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3)
2023(3100)
2022(2795)
2021(2396)
2020(2070)
2019(4724)
2018(4662)
2017(9447)
2016(5028)
2015(5724)
2014(5784)
2013(6177)
2012(5869)
2011(5456)
2010(5260)
2009(4739)
2008(4776)
2007(4108)
2006(3576)
2005(3289)
作者
(15880)
(13547)
(13154)
(12678)
(8364)
(6320)
(6200)
(5264)
(5241)
(4874)
(4673)
(4570)
(4362)
(4359)
(4231)
(4179)
(3915)
(3902)
(3838)
(3826)
(3359)
(3329)
(3321)
(3158)
(3102)
(3022)
(2933)
(2880)
(2770)
(2686)
学科
(27300)
经济(27286)
(12736)
管理(12333)
(9559)
企业(9559)
方法(8549)
(8424)
(8300)
产业(7932)
土地(7511)
数学(6846)
数学方法(6766)
业经(6765)
地方(6617)
中国(5334)
农业(5313)
结构(5309)
经济学(4982)
技术(4599)
地方经济(4225)
(3811)
产业结构(3670)
问题(3628)
(3534)
理论(3474)
(3364)
环境(3341)
(3281)
(3031)
机构
学院(76387)
大学(75863)
(34113)
经济(33549)
管理(30273)
研究(29876)
理学(26169)
理学院(25870)
管理学(25442)
管理学院(25319)
中国(22368)
科学(19347)
(18619)
(17318)
(15739)
农业(14887)
研究所(14462)
业大(14213)
中心(13402)
(12620)
(12178)
(10852)
北京(10585)
财经(10304)
经济学(10121)
科学院(9990)
(9681)
师范(9530)
(9421)
(9382)
基金
项目(53087)
科学(41637)
基金(38234)
研究(37344)
(34357)
国家(34120)
科学基金(28490)
社会(23999)
社会科(22922)
社会科学(22916)
(21239)
基金项目(20723)
自然(18597)
自然科(18041)
自然科学(18035)
(17780)
自然科学基金(17730)
教育(15256)
资助(14882)
编号(14533)
(13063)
重点(12379)
(11542)
(11361)
成果(10803)
创新(10676)
发展(10434)
计划(10409)
(10304)
国家社会(10099)
期刊
(40526)
经济(40526)
研究(19926)
中国(18336)
(17233)
科学(13393)
学报(12659)
农业(12408)
管理(11616)
大学(9264)
学学(8936)
(8076)
业经(7564)
技术(6776)
(6642)
经济研究(5655)
问题(5555)
资源(5144)
教育(4634)
国土(4586)
科技(4400)
财经(4383)
技术经济(4351)
土地(4241)
(4214)
金融(4214)
现代(4134)
世界(4067)
(4030)
经济问题(3969)
共检索到114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永民  雷涯邻  
化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使得生物燃料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液体燃料。由于对原料供给的高度依赖,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已占用大量土地,对世界和区域粮食安全产生了影响。本文从生物燃料原料选择、对土地占用以及与粮食安全的关系3个方面系统地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评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下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涂圣伟  蓝海涛  
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不同资源禀赋、不同技术条件下具有较大差异,对粮食净出口国和粮食净进口国、粮食消费者和粮食净供给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我国应坚持粮食安全优于能源安全的原则,适时调整陈化粮生产燃料乙醇的补贴政策,增强生物质能源的非粮原料保障能力,提高燃料乙醇的陈化粮原料利用率,提前谋划非粮能源植物种植可能占用耕地的防范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争艳  王瑞彬  唐华仓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尖端生物技术,是当前国际上进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研究领域之一。粮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转基因技术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历来是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既有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类,把相关学者的态度分为支持派、反对派和中间派,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各种不同态度及其政策建议,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便利、指明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向丽  
生物燃料发展往往对粮食安全存在着负面效应,生物燃料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矛盾的根源在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统筹生物燃料发展和粮食安全要求现有的土地资源生产出足够多的农产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土地资源在兼容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上的生产潜力,探讨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兼容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当前世界仍存在着一定比例闲置且适合种植的土地,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增加土地的种植面积实现农作物粗放型扩张;世界土地资源在集约型农作物扩张上仍存在较大的潜力空间,通过技术进步、灌溉和增加投入可以大幅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因此,从农业生态角度上看,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是可以统筹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青叶  毕玉平  
中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一直因粮食安全而存在巨大争议。文章基于生物燃料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理论分析,运用中国粮食安全的评价结果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期中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粮食安全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但从远期的耕地压力来看依然存在粮食安全的风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雅鹏  邓玲  
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生物质液态燃料开发利用应运而生。同时,丰富的生物质液态燃料资源和生物质液态燃料利用的良好经济、环境效益,也吸引和推动了生物质液态燃料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两面性,必须因势利导,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其合理、有序、协调发展,以实现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的多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小平  星焱  
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与对策研讨会"于2011年9月24~25日在成都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部、四川省委等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慧  张晓雯  熊航  
由华中农业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德国莱布尼茨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22全球粮食安全青年科学家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于2022年12月2日至3日举办。论坛指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在粮食供给和粮食消费结构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新冠疫情、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威胁和挑战。同时,论坛明确了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在于保障粮食供应,确保食物获取,提高食物利用水平以及增强粮食稳定性,并提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以提高粮食生产率,优化农食系统结构以促进粮食安全从量到质的提升,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来增强全球粮食系统韧性以及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来改善全球粮农协同治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向辉  
由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河南科技大学主办,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粮食安全专题研讨会"于2015年5月9~10日在河南洛阳举行。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展开为期两天的专题研讨。研讨会采取主题报告和分会场学术探讨的形式,围绕"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热烈探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慧  张晓雯  熊航  
由华中农业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德国莱布尼茨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22全球粮食安全青年科学家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于2022年12月2日至3日举办。论坛指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在粮食供给和粮食消费结构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新冠疫情、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威胁和挑战。同时,论坛明确了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在于保障粮食供应,确保食物获取,提高食物利用水平以及增强粮食稳定性,并提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以提高粮食生产率,优化农食系统结构以促进粮食安全从量到质的提升,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来增强全球粮食系统韧性以及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来改善全球粮农协同治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方卫  沈亚芳  张锦华  许庆  
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和可再生而受到青睐,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引起了关于粮食安全的巨大争议。本文研究表明,从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趋势看,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受到土地要素的约束,从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其对车用汽油需求的替代潜力并不大,应从挖掘内部潜力与寻找替代来源等途径解决燃料乙醇发展问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召旗  林郁  
通过对1980~2007年粮食自给率的研究,运用回归方法分析了可能影响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履行了对世界的承诺,表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另外,中国粮食方面的大国效应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量完全可以解决中国人口增量的需求;土地对于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主要来自于粮食亩产的提高,土地贡献率不大,原因在于中国不断增加的投入。因此,通过政策增加投入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才能保障中国粮食产量,确保中国粮食自给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向涛  李凯  綦勇  
根据2000-2010年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研究粮食、环境和能源对全球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使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粮食安全程度高的国家生物燃料替代程度较高,而生物燃料的过度发展有可能导致"与粮争地"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从而危及粮食安全;碳排放强度能促进生物燃料替代水平的提高,但前提是该国具有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能源安全考虑仅仅在发达国家内能影响生物燃料替代。相关结论为各国制定适合本国粮食安全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生物燃料替代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