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4)
2023(6362)
2022(5480)
2021(5255)
2020(4296)
2019(9574)
2018(9891)
2017(17073)
2016(10178)
2015(11838)
2014(12524)
2013(11703)
2012(11194)
2011(10084)
2010(10309)
2009(9443)
2008(9596)
2007(9164)
2006(8125)
2005(7312)
作者
(33766)
(27924)
(27778)
(26532)
(17634)
(13542)
(12754)
(11001)
(10769)
(10350)
(9620)
(9565)
(9296)
(9039)
(8931)
(8695)
(8480)
(8277)
(8269)
(7949)
(7403)
(7107)
(6913)
(6767)
(6454)
(6395)
(6160)
(6120)
(5955)
(5903)
学科
(30026)
经济(29970)
管理(28251)
(22447)
(18916)
企业(18916)
(13174)
(10459)
方法(10247)
中国(10188)
(9807)
(9481)
理论(9309)
(8077)
业经(7727)
数学(7460)
教育(7352)
数学方法(7222)
教学(6884)
(6798)
银行(6757)
地方(6482)
(6457)
农业(6396)
(6252)
(6097)
金融(6090)
环境(6089)
(5733)
财务(5698)
机构
学院(145436)
大学(143167)
研究(53483)
管理(45330)
(44538)
经济(42928)
中国(40933)
科学(38385)
理学(37051)
理学院(36511)
管理学(35331)
管理学院(35079)
(34271)
(32759)
(30378)
研究所(27426)
农业(27192)
(26660)
业大(26652)
中心(24789)
(23924)
技术(22590)
(21721)
(20949)
北京(20816)
(20636)
师范(20194)
(19821)
财经(17613)
农业大学(17102)
基金
项目(91207)
科学(67077)
研究(64149)
基金(60076)
(55227)
国家(54697)
科学基金(43566)
(38757)
社会(34585)
(32313)
社会科(32243)
社会科学(32235)
基金项目(31057)
教育(30789)
自然(29835)
自然科(29043)
自然科学(29026)
自然科学基金(28451)
编号(27830)
资助(25798)
成果(24407)
重点(21692)
课题(21242)
(19551)
计划(19051)
科技(18351)
(18256)
(18105)
科研(17931)
(17340)
期刊
(60119)
经济(60119)
研究(41478)
中国(38658)
学报(34262)
(32011)
科学(26328)
教育(25367)
大学(24833)
学学(23355)
(21248)
农业(21230)
管理(18260)
技术(14609)
(12654)
金融(12654)
(10966)
业经(10512)
(10286)
业大(10117)
图书(9808)
财经(8738)
经济研究(8225)
农业大学(8214)
职业(8135)
科技(7810)
(7647)
林业(7567)
问题(7252)
(7199)
共检索到237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跃平   徐嘉楠   范厚勇   尹杰   李娟英  
以养殖池塘周边水生植物作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吸附去除养殖水体中普遍存在的重金属镉(Cd~(2+))、多环芳烃(PAHs)和抗生素恩诺沙星(EFX)复合污染。通过污染物去除率和风险(RQ)的下降评估其吸附效果,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分散光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别对其元素组成、比表面积、表观形貌、物相结构和官能团组成进行表征,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BC500比表面积较大,且C=C、C=O、-COO和-OH是BC500的主要官能团。BC500对Cd~(2+)、FLU、PHE、FLT、PYR和EFX的平均去除率为54%~90%,生态风险RQ值也从0.85降低到0.33,表明BC500生物炭对实际水产养殖水中复合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模拟结果表明,BC500生物炭对复合污染物的吸附以化学单分子层吸附为主,重金属Cd~(2+ )和有机污染物(PAHs和EFX)之间存在竞争性吸附,这使得BC500在以重金属污染为主导的复合污染水体中具有更好的表现。此外,BC500生物炭对复合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包括含氧官能团络合(Cd~(2+)、PAHs和EFX),π-π相互作用(Cd~(2+)、PAHs和EFX),离子交换(Cd~(2+)和EFX),氢键(PAHs和EFX)以及Cd~(2+)-EFX的络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家敏   王卓超   杨争鸣   牛文娟   曹红亮  
为进一步明晰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吸附苯系污染物的作用机制,以竹屑为原料,以CaCl_(2)为活化剂,通过两步活化法制备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并综合吸附试验、炭结构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计算,深刻解析了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吸附苯酚、苯胺、对苯二酚、对硝基苯酚等4种苯系污染物的过程与行为。结果表明: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对苯系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受生物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协同作用影响,生物炭通过微孔结构的孔隙填充作用在空间几何尺度调控苯系污染物的吸附存储过程。低温空气氧化生物炭后,氧原子以羟基、醛基和羧基的形式赋存于生物炭碳骨架表面,从电子尺度影响碳骨架的电子结构排布、改变碳骨架与苯系污染物间的吸附位置及作用类型,通过静电引力及氢键等作用,显著增强生物炭对苯系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其中,碳骨架的羟基和羧基的氢原子作为氢键的供体,醛基的氧原子作为氢键的受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怡菲  隗陈征  李伊晗  尹延明  宋婧  刘鹰  
为提高海水养殖循环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本研究采用曝气生物滤器与电化学阳极氧化组合工艺,考察了不同阳极电势、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下系统对氨氮及亚硝酸盐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了微生物与工作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电化学反应能耗。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5 min、1.4 V阳极电压、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4.5和1.3 mg N/L条件下,生物—电氧化法对氨氮去除率达88.8%,高出对照组7.6%,出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0.5和0.9 mg N/L,COD去除率为88.2%,高出对照组19.4%,平均能耗0.040 kWh/m~(3),电极表面微生物生长对阳极电氧化过程有促进作用,微生物功能预测显示实验组硝化功能占比为0.03%,对照组为0.07%。研究表明,生物—电氧化法对海水养殖循环水的污染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具有一定的发展应用潜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钱钱  杨兴  郭明  秦鹏  徐颂  王海龙  
#N/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可   王龙飞  
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具有浓度低、毒性大等特点,是饮用水和再生水水质安全的重要威胁。生物炭因制备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在水环境ECs的去除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推进生物炭在水环境新污染物去除的应用,本文从水环境中ECs污染现状、生物炭的性质、生物炭在水环境ECs去除过程中的研究和应用概况等方面进行综述,分别总结生物炭作为吸附剂、高级氧化催化剂与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对ECs的去除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成晓云  裴觉民  赖伟  谭小苹  
研究了膜式氧合器 3种不同解吸方式 ,即 :O2 对流法、真空抽取法和酸吸收法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影响因素 ,并比较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氨氮初始浓度和pH是氨氮去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 pH >9时 ,O2 对流法和真空抽取法对氨氮去除效果比 pH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敬霆  孙朋飞  张昕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阻燃剂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对人类的器官、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危害以及向周边环境的不断迁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迫切需要处理的污染物之一。以同系物4-溴联苯醚(BDE-3)作为降解对象,将海藻酸钠和生物碳混合制成微球制剂,对该制剂吸附BDE-3的潜力、机制及添加降解菌sPhingomonas sP.DZ3后微球菌剂的吸附增益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的海藻酸钠为微球制备的最佳质量浓度,该微球制剂在液相中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方程,微球的最大吸附量为28.6 mg·g~(-1)。用添加微生物的微球菌剂对BDE-3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时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奇杰  李猛  马旭洲  雷钧镒  王武  高建忠  李星星  
为了减少网箱养鱼对养殖水体的污染,探寻环保型网箱,实现网箱养鱼的可持续发展,以筛选得到的漂浮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和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金鱼藻-大薸混养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进行对比,考察其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9.86%±0.94%、38.07%±0.62%,传统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4.60%±0.85%、33.17%±0.58%,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氮磷的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利用率分别为28.13%±1.48%和1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晏彩霞  杨毅  刘敏  聂明华  付佳露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是环境中具有较大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吸附解吸过程是环境中HOCs迁移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煤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土壤及沉积物中非线性吸附特征的重要吸附剂之一,通过阐述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HOCs吸附解吸机理,并重点分析影响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HOCs吸附解吸过程的因素,包括吸附剂和吸附质本身,pH值、盐度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子,试途探究煤对HOCs吸附解吸的本质。由于煤的有机质含量、有机碳组成和空间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都明显不同于天然土壤和沉积物,因而对HOCs的吸附解吸过程也具有特殊性(如吸附过程一般为非线性,解吸过程的滞后性)。有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青  李哲  吕平毓  郭劲松  
就三峡库区悬移质泥沙对磷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特性从野外同步监测和室内试验研究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选取长江干流、嘉陵江和乌江共7个监测断面于2002年和2003进行野外同步监测,测试结果表明:水中的悬移质泥沙对水中各种覆存形态的磷污染物浓度具有显著影响,单位重量泥沙对磷的吸附量与水体总泥沙含量、泥沙粒径有密切关系。采集寸滩断面泥沙对磷酸盐吸附解吸特性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并根据Langmuir吸附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解吸过程进行了拟合,发现吸附速率常数k随着泥沙粒径的增加而呈递增变化,而磷酸盐初始浓度对k值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磷酸盐解吸量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和粒径的增加呈递减变化,k值随着泥沙粒径的增加而呈递...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白蓝   秦小梅   李蕾  
废水中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由于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而受到广泛关注。通过β-环糊精(β-CD)和4-氨基-2,3,5,6-四氟吡啶(ATFP)之间简单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一种聚合物吸附剂PCD-ATFP,可同时用于染料和重金属的吸附。利用红外、扫描电子显微镜、CO_2吸附-解吸和ζ-电位测试等手段表征了PCD-ATFP的结构特点。PCD-ATFP对染料罗丹明B(RB)和重金属镉(Cd(Ⅱ))的吸附分别只需45 min和60 min就能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73.2mg·g~(-1)和64.2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RB-Cd(Ⅱ)混合溶液中,PCD-ATFP表现出理想的同时吸附效果,未出现染料和重金属相互抑制吸附情况。实验还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了吸附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彪  高尚愚  
本文探讨了炭化温度对木材炭化物的得率 ,还原性 ,pH值 ,苯蒸气、三氯甲烷蒸气吸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30 0~ 90 0℃的炭化温度下 ,木炭的得率随着炭化温度升高而下降 ,并在 6 9 8%~ 2 0 6 %的范围内变化。炭化温度为 70 0℃时 ,产物木炭的比表面积最大 ;80 0℃时 ,木炭元素组成中的 (C +H) O的摩尔比值最大 ,这意味着该木炭的还原性最大。木炭水溶液的pH值随着炭化温度上升而增加 ,炭化温度小于 5 5 0℃时呈酸性 ,大于 5 5 0℃时为碱性。炭化温度对木炭环境净化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6 0 0℃炭化得到的木炭对三氯甲烷蒸气的吸附率最大 ,高达8 ...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和友  黎蕾  陈香碧  郑小东  苏以荣  
为进一步利用广西大量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实现资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采用恒温振荡吸附方法,研究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NH4Cl溶液中铵氮的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过程,分析吸附时间、初始液浓度、添加量对生物质炭吸附铵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铵氮的吸附平衡时间均为3 H,平衡吸附率分别为39.0%和41.3%。生物质炭对铵氮的吸附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位吸附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对铵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铵氮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50mg/g和2.88 mg/g。总体上,玉米秸秆炭对溶液中铵氮的吸附性能优于蔗渣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钰莹  王嘉铭  王平  朱健  陈润华  向思源  罗思远  
【目的】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镉污染的问题,选取3种不同植物基生物炭(木炭、竹炭、谷壳炭)作为吸附剂探究其对水溶液中NH4~+ 和Cd(Ⅱ)的吸附性能和机理。【方法】运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技术手段对3种植物基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了其理化结构特性。同时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吸附时间和溶液初始p H值等不同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并利用吸附等温线、动力学模型以及一系列表征手段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3种植物基生物炭对NH4~+ 的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00 min后基本趋于平衡。随着p H值、温度、投加量和NH4~+ 初始浓度的增大,吸附量均先增大后减小。3种植物基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量整体随着p H值、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p H值在6.0之间时,3种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效果较好;随着Cd(Ⅱ)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先增大后趋于平缓;随着炭投加量的增加吸附量逐步减小后趋于平缓;温度对于3种生物炭吸附Cd(Ⅱ)的效果影响较为复杂。对数据进行拟合,发现3种生物炭对NH4~+ 和Cd(Ⅱ)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经计算,25℃条件下,木炭、竹炭和谷壳炭对NH4~+ 和Cd(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37和11.38 mg/g、5.54和9.61 mg/g、7.96和11.07 mg/g。对NH4~+ 的吸附,木炭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竹炭、谷壳炭更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对Cd(Ⅱ)的吸附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结论】谷壳炭、木炭、竹炭是廉价易得且吸附能力较好的吸附材料。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静  齐德生  
通过体外试验,将腐殖酸钠(humic acid sodium)与不同吸附剂进行复合,并进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脱毒效果研究,筛选出对ZEN吸附效果最佳的复合剂,并对构成复合剂的2种吸附剂比例进行研究,选出最佳比例,在本研究中称为最佳复合剂G,进一步研究反应体系不同因素(缓冲液pH、温度、处理时间、复合剂G的添加量、玉米赤霉烯酮的初始浓度、碱解析)对复合剂G吸附ZEN的影响。结果显示,1)试验中几种吸附剂中,腐殖酸钠与活性炭(active carbon)复合之后,脱毒效果高达95.17%,解析率约为4.94%,单独使用腐殖酸钠吸附ZEN的脱毒率为79.53%,通过腐殖酸钠与活性炭复合,其脱毒效果更好,并且复合剂G与ZEN形成的复合物非常稳定;2)在37℃条件下添加0.15%的复合剂G,在1 h内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溶液的pH升高,吸附率逐渐升高,pH在7~8之间时达到最高;3)ZEN初始浓度对复合剂G吸附ZEN有显著影响(P <0.05),其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