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2)
2023(6862)
2022(5808)
2021(5204)
2020(4374)
2019(9638)
2018(9230)
2017(17068)
2016(9607)
2015(10486)
2014(9930)
2013(9774)
2012(9192)
2011(8271)
2010(8018)
2009(7283)
2008(7126)
2007(6308)
2006(5506)
2005(4846)
作者
(32846)
(27509)
(27451)
(25754)
(17609)
(13542)
(12180)
(10934)
(10676)
(9574)
(9526)
(9210)
(9144)
(8889)
(8734)
(8731)
(8592)
(8252)
(8046)
(8027)
(7338)
(6776)
(6654)
(6328)
(6297)
(6181)
(6085)
(5889)
(5778)
(5744)
学科
(33924)
经济(33875)
管理(25362)
(25177)
(19187)
企业(19187)
方法(15915)
数学(14230)
数学方法(14084)
(11073)
(10771)
(9499)
中国(9335)
(8812)
贸易(8811)
(8599)
业经(7864)
农业(7442)
(6522)
技术(6107)
环境(6052)
地方(5739)
(5718)
财务(5715)
财务管理(5702)
企业财务(5445)
(5419)
银行(5362)
(5139)
金融(5138)
机构
大学(139022)
学院(137314)
研究(54751)
(53061)
经济(52018)
管理(48795)
理学(42971)
理学院(42394)
管理学(41460)
管理学院(41255)
(39707)
科学(39629)
中国(39058)
农业(32290)
(31116)
业大(30618)
(30245)
研究所(29194)
中心(23881)
(21822)
农业大学(20998)
(20716)
(20315)
(19397)
北京(18764)
(18282)
财经(17865)
(17705)
科学院(17695)
实验(16832)
基金
项目(102951)
科学(78585)
基金(74780)
(71607)
国家(71008)
研究(63685)
科学基金(57529)
自然(41633)
自然科(40670)
自然科学(40652)
(40620)
自然科学基金(39990)
基金项目(39867)
社会(39850)
社会科(37693)
社会科学(37680)
(35954)
资助(30487)
教育(28381)
重点(24302)
计划(23996)
编号(22527)
(22223)
科技(22206)
(21861)
(21750)
科研(21419)
(20594)
创新(20434)
(18810)
期刊
(52645)
经济(52645)
学报(37252)
研究(34780)
(34366)
科学(29655)
中国(26546)
大学(25852)
学学(25007)
农业(23511)
管理(16661)
(15633)
(13126)
业大(11480)
(10471)
金融(10471)
教育(10341)
农业大学(9581)
经济研究(9561)
业经(9021)
(8921)
技术(8824)
财经(8534)
林业(8516)
科技(8274)
(7312)
问题(7238)
中国农业(6736)
自然(6258)
(6256)
共检索到195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樊蓉  唐盛兰  吴文  张于卉  喻方圆  
【目的】娜塔栎为壳斗科栎属树种,最早由北美引入长三角。研究生物炭添加对娜塔栎容器苗的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娜塔栎容器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设置秸秆炭和竹炭各3个处理,共6个处理和1个对照,试验结束后,每处理每重复随机抽取5株娜塔栎容器苗,对形态指标、根系指标及营养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生物炭添加对娜塔栎苗木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生物炭添加对娜塔栎容器苗的生长整体上产生正面影响,不同含量的秸秆炭和竹炭对其促进效果各异。在4%秸秆炭处理下各项指标总体上最优,娜塔栎容器苗苗高为57.23 cm、地上部分生物量为15.65 g、地下部分生物量为12.76 g、总生物量为28.42 g。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97%、53.58%、76.49%、63.15%。同时,一级侧根数平均为16.07条,根系总长为696.94 cm,根系表面积为466.94 cm~2,根系体积为26.55 cm~3。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2.82%、43.26%、35.71%、65.73%,娜塔栎容器苗的根系形态得到明显优化。营养状况方面,添加适量的生物炭显著提高娜塔栎容器苗根系可溶性糖及淀粉的积累,增加根、茎中的氮含量,降低碳氮比,对其可溶性蛋白含量积累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结论】生物炭可显著优化娜塔栎容器苗的各项形态指标和根系形态,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BS2(4%秸秆炭)处理效果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闯  刘勇  李国雷  孙巧玉  王琰  万芳芳  
【目的】探讨底部渗灌不同灌水梯度对栓皮栎容器苗水分利用效率、形态特征和养分状况的影响,以期为栓皮栎容器苗精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栓皮栎当年生播种容器苗为研究材料,采用2种容器规格(D40容器:体积656 cm3,规格6.4 cm×25 cm;D60容器:体积983 cm3,规格6.4 cm×36 cm),设置4个灌水梯度(85%,75%,65%,55%基质饱和水质量),研究不同灌水梯度处理下栓皮栎容器苗用水量、生长、养分状况和基质电导率(EC)的变化。【结果】1)栓皮栎容器苗用水量随着灌水梯度的降低依次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没有呈现类似规律,但灌水梯度高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2)灌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琴  范晓云  石荣丽  张福锁  
利用砂培试验,研究了铵态氮和硝态氮,以及不同铁供应水平对旱稻和水稻生长与铁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铁显著促进了水稻和旱稻的生长,提高了铁吸收量;与铵态氮相比,不供铁时硝态氮加重了缺铁旱稻和水稻的铁缺乏状况。就氮素形态的影响而言,铵态氮明显促进了旱稻和水稻的生长,表现在株高、地上部干重的显著增加,植株铁营养状况的显著改善,叶片SPAD值和植株铁含量、铁吸收量的显著增加,尤其是不供铁条件下,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同时,铵态氮还促进了植物体内铁的转移。硝态氮的作用则与此相反,特别是在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硝态氮的供应降低了叶片SPAD值和植株铁含量,加重了铁缺乏症状。以上结果表明,铵态氮有利于旱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小龙  刘凤之  史祥宾  王孝娣  冀晓昊  王志强  王宝亮  郑晓翠  王海波  
为解决葡萄根系上浮和土壤酸化问题,探明葡萄园生草对葡萄根系生长和土壤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清耕为对照,在辽宁兴城地区葡萄园行内种植黑麦草(Lp)和紫花苜蓿(Ms),研究行内生草对葡萄不同根层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均较清耕显著提高不同时期和不同土层的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P 紫花苜蓿>清耕。黑麦草具有减轻葡萄园土壤酸化的效果,其土壤pH值6. 22~7. 04,高于清耕的6. 14~6. 39。黑麦草在坐果期、转色期和收获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清耕分别显著提高了24. 71%,48. 07%和44. 44%(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晓娜  李慧  朱刘兵  韩燕来  唐政  李忠芳  谭金芳  张水清  
【目的】研究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为砂姜黑土黏板障碍因子改良和合理培肥制度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室内用砂姜黑土进行的培养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不施有机物料,CK)、单施生物炭(5%生物炭,B)、单施秸秆(1.5%玉米秸秆,S)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5%生物炭+1.5%的玉米秸秆,BS)。培养6个月后采集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测定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结果】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对>2 mm团聚体含量影响较大,其中施用秸秆显著提高了该粒级团聚体含量。单施生物炭有利于0.053—0.25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雨   朱玲姣   黄程鹏   姜培坤   查强威   陈林海  
【目的】探究施用硅肥和生物质炭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人工林土壤水溶性硅、生物可利用硅、有机结合态硅、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硅、无定形硅(生物成因和成土成因)、总硅质量分数的影响;分析土壤水溶性硅与土壤活性硅组分和土壤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遵循析因试验设计,共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S_0B_0)、施用硅肥450 kg·hm~(-2)(S_1B_0)、施用生物质炭10 t·hm~(-2) (S_0B_1)、硅肥和生物质炭配施(S_1B_1)。【结果】硅肥提高毛竹林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硅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硅。生物质炭增加无定形硅库(主效应)。硅肥和生物质炭配施提高了土壤水溶性硅。硅肥、生物质炭添加和土层深度均改变土壤活性硅组成,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活性硅组分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02)。此外,硅肥添加可直接和间接提高土壤水溶性硅,介导土壤硅组分之间转化,并提高土壤活性硅库容。生物质炭添加提高土壤水溶性硅积累,一方面增加植物源硅,另一方面提高土壤pH,提高成土成因无定形硅质量分数,调控土壤硅在各组分分布。【结论】施用硅肥和生物质炭促进了毛竹人工林土壤活性硅的积累,并改变了其相互转化,但其转化路径存在不同。图4表5参4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淑章  季书勤  王绍中  吕凤荣  
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营养状况对强筋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个处理中,土壤长期施用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且配合比为1∶1∶1(N120.0kg/hm2,P2O5120.0kg/hm2,K2O120.0kg/hm2)时产量最高为5433.0kg/hm2,不施肥(ck)产量最低为1260.0kg/hm2;蛋白质含量以单施N素(N120.0kg/hm2)时最高达17.00%,N、P元素配合比为1∶1(N60.0kg/hm2,P2O560.0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低为10.53%;蛋白质产量以N、P配合比为3∶1(N180.0kg/hm2,P2O560.0kg/hm2)时最高为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家文  张跃彬  刘少春  罗志明  刘家勇  赵培芳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对土壤施P2O50、225、337.5 kg/hm2对甘蔗的生长、植株氮磷钾营养状况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供试品种为新台糖22和桂糖11。结果表明,适宜的施磷能够促进甘蔗干物质的积累、分蘖、生长,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根冠比两个品种都随供磷水平的升高呈降低的趋势。适宜的施磷能够促进甘蔗体内氮、磷、钾素的积累,但不同的品种间存在差异。适宜的施磷能够明显增强甘蔗的光合作用,新台糖22号的光合作用随供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桂11的光合作用随供磷水平升高先增加后降低。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丽  王晓华  屈智勇  
目的:了解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提供依据和政策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方法,使用测量法和问卷法测查3-9年级5174名在校学生的身高、体重及食物摄取状况。结果:(1)流动儿童发育状况相对较好,留守儿童发育迟缓率较高。(2)男生的超重率高于女生,流动儿童的消瘦率和超重率均较高。(3)在经济状况相当时,不同类型儿童的食物摄取状况总分仍然存在差异。(4)调查中的6种食物每周摄入4-7次的儿童发育迟缓率最低,每周摄入1-3次的儿童超重率相对较低。结论:留守儿童的发育不良问题较严重,流动儿童的营养过剩问题开始显现。营养摄入与儿童的发育关系密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勇春  张俊伶  李晓林  冯固  杨志福  
用五室方法研究了不同收获期三叶草根间菌丝桥对受体植株生长及体内磷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草根问菌丝矫形成以后,受体三叶草的生物量和体内磷的含量和浓度均有所增加,且与对照处理间的差异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表现的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梦阳  夏浩  吕波  丛铭  宋文群  姜存仓  
【目的】氨氧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第一步,也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是全球氮循环的关键环节。本试验旨在研究在我国不同类型土壤中添加花生壳生物炭对细菌和氨氧化作用的影响,为生物炭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黄棕壤、潮土、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短期培养试验,利用16SrRNA测序研究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以及相关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每种土壤设置4个处理:CK(不施用化肥和生物炭),F(单施化肥),C(单施2%花生壳生物炭),FC(施用化肥+2%花生壳生物炭)。【结果】施用生物炭后(C、FC)酸性土壤pH显著提高了0.5—1.0个单位,但碱性土壤pH显著降低了0.5—0.6个单位;单施生物炭(C)造成黄棕壤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提高,潮土在单施生物炭(C)时仅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黑土中施用生物炭和化肥都未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3种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丰度皆高于氨氧化古菌,测得的氨氧化细菌的OTU丰度约为氨氧化古菌的8.1倍;生物炭和化肥并未显著改变奇古菌门中的OTU丰度,却对β和γ变形菌中的OTU丰度产生了显著性影响;3种土壤的氨氧化细菌都以β变形菌为主,约占60%;另外,生物炭的施用(C、FC)在PC1(40.4%)上显著改变了黄棕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PC1(42.3%)和PC2(21.3%)上都显著改变了潮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施用生物炭后(C、FC),短期内潮土中氨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14.7%—39.9%,氨氧化古菌丰度在单一施炭(C)和化肥与生物炭同施(FC)时分别降低了70.5%和48.7%。【结论】施用生物炭后,短期内显著改变了黄棕壤和潮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明显抑制了潮土的氨氧化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杰云  邱虎森  王聪  汤宏  沈健林  付金沐  吴金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嘉伟  刘勇  李国雷  马履一  贾忠奎  娄军山  王琰  万芳芳  
为探究蘑菇渣堆肥作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容器苗培养基质材料的可行性,通过维持混合基质中珍珠岩比例不变,逐渐增加蘑菇渣堆肥的比例以替代草炭。试验设置堆肥添加比例0~75%组成8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基质处理理化性质及其对油松容器苗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蘑菇渣堆肥在基质配方中添加比例达到30%时,油松在种子发芽率、平均萌发时间、萌发整齐性指数以及苗木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一级侧根数、茎叶生物量等指标上均与常用草炭处理无显著差异,而种子发芽势显著高于常用草炭处理。8种基质配方物理指标及EC值均处于育苗适宜范围内,但只有当堆肥添加比例≤30%的基质处理p H值呈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高飞  刘鸿雁  邢丹  王洪亮  牟玉梅  王永平  王岩  周鹏  
【目的】探究辣椒秸秆炭化后培育优质幼苗的可行性,为实现辣椒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辣椒秸秆不同部位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分别添加2%或5%至育苗专用基质中,研究生物炭对辣椒幼苗生长与养分的影响。【结果】育苗基质添加辣椒秆生物炭可促进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增加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含量。与不添加(CK)相比,添加2%茎基部、细枝条生物炭幼苗株高、茎粗、叶长、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1.29%、19.79%、14.34%、25.78%和8.40%、22.61%、14.70%、31.34%;添加5%细枝条生物炭辣椒幼苗根生物量最大,壮苗指数为0.60,显著高于CK;添加2%茎基部生物炭幼苗氮含量显著高于CK,增长28.79%,各生物炭处理对辣椒幼苗磷含量的影响效果差异都不显著,5%混合生物炭处理辣椒幼苗钾含量最大,比CK增长38.18%。通过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分析对辣椒幼苗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2%细枝条生物炭处理得分最高。价值最大。【结论】辣椒秸秆炭化后添加至育苗专用基质中,对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的吸收利用有一定的效果,以添加2%细枝条生物炭育苗效果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梦云  周国璋  吴祖洪  
TDS调节剂对板栗营养状况的影响苏梦云,周国璋,吴祖洪关键词TDS调节剂,板栗,营养状况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在南方山区发展很快,但是产量一直不高,不能有效地授粉受精无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