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0)
- 2023(7384)
- 2022(6249)
- 2021(5653)
- 2020(4850)
- 2019(10692)
- 2018(10561)
- 2017(20355)
- 2016(11265)
- 2015(12426)
- 2014(12457)
- 2013(12290)
- 2012(11555)
- 2011(10455)
- 2010(10644)
- 2009(10138)
- 2008(10053)
- 2007(9039)
- 2006(7925)
- 2005(7553)
- 学科
- 济(39990)
- 经济(39895)
- 管理(37740)
- 业(33333)
- 企(28833)
- 企业(28833)
- 方法(16453)
- 财(15802)
- 制(14868)
- 数学(13605)
- 数学方法(13445)
- 中国(11021)
- 融(10416)
- 金融(10414)
- 农(10257)
- 体(10102)
- 银(9889)
- 银行(9874)
- 学(9858)
- 业经(9697)
- 务(9493)
- 财务(9473)
- 行(9453)
- 财务管理(9446)
- 贸(9197)
- 贸易(9195)
- 易(9046)
- 企业财务(9027)
- 体制(8739)
- 技术(7688)
- 机构
- 大学(163567)
- 学院(161503)
- 济(67629)
- 经济(66178)
- 管理(58009)
- 研究(57935)
- 理学(49287)
- 理学院(48706)
- 管理学(47928)
- 管理学院(47614)
- 中国(44567)
- 财(36690)
- 京(34130)
- 科学(33986)
- 所(29752)
- 财经(28059)
- 农(27932)
- 研究所(26652)
- 中心(26010)
- 经(25468)
- 江(25173)
- 业大(23579)
- 农业(21913)
- 经济学(21796)
- 北京(21319)
- 院(21143)
- 财经大学(21020)
- 经济学院(19584)
- 州(19564)
- 范(19436)
- 基金
- 项目(105679)
- 科学(83417)
- 基金(78444)
- 研究(76058)
- 家(69174)
- 国家(68670)
- 科学基金(58200)
- 社会(49520)
- 社会科(47086)
- 社会科学(47075)
- 基金项目(40788)
- 省(40011)
- 自然(37415)
- 自然科(36497)
- 自然科学(36480)
- 自然科学基金(35854)
- 教育(35064)
- 划(34384)
- 资助(32079)
- 编号(28806)
- 制(25219)
- 成果(25130)
- 部(24512)
- 重点(24412)
- 性(22332)
- 创(22231)
- 发(21816)
- 国家社会(21342)
- 教育部(21120)
- 课题(21020)
共检索到251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邓从先
在简述生物多样性国际保护法律体系构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生物多样性国际保护法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完善生物多样性国际保护法制的具体策略,旨在为未来中国参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条约的制定时提供立法建议。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国际保护 缺陷 完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传举 赵镔
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中居于重心地位。但多种因素,尤其是法律规制的长期空位和缺失,导致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长江保护法》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为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长江保护法》在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注重目标导向,并就搭建全流域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筑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生物资源监测以及深入推进禁渔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和系统部署,为我国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但需指出的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构建仍处于探索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旧存在配套制度迟滞影响实效、迁地保护作用发挥不突出、多重执法主体造成状态混乱、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制度缺位等现实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快配套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进程、重视迁地与就地双重保护作用、完善长江流域综合执法体系、填补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漏洞等完善建议,以期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高效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廖建求 邓敏
稀土资源保护虽然有相关的法律与政策群,但是仍存在诸多缺陷。稀土资源保护立法理念存在立法价值取向未根本改变、可持续理念缺失和生态安全理念弱化。稀土资源保护立法结构不完善,具体有基本法和专项管理法缺失、规范内部不协调、宏观调控法不完备。稀土资源保护立法侧重于公法与实体规范。稀土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权对权、义、责设置不科学。稀土资源保护的横向与纵向的立法权配置不合理。
关键词:
稀土资源 法律与政策 政策缺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文超 和丽芬
与投资者保护最为密切的法律包括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我国现行的这几部法律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法存在的若干立法缺陷以及相互之间的立法冲突影响了其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切实加强投资者保护,不仅取决于相关法律的完善与协调,也取决于宪法理念和政府信用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法律 立法缺陷 立法冲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军
行政法与刑法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门法。立法时间不一、立法考虑欠周,对行政法中的刑事责任内容规定过于细致等原因,直接导致行政法中的附属刑法规范与刑法典的相关规定发生冲突。解决这些冲突的最佳途径应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行政法中的附属刑法规范只笼而统之地规定衔接性条文,即只需规定"违反本法,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附属刑法条款即可,无需规定刑法条文序号、罪名和具体罪状。
关键词:
法律规范冲突 冲突原因 解决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霞 宋波 董邦俊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推动法律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状况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决策。由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在全国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西部唯一的发展模式选择 ,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必须制定一套适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法律体系 ,并最终实现“立法的生态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建明
如何有效保护环境已成为事关我国能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全局问题,而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又是有效保护环境的关键。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重对已有污染进行治理而轻对现有环境进行保护的缺陷,克服这一缺陷必须从加快转变立法观念、加强立法实践、改进执法与司法的方式、强化法律监督、加大对公民环保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宣传力度等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法制建设 立法观念 宣传力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飞燕
在分析中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而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对策。这对建立具体规范的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制度,以及改善农业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环境 法制建设 环境公益诉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福兴 姜丽秋
生物多样性公共性特征的存在,决定了市场交换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要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本文从生态系统和物种等不同层次上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的现状以及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评价体系,并在资源、生态、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补偿 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小亮
一、关于制度创新差异性 与多样性缘由的不同理论解说 关于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缘由,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解说主要有: 1.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立足于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经济哲学基础,沿用新古典主义的边际成本——收益和供求市场均衡分析方法,从制度创新的动因源泉与条件以及变迁路径等角度,阐明了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之缘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迅
我国的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体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案件的管辖以及知识产权庭与其他审判庭的分工上还存在缺陷。因此应把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统一归知识产权庭审理,并在时机成熟时成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劲波 陈赛
建立良好、和谐一致的环境法律体系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础。《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目标责任制、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需要变革与创新。许多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亟待上升为法律制度。因此,《环境保护法》扮演着整合性环境立法的角色,修订时应持资源、环境与生态的整体观念。基于调研和理论思考,提出6点建议:提升立法层次、增强法律权威;确立环境优先、追求社会至善;制约行政权力、明确政府责任;提倡环境自治、保障公众参与;突破诉讼瓶颈、鼓励公益诉讼;理顺权责关系、提高管理效率,以期为《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环境法律制度...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 修改 环境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实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4)更加注重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后期管护的有效性,主要从技术和制度层面。[结论]土地整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贯彻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研究成果丰富土地整治内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秦小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从1994年1月1日生效以来,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消法》的不足也开始暴露出来。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提出及其标准 《消法》中第41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