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4)
2023(4441)
2022(3748)
2021(3256)
2020(2902)
2019(6319)
2018(6289)
2017(12242)
2016(6508)
2015(7523)
2014(7614)
2013(7842)
2012(7622)
2011(6780)
2010(6861)
2009(6094)
2008(6032)
2007(5465)
2006(4776)
2005(4325)
作者
(20355)
(16937)
(16799)
(16030)
(10964)
(8019)
(7830)
(6715)
(6415)
(6128)
(5803)
(5724)
(5569)
(5438)
(5419)
(5298)
(5255)
(5042)
(4973)
(4935)
(4510)
(4277)
(4172)
(3922)
(3786)
(3779)
(3775)
(3677)
(3502)
(3499)
学科
(33077)
经济(33049)
(20836)
管理(18080)
(16571)
企业(16571)
方法(13442)
技术(12434)
数学(11135)
数学方法(11017)
产业(9090)
业经(7899)
地方(7655)
中国(7627)
(7446)
贸易(7443)
(7411)
(7248)
(6837)
金融(6837)
技术管理(6703)
(6680)
(5984)
银行(5968)
(5752)
(5459)
农业(5217)
结构(5155)
地方经济(4811)
(4707)
机构
学院(100097)
大学(99712)
(47270)
经济(46512)
管理(38247)
研究(37115)
理学(32737)
理学院(32402)
管理学(31992)
管理学院(31792)
中国(27236)
科学(22067)
(21540)
(19421)
(18055)
研究所(17735)
(17253)
中心(16302)
业大(15390)
(15083)
经济学(15031)
财经(14555)
农业(13831)
经济学院(13798)
北京(13733)
(13253)
(13143)
技术(12294)
(12054)
(11961)
基金
项目(67282)
科学(52759)
研究(49196)
基金(47881)
(42302)
国家(42029)
科学基金(35318)
社会(31520)
社会科(30295)
社会科学(30290)
(27057)
基金项目(25198)
(22422)
自然(21693)
教育(21379)
自然科(21191)
自然科学(21187)
自然科学基金(20812)
资助(19687)
编号(18657)
(16900)
重点(15818)
(15418)
(14954)
创新(14520)
成果(14500)
发展(13842)
(13655)
国家社会(13597)
课题(13474)
期刊
(50618)
经济(50618)
研究(29778)
中国(19887)
学报(15499)
(15281)
管理(14933)
科学(14679)
(12448)
技术(11682)
大学(11663)
学学(11173)
农业(11113)
(9663)
金融(9663)
教育(8960)
国际(8573)
经济研究(8451)
业经(7923)
(7593)
技术经济(7378)
问题(7191)
财经(7021)
科技(6951)
(6778)
(6345)
世界(6068)
(5718)
论坛(5718)
(4927)
共检索到152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乃全  
本文以高科技行业中的生物技术业为例 ,分析了导致高科技产业区域聚集的原因 ,并对中、美、英三国生物技术产业聚集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子彪  刘爽  李喆  
利用1995—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生物制造业的相关数据,运用阈值协整模型,对中国及三大区域的生物制造业产业聚集度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生物制造业的产业聚集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阈值协整关系;生物制造业的产业聚集度过高或过低对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负向影响;生物制造业的产业聚集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志康  
“生命产业”(LifeIndustry),范围包括食品加工、药品、种子生产、植物繁育、农业化学品和兽医药领域,在欧美,它特指利用、买卖和控制与食物、农业和健康有关的生物工业产品市场的跨国企业。生命产业产品市场日益增长,现已达到相当规模。1995年,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中文  
文章构建了一个技术溢出模型,模型的重要因素是知识和创新都是累积性的,技术溢出主要通过知识员工的流动。通过模型分析了第一代创新和第二代创新的成功概率及其收益关系,企业为了分享技术溢出的好处,在选择企业区位时会尽力聚集在同一地区,聚集也有利于创新和产业利润的提高,同时商业秘密保护并不能阻止技术的溢出,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聚集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剑  
本文选取世界7大区域30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小学女教师聚集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女性劳动参与率以及女性高等教育参与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一个国家中小学女教师的聚集程度与该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女性的高等教育参与率有正向的关系,但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路江涌  陶志刚  
本文利用Ellison and Glaeser(1997)衡量行业区域聚集和共同聚集的指标体系,考察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聚集程度在1998至2003年间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我们发现中国的行业区域聚集程度仍处在一个上升阶段。我们还注意到,无论就行业区域聚集程度还是行业区域共同聚集程度而言,中国目前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近期的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树林  吴赐联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区位因子一般分为地区的知识溢出能力、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9大类,本文假设这些区位因子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显著,将其引入模型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仅气候环境、基础设施、地区知识溢出能力和地区的技术实力等4个因子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区位选择有明显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李廉水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知识的产生;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扩散,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前东部地区产业聚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远  宋伟  
现代专利联盟几乎都出自电子、通信等技术标准化趋势愈演愈烈的产业,而在专利堆叠情况十分严重的生物技术产业却没有如人们所预计的那样出现大量的专利联盟。本文选取现有生物技术产业两种典型的专利联盟运行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种机制存在的阻碍因素,并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专利联盟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葛伟民  
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引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新材料技术结合运用的革命。下一轮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的发展。基因将成为新的国际竞争要素。有远见的国家已经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战略性产业并纷纷开始部署和落实发展规划。对生物技术革命的影响,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准确进行战略定位,正确宣传和引导,解决现存问题,以市场为导向,找到发展的突破口。作者在有关生物技术知识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信凯  涂圣伟  杨顺江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创新领域之一,以此为基础的生物经济将是人类即将进入的潜力巨大的新的经济形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发展领域走在了前列,本文试图通过对他们各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系统描述,探寻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寿鹏  
各国普遍确认,现代生物教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今后的世纪,由于非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利用再生资源再造各种新资源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本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生物技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批实验室成果正在向实用化、工业化过渡,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晨瑶  李廉水  程中华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机理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可以提供资源优势、形成技术创新网络、加剧竞争和降低成本,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出口贸易、产业成长能力、研发资本投入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支持等条件下,高技术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大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飞  
文章首先应用地理学方法分析了产业地理聚集的原因 ,并指出自然优势聚集力、外溢聚集力和人文凝聚力是产业地理聚集的基本动力 ;然后提出了利用产业地理聚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徐康宁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和消费两个方面研究产业聚集对区域居民福利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和对外开放制度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影响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产业聚集与居民福利水平存在"U型"关系,其对福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只有产业聚集程度高于某个"门槛值"时,产业聚集对居民福利才有促进作用。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产业聚集空间异质性特征,推导出居民福利的地区性差距将不断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