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7)
- 2023(2984)
- 2022(2478)
- 2021(2540)
- 2020(2175)
- 2019(4789)
- 2018(4756)
- 2017(8251)
- 2016(4905)
- 2015(5574)
- 2014(5702)
- 2013(5462)
- 2012(5458)
- 2011(4998)
- 2010(5171)
- 2009(5081)
- 2008(5246)
- 2007(5056)
- 2006(4535)
- 2005(4149)
- 学科
- 济(18432)
- 经济(18404)
- 管理(13555)
- 学(11813)
- 业(11462)
- 企(10014)
- 企业(10014)
- 方法(7094)
- 数学(5416)
- 数学方法(5228)
- 中国(4902)
- 理论(4694)
- 财(4399)
- 农(4261)
- 制(3850)
- 教育(3645)
- 业经(3481)
- 经济学(3373)
- 和(3295)
- 策(3072)
- 银(2926)
- 技术(2901)
- 银行(2899)
- 及其(2861)
- 行(2775)
- 体(2716)
- 农业(2680)
- 教学(2663)
- 务(2658)
- 财务(2648)
- 机构
- 大学(79050)
- 学院(75694)
- 研究(30182)
- 济(24683)
- 管理(24081)
- 经济(23961)
- 科学(22867)
- 中国(22385)
- 理学(20091)
- 理学院(19758)
- 农(19545)
- 管理学(19053)
- 管理学院(18925)
- 京(18109)
- 所(17604)
- 研究所(16201)
- 农业(15981)
- 业大(14910)
- 中心(13341)
- 江(13031)
- 财(12154)
- 北京(11389)
- 省(11358)
- 范(11214)
- 师范(10927)
- 院(10870)
- 技术(10501)
- 农业大学(10245)
- 州(9998)
- 室(9996)
- 基金
- 项目(48204)
- 科学(35700)
- 基金(33415)
- 家(31649)
- 国家(31375)
- 研究(30382)
- 科学基金(24724)
- 省(19136)
- 自然(17959)
- 自然科(17534)
- 自然科学(17524)
- 自然科学基金(17191)
- 社会(17158)
- 基金项目(16964)
- 划(16788)
- 社会科(15942)
- 社会科学(15938)
- 资助(14832)
- 教育(14554)
- 重点(11774)
- 编号(11475)
- 计划(10948)
- 成果(10770)
- 科技(10659)
- 部(10021)
- 发(9714)
- 科研(9693)
- 创(9459)
- 创新(8914)
- 课题(8866)
共检索到122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春红 曾斌 陆东东 罗昌 肖调义
为了了解配合饲料养殖鲫肝脏中脂肪蓄积状况,以及肥满度、体质量/体长、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系膜脂肪指数、肠道指数等6项生物学指标在评定养殖鲫肝脏脂肪蓄积程度中的作用,分别采用物理方法和索氏抽提法对30尾野生鲫和60尾配合饲料养殖鲫的生物学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HE染色法制作和观察了鲫肝脏组织切片;采用SPSS 19.0软件对生物学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鲫的肥满度、体质量/体长、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系膜脂肪指数、肠道指数、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值均高于野生鲫;其中野生和养殖鲫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11%±0.69%和19.49%±4.31%。肝脏...
关键词:
鲫 肝脏脂肪 蓄积 生物学指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付兵 郁二蒙 王广军 谢骏 李志斐 张凯 龚望宝 田晶晶
为了研究摄食蚕豆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脂肪蓄积情况以及形成原因,采集了摄食蚕豆的草鱼(试验组)和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对照组)的肝脏样本后,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两组草鱼肝脏进行病理学特征、脂质蓄积情况和肝细胞的超显微结构观察,同时检测与脂肪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草鱼相比,试验组草鱼肝脏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线粒体形态异常且数量减少;试验组草鱼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肝脏中TG、TC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著增加,但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草鱼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acc和fas)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长期摄食蚕豆的草鱼肝脏会发生脂肪变性,其可能与脂肪酸从头合成(DNL)增加、氧化应激增强及线粒体结构破坏等有关。研究结果将为脆肉鲩营养调控和预防鱼类肝脏脂肪变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舒常平 王宝维 李桢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目的】研究不同填饲期肥肝鹅肝脏组织中不同脂肪酸沉积与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及相关性。【方法】对200只100日龄青农灰鹅进行填饲,从填饲0 d起,每隔6 d屠宰1次,共6次。每次随机选取10只,每只为1个重复,屠宰测定肥肝重、肝中脂肪含量、各种脂肪酸含量和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①肥肝重随填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肝中粗脂肪含量(ether extract,EE)随肝重的增加而增加,以填饲18—24 d鹅的肥肝增重最快(504.67 g/6 d),12—18 d的次之。②肝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关键词:
填饲鹅 肝脏 脂肪酸 FAS基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其刚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周亚琴 林秀秀 朱健明 陈科全 彭侃 张宝彤 萧培珍
本实验探讨以猪肉粉为动物蛋白源的草鱼日粮中添加鱼溶浆粉和鱼油以补充鱼类所需的部分生长因子,对草鱼生长、肝脏脂肪含量和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以期达到节约鱼粉的目的。在实用配方模式下,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是添加6%猪肉粉(6P)、3%猪肉粉+3%鱼溶浆粉(3P3SW)、6%鱼溶浆粉(6SW)、3%猪肉粉+3%鱼溶浆粉+2%鱼油(3P3SW2O)、6%鱼溶浆粉+2%鱼油(6SW2O)和6%鱼粉(6F,对照)。在池塘网箱中饲喂(80.0±2.0)g的草鱼72 d。结果表明,6P和6F在SGR、FCR、PRR、ERR和HSI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鱼溶浆粉后,3P3SW、6SW与6F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春红 肖调义 胡毅 赵玉蓉 刘巧林
[目的]高密度养殖及饲料营养素不平衡等易导致草鱼肝脂过量蓄积,有关草鱼肝脂过量蓄积评价工作相对较少,本文旨在构建草鱼肝脂过量蓄积评价指标。[方法]采用物理检测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索氏提取法、石蜡切片法及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了245尾草鱼(平均体质量1 317.60 g)的4项形体指标,23项血清生化指标、肝脏脂肪含量、脂肪空泡及不同肝脂蓄积程度草鱼肝胰脏脂质分解相关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根据正态分布和3σ法则,取肝脂含量低于5%的草鱼各项指标在68.26%置信区间范围值为各指标正常参考值。将肝脂含量高于5%的草鱼各项指标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将平均值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的指标确定为草鱼肝脂过量蓄...
关键词:
草鱼 肝胰脏 脂肪蓄积 评价指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武之绚 陈钟玲 于建华 胡宗福 牛化欣 常杰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脂肪和脂肪酶水平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配制2个脂肪水平(180和220 g/kg)和3个脂肪酶水平(0、2500和5000 U/kg)的6种试验饲料,即C-0、C-2500、C-5000和H-0、H-2500、H-5000。挑选270尾初重为(7.34±0.16) g的细鳞鲑,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各组实验鱼分别投喂6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63 d。结果显示,1)不同脂肪含量和脂肪酶水平对终末平均体重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脂肪与脂肪酶二者均对机体的生长性能产生影响,其中同一脂肪水平,鱼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以C-5000组最高。2)H-0、H-2500、H-5000组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低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5000与C-0、C-5000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H-0、H-2500、H-5000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高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2500与C-0、C-2500组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武之绚 陈钟玲 于建华 胡宗福 牛化欣 常杰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脂肪和脂肪酶水平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配制2个脂肪水平(180和220 g/kg)和3个脂肪酶水平(0、2500和5000 U/kg)的6种试验饲料,即C-0、C-2500、C-5000和H-0、H-2500、H-5000。挑选270尾初重为(7.34±0.16) g的细鳞鲑,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各组实验鱼分别投喂6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63 d。结果显示,1)不同脂肪含量和脂肪酶水平对终末平均体重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脂肪与脂肪酶二者均对机体的生长性能产生影响,其中同一脂肪水平,鱼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以C-5000组最高。2)H-0、H-2500、H-5000组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低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5000与C-0、C-5000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H-0、H-2500、H-5000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高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2500与C-0、C-2500组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发 王浩宇 王浩 袁林
[目的]研究固始鸡和AA肉鸡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表达及肌肉脂肪酸的差异,为调控不同生长速度肉鸡脂肪代谢和日粮配制提供依据。[方法]取不同周龄固始鸡和AA肉鸡肝脏组织,用Trizol试剂提取肝脏总RNA,反转录后用RT-qPCR测定FAS mRNA表达水平;按照鸡FAS ELISA试剂盒说明处理肝脏样本,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值,计算FAS活性;利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和腿肌中肌内脂肪(IMF)含量;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168—2016》第三法测定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组成。[结果]AA肉鸡肝脏中FAS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固始鸡,品种与周龄互作对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0、3和5周龄时,AA肉鸡肝脏中FAS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固始鸡,而4和6周龄时两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品种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前期。4周龄时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IMF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6周龄时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IMF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4周龄,6周龄时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与4周龄相比,6周龄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IMF含量显著降低,固始鸡胸肌中含量显著降低,而腿肌中含量没有显著变化。AA肉鸡、固始鸡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总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脂肪酸组成品种间呈现显著差异,固始鸡胸肌和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AA肉鸡,特别是影响肉质风味的花生四烯酸含量;随着周龄增加,AA肉鸡胸肌和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固始鸡则显著降低,AA肉鸡花生四烯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固始鸡则显著增加。[结论]品种间FAS mRNA表达水平及FAS活性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肉鸡前期IMF含量显著不同的原因之一;脂肪酸含量可能是影响固始鸡鸡肉风味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燕 朱邦科 樊启学 胡培培 宋林 彭聪 宗克金 张云龙
以鱼油为对照组(FO),分别以1/2猪油(PL)、1/2大豆油(SO)、1/2葵花籽油(SFO)、1/2棕榈油(PO)、1/2玉米油(CO)替代1/2鱼油作为脂肪源,配制6组等氮(49.43%±0.19%)等能((18.09±0.03)MJ/kg)的饲料,对鳡幼鱼(体长(6.89±0.20)cm,体质量(3.09±0.23)g)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研究部分替代鱼油对鳡幼鱼生长、血清生化组成以及肝脏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均以葵花籽油替代组最大,其次是对照组和大豆油替代组;蛋白质效率、饵料系数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玉米油替代组和猪油替代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玉米油替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作伟 韩兴发 杜小刚 曾宪垠 曹晓涵
为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主动免疫对公猪肝脏脂肪代谢关键基因转录水平和酶含量的影响,选用36头公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免疫组和手术组(n=12),测定血清睾酮、甘油三酯、血糖及肝脏组织中脂肪代谢关键酶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肝脏组织关键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GnRH主动免疫后公猪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呈上升趋势,血清睾酮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公猪相比,免疫去势显著提高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含量(P<0.05),且显著提高肝脏FAS、ACC、微粒体甘油三脂转运蛋白(mTTP)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激素敏感酯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周文 孙超 姜东凤 侯增淼 刘春伟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小鼠脂肪组织和肝脏生脂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基因(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及脂解相关基因激素敏感脂酶基因(HSL)和甘油三酯水解酶(TGH)时序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DHA(6.25和12.5 g/kg)灌胃小鼠,分别于0,1,2,4,8,16和24 h处死,取脂肪组织和肝脏,提取总RNA,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SQ)RT-PCR方法检测生脂及脂解基因PPARγ、SREBP-1c、FAS,及脂解相关基因HSL和TGH的时序表达规律。【结果】脂肪组织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杜震宇
养殖鱼类脂肪肝病,是困扰水产养殖业多年的广发性病害,虽经多年研究和防治实践,至今尚不能得到根本遏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养殖鱼类脂肪肝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从营养和饲料、养殖环境、鱼类生理特性、物种差异和遗传变异等5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导致养殖鱼类肝脏脂肪过量累积的原因。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鱼类脂肪肝研究和防治实践中存在的可能误区,并结合自身多年在鱼类、哺乳动物和人类脂肪肝研究中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了养殖鱼类脂肪肝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营养型脂肪肝"与"氧化型脂肪肝"的区分标准,揭示了当前鱼类脂肪肝防治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并对今后鱼类脂肪肝研究和防治实践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策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凡 陆星 文华 田娟 刘伟 蒋明 杨长庚 喻丽娟 梁宏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萍 田晶晶 张凯 夏耘 王广军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谢骏
为探讨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脂肪蓄积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10%和20%皇竹草粉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3%,脂肪水平为8%),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g] 8周,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和20%皇竹草粉显著降低腹腔脂肪指数(P<0.05),组织切片显微结构显示,相比对照组,皇竹草粉组的草鱼肝脏脂滴数量均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大小明显变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随着皇竹草粉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添加水平相比对照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皇竹草粉组肝脏中的TG、TC和NEF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脂肪生成相关5个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下调(P<0.0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等4个脂肪分解相关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P<0.05),肝脏组织中法尼酯X受体(fxr)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P<0.05)。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结果显示,10%和20%皇竹草粉组草鱼肠道内容物中肠道微生物的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与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皇竹草粉提高了草鱼肠道内菌群种类的丰度和多样性。从门分类来看,与脂肪蓄积相关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例在皇竹草组中显著降低(P0.05)。综上,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能够降低草鱼体脂蓄积,其中肠道菌群的改善可能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 脂肪蓄积 肠道菌群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萍 田晶晶 张凯 夏耘 王广军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谢骏
为探讨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脂肪蓄积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10%和20%皇竹草粉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蛋白质水平33%,脂肪水平8%),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g] 8周,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和20%皇竹草粉能显著降低腹腔脂肪指数。相比对照组,皇竹草粉组的草鱼肝脏脂滴数量均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大小明显变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随着皇竹草粉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其中20%添加水平相比对照组草鱼显著降低。皇竹草粉组肝脏中的TG、TC和NEF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脂肪生成相关5个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下调,pparα等4个脂肪分解相关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肝脏组织中法尼酯X受体(fxr)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结果显示,10%和20%皇竹草粉组草鱼肠道内容物中肠道微生物的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皇竹草粉提高了草鱼肠道内菌群种类的丰度和多样性。从门分类来看,与脂肪蓄积相关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例在皇竹草组中显著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例呈上升趋势。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可降低草鱼体脂蓄积,推测肠道菌群的改善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 脂肪蓄积 肠道菌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