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9)
2023(4403)
2022(3676)
2021(3231)
2020(2748)
2019(6128)
2018(5848)
2017(10510)
2016(5885)
2015(6480)
2014(6099)
2013(6232)
2012(5944)
2011(5536)
2010(5426)
2009(4924)
2008(4731)
2007(4254)
2006(3847)
2005(3412)
作者
(22218)
(19199)
(18737)
(17553)
(11899)
(9346)
(8114)
(7530)
(7404)
(6694)
(6529)
(6488)
(6358)
(6356)
(6170)
(5951)
(5719)
(5667)
(5648)
(5608)
(5083)
(4840)
(4651)
(4400)
(4337)
(4335)
(4037)
(4033)
(4001)
(3975)
学科
(22966)
经济(22935)
管理(12846)
(12283)
方法(10197)
(9807)
(9190)
企业(9190)
数学(8992)
数学方法(8874)
(6164)
中国(5666)
(5142)
业经(4378)
土地(4289)
地方(4281)
(4278)
贸易(4277)
农业(4266)
环境(4244)
(4154)
(3674)
(3291)
金融(3289)
资源(3277)
技术(3261)
(2991)
银行(2946)
(2913)
水产(2902)
机构
大学(90125)
学院(88280)
研究(39547)
(32888)
经济(32241)
科学(30027)
(29449)
管理(27639)
中国(27394)
农业(24172)
理学(24056)
理学院(23683)
(23115)
管理学(23033)
管理学院(22905)
业大(21882)
研究所(21813)
(20099)
中心(16624)
农业大学(15637)
(15058)
(14948)
(14670)
(14239)
(14038)
实验(13835)
(13360)
科学院(13241)
实验室(13234)
重点(12620)
基金
项目(68569)
科学(51495)
基金(50052)
(49871)
国家(49549)
研究(39443)
科学基金(38963)
自然(29225)
自然科(28532)
自然科学(28517)
自然科学基金(28013)
(26671)
基金项目(26341)
(24473)
社会(24111)
社会科(22852)
社会科学(22843)
资助(21012)
计划(17500)
教育(17155)
重点(17110)
科技(16620)
(15240)
科研(14445)
(14433)
(13924)
(13484)
(13403)
专项(13313)
创新(13236)
期刊
(33166)
经济(33166)
学报(28586)
(25835)
研究(23249)
科学(22519)
大学(19480)
学学(18999)
中国(18812)
农业(17581)
管理(10274)
(10068)
(9837)
业大(9025)
农业大学(7392)
林业(7141)
(6329)
经济研究(6094)
(6010)
金融(6010)
财经(5804)
科技(5614)
中国农业(5359)
教育(5314)
自然(5248)
技术(5217)
资源(5162)
(5132)
业经(4748)
问题(4472)
共检索到129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希贤  吴君  李磊  江登辉  荣俊冬  陈礼光  赖东永  郑郁善  
采用三种秸秆(水稻、小麦、玉米)制成的生物炭,每种生物炭用量为100、400、1 200 g,配施300、600、900 g的氮肥,采用4因素3水平L_9(3~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空白对照,共10个处理,施肥后分析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鼓节竹的出笋量、成竹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对各处理进行综合分析.不同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处理下的鼓节竹发笋末期出笋量、成竹率和叶绿素含量相比于对照均有所提高,以处理5的促进效果最佳,出笋量提高了83.3%,成竹率提高了32.4%,叶绿素含量提高了71.2%.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均在处理5下达到最佳,气孔限制值(LS)在处理5下得到了最佳抑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值存在一定的波动;在相同用量的生物炭处理下,各指标表现为在小麦生物炭处理下最佳,且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对鼓节竹的促进效果先增加后减少.根据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处理5的效果最佳,即400 g·丛~(-1)的小麦生物炭配施900 g·丛~(-1)的氮肥,对鼓节竹发笋末期的生长和光合特性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可以在沿海沙地鼓节竹栽培中推广应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羡德  陈礼光  荣俊冬  张志欣  高楠  郑郁善  
对沿海沙地麻竹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麻竹叶片N、P、K含量在不同发笋期有明显差异,但总体上均以末期的含量最低.不同发笋期各因素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不同,但均以施肥总量和N、P、K比例占主导因子,而施肥方法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不同发笋期最佳N、P、K比例均为2∶1∶1,但在初期和末期最佳施肥总量为720 kg.hm-2,施肥方法为浇施;在盛期最佳施肥总量为360 kg.hm-2,施肥方法为丛中穴施;在末期施肥方法以丛中穴施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凡莉莉  薛磊  荣俊冬  郑晶晶  郑郁善  苏小青  
以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花吊丝竹(Dendrocalamus minor)和大头典竹(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3个竹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用量保水剂与氮肥混施对竹子叶片抗性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保水剂和氮肥混施减缓了3个竹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了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的上升;(2)在一定用量保水剂和氮肥处理下,3个竹种能够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不同用量保水剂和氮肥混施处理对3个竹种抗性生理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法表明勃氏甜龙竹和花吊丝竹最佳处理为30 g·丛~(-1)保水剂和200 g·丛~(-1)氮肥混施,大头典竹最佳处理为60 g·丛~(-1)保水剂和400 g·丛~(-1)氮肥混施,勃氏甜龙竹和花吊丝竹在较低用量的保水剂和氮肥混施处理下就能够达到明显的效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乐  张玉霞  于华荣  郭园  朱爱民  
在内蒙古通辽市珠日河沙化草地,研究燕麦(Avena sativa)种植在该地区氮肥的最佳用量,于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4个时期施肥,分别占总施肥量的15%、40%、25%、20%。对燕麦追施0(CK)、70、140、210、280kg·hm(-2)氮素,测定分蘖数、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及产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追施70280kg·hm-2氮肥均促进沙地燕麦地上部分的生长,其中以追施210kg·hm(-2)氮肥效果最佳;追施70、140、210、280kg·hm(-2)氮肥,沙地燕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志华  潘瑞  卢仁锋  洪雪沿  陈慧丽  荣俊冬  郑郁善  
对沿海沙地8个竹种根际土壤的酶活性和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茶杆竹、黄甜竹、花吊丝竹、绿竹、麻竹根际土壤的酶活性都比裸地高;花吊丝竹、绿竹、茶杆竹、黄甜竹、小叶龙竹、麻竹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以及氮、磷、钾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竹种,且显著高于裸地.相关性分析表明,酶活性与pH呈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燕妮  吕昊峰  赵以铭  林杉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能否缓解因过量施氮对番茄生长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二因素(氮肥和生物炭)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盆栽试验。3个施氮量分别为100,200,400 mg/kg,3个施碳量分别为0,2.5,5.0 g/kg。通过对番茄茎、叶和果实干鲜质量、累积灌溉量、水氮利用效率的测定和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果:与中低施氮量相比,高施氮量处理番茄茎叶干质量和累积灌溉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与不添加生物炭处理相比,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番茄叶和果实干质量、累积灌溉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因此,适量施用生物炭,可有效减缓高氮对番茄生长的抑制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郁善  荣俊冬  陈礼光  张玲玲  夏海涛  张志欣  
对沿海沙地小叶龙竹林的凋落物及养分月动态特征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林凋落物量月动态波动较大,峰值分别出现在2004年10月、2005年4月和9月,2005年1月和7月处于低谷.凋落物各营养元素组分平均值大小为N>K>P.N、K养分含量月动态变化幅度相对较大,P变化相对平稳.凋落物N年归还总量最高,K年归还量次之,P年归还量最低.凋落叶分解速度最快,分解6个月残留率为51.43%,竹枝分解速度最慢,6个月后残留率为83.27%.分解1 a后竹叶残留最少,笋箨其次,竹根残留的最多.应用二次方程对小叶龙竹各器官分解剩余量与分解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出模拟方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李志真  叶功富  林捷  高美玲  
选择东山 1代、2代和惠安 1代、2代、3代林分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木麻黄多代连栽后 :( 1 )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 ,沙地土壤的pH值表现为降低趋势 ,而土壤的水解性总酸度、交换性总酸度、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等指标随着木麻黄连栽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 2 )沙地土壤中水解性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碳和全氮的含量随着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而且木麻黄连栽对表层土壤中上述养分的降低更为显著 ,但木麻黄连栽对缓效钾的影响并不明显。 ( 3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总量逐代增大 ,这主要与交换性钙和水解性总酸度逐代增大有关。 ( 4 )沙地土壤中脲酶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丽婷  陈晓云  邓智文  陈乾  林宇  荣俊冬  郑郁善  苏小青  
在福建省大鹤国有防护林场选取立地条件和营林方式相似,林分年龄为8年生,密度分别为25 000、30 000、35 000和40 000株·hm~(-2)的米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密度下竹林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等11个土壤质量指标差异,并计算各密度梯度米筛竹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大,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全磷含量逐渐减少,全钾含量则逐渐增加;随着林分密度增大,脲酶活性先升高后趋于平稳,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先升高后降低,蛋白酶活性则变化不明显;除全钾、速效钾和蛋白酶活性与各指标的相关性较差外,其他土壤指标间普遍存在显著(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爱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海英  陈心想  张雯  何绪生  耿增超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生物炭基氮肥的理化性质及其作物肥效。【方法】以竹炭、木炭、硝酸铵为原材料,分别制备了竹炭基氮肥和木炭基氮肥,采用元素分析、灰分测定、环境扫描电镜、等离子光谱仪、pH计和红外光谱,对2种生物炭及生物炭基氮肥的部分理化性质、形貌结构进行分析。以小麦和糜子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试验,在壤土和砂土上,研究生物炭和生物炭基氮肥对作物生长、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竹炭和木炭2种生物炭的含碳量高达60%以上。竹炭灰分含量高于木炭,而负载硝酸铵量低于木炭,分别约为8%和18%。竹炭基氮肥和木炭基氮肥分别呈蜂窝状和管状结构,基本保持了竹炭和木炭的微观形态。在制备生物炭基氮肥的吸附过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立宁   张力月   孟祥睿   郭颂   杨梅   马磊   杨卫君  
【目的】探明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北疆灌区春小麦旗叶SPAD值,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为不同量氮肥与配施适量生物炭在北疆灌区的合理施用与农田增产增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新疆优质品种春小麦“新春37号”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氮肥水平,不施氮肥(N0:0 kg/hm~(2))、常规氮肥(N1:300 kg/hm~(2))、氮肥减量15%(N2:255 kg/hm~(2))、氮肥减量30%(N3:210 kg/hm~(2));设2个生物炭水平,不施生物炭(B0:0 kg/hm~(2))、生物炭(B1:20×10~(3) kg/hm~(2)),共B0N0、B1N0、B0N1、B1N1、B0N2、B1N2、B0N3、B1N3 8个处理;测量春小麦旗叶SPAD值,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转运,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及其构成等,明确不同量氮肥与配施适量生物炭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与不施生物炭不施氮肥(B0N0)相比,氮肥减量15%配施生物炭(B1N2)可以显著提高春小麦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干物质积累、转运速率,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B1N2处理下,在春小麦花后不同时间段,SPAD值增长13.17%~91.70%,净光合速率提高17.42%~87.30%,气孔导度提高16.00%~29.41%,蒸腾速率提高25.35%~79.81%;在春小麦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质提高28.87%,产量增加30.23%。【结论】适量生物炭20×10~(3) kg/hm~(2)、配施氮肥255 kg/hm~(2)(B1N2)可初步达到春小麦增产和氮肥减施的目的,为北疆灌区农田氮肥及生物炭科学施用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浩  焦晓燕  王劲松  丁玉川  武爱莲  董二伟  王立革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用量(0,1%,5%,10%(w/w)和不同氮肥水平(0,400,800 kg/hm2)及其交互效应对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苗期生长及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C值低的土壤植株生长状况整体要优于EC值高的土壤;1%生物炭对作物生长略优于0处理,而5%和10%生物炭对高粱苗期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不施氮肥与施400 kg/hm2氮肥间无显著差异,800 kg/hm2氮肥水平对植株生长产生抑制效应;生物炭用量、施氮量及其交互效应对2种土壤植株干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叶绿素的表现与其生长状况表现基本一致;还原糖含量受生物炭和氮肥影响表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林捷  张水松  薛建辉  
Slash Pine(Pinus elliottii) is an introduced tree species that can adapt different site types. Since 1970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tree species resource, Slash Pine was planted on the cut_over area of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protection forest in Chishan Protection Forest Farm of Dongshan County, Fuj...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霞  朱爱民  郭园  杜晓艳  栾瑞涛  
为探究氮素对饲用燕麦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在科尔沁沙地,以燕麦为材料,于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按照15%,40%,25%,20%比例,对燕麦追施0(CK),70,140,210,280 kg/hm~2纯氮,检测灌浆期燕麦叶片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结果表明:追施氮肥对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功能叶作用时间和效率有明显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饲用燕麦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下降,POD活性和CAT活性显著增强,延缓叶片的衰老进程。当施氮量超过210 kg/hm~2后,继续增施氮肥旗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且不能持续提高花后叶片POD和CAT活性,但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升高。试验亦表明,清除植物体内氧自由基并非单一的酶作用结果,取决于SOD、POD、CAT保护酶系协同作用,在科尔沁沙地追施210 kg/hm~2氮肥,饲用燕麦叶片抗衰老能力最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