酸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鱼增重率的提高随饲粮蛋白含量升高先快后慢,Ⅲ、Ⅳ组增重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18.48%–65.95%(p<0.01),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饲料系数则相应下降,Ⅲ、Ⅳ组分别极显著低于Ⅰ组25.64%、28.21%(p<0.01),Ⅱ、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2)实验鱼氨氮排泄率与饲粮蛋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亚东  蔡辉益  刘国华  康相涛  
为了确立肉仔鸡胴体和羽毛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模式,分别选用0,14,28,42日龄的Arbor Acres公母肉仔鸡各6只,颈骨错位致死后分离羽毛和胴体,将胴体和羽毛分别加工处理,测定其粗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含量,并将各种氨基酸含量表示为占粗蛋白质百分比的形式。结果表明,性别对肉仔鸡胴体和羽毛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没有影响(P>0.05);除胴体蛋白中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和羽毛蛋白中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外,日龄对胴体和羽毛蛋白其他氨基酸组成模式均有显著影响(P<0.05),胴体蛋白中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胱氨酸、蛋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平  翟志席  何钟佩  段留生  田晓莉  王保民  李召虎  
以敖汉苜蓿 (Medicagosativa)为材料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TA - 6对苜蓿叶片、茎杆中粗蛋白、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DTA - 6处理后苜蓿叶片粗蛋白含量比对照增加了 39.2 % ,茎杆中粗蛋白比对照增加了 33.5 %。DTA - 6处理提高了叶片中含硫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 ,降低了茎杆中含硫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 ,而且调节作用的剂量效应明显。对DTA - 6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太宇  聂芙蓉  刘庆华  李梦云  王艳玲  宋素芳  
【目的】研究黄河滩区6种牧草不同生育期粗蛋白(CP)和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黄河滩区2种禾本科牧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紫羊茅)、2种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1种紫草科牧草(聚合草)和1种菊科牧草(串叶松香草)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等4个不同生育期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6种牧草总氨基酸(TAA)含量总体上随生育期的发展呈下降趋势,其中2种禾本科牧草几乎呈直线下降,而其他4种牧草TAA含量呈现"高-低-高-低"的双峰变化趋势,且2种豆科牧草TAA最高,2种禾本科牧草的TAA最低;2种禾本科牧草的TAA/CP随生育期的发展呈"高-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萍   张林   王涛   王婧泽   陈燕萍   吴宇瑶   龚永会   秦利军   代文东  
为评价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及其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品质差异,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饲料油菜‘牲饲1号’‘牲饲2号’和‘油研50’在薹期(BS)、初花期(EFS)、盛花期(FBS)和终花后1周(FFS)刈割,对生物产量、粗蛋白及其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品种(组合)对饲料油菜生物产量影响显著(P <0.05),刈割时期影响极显著(P <0.01),两者互作影响不显著(P> 0.05);其中,‘牲饲2号’FFS生物产量最高。2)从BS至FFS,3个品种(组合)植株粗蛋白(CP)含量(干基)分别从26.88%、27.05%和25.66%降至15.22%、16.06%和15.45%,且品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 <0.05);‘牲饲2号’和‘油研50’单位面积CP产量均为FBS> FFS> EFS> BS,‘牲饲1号’为FBS> EFS> FFS> BS,其中‘牲饲2号’FBS刈割处理最高(1 855.55 kg·hm-2),‘牲饲1号’FBS处理次之(1 645.85kg·hm-2)。3) 3个品种(组合)均含7种必需氨基酸(E)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处理间氨基酸、总氨基酸(T)、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药效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差异。除蛋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BS> EFS> FBS> FFS。除蛋氨酸+半胱氨酸外,E/T均高于FAO/WHO推荐标准、必需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均接近1,各处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56.81~71.34,‘牲饲2号’FFS刈割处理SRC值最高(71.34)。4)以三江牛红牛肉、婆罗门牛肉和巴美肉羊为参比蛋白,‘牲饲2号’和‘油研50’ FFS刈割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处于0.90~0.94,为良好蛋白质;以蕨麻猪肉为参比蛋白,‘牲饲2号’FFS刈割EAAI值为0.97,为优质蛋白,‘牲饲2号’FBS刈割和‘油研50’ FFS刈割,EAAI值分别为0.86和0.94,均达到良好蛋白标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胜洁  刘永坚  田丽霞  阳会军  梁桂英  
实验主要研究不同蛋白水平下添加晶体氨基酸(CAA)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实验饲料为全植物蛋白实用饲料,通过调整豆粕含量,设置出4个蛋白梯度(蛋白含量:34%、32%、30%和28%),每个蛋白水平下设置不添加CAA组(34CP-28CP)和添加CAA组(34AA-28AA),后者通过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使之在饲料中的水平分别达到1.43%、0.75%和1.05%,满足罗非鱼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实验结果显示,34AA、30AA和28AA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1074.75%、951.60%、815.12%和4.11%、3.92%、3.69%)显著高于相应的不添加组(869.8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盛凯  罗国芝  谭洪新  孙健  柳泽锋  侯志伟  
在原位式和异位式的模式下,利用生物絮凝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120 d。罗非鱼原位组(对照组)和异位组(实验组)初始体质量为(19.76±2.44)g和(21.01±1.23)g,初始养殖密度为(2.63±0.33)kg/m3和(2.80±0.17)kg/m3,实验结束实验鱼体质量分别达到(306.21±18.64)g和(338.49±19.35)g,养殖密度分别达到(33.29±0.83)kg/m3和(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亮  薛敏  王彬  吴秀峰  郑银桦  王嘉  
实验以鸡肉粉∶牛肉骨粉∶喷雾血球干燥粉∶水解羽毛粉=40∶35∶20∶5的比例组成的混合动物蛋白(animal protein blend,APB)分别直接替代或在补充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后替代花鲈饲料中50%、75%、100%的低温干燥鱼粉,研究其对花鲈生长及生理功能的影响。经过8周的饲养后发现,花鲈的生长性能随替代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摄食含APB饲料的花鲈,其成活率,摄食率和生长性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APB直接替代鱼粉的处理组相比,添加3种必需晶体氨基酸极显著提高了花鲈的生长性能及全鱼蛋白、脂肪、能量含量(P<0.01),显著降低了花鲈的全鱼水分、灰分,肝指数及脏体比(P...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瑞林  谭支良  邢廷铣  潘亚非  李铁军  
本研究确定的体外透析管法测定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失率的适宜酶促反应条件是 :温度 3 5℃ ,胃蛋白酶溶液浓度 0 .0 0 1 g/ml,胰蛋白酶溶液浓度 0 .0 0 2 5g/ml( p H7.6) ,透析液体积 3 0 0 ml( 1 .0 0 0 0 g样品 ) ,胰蛋白酶处理时间2 4 h。依据体外透析管法的测定结果 ,建立了估测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回归预测模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朱宇旌  宋执磊  任慧玲  刘勇  
将苜蓿寡肽、苜蓿叶蛋白和苜蓿草粉轮流强饲16只400日龄海兰褐父母代种公鸡,测定氨基酸利用率。结果表明:强饲后,苜蓿寡肽氨基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苜蓿草粉(p0.05)。3种饲料的氨基酸利用率为:苜蓿寡肽>苜蓿叶蛋白>苜蓿草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