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1)
2023(5456)
2022(4449)
2021(3977)
2020(3290)
2019(7041)
2018(6754)
2017(12397)
2016(6902)
2015(7212)
2014(6834)
2013(6690)
2012(6042)
2011(5389)
2010(5068)
2009(4587)
2008(4407)
2007(3766)
2006(3213)
2005(2532)
作者
(22482)
(19042)
(18765)
(17506)
(11883)
(9394)
(8260)
(7526)
(7162)
(6563)
(6371)
(6161)
(6161)
(6053)
(5881)
(5752)
(5653)
(5649)
(5495)
(5378)
(5032)
(4587)
(4395)
(4305)
(4231)
(4129)
(4124)
(4029)
(3925)
(3770)
学科
(24559)
经济(24434)
管理(19171)
(19166)
(14221)
企业(14221)
方法(11791)
数学(10791)
数学方法(10719)
(8817)
(7062)
(6590)
(6562)
贸易(6562)
中国(6457)
(6420)
农业(5825)
业经(5751)
技术(4792)
环境(4634)
(4302)
(4290)
财务(4252)
财务管理(4244)
企业财务(4048)
产业(3855)
地方(3727)
(3692)
(3548)
(3481)
机构
大学(98013)
学院(97783)
(38560)
经济(37941)
管理(36837)
研究(34541)
理学(33342)
理学院(32934)
管理学(32269)
管理学院(32125)
(27745)
科学(25007)
中国(23971)
农业(22624)
业大(22373)
(19819)
(18668)
研究所(17674)
(15672)
农业大学(15574)
中心(15468)
财经(13262)
(13229)
(12308)
(12250)
(11948)
经济学(11851)
北京(11635)
(11619)
(11614)
基金
项目(76198)
科学(58883)
基金(56584)
(53427)
国家(52996)
研究(47109)
科学基金(43864)
社会(31621)
自然(30886)
基金项目(30882)
自然科(30200)
自然科学(30183)
(29984)
社会科(29953)
社会科学(29943)
自然科学基金(29687)
(25995)
资助(21722)
教育(20782)
重点(17614)
计划(17148)
编号(16382)
(16278)
(16085)
(15967)
科研(15688)
科技(15516)
创新(15296)
(15266)
(14133)
期刊
(35320)
经济(35320)
学报(25530)
(24447)
研究(21762)
科学(20240)
大学(17917)
学学(17590)
农业(16737)
中国(16662)
管理(11175)
(11111)
(9075)
业大(8121)
农业大学(6999)
业经(6827)
经济研究(6641)
(6477)
(6202)
金融(6202)
财经(6157)
科技(6012)
技术(5554)
(5208)
问题(5171)
林业(5051)
商业(4991)
中国农业(4908)
教育(4775)
资源(4658)
共检索到127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希  赵爽  史亚东  孙虹  董雪娜  陈素梅  房伟民  陈发棣  
[目的]连作导致‘滁菊’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及品质下降。通过研究生物有机肥(BOF)对‘滁菊’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探究‘滁菊’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方法]在‘滁菊’扦插育苗及大田移栽时分别或同时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共设4个处理:1)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定植(CKn+CKf);2)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CKn+BOF);3)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定植(BOF+CKf);4)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BOF+BOF)。测定不同处理中‘滁菊’的根系活力,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鲜花产量,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希1  赵爽1  史亚东2  孙虹2  董雪娜1  陈素梅1  房伟民1  陈发棣1*  
摘要:[目的]连作导致‘滁菊’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及品质下降。本文通过研究微生物有机肥(BOF)对‘滁菊’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探究‘滁菊’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方法]在‘滁菊’扦插育苗及大田移栽时分别或同时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试验共设 4 个处理:1)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定植(CKn+CKf);2)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施用 BOF 定植(CKn+BOF);3)常规土壤施用 BOF 育苗+连作土壤定植(BOF+ CKf);4)常规土壤施用 BOF 育苗+连作土壤施用 BOF 定植(BOF+BOF);测定不同处理中‘滁菊’的根系活力,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洪生  周晓冬  闫霜  刘小雪  王增辉  孔祥云  刘正柱  
为了开发能够缓解黄瓜连作障碍的微生物有机肥,提高连作土壤黄瓜生产率和品质。采用不同浓度和比例的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舒展曲霉和以鸡粪为主发酵而成的有机肥混合成微生物有机肥,应用于连作障碍黄瓜的生产上。结果表明,微生物有机肥能够取代化肥满足黄瓜生长期间的养分需求,能抑制黄瓜病害的发生,发病率比对照和化肥处理分别下降47.4%~69.6%和58.7%~57.6%,同时,微生物有机肥能极大地提高黄瓜Vc和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度减少硝酸盐在黄瓜果实中的残留和积累,以有机肥中含有枯草芽孢杆菌108cfu/g、舒展曲霉活孢子105cfu/g处理效果最好,每株黄瓜植株施用500 g最佳,与化肥处理相比,黄瓜Vc...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玲  欧阳立明  陆小辰  
以山东寿光辣椒大棚的连作土壤为基质,以无机肥料作对照,向辣椒连作土壤中基施5种不同配方的有机肥,调节土壤N、P、K至相同水平,研究其对辣椒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同时采用RAPD和平板稀释计数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不同肥料处理组中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大部分种类的有机肥均能增加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其中,以蚕沙和酵母发酵废液复配的有机肥(SYM)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多样性最高,且在促进辣椒生长、抗猝倒病、提高辣椒品质(维生素C和辣椒素含量)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结果表明:以发酵废料为基础的配方有机肥应用于连作土壤中,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改善土壤的微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琳  阮云泽  沈宗专  李荣  杨兴明  沈其荣  
采用可培养平板计数方法和PCR-DGGE技术,以施用生物有机肥(BIO)健康(BIOH)、发病(BIOW)和未施用BIO健康(CKH)、发病(CKW)4个处理的根际土壤为供试样品,研究可培养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变化,以及可培养细菌的EP指数差异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BIO能显著增加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并减少根际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数量(P<0.05);不同根际土壤样品的快速生长细菌和慢速生长细菌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快速生长细菌分别占群体总数的40.9%(BIOW)、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佳芳  唐兵  赵欢  苟久兰  张萌  陈龙  
为筛选出对头花蓼连作障碍调控效果较好的肥料品种,研究阿姆斯生物肥、地宝生物肥、药渣菌肥(RW促腐剂)、头花蓼专用肥等几种肥料对头花蓼连作土壤中栽培植株生长、产量、营养元素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头花蓼连作不施肥的产量较低,仅247 kg/667m2,土壤中微生物放线菌>细菌>真菌。施肥后头花蓼1级、2级分蘖数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加62.5%125%和41.18%123.53%;产量提高55.87%418.62%;根、茎、叶中总元素含量分别提高0.97%16.39%、6.33%23.14%和3.59%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佳芳  唐兵  赵欢  苟久兰  张萌  陈龙  
关键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韦中  朱震  高雪莲  邓开英  冉炜  沈其荣  
利用平板计数、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PCR-DGGE指纹图谱等方法研究田间条件下连作番茄和辣椒施用生物有机肥(BOF)和常规施肥(CK)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产量分别提高了26.0%和19.9%,青枯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1.5%和44.7%;对于未发病植株,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植株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62.7%和142.4%,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32.8%和39.6%,真菌数量分别减少了43.9%和53.1%,病原菌数量分别减少了73.2%和90.1%;对于发病植株,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果  周晓博  
近年来化肥减量及提倡有机肥政策的逐步实施使化肥污染问题得到缓解,而化肥和有机肥究竟影响环境的具体程度和作用方式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运用预测模型分析了化肥、有机肥用量改变对农业污染控制的影响和对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关于化肥减量和提倡有机肥的农业政策对确保农业经济效益增长、有效扼制化肥污染做出了积极贡献;有机肥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但目前其推广力度仍未达到理想状态,需继续发掘其使用潜力、发挥其生态环保价值;化肥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作为有机肥的补充、发挥其传统优势,但应注重加强对化肥的污染控制,提高有机肥的质量标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世鸣  任丽轩  霍振华  杨兴明  黄启为  徐阳春  周俊  沈其荣  
【目的】探讨西瓜与旱作水稻间作减缓西瓜连作障碍的可行性,并从微生物多样性与连作障碍关系角度阐释该方法的作用机理。【方法】盆栽方法研究西瓜与旱作水稻间作改善西瓜连作障碍的效果,传统微生物计数及磷脂脂肪酸(PLFA)法研究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果】西瓜连作土壤上单作西瓜其枯萎病发病率为66.7%,死亡率为44.4%,与旱作水稻间作后西瓜生长正常。西瓜定植30d后,间作处理西瓜根际的尖孢镰刀菌数量显著低于单作;50d后,间作西瓜根际土中的真菌数量显著低于单作,而细菌、放线菌及总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单作。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单作处理的西瓜根际土壤中真菌数量较多,细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红楼  肖斌  余有本  王飞权  姚丽娟  李冬花  
【目的】探讨生物有机肥对春茶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生物有机肥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好氧发酵技术,分别以鸡粪、玉米秸秆和牛粪、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堆制优质生物有机肥料A和B。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2 250 kg/hm2生物有机肥A和B及施用450 kg/hm2无机复合肥和有机肥等4个不同施肥处理(分别为T1,T2,T3和T4)对春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肥能显著提高春茶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T1,T2,T3,T4处理分别增产23.5%,21.8%,15.0%和9.9%;4种施肥处理的茶鲜叶内含物含量均大于不施肥处理;T1,T2,T3,T4和不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媛媛  马慧媛  黄亚丽  邢慧珍  徐炳雪  贾振华  郑立伟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保高丰农场为试验地点,在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化肥减量10%,30%,50%,100%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冬小麦产量分别为6 510.65,6 237.30,6 084.15 kg/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5)和仅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T1),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T5)增产13.42%。从土壤酶活性变化看,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T1)、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4.33%,15.60%,14.08%,9.12%,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2%,7.22%,10.47%,5.4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3.89%,30.35%,66.45%,57.19%。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增施生物有机肥所有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细菌、真菌数量升高,但真菌占比降低。从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析,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所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处理(T3)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T5)提高了3.61%,19.74%,22.43%,土壤微生物菌群含量发生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平  董海龙  徐玉梅  王建明  
为测定生物有机肥在田间对西葫芦生长影响及根结线虫防治效果,使用由不同菌株发酵的生物有机肥处理西葫芦及根结线虫发生严重的区域,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使用生物有机肥后,首先可显著提高植株茎粗、叶绿素含量、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其次可显著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密度、根结指数和单株根系虫卵数,明显减轻根结线虫田间发病率,最高防效可达63.00%;同时还可显著提高土壤中自由线虫数量。因此,使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西葫芦植株生物量,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的田间危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诚  刘东海  乔艳  刘友梅  李双来  陈云峰  
为了研究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进行了7年的施用15.0,7.5 t/hm2有机肥(包括EM堆肥、EM鸡粪肥和传统堆肥)、施用化肥和对照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用量的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小麦产量增加。施用化肥也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与土壤脲酶的活性。土壤脲酶的活性在不同施肥处理中的变化趋势是:对照<化肥处理<堆肥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施肥措施中的变化趋势是:化肥处理<对照<堆肥处理。不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可心  于亚楠  张建  姜斯琪  沈其荣  周园园  陈巍  蔡枫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2种木霉生物有机肥与不同比例化肥配施对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以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靓竹’和木霉菌NJAU 4742及T1菌株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共设计8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F),75%化肥+25%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1),25%化肥+75%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2),100%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3),75%化肥+25%的T1生物有机肥(Y1),25%化肥+75%的T1生物有机肥(Y2),100%的T1生物有机肥(Y3)。施肥处理间总氮、总磷和总钾养分均等。[结果]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相对于CK,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相对于单施化肥处理(CF),25%或75%的木霉生物有机肥分别与75%和25%化肥配施均显著提高蕹菜的株高、产量和根部鲜质量,同时也提高蕹菜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施用100%的生物有机肥相对于CF处理增产不显著,且植株氮和钾含量显著偏低(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