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1)
2023(6726)
2022(5799)
2021(5383)
2020(4710)
2019(10250)
2018(10309)
2017(19609)
2016(11052)
2015(12438)
2014(12615)
2013(12155)
2012(11597)
2011(10276)
2010(10562)
2009(10301)
2008(10636)
2007(9874)
2006(8801)
2005(8287)
作者
(33163)
(28049)
(27927)
(26793)
(17896)
(13522)
(12602)
(10799)
(10652)
(10317)
(9652)
(9534)
(9221)
(9179)
(9044)
(8718)
(8357)
(8301)
(8222)
(8080)
(7228)
(6933)
(6882)
(6547)
(6388)
(6323)
(6303)
(6251)
(5839)
(5683)
学科
(42664)
经济(42586)
管理(37002)
(31939)
(27088)
企业(27088)
方法(17797)
(15290)
数学(15221)
数学方法(14950)
(14290)
中国(11480)
(11325)
(10484)
(9704)
业经(9467)
(9067)
财务(9041)
财务管理(9013)
(8977)
银行(8956)
企业财务(8456)
(8444)
(8153)
金融(8151)
体制(8150)
(8141)
税收(7707)
(7667)
地方(7643)
机构
大学(160851)
学院(159824)
(64435)
经济(62951)
研究(56533)
管理(55996)
理学(47099)
理学院(46548)
管理学(45525)
管理学院(45227)
中国(44093)
(34899)
(34899)
科学(34666)
(30091)
(29854)
(26556)
研究所(26477)
中心(26182)
财经(26136)
业大(24631)
农业(23656)
(23479)
北京(21886)
经济学(20599)
(20516)
(20307)
(20239)
财经大学(19127)
(19119)
基金
项目(100711)
科学(77748)
基金(72475)
研究(71636)
(64135)
国家(63624)
科学基金(53398)
社会(45351)
社会科(42936)
社会科学(42928)
(39382)
基金项目(37351)
自然(34376)
自然科(33569)
自然科学(33555)
教育(33510)
(33008)
自然科学基金(32959)
资助(30626)
编号(28025)
成果(24730)
(23438)
重点(23435)
(22610)
(20894)
(20629)
课题(20455)
创新(19535)
科研(19262)
(19172)
期刊
(76692)
经济(76692)
研究(49437)
中国(37317)
(30623)
学报(30209)
(28740)
科学(25026)
管理(23718)
大学(22960)
学学(21835)
农业(19009)
教育(17817)
(16842)
金融(16842)
技术(14123)
财经(14057)
(12150)
经济研究(11880)
业经(10680)
问题(9838)
(9664)
(9226)
业大(8504)
(8288)
财会(7979)
技术经济(7777)
会计(7635)
理论(7525)
统计(7471)
共检索到256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佩文  尚慧  黄春芬  董丽英  刘树芳  沐卫东  李家瑞  
本文介绍一种由新鲜鸡蛋黄20 g、食用植物油60 mL、加入清水、总体积1000 mL组成的可提高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的生物增效剂的应用技术。含3%~8%该生物增效制剂的2%阿维菌素乳油,施药后7 d,小菜蛾虫口平均下降率为85.79%~90.93%,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86.90%~91.59%,比单用2%阿维菌素乳油的平均防治效果提高率为5.85%~12.19%,平均校正防治效果提高率为5.26%~10.94%。用含3%~8%该生物增效制剂的10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BT),施药后7d,小菜蛾虫口平均下降率为83.42%~86.69%,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84.69%~87.8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程爱  王小平  陈章发  向延平  张友军  王奎武  朱国仁  
为了解长沙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现状及其抗性机理 ,1997~ 2 0 0 0年 ,用浸叶法监测了长沙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乙酰甲胺磷、氰戊菊酯、苏云金杆菌、抑太保和齐墩螨素 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 .结果表明 ,长沙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氰戊菊酯抗性为极高抗水平 ,对乙酰甲胺磷由中抗水平发展到了高抗水平 ,且二者抗性水平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对抑太保、苏云金杆菌和齐墩螨素均处于敏感状态 ,但对于抑太保和苏云金杆菌 ,个别年份抗性水平达到低抗水平 .增效剂磷酸三苯酯、94%增效醚、40 %增效磷对不同杀虫剂增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 ,磷酸三苯酯对乙酰甲胺磷、氰戊菊酯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 ;94%增效醚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春萍  李琪  程晋伟  陈洁  宗浩  
为了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固-液连续萃取法提取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仁的活性物质,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得率13.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浸膏中楝素的含量为17 mg/g。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不同稀释倍数的种仁甲醇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的测定,试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37.5%、47.6%和61.9%。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燕  何婕  叶翠玉  薛熠  
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 :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已增至 4 6 .1倍 ,昆明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敌敌畏 ,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抗性不明显 ;对氯氰菊酯、灭多威则产生了数百倍的高度抗性。室内生测表明田间抗性小菜蛾对锐劲特、除尽和菜喜高度敏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小菜蛾仍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亚平  马恩波  任竹梅  范仁俊  薛锐  
应用苏云金杆菌乳剂对地下害虫细胸金针虫进行了初步的防治研究 ,并对死虫进行了菌体培养检测。结果表明 ,细胸金针虫对苏云金杆菌较为敏感 ,在室内饲养条件下设不同浓度梯度毒土接入健壮供试虫体 ,在 4 8~ 96h之内虫体死亡率达到最高 ,其中低龄幼虫更敏感。通过死虫分离菌体培养检测可以看出 ,虫体死亡确因感染苏云金杆菌所致。培养菌落及菌体涂片镜检可以观察到苏云金杆菌不同发育历期的形态变化。苏云金杆菌可以作为高效的微生物杀虫剂用于地下害虫金针虫的防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娜   路杨   隋丽   王佳江   赵宇   李启云   张正坤  
【目的】明确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二者联用能否实现协同增效作用,为高效生物防治蚜虫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技术。【方法】通过莱氏绿僵菌孢子喷施异色瓢虫成虫、喷施蚜虫后饲喂异色瓢虫,分别以不喷施莱氏绿僵菌的异色瓢虫和饲喂不喷施莱氏绿僵菌蚜虫的异色瓢虫为对照,测定莱氏绿僵菌对异色瓢虫的直接和间接致病力;对蚜虫喷施莱氏绿僵菌,测定饥饿不同时间的异色瓢虫对其取食选择性;并测定取食莱氏绿僵菌处理的蚜虫后异色瓢虫对蚜虫的捕食能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指标,明确取食莱氏绿僵菌处理的蚜虫对异色瓢虫捕食蚜虫能力的影响;分别设置先施用莱氏绿僵菌再释放异色瓢虫和单独释放异色瓢虫两个处理,以虫口减退率为指标,利用控制试验测定莱氏绿僵菌与异色瓢虫联合应用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直接致病力与间接致病力评价均表明,异色瓢虫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饥饿处理0 h,莱氏绿僵菌处理组中异色瓢虫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取食选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在饥饿处理24和48 h后,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取食选择率均未出现显著差异,这与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论相符;莱氏绿僵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异色瓢虫对豌豆蚜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6585和0.6479,差异不显著(P>0.05);莱氏绿僵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异色瓢虫连续7 d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61.67和167.33粒,卵孵化率分别为65.60%和67.60%,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施用莱氏绿僵菌后再释放异色瓢虫处理组在释放瓢虫后第2—3天表现出更好的豌豆蚜控制效果,在第2—4天表现出更好的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控制效果。【结论】莱氏绿僵菌对异色瓢虫在捕食能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方面无明显影响,且施用莱氏绿僵菌后释放异色瓢虫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得到提高,二者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洪武  韩召军  王荫长  
通过棉铃虫室内抗性选育及田间种群抗性调查 ,对丙溴磷的抗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铃虫相对敏感种群 (抗性倍数 2 2 )经 12代 9次选育后 ,达到低水平抗性 (6 9倍 ) ,LD50 值比选育前提高 3 0倍 ;田间种群抗性调查表明 ,山东聊城种群对丙溴磷已产生低水平的抗性 ,抗性倍数为 5 7,由此认为丙溴磷推广使用后存在明显的抗性风险。考虑到治理措施的可行性 ,建议用混配混用的方法来延缓抗性的发展 ,同时还测定了丙溴磷与 4类 9种杀虫剂的混配增效作用 ,发现在 5 0 %和 90 %死亡率水平上 ,丙溴磷与辛硫磷、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硫丹等 4种杀虫剂的组合具有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雪岩  李红宝  王海光  王凤涛  曹世勤  
为保障小麦高产丰收和种子、环境安全,在小麦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过程中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以达到化学农药减施目的很有必要。在小麦的安全生产中,抗病品种应用、药剂种子处理、发挥天敌对麦蚜的控害作用以及使用农药增效助剂等减药措施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最为关键。本文对这些技术措施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及小麦高产丰收中发挥的减药增效作用进行了综述。这对于进一步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中推广应用绿色减药技术,降低农药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实现小麦安全生产和高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志刚  王静  楼为民  
通过4种药剂,多种浓度,2种施药方式对金钱松小卷蛾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雾效果优于打孔注药。喷雾最佳药剂为2.5%溴氰菊酯乳油,其2000,4000,8000倍3种浓度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打孔注药以50%甲胺磷原液剂量8,10ml效果较好,杀虫率可达85%以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琴  吴毅歆  张学传  熊菊惠  邓林富  何鹏飞  
为寻找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的更好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XF-1和香菇菌丝体研发生物诱抗剂香菇菌丝体裂解液(EXF-1)和EXF-1丙酮抽提液,并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其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及对大白菜根际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施用EXF-1和EXF-1丙酮抽提物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分别达65.07%和42.20%。同时该生物诱抗剂增加了大白菜根际芽孢菌和根际真菌,但减少了放线菌总量,起到调控根际微生态环境、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促进大白菜根生长的作用。Biolog生态板培养表面31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记祥  马良进  
简要回顾了虫生真菌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列举了虫生真菌所属的32个属,并对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白僵菌属Beauveria和绿僵菌属Metarhizium等9种虫生真菌的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雕蚀菌属Coelomomyces适合于防治蚊Culicidae幼虫;白僵菌属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成功的虫生真菌,它可用来防治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和松毛虫属Dendrolimus等多种农林害虫;绿僵菌在防治土居害虫方面如金龟子属Anisoplia幼虫有着独特的效果等。分析了虫生真菌的侵入机制,最后讨论了应用虫生真菌防治农林害虫的优势和不足。优势主要是昆虫病原真菌能侵染害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和能引起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建列  白海燕  陈毅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玲  樊虹  徐艳玲  张涛  秦利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针对昆虫病毒的作用机制、后效作用以及重组昆虫病毒和昆虫病毒感染增效物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坚华  李师默  祁红英  
PGPR在土传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上)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郭坚华,李师默,祁红英近百年来人们关于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表明,能在根际生长的微生物才是理想的生防因子。由于根际是抵抗土传病害病原菌侵染的前卫,病原物对根的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的过程中均受到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