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9)
2023(10234)
2022(9243)
2021(8874)
2020(7456)
2019(17202)
2018(17319)
2017(32891)
2016(18373)
2015(20840)
2014(20761)
2013(20527)
2012(18994)
2011(16979)
2010(16746)
2009(15287)
2008(14957)
2007(13034)
2006(11270)
2005(9610)
作者
(55854)
(46502)
(46179)
(43776)
(29454)
(22539)
(20849)
(18448)
(17797)
(16557)
(16038)
(15619)
(14637)
(14590)
(14422)
(14301)
(14221)
(13981)
(13203)
(13151)
(11776)
(11380)
(11316)
(10566)
(10425)
(10397)
(10258)
(10141)
(9451)
(9334)
学科
(66796)
经济(66717)
管理(50936)
(47131)
(39844)
企业(39844)
方法(32937)
数学(28117)
数学方法(27705)
(20050)
(17789)
中国(16505)
(16302)
业经(14753)
地方(13404)
理论(12547)
(12151)
(12025)
贸易(12018)
环境(12001)
农业(11784)
(11647)
(11377)
技术(10893)
(10801)
财务(10737)
财务管理(10716)
(10257)
企业财务(10139)
教育(10052)
机构
大学(260554)
学院(258098)
管理(100893)
(91507)
经济(89218)
理学(87845)
研究(87829)
理学院(86815)
管理学(84989)
管理学院(84560)
中国(62977)
科学(61091)
(56766)
(49758)
(46137)
业大(45534)
研究所(42678)
(40616)
农业(39426)
中心(39407)
(36923)
北京(35840)
(34342)
师范(33901)
财经(33157)
(32042)
(30405)
(30139)
技术(29707)
师范大学(27375)
基金
项目(184202)
科学(141757)
基金(131677)
研究(128428)
(117372)
国家(116433)
科学基金(98029)
社会(76238)
(72934)
社会科(71983)
社会科学(71961)
基金项目(70868)
自然(67831)
自然科(66179)
自然科学(66159)
自然科学基金(64920)
(62126)
教育(58440)
资助(54749)
编号(52154)
成果(42043)
重点(41629)
(38884)
(38635)
(37829)
计划(36365)
科研(36163)
课题(36013)
创新(35344)
大学(33772)
期刊
(98809)
经济(98809)
研究(70729)
学报(51748)
中国(46610)
(45220)
科学(44268)
大学(37557)
管理(36197)
学学(35543)
农业(31719)
(29770)
教育(29002)
技术(21846)
(17651)
金融(17651)
(16797)
业经(15971)
图书(15509)
财经(15365)
科技(14577)
经济研究(14559)
业大(14391)
(13920)
理论(13315)
林业(13312)
(12939)
问题(12718)
实践(12500)
(12500)
共检索到365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文浩  李佩  周碧青  毛艳玲  邢世和  
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会对植物产生毒害,影响其正常生长,同时还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食物链,影响粮食安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背景下,生物炭作为新型的土壤改良剂,不仅可以修复污染土壤,还可以有效缓解植物在污染土壤中受到的重金属胁迫.结合国内外文献,本文综述了生物炭缓解植物重金属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归纳了其缓解机制,包括促进植物吸收养分和生长、提高植物抗胁迫能力、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转运吸收、改善土壤理化和微生物学性质、降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等,并对此领域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炜杰  郭佳  赵敏  王任远  侯淑贞  杨芸  钟斌  郭华  刘晨  沈颖  柳丹  
根系分泌物不仅是植物与根际进行物质交换的载体,还参与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各个环节。通过查阅1992-2016年国内外关于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成果,对根系分泌物分类的依据、常用收集鉴定方法的适用性,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作用方面等进行了综述。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提取鉴定方法以及对污染土壤修复机理影响等方面的系统梳理,揭示了目前中国在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的研究体系以及在今后的研究中所需要突破的方向。植物修复作为典型的绿色、环保的修复技术近年来应用广泛,但修复效率低、耗时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一直是困扰该技术大面积应用的重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斌  尚鹤  韩景军  梁景森  
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富集某种或某些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为理论基础,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门环境生物技术,其核心是对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重金属的生物学特性的利用。其具有费用低廉、节约土地资源或储藏费用、利用植物本身特性、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无二次污染等多方面的优点,有望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全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植物修复将是今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普遍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环境的转基因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重金属耐性基因和有机污染物耐性基因在植物清除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钟斌  陈俊任  彭丹莉  刘晨  郭华  吴家森  叶正钱  柳丹  
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绿色环保技术。目前研究的修复材料主要集中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上面,而对速生林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对修复材料的筛选。一般超积累植物主要集中在草本植物,它们对重金属具有吸收和转运能力,但其生物量小,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等因素限制了在植物修复中的运用。速生林木相比超积累植物,具有生物量大,生长迅速等特点,将其应用在植物修复中可为大面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选择。综述了速生林木用于重金属土壤修复的特点,从对重金属的胁迫耐性、吸收转运、累积分布、强化技术及修复材料的回收利用方面进行论述,并为今后速生林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钟旻依  张新全  杨昕颖  胡乙月  姜杏  聂刚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由于铬(Cr)在化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其向环境释放速度加快,成为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重金属离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时可将植物致死且存在对人类食品安全的潜在威胁。铬离子对植物的影响因价态而有所不同,主要通过阻碍植物种子发芽、抑制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以及损害细胞结构等方式影响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本文综述了铬离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及分子调控等多方面的影响,将植物对铬胁迫的响应机制做多层面的总结梳理,以期为今后开发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植物、选育耐重金属铬胁迫低毒作物、研究植物耐重金属胁迫机制提供思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少文  焦如珍  董玉红  刘彩霞  
近些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已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也飞速发展,尤其是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更为高效、绿色的手段。本文对生物修复特点、发展历程、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提供参考。近些年来,生物修复领域引进了系统生物学、宏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等方法,用整体的、系统的眼光看待生物修复过程,以此解决生物修复技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这对其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在植物修复方面,研究集中在利用转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玉婷  雷泞菲  李淑丽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意识逐渐加强。由于重金属污染危害极大,具有隐蔽性、长期性、不可逆转和难处理等特点,使得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目前的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稳定、根际圈生物降解和根系过滤。全面梳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其优缺点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推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科学治理,具有着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兰淑  林国林  许泳峰  玉龙植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技术和使用化学改良剂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有效度,促进重金属吸收的植物修复(enhanced phytoremediation)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现状,还对利用转基因植物的植物修复技术最新研究动态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润  吴晓芙  李芸  冯冲凌  李韵诗  
综述了文献报道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超积累、本土和生态-经济型植物种类。超积累植物具有抗性强、耐受重金属浓度高和转移系数大的优点,不足之处是大多数超积累植物适生范围窄,生物量小、富集总量小,以至修复周期长。在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治理中,多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筛选已成为新的关注点。为了发挥植物修复技术在重建植被与景观、控制水土流失、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功能,有必要扩大植物种类筛选与应用的范围。利用适生的本土先锋植物生长快的优势,结合用材、工业原料、药用、能源、景观等生态-经济型植物的功能构建复合植被群落,可望成为发展植物修复技术的新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凡  雷佳奇  黄鑫浩  于志民  
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影响到了人类健康与环境安全,在土壤的修复治理中,经济实用、绿色生态的植物修复技术备受关注,而木本植物因其生物量大、生命周期长,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植物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光合作用是生物圈能量之源,而光反应是光合作用的引擎,对重金属胁迫的反应十分敏感,然而,木本植物光反应过程对重金属胁迫响应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对光反应过程在重金属胁迫下的响应机制还不清楚。因此,本文首先基于光合作用的视角分析总结了木本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性,表明苦楝、秋华柳、银芽柳、女贞、桑树等是耐性强的树种,榉树、栾树、香樟、杨树、白桦、檫木等是耐性较强的树种;然后,探究了重金属对植物叶片光合色素、PSⅡ与PSⅠ反应中心活性、及光合电子载体的影响,发现了重金属胁迫下光反应过程的位点损伤响应规律,主要是重金属离子取代了光合机构组成中的基本元素及重金属产生的活性氧干扰了光合电子传输机制;之后探讨了光反应过程下光系统中非光化学猝灭、环式电子流及水水循环等调节机制对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最后,展望了重金属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未来研究方向: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确定光合损伤的关键基因或位点;采用建模方式模拟胁迫下光合机构的运转机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明  王冬梅  王晓英  
随着金属矿藏的大量开采,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加严重。重金属的大量排放不但对大气、水、土壤环境等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进入环境的重金属将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内积累,不但破坏了生物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而且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迄今,人类已采取了多种方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菌根技术因其特有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总结了菌根菌对植物抵御重金属污染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从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胁迫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毒害能力的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科璧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部分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对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及该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韦秀文  姚斌  刘慧文  白莉萍  周玲莉  
综述树木修复的相关内容,重点介绍树木在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与传统的修复技术想比,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具有运作费用低、易于管理与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和易为大众接受等优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不足之处亦日益凸现:植物生物量小、生长缓慢、通常只对单一污染元素积累或超积累等。随着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树木修复技术被应用到污染土壤的修复,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将木本植物用于植物修复将是今后污染环境修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更多的选择。为更好地利用木本植物修复污染环境,今后的研究还应注意加强国内优良树木修复材料的筛选及国外优良树木修复材料和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艳丽  吴凤霞  徐莹  杜克兵  涂炳坤  
总结杨树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优势、富集能力强杨树种/品种/无性系的筛选方法、重金属在杨树体内的富集和分配特性、重金属对杨树的影响及提高杨树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措施,提出今后该领域研究重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岚  陈亚华  钱猛  沈振国  李向东  
用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螯合剂EDDS和EDTA对苏丹草、玉米、大豆、茼蒿、青菜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5 mmol.kg-1EDDS和EDTA可以显著增加供试植物地上部Cu、Pb、Zn和Cd的含量及积累量。EDDS比EDTA具有更强的溶解土壤Cu和增加植物吸收积累Cu的能力;但对土壤Pb的溶解和增加其在植物地上部积累的作用,EDTA大于EDDS。在5种植物中,EDDS对茼蒿Cu含量和积累量的促进作用最大。EDDS处理下茼蒿地上部Cu含量和积累量分别达到973 mg.kg-1和每盆909μg。施用EDDS和EDTA后的5~30 d内,土壤水提取态Cu、Pb、Zn和Cd的含量随时间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