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5)
- 2023(8862)
- 2022(7303)
- 2021(6346)
- 2020(5206)
- 2019(11380)
- 2018(11049)
- 2017(19889)
- 2016(11358)
- 2015(12421)
- 2014(12277)
- 2013(11742)
- 2012(10676)
- 2011(9584)
- 2010(9406)
- 2009(8516)
- 2008(8192)
- 2007(7297)
- 2006(6258)
- 2005(5273)
- 学科
- 济(39664)
- 经济(39608)
- 管理(30534)
- 业(28011)
- 企(21500)
- 企业(21500)
- 方法(17343)
- 数学(15426)
- 数学方法(15255)
- 农(12881)
- 学(12694)
- 中国(11273)
- 财(11212)
- 业经(9419)
- 制(8971)
- 农业(8731)
- 贸(8277)
- 贸易(8277)
- 易(8051)
- 体(7567)
- 地方(7371)
- 银(7073)
- 银行(7004)
- 环境(6968)
- 技术(6947)
- 融(6711)
- 金融(6704)
- 行(6682)
- 理论(6603)
- 务(6416)
- 机构
- 学院(160295)
- 大学(160053)
- 研究(59978)
- 济(59662)
- 经济(58449)
- 管理(56378)
- 理学(49503)
- 理学院(48873)
- 管理学(47766)
- 管理学院(47507)
- 农(42975)
- 科学(42889)
- 中国(42475)
- 农业(34641)
- 京(33829)
- 业大(33817)
- 所(32844)
- 研究所(30805)
- 中心(26490)
- 财(26033)
- 江(24434)
- 农业大学(22977)
- 院(22359)
- 省(21213)
- 财经(21121)
- 北京(20444)
- 技术(20284)
- 范(20116)
- 室(19756)
- 师范(19635)
- 基金
- 项目(119270)
- 科学(91197)
- 基金(85189)
- 家(80064)
- 国家(79385)
- 研究(77631)
- 科学基金(64900)
- 社会(48713)
- 省(48450)
- 社会科(46104)
- 社会科学(46090)
- 基金项目(45385)
- 自然(44756)
- 自然科(43730)
- 自然科学(43708)
- 自然科学基金(42939)
- 划(41545)
- 教育(35526)
- 资助(33721)
- 编号(29117)
- 重点(27897)
- 计划(26258)
- 发(25558)
- 创(25196)
- 部(24716)
- 科技(24322)
- 科研(24059)
- 创新(23678)
- 业(22718)
- 成果(22502)
共检索到227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金平 文华 蒋明 刘伟 吴凡 田娟 黄凤 任春
【目的】研究生物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需要量。【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为(64.04±1.26)g/尾的吉富罗非鱼幼鱼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15尾),分别投喂生物素水平为0.00(对照组),0.03,0.07,0.31,0.61和1.26mg/kg的饲料10周,测定并分析生物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生物素可显著提高鱼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肥满度(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凡 刘安龙 文华 蒋明 刘伟 冷向军
在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05、0.10、0.20、0.40、0.80、1.60 mg/kg投喂初始质量为(5.92±0.2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周,研究了不同生物素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量为0.40 mg/kg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巧娥 朱邦科 沈凡 樊启学 宋林 杨磊 杨威 孙存军 陈海燕
将初始均质量(8.26±0.81)g的鳡(Elopichthys bambusa)300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5种脂肪水平(A组:3%、B组:6%、C组:9%、D组:12%、E组:15%)的等氮(45.64%±0.20%)、等能(16.82±0.11MJ/kg)饲料56d,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鳡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先升后降,B组显著高于A、E组(P<0.05),回归分析得出,饲料脂肪含量为7.71%时SGR最高;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饵料系数先降后升,B组显著低于A、D、E组(P<0.05),蛋白质效率先升后降...
关键词:
鳡 饲料脂肪 生长 体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伟 文华 蒋明 吴凡 田娟 杨长庚 黄凤
为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与投喂频率对罗非鱼生长及生理健康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36.27%和26.02%)与投喂频率(1、2和3次/d)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血清指标和肝胰脏结构的影响。养殖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实验鱼的末体质量(F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肥满度(CF)、去内脏全鱼灰分(EWA)、内脏水分(VM)、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摄食率(FI)、脏体比(VSI)、饲料成本(FC)、去内脏全鱼粗脂肪(EWF)、内脏粗脂肪(VF)、肝胰脏粗脂肪(HF)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凡 文华 蒋明 刘伟 刘波 田娟 杨长庚
【目的】研究不同碳水化合物(CBH)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添加水平。【方法】以CBH质量分数分别为20%,27%,34%,41%和48%的5组等脂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4.77±0.52)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10周,测定并分析其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鱼体营养成分、血脂含量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饲料CBH质量分数的升高,罗非鱼幼鱼的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在41%CBH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饲料系数以27%CBH组最低;肝体比、脏体比随着饲料CBH水平上升而显著升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育平 王国霞 胡俊茹 曹俊明 陈冰 陈晓瑛 王绥涛 黄燕华
为了解罗非鱼对不同种类碳水化合物(CBH)的利用效果,研究了6种碳水化合物对罗非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选用720尾初重为(3.0±0.3)g的健康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设计含30%南方糙米、次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和木薯淀粉的6种不同CBH的等氮、等能饲料,实验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南方糙米、玉米淀粉组的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而饲料系数明显最低(P<0.05)。CBH种类明显影响全鱼、肌肉的组成(P<0.05)。玉米淀粉组肝糖原含量明显高于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和木薯淀粉组(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俊茹 王绥涛 邱世殿 王国霞 黄燕华 赵红霞
在实用饲料(含豆粕35.0%,豆粕粗蛋白质含量为47.7%)的基础上,用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分别替代0(G0)、15%(G15)、30%(G30)、45%(G45)的豆粕,配制成4种等氮(31%),等脂(6%)的实验饲料,以研究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饲料中黑水虻幼虫培养基替代豆粕的可行性。将400尾初始体重为(2.30±0.02)G的罗非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其中以饲喂G0实验饲料的组为对照组,实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黑水虻幼虫培养基替代豆粕对罗非鱼增重率、饵料系数、存活率影响不显著。与G0组相比,各替代组罗非鱼全鱼粗蛋白、灰分、水分含量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褚志鹏 危起伟 杜浩 刘伟 张磊 颉江 邸军
分别以糊精、小麦淀粉、玉米淀粉、α-淀粉(预糊化玉米淀粉)、蔗糖、葡萄糖为糖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喂养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68.05 g±1.63 g)8周,研究饲料中糖源对达氏鲟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糊精、小麦淀粉、玉米淀粉、α-淀粉组实验鱼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蔗糖和葡萄糖组(P0.05),而对肝体比和脏体比均影响显著(P<0.05)。肝体比和脏体比最高的为葡萄糖组,最低的为小麦淀粉组。小麦淀粉组全鱼、肌肉和肝中粗蛋白含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白富瑾 罗莉 陈任孝 陈拥军 罗浩 李玉 李云 文华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有效磷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磷酸二氢钙(MCP)为磷源,配制含有效磷(AP)水平分别为0.52%(对照组)、0.61%、0.70%、0.78%、0.87%、0.96%和1.05%的7种等氮等能实用饲料,饲喂初始均重为(29.40±0.15)g的实验鱼。每种饲料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5尾鱼,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AP水平对罗非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和脏体比(VSI)均有显著影响(P<0.05)。以WGR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罗非鱼饲料的适宜AP水平为0.80%。随饲料AP水平的增...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有效磷 生长 体组成 需要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波 何庆国 唐永凯 谢骏 戈贤平 徐跑
实验选取90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平均体质量137.18g,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d、7d、14d、21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应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0~21d过程中,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鱼体体质量、内脏质量、肝体比、内脏比、血清甘油三酯、血清一氧化氮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肝脏HSP70的mRNA水平、鱼体能量、肌肉粗脂肪、肝脏灰份、肠系膜脂肪含量等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血清丙二醛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与饥饿前相比在饥饿21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皮质醇与总蛋白浓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褚志鹏 吴金平 金佳利 刘伟 陈细华
为进一步了解和评估国内鲟饲料的状况和养殖效果,本实验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筛选了4种品质达标、价格一致的鲟饲料。以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i♂)作为养殖对象进行8周的养殖实验,对比分析4种鲟饲料养殖效果。将240尾初始体重为(512.48±3.10)g的杂交鲟幼鱼按投喂饲料品牌分为4组,分别为B、F、G和H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4组饲料实测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2.13%、45.85%、43.33%和43.64%,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3.41%、14.58%、14.26%和13.56%。结果显示:筛选出的4种鲟饲料均可满足杂交鲟幼鱼的生长需要(增重率110.62%~125.98%),但在养殖效果上仍存在差异。B组实验鱼增重率、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G组和H组。同样使实验鱼增重1 kg, B组饲料成本最低,其中B组、F组和G组显著低于H组。B组、F组和G组全鱼和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H组。B组和F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G组和H组。B组和F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固醇含量或活性均显著低于G组和H组。G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B组和H组,同时G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综合结果表明,B组和F组鲟饲料在养殖效果上具更好的促生长作用和更低的饲料成本,同时提高了鱼体蛋白蓄积率并增强了抗氧化能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覃希 黄凯 刘康 蒋焕超 程远 黄清 黄秀芸
本研究采用2×5双因子试验设计,即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0.15 mg/kg的Se,每一Se水平下分别添加0、30、60、90、120 mg/kg的维生素E(VE),共制成10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0.37±0.01)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70 d,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50尾吉富罗非鱼,其中饲喂未添加Se和VE的基础饲料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VE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饲料系数均有显著影响(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冬雪 马季 王成强 乔洪金 王际英 李宝山 孙永智
为探讨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用拟微绿球藻粉替代基础饲料中0%、3.88%、7.76%、11.64%和15.52%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N_0、N_(3.88)、N_(7.76)、N_(11.64)、N_(15.52))。选取初始体重为(24.60±0.02) g的大菱鲆幼鱼6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养殖周期70d。结果显示:1)各实验组大菱鲆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饲料系数(FCR)、日摄食率(DFI)、肥满度(CF)和成活率(SR)均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藻粉添加量的增加,全鱼及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3)血清溶菌酶(LZM)、补体蛋白C3、补体蛋白C4及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N_(7.76)、N_(7.76)、N_(11.64)、N_(7.76)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N_0组(P<0.05),N_(15.52)组碱性磷酸酶(ALP)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4)藻粉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N_(7.76)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N_0组(P0.05),藻粉组血清总胆固醇(TCHO)显著低于N0组(P0.05);6)藻粉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N_(11.64)组达到最小值,显著低于N_0组(P<0.05),藻粉组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显著低于N_0组(P<0.05)。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拟微绿球藻粉替代大菱鲆幼鱼饲料中15.52%的鱼粉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替代7.76%可显著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血脂水平。
关键词:
大菱鲆 拟微绿球藻粉 生长 抗氧化能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定贵 于丹 陈涛 战歌 黄凯 麻艳群 杨思华
取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reochrmis aureus)750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甜菜碱(Betaine)添加量为0、0.15%、0.30%、0.45%和0.60%的饲料,饲养65 d,以研究甜菜碱对奥尼罗非鱼生长、体脂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甜菜碱添加量为0.30%~0.60%时,罗非鱼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9.52%、16.63%和21.38%;饲料系数分别降低25.55%、20.44%和29.93%;肝体比降低9.29%、38.57%和29.29%;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6.28%、55.81%和80.23%;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郝甜甜 王际英 李宝山 宋志东 黄炳山 孙永智 王雅平 王晓艳
本研究设计5组等氮等能(粗蛋白为53%,能量为25KJ/g)的实验饲料,以60%的鱼粉饲料组作为对照(D1),豆粕∶花生粕∶鱼溶浆粉∶鸡肉粉(2∶1∶3∶2)的复合蛋白替代40%(D2)、50%(D3)、60%(D4)和70%(D5)的鱼粉,养殖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初始体重(53.0±0.2) g,养殖周期84 d,每天定时(08:00,16:30)投喂2次,投喂量为体重的1.5%~2%。实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之间幼鱼存活率、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D4和D5组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肥满度在D2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3、D4和D5组(P<0.05);脏体比(VSI)、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均在D2组达到最低值,均显著低于D5组(P0.05);各替代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在D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肌肉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P>0.05);各替代组均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总蛋白浓度在D2组显著高于D4和D5组(P<0.05);血糖浓度在D2和D3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D3、D4和D5组甘油三酯浓度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2组(P<0.05);各替代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动植物蛋白可有效替代50%鱼粉而不影响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饲料磷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生化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肌醇对胭脂鱼生长、体成分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脂肪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精氨酸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游离精氨酸和赖氨酸、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光照对中华鲟幼鱼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菜粕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肝脏组织结构和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虾青素对大鳞副泥鳅幼鱼生长、体成分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不同脂肪源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体组织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肌醇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及组织成分含量的影响
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鱼粉对大黄鱼幼鱼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肝组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