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3)
2023(5577)
2022(4635)
2021(4129)
2020(3446)
2019(7474)
2018(7142)
2017(12915)
2016(7286)
2015(7659)
2014(7240)
2013(7065)
2012(6429)
2011(5659)
2010(5355)
2009(4770)
2008(4613)
2007(3929)
2006(3292)
2005(2665)
作者
(24989)
(21155)
(20932)
(19554)
(13222)
(10374)
(9164)
(8292)
(8114)
(7336)
(7223)
(6884)
(6858)
(6817)
(6770)
(6425)
(6393)
(6349)
(6064)
(5984)
(5631)
(5135)
(5062)
(4760)
(4666)
(4648)
(4614)
(4583)
(4406)
(4272)
学科
(24208)
经济(24177)
(19124)
管理(18957)
(14208)
企业(14208)
方法(12034)
数学(11011)
数学方法(10922)
(9224)
(8119)
(6872)
贸易(6872)
(6763)
(6714)
中国(5986)
业经(5858)
农业(5802)
环境(4995)
技术(4869)
(4288)
财务(4286)
财务管理(4282)
企业财务(4071)
(4067)
产业(3970)
(3729)
地方(3694)
(3676)
银行(3618)
机构
大学(103045)
学院(102714)
研究(38920)
(38381)
经济(37751)
管理(37011)
理学(33252)
理学院(32822)
(32289)
管理学(32102)
管理学院(31950)
科学(30237)
中国(27587)
农业(26153)
业大(25650)
(22063)
(21543)
研究所(21061)
农业大学(17682)
中心(16965)
(14908)
(14884)
(14616)
(14438)
实验(14381)
(14240)
实验室(13727)
(13655)
科学院(13161)
北京(13004)
基金
项目(82183)
科学(62429)
基金(60312)
(58522)
国家(58072)
研究(47963)
科学基金(47128)
自然(34800)
自然科(33983)
自然科学(33965)
自然科学基金(33403)
基金项目(32959)
(32386)
社会(30705)
社会科(29166)
社会科学(29157)
(28557)
资助(23728)
教育(20741)
计划(19968)
重点(19525)
科技(18924)
(17363)
科研(17321)
(17313)
(16806)
(16538)
创新(16365)
编号(15920)
(15342)
期刊
(34293)
经济(34293)
学报(31336)
(27711)
科学(24395)
大学(21942)
研究(21806)
学学(21641)
农业(18692)
中国(16102)
管理(11103)
(10640)
(10460)
业大(10203)
林业(8271)
农业大学(8267)
(7735)
科技(7340)
业经(6534)
(6509)
金融(6509)
经济研究(6420)
财经(5923)
自然(5889)
技术(5872)
资源(5607)
中国农业(5524)
问题(5040)
(5026)
商业(5020)
共检索到134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道涵   杨婷赟   于令令   许端平  
为探究经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生物炭改良后的风沙土中植物生长状况及养分含量变化情况,以辽宁省彰武台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试验基地风沙土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燕麦草为供试植物,分别施加秸秆炭、木炭、草炭,且每种生物炭设置5个不同的浓度梯度,均匀的施加到风沙土中,燕麦草经12周生长后,采集样品进行室内试验。主要通过分析燕麦草在不同改良条件下的株高、产量、叶绿素及氮磷钾含量,从而了解添加不同因素水平的生物炭对风沙土中植物生长及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炭与风沙土中燕麦草生长及养分含量均呈现极显著相关性(p<0.05),且施加浓度为4 kg·m~(-2)的秸秆炭对燕麦草株高、产量及养分含量均有明显提高,株高为109.242 cm,产量为229.25 kg·hm~(-2),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达到2.941 mg·g~(-1)和0.991 mg·g~(-1),氮磷钾含量分别为3.411,0.927,28.766 g·kg~(-1)。因此,施加合适的生物炭,不仅可以对土壤进行改良,还可有效提高植物产量与养分含量,实现土壤有效利用的同时提高作物产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玉茜  刘欣宇  林英  梁春浩  马京莹  韩晓日  
为探讨连作年限对辽宁西北部风沙土区花生植株性状、产量及主要叶部病害发生规律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调查了正茬、连作2,3,4,5,10年对花生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年限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大,连作10年后,主茎高、第一侧枝长和单株分枝数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为25.4%,26.3%和30.8%。连作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显,单株荚果数、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和产量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正茬相比,连作10年后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为42.3%,43.4%,8.9%,17.3%和36.1%。连作后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病情指数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连作10年后病情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1.60和39.87。其中,连作3年和连作4年,花生褐斑病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连作5年和连作10年,花生网斑病的病情指数也无显著性差异。花生连作对植株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主要叶部病害病情指数的影响较大,连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连作年限越长抑制作用越大。实践中,为提高辽宁风沙土区花生产量应适当实行轮作倒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雪艳  王宇莹  龚会蝶  涂永峰  宋海英  何强  颜杰  陈波浪  盛建东  
[目的]探究不同磷肥品种及施用方式对灌耕风沙土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为不同磷肥在土壤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灌耕风沙土进行为期120 d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磷肥对照(CK)、重过磷酸钙基施(TSP)、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滴施(MAP-D)和聚磷酸铵滴施(APP-D),分别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效磷和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并分析120 d时土壤有效磷与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0~5 cm土层,磷肥滴施处理(MAP-D、APP-D)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在5~10和10~20 cm土层,磷肥基施处理(TSP、MAP-B和APP-B)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崔向新  高永  刘彩云  
摸清塌陷区土壤水分状况是采煤塌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前提。根据相似可比原则,应用空间对比法研究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补连塔矿区0~100 cm层土壤含水量对采煤塌陷的响应,探索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土壤水分退化的空间变化,为困难立地土地复垦提供理论指导。试验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增大了沙丘水分损失量,塌陷程度与土壤含水量呈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P<0.05)。与对照区相比,塌陷区含水量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上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从时间角度来看,不论降雨季节还是干旱季节,塌陷区含水量均低于对照区,与对照区相比,2005年和2004年塌陷区土壤含水量分别降低了16.55%和14.73%;从空间位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庆法  侯怀恩  
重点探讨了黄淮海平原地区几种主要防护林类型对沙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说明:各防护林类型在降低风速、减少沙土风蚀、增加沙土的营养物质积累量、改善沙土的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方面均发挥着显著作用,尤以刺槐固沙林和刺槐+波兰杨混交固沙林对沙土的改良作用最为突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华珞  刘秀珍  夏立江  白玲玉  韦东甫  
研究了不同生物气候带下的几种土壤对Cu,Pb、Cd、F的吸附特性、缓冲性及其对土壤中养分元素比例变化的影响;改良剂CaCO3及K2HPO4的使用对土壤一植物系统中养分元素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高的泥炭土及CaCO3含量高的褐土对Cu、Pb、Cd的吸附性强,缓冲性强,而红壤及黄棕壤对上述供试元素吸附性弱,缓冲性弱。Cu、Pb、Cd污染使土壤溶液中Ca含量增加,F污染使土壤溶液中Fe含量增加。施用改良剂可以改变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可溶态Fe、Mn、Ca、Mg的分布。在红壤、黄棕壤中施加CaCO3比施加K2HPO4效果为佳,可以增加土壤-植物系统中养分元系的有效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玉茜  韩立思  韩晓日  战秀梅  杨劲峰  蒋增  
探讨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大田条件下选取正茬、连作2,3,4年地块种植花生,于花针期、结荚期和成熟期测定花生光合特性指标和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测产。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花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其中连作4年花生的叶片叶绿素在成熟期比正茬花生降低了11.19%,而叶面积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连作4年花生植株百果重和百仁重最低,分别为135.73g和58.84g,连作3年产量最低,为172.29kg.hm-2。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花生全株干物质积累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内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其中在花针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龙  刘永军  
【目的】分析多环芳烃(PAHs)萘、菲、芘在土壤中随时间的降解情况及其对小麦、小白菜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和小白菜为供试植物,研究PAHs不同起始含量(0(空白对照),50,100,200,500mg/kg)下土壤中萘、菲、芘残留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PAHs对植物发芽、生长的影响。设置小麦种植组、无植物对照组、无植物土壤灭菌对照组3个处理,研究种植小麦对土壤中PAHs萘、菲、芘含量的影响。【结果】小麦和小白菜种植90d时,土壤中萘、菲、芘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其起始含量的25.88%,29.84%和47.25%,萘、菲在土壤中的残留比率相差不大,而芘在土壤中的残留比率明显高于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婷  马亮  马英杰  
以枣树和棉花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田条件下,枣棉复合系统对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作、间作模式下枣树和棉花地上生长指标及叶片光合特性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枣树表现为单作模式大于间作模式,而棉花则为间作模式大于单作模式。单作、间作模式下枣树叶片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棉花则没有出现该现象。枣树与棉花共生期,从枣树、棉花地上部生长指标以及间作中棉花偏土地当量比可知,间作增强了棉花的间作优势,提高了复合系统的经济效益。复合系统种间地上部之间存在光能的竞争,这种竞争减弱了间作枣树对光能的利用,增强了间作棉花的光合作用能力,有利于间作棉花利用种间光合作用优势积累更多的干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宏  沈章军  阳贵德  安宗胜  孙庆业  
本文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在4 kg铜尾矿中分别加入腐熟鸡粪0、8、16、32 g,记作JF0(CK)、JF8、JF16、JF32处理方式。研究不同比例腐熟鸡粪改良铜尾矿后对菊科植物串叶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生长和尾矿基质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矿基质中添加鸡粪改良后,植物株高、冠幅、叶长、叶宽、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植物体总磷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植物根长也有增加。随着串叶松香草的生长,尾矿基质中总氮、总磷含量增加,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pH值和有效态Cu、Zn含量有所降低,土壤微生物量C、脲酶和脱氢酶活性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尾矿基质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越   高游慧   陈颖   白秀梅   刘雪连   王小芬  
为探究农用酵素对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农用酵素对沙土、酸性土及盐碱土进行为期30 d的短期改良,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组成,对农用酵素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沙土,农用酵素可使其pH由9.63降至6.42,有机质含量提高8倍,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也均有所提升,农用酵素中的有益微生物(Lactobacillus和Acetobacter)成为土壤优势细菌菌群,同时显著降低了真菌的多样性;对于酸性土,农用酵素对其pH影响不大,但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增加,酵素中有益微生物可在酸性土中有效定殖;对于盐碱土,农用酵素可有效降低其pH(由10.37降至7.77),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施用农用酵素后土壤中Acetobacter、Kocuria、Planococcus和Alkal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较高,从而抑制了土壤病原真菌的生长。未来农用酵素可针对不同土壤的突出问题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露  韩霁昌  罗林涛  马增辉  王欢元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风沙土(其中砂粒含量为95.31%)不同质量比复配土壤的持水情况,为砒砂岩改良风沙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砒砂岩与风沙土分别按0∶1,1∶5,1∶2,1∶1,2∶1,5∶1和1∶0的质量比复配,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各复配土壤在不同水吸力(1,3,5,7,10,30,50,70,100,200,300,500,700,1 000和1 200kPa)下的容积含水量,利用Gardner模型拟合并绘制其水分特征曲线,计算各复配土壤在各水吸力下的比水容量、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有效水含量和毛管孔隙度及有效水孔隙度。【结果】Gardne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7种砒砂岩与风沙土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红英  孔云  姚允聪  毕宁宁  亓丽萍  付占国  
【目的】探讨间作芳香植物对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沙地梨园间作香矢车菊、香薄荷、香荆芥、藿香蓟和柠檬罗勒为处理,自然生草为对照,分别于梨树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测定分析不同土层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梨园间作香矢车菊和柠檬罗勒较对照显著提高各个发育时期和各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比例。和对照相比,其它处理对各发育时期和各土层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比例的影响呈现出多态效应。不同处理条件下梨树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各土层中微生物数量都高于幼果期,而且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比例优于幼果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巧云  关欣  廖柏寒  
随着中国农村交通的迅猛发展和机动车辆的增多,道路和车辆对两边植物的影响日益加大.介绍了中国公路交通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农村交通污染的组成特征及对植物的危害,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辛  李志洪  孙建华  郭志顶  辛士颖  殷程程  
【目的】研究土施和叶面喷施锌肥条件下玉米吸收、积累锌的规律,旨在为科学调控玉米锌营养状况、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在吉林风沙土地区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土施锌肥(0kg/hm2(S0)、3.4kg/hm2(S3.4)、6.8kg/hm2(S6.8)、10.2kg/hm2(S10.2))和叶面喷施锌肥(0kg/hm2(F0),2.25kg/hm2(F))共计7个处理(S0F0(对照)、S3.4F0、S6.8F0、S10.2F0、S0F、S3.4F、S6.8F)对玉米各生育期植株锌含量、籽粒锌含量、籽粒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锌肥利用率、Zn吸收总量和Zn吸收速率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