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6)
- 2023(6941)
- 2022(5855)
- 2021(5245)
- 2020(4416)
- 2019(9779)
- 2018(9421)
- 2017(17327)
- 2016(9873)
- 2015(10229)
- 2014(9758)
- 2013(9650)
- 2012(8898)
- 2011(7953)
- 2010(7717)
- 2009(6988)
- 2008(6839)
- 2007(6039)
- 2006(5053)
- 2005(4324)
- 学科
- 济(34800)
- 经济(34767)
- 管理(25568)
- 业(25412)
- 企(19926)
- 企业(19926)
- 方法(16482)
- 数学(14928)
- 数学方法(14826)
- 学(11509)
- 农(10534)
- 财(10196)
- 中国(8775)
- 贸(8134)
- 贸易(8133)
- 业经(8028)
- 易(7949)
- 制(7266)
- 农业(7227)
- 产业(6862)
- 务(6495)
- 财务(6494)
- 财务管理(6485)
- 地方(6308)
- 企业财务(6207)
- 环境(6026)
- 结构(5874)
- 技术(5825)
- 体(5340)
- 银(5219)
- 机构
- 大学(139238)
- 学院(139081)
- 研究(53177)
- 济(53130)
- 经济(52192)
- 管理(48773)
- 理学(43549)
- 理学院(42934)
- 农(42126)
- 管理学(41983)
- 管理学院(41771)
- 科学(39965)
- 中国(36903)
- 农业(34266)
- 业大(32876)
- 所(30118)
- 京(29128)
- 研究所(28455)
- 农业大学(22950)
- 中心(22761)
- 财(22071)
- 江(20076)
- 省(19764)
- 院(19254)
- 室(19135)
- 财经(18361)
- 业(18337)
- 科学院(18109)
- 实验(18066)
- 北京(17612)
- 基金
- 项目(107024)
- 科学(81646)
- 基金(78395)
- 家(75005)
- 国家(74452)
- 研究(63860)
- 科学基金(60841)
- 自然(44325)
- 自然科(43319)
- 自然科学(43292)
- 省(42616)
- 自然科学基金(42578)
- 基金项目(42378)
- 社会(40665)
- 社会科(38678)
- 社会科学(38665)
- 划(37103)
- 资助(31486)
- 教育(28376)
- 重点(25422)
- 计划(25341)
- 科技(23867)
- 发(22945)
- 创(22569)
- 部(22321)
- 科研(22000)
- 编号(21664)
- 创新(21348)
- 业(21197)
- 农(19424)
共检索到188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骞予 赵娅红 吕怡颖 邓晨宵 肜磊 卢超 余磊 戴利利 齐颖 高鹏华 蔡宪杰 闫鼎 黄飞燕 韩天华
【目的】为探明生物炭施用量对烟草旺长期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结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改善烟草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以及为生物炭在植烟土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以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在施肥减量10%的前提下,设置施用生物炭250 g/株(A_(1))、300 g/株(A_(2))和350 g/株(A_(3))3种处理,并以常规施肥为对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处理旺长期烟株根际土壤真菌ITS1基因进行测定。【结果】施用生物炭可以改变土壤真菌α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在所有土壤样品中A_(3)处理真菌多样性及丰富度最高。门水平上,各处理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相对丰度与生物炭施用量呈负相关,担子菌门相对丰度与生物炭施用量呈正相关。纲水平上,施用生物炭降低了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提高了伞菌纲(Agaricomycetes)和银耳纲(Tremellomycetes)的相对丰度。属水平上,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青霉菌属(Penicillium)、枝孢瓶霉属(Cladophialophora)、螺旋聚孢霉属(Clonostachys)等真菌相对丰度;提高了镰刀菌属(Fusarium)、Saitozyma、锥盖伞属(Conocybe)、附球菌属(Epicoccum)等真菌相对丰度。FUNGuild真菌功能预测发现,各样本根际土壤真菌的功能类型以腐生营养型与腐生营养型—共生营养型为主。生物炭处理中植物病原相对丰度均低于对照。【结论】施用生物炭350 g/株烟株有效改善了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利于维持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土壤病原真菌的丰度,可为植烟区合理施用生物炭提供技术指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泽斌 高熹 王定斌 郭丽红 王定康 徐胜光
为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以及3个生物炭施用量递增处理的根际土壤ITS2区和16S r DNA-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下机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各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OTU丰度、分布、α多样性、群落种类组成及丰度信息,并对群落组成及丰度分别进行了PCA聚类分析及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50150 g/棵的施用范围内,增加生物炭的施用量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均匀程度,真菌则相反;施
关键词:
生物炭 烟草 根际土壤 微生物 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体渊 陈泽斌 靳松 赵凤 王定康 郭丽红 徐胜光
【目的】为了对施用生物炭后的烟叶细菌的种类变化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调查。【方法】以烟叶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处1理为施用生物炭50 g/株(Y4.1);处理2为施用生物炭100 g/株(Y5.1);处理3为施生物炭150 g/株(Y6.1)和处理4不施用生物炭作为对照(Y1.1)。应用Illumina测序平台的Mi Seq高通量测序仪对施用生物炭后烟叶内生细菌的16S r DNA-V4区扩增子进行测序。并应用Qiime和Mothur等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物种的丰度
关键词:
烟草 内生细菌 生物炭 测序 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飞燕 肜磊 薛至勤 叶贤文 王志江 谢永辉 柯艳果 赵娅红 吴治兴 吕怡颖 余磊 潘义宏
【目的】通过研究根结线虫病患病烟株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明确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结线虫病患病烟株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结果】根际土壤真菌OUTs数健康烟株与病株分别为2120个和1170个,健康烟株土壤真菌OUTs数是病株的1.81倍,特有OTUs数是病株的3.31倍;病株根际土壤的Shannon、ACE和Chao1等指数分别较健康烟株降低了12.16%、52.96%、50.40%。病株根际土壤中桑尼被孢霉(Mortierellasarnyensis)、未分类被孢霉菌属(unclassified_g__Mortierella)、未分类真菌界(unclassified_k__Fungi)和未分类青霉菌属(unclassified_g__Penicillium)的相对丰度较健康烟株分别增加了139.01%、134.83%、203.27%和361.94%,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PCoA分析结果表明,健康烟株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土壤pH与土壤常见病原菌镰刀菌属(Fusarium)呈显著负相关,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与土壤有益微生物被孢霉属(Mortierella)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明显降低了真菌OUT丰度,影响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分布和相对丰度。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养分互作,共同影响根结线虫病的发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凌寒 张裕棠 方宇 刘玲玲 蔡永占 刘冬梅 韩小女 余磊 齐颖 刘佳妮
【目的】揭示不同品种患病根际土壤真菌中的差异显著物种,探讨根际土壤真菌与不同品种烟草互作关系,为品种抗性机理研究以及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云南省8个主栽烟草品种的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结果】8个品种的患病根际土壤真菌OTU丰度值分布在822~1126之间,各品种间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与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K326、云105、云87和云99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门水平上,各品种患病根际土壤真菌主要以Ascomycota(子囊菌门)、Mortierellomycota(被孢霉门)和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各处理组主要以Microidium属、Fusarium(镰孢菌属)、Humicola(腐质霉属)、Mortierella(被孢霉属)和Alternaria(链格孢属)等为优势菌属。LEFSe显著差异分析表明:Humicola(腐质霉属)、Candida(假丝酵母属)、Plectosphaerella(小不整球壳属)、Alternaria(链格孢属)、Papulaspora(丝葚霉属)、Fusarium(镰孢菌属)、Boeremia属、Mortierella(被孢霉属)、Gibberella(赤霉菌属)是不同品种烟草患病根际土壤的重要差异显著物种。【结论】不同品种烟草的患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显著差异物种的分布与品种抗性存在一定联系。对黑胫病具有较高抗性的品种(云97、K326、云100和云87)中以有益菌为主,而在感病和中抗品种(红大、云105、云116和云99)中则聚集了部分病原菌。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品种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建华 杨波 刘畅 王彦 马琨
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下土壤真菌群落构成、多样性及功能特性,旨在为合理增施有机肥和保障玉米田土壤生态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施肥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使用高通量测序和FUNGuild对不同施肥量下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构及功能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脲酶、过氧化氢酶等的含量,且与有机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降低真菌群落丰富度;从真菌门水平看,不同施肥量下土壤中真菌群落占主导地位的为子囊菌门、毛霉菌门、担子菌门和卵菌门,与不施有机肥的对照相比增施中量牛粪处理下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较高;从真菌属水平看,优势属包括镰刀菌属、腐质霉属、油壶菌属和小粉孢属。增施有机肥提高了共生营养型和腐生营养型的相对丰度,且随着增施有机肥量的增加,病理营养型的丰度呈现递减的趋势;增施有机肥的处理木质腐生真菌数量明显高于不施有机肥的处理,而植物病原菌和动物病原菌的数量均低于对照,因此,认为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能够优化土壤微生物环境,利于玉米植株产量的提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芳 张康康 谷思诚 刘婷 袁金展 胡立勇
通过盆栽方式进行水稻秸秆炭、水稻谷壳炭、果木木炭等3种生物质炭比较试验,每盆土壤15kg,参照大田用量模式设置了5、10、20、40t/hm2 4个秸秆炭水平,20、40t/hm2 2个谷壳炭与木炭水平,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物质炭在一定范围内都能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以秸秆炭效果最好。不同秸秆炭施用量比较,干物质量和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在20t/hm2时达到最高,生物量较不施炭对照提高51.45%,谷粒产量增加72.55%。施用谷壳炭以40t/hm2效果较好,产量提高60.52%。施用20t/hm2木炭有提高地上部生物量与产量的作用,但增加至40t/hm2则明显降低。适量施用生物质炭能够增加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和总养分含量,以秸秆炭效果最好,谷壳炭次之,木炭最差。木炭的碳含量高达74.28%,过量施用显著降低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对水稻生长不利。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水稻 生长 产量 土壤养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焕焕 李茂森 王丽渊 冯慧琳 刘福童 杜君 任天宝 高卫锴
采用大田小区处理方式,分别设置常规施肥(CK)和750 kg/hm~2生物炭+常规施肥(T)2组试验,探究生物炭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含量,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与CK相比,生物炭处理后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增加,分别提高了1.82%、12.36%和64.5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分别降低了2.02%和9.00%;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烤烟根际土壤中优势细菌与土壤pH、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碳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Myxococcota和Desulfobacterota与土壤pH、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Bacterdidota与Patescibacteria与土壤pH、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生物炭施用通过改善根系周围矿质营养和微生物群落进而提高烟叶质量。生物炭有利于成熟期土壤养分固持及根际促生细菌群落增加。
关键词:
生物炭 烤烟 植烟土壤 细菌 群落结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宇 白涛 刘冬梅 韩小女 刘舜 王瑞宝 郭永升 陈小龙 王柄权 程凌寒 黄飞燕 余磊 蔡永占 刘佳妮
【目的】为改善云南烟区植烟土壤微生态环境及从土壤生防菌筛选等角度防治烟草黑胫病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健康与患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健康烟株根际土壤(ZCTY)和患病烟株根际土壤(HJTY)真菌OTU数分别为1809个和1479个,同时ZCTY的OTU数、特有OTU数分别是HJTY的1.22、1.62倍,且HJTY中的真菌物种量、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ACE、Chao1和Shannon指数较ZCTY分别降低了31.87%、30.47%和0.68%;同时,优势种属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Fusarium)、Spiromastix和青霉属(Penicillium)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较ZCTY相比,HJTY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和青霉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177.06%、54.32%和144.27%,而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Spiromastix是HJTY的特有菌属;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油壶菌属与有机质、碱解氮均呈显著负相关,镰刀菌属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Soilcoccozyma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lectosphaerella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而青霉菌属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外瓶柄霉属(Exophiala)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烟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丰富度的降低及群落结构的改变是烟株患黑胫病后的重要指征之一,其中镰刀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青霉属等相关病原菌及腐生菌显著增加,毛壳菌属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受到土壤微生态环境中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敖金成 周桂夙 李永梅
[目的]了解连作及其与根腐病感染对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为连作土壤微生态环境定向调控和根腐病精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分别选取连作2,4和8年烟田健株(依次记为HT2、HT4、HT8)和根腐病感病烟株(依次记为ST2、ST4、ST8)根际土壤,以同区域撂荒2年以上耕层土壤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连作年限烟田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并基于冗余分析探讨了土壤化学性质与真菌群落分布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CK)相比,连作和感病降低了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健株根际土壤真菌优势菌群累积相对丰度总和小于病株。属水平上,连作2年和4年烟田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增幅为81.3%~665.1%,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淡紫紫孢菌属(Purpureocillium)相对丰度降幅为295.2%~1387.1%;种水平上,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相对丰度增幅为88.5%~844.3%。土壤指示物种相对丰度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土壤化学性质与真菌群落丰度密切关联,其中pH值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连作和感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核心环境因子。[结论]连作和感病降低了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及有益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提高了病原菌的相对丰度,茄腐镰刀菌可能是引起试验烟株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志远 阮彦楠 王伟 陈检锋 赵文军 陈华 付利波
【目的】为了解施用不同梯度氮磷钾推荐用量下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从云南省澄江县烟区采集不同推荐施肥用量处理中的土壤样品,提取土壤总DNA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烟田中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细菌域有7个优势种群,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这些优势群落占所有有效序列的90%以上。相对于不同氮、钾梯度施用量,不同磷梯度的养分用量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在磷施用量为67.5 kg/hm~(2)处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3个α多样性指数最低即OUT=1494(P=0.067),Shannon=5.98(P=0.016)和Simpson=0.9891(P=0.043)。通过不同养分互作条件下优势种群变形菌门α多样性的比较发现,在N=90 kg/hm~(2)的处理中,磷钾不同养分梯度组合可显著改变土壤优势种群变形菌门的多样性,其中当磷的施用量为45 kg/hm~(2),钾的施用量为405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低,分别为4.640(P=0.049)和0.967(P=0.053),其中当磷的施用量为22.5 kg/hm~(2),钾的施用量为270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4.87(P=0.049)和0.976(P=0.053)。在P=45 kg/hm~(2)的处理中,不同氮、钾组合梯度下,未发现显著改变土壤优势种群变形菌门的α多样性指数的效应,但是当氮和钾(N_(2)K_(3))施用量分别为90 kg/hm~(2)和405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4.640(P=0.370)和0.967(P=0.444),相对低于其他处理组。【结论】不同施肥制度能够通过改变土壤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关键词:
植烟土壤 氮磷钾 细菌群落 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晓园 黄瑞寅 刘意旋 何经纬 和锐敏 李宙文 何岸 安玉兴 罗莎莎
【目的】研究施用生物炭对烟叶品质、土壤养分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置4个处理(SWT1:常规施肥;SWT2:常规施肥+生物炭1500 kg/hm~(2);SWT3:常规施肥+生物炭2250 kg/hm~(2);SWT4:常规施肥+生物炭3000 kg/hm~(2)),测定各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分析成熟期植烟土壤养分和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施用生物炭对植烟土壤养分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无显著影响;相比SWT1处理,施用生物炭各处理烤后烟叶感官质量显著提高,其中SWT3处理的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杂气、使用价值和总得分分别提高13.85%、6.56%、10.87%、8.70%、4.62%、12.31%和6.25%,表现最优;相比SWT1处理,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上升,烟株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Chao1指数)、多样性(Shannon指数)、总ASV数(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扩增子序列变异体)和独有ASV数呈下降趋势,差异细菌数量呈上升趋势;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等为各处理的优势菌门,门分类水平下,不同处理的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施用生物炭提高了f__Rhizobiaceae、g__Allorhizobium、g__Neorhizobium、g__Pararhizobium、g__Rhizobium等固氮菌以及f__uncultured_Actinobacterium、f__Burkholderiaceae、f__Pseudomonadaceae、o__Pseudomonadale、g__Pseudomonas、g__Sphingopyxis、g__Dyella、g__Massilia等促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s__unclassified_Anaerolineaceae、g__unclassified_Caulobacteraceae等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ASV分类水平下,AN(碱解氮)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土壤因子。【结论】施用生物炭提高了烤后烟叶感官质量,其中2250 kg/hm~(2)的处理表现最优;施用生物炭降低了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提高了根际土壤固氮菌、促生菌、反硝化细菌等有益菌相对丰度,有利于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柴小粉 杨雅菲 张杰 韩振海 许雪峰 张新忠 吴婷 王忆
为揭示有机肥施用量对不同树龄果园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在北京市昌平区选择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的苹果园,采集0~20cm的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及分析土壤真菌丰富度、群落组成和群落结构,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该苹果园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特别是碱解氮)含量增加;2)有机肥施用量相同时,随着树龄增加果园土壤真菌丰富度增加;而有机肥施用量对幼龄果园土壤真菌的丰富度和成龄果园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有更多的影响;3)该苹果园土壤真菌包括7个门,其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菌群,并且有机肥施用量使优势菌的占比发生改变,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增加,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降低;4)通过RDA分析表明,假霉样真菌属、毛壳菌属和镰刀菌属与果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在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上也有正向作用。综上所述,适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可增加有益真菌组成,从而提高树体长势和果实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应美 卢灿华 罗朝旺 苏家恩 吴德喜 夏振远
【目的】获得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根际土壤中病原菌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微生物诱集法分离植烟土壤中的微生物,结合平板拮抗和温室盆栽试验筛选烟草黑胫病生防菌,利用16S rDNA 序列分析法鉴定,通过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借助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烟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从20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土壤细菌120株,获得了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2株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其抑菌率分别为76% 和72%,防效分别为64%和76%;施入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后,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分别为3.02×10~(4)个/g和8.13×10~(3)个/g,均比对照降低了2个数量级;芽孢杆菌79-14和05-1506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等,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子囊菌门、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等,子囊菌门、罗兹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结论】筛选到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它们降低了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量,改变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优势种群比例,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钟睿 周晓蓉 张稚钦 夏超 李娜娜 张兴旭
本研究通过根系染色和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孢子形态学鉴定分析了榆中栽培(内生真菌感染,endophyte-infected,E+;无内生真菌感染,endophyte-free,E-)和野生条件下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系丛枝菌根侵染率、根际土壤中孢子密度以及AMF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栽培条件AMF侵染率显著高于野生条件(P<0.05)。栽培条件下,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3gansuensis)对醉马草A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