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5)
- 2023(16841)
- 2022(14490)
- 2021(13826)
- 2020(11466)
- 2019(26028)
- 2018(25866)
- 2017(48728)
- 2016(27080)
- 2015(30489)
- 2014(29852)
- 2013(29197)
- 2012(26645)
- 2011(24089)
- 2010(24341)
- 2009(22523)
- 2008(22410)
- 2007(20053)
- 2006(17823)
- 2005(15796)
- 学科
- 济(95581)
- 经济(95439)
- 管理(89560)
- 业(81118)
- 企(71143)
- 企业(71143)
- 方法(41212)
- 数学(33837)
- 数学方法(33375)
- 财(30164)
- 中国(26771)
- 农(26626)
- 业经(25131)
- 制(24543)
- 学(23615)
- 技术(21033)
- 务(19570)
- 财务(19488)
- 财务管理(19443)
- 理论(19221)
- 地方(18795)
- 企业财务(18432)
- 银(18277)
- 银行(18219)
- 农业(17728)
- 和(17358)
- 行(17246)
- 划(16821)
- 贸(16679)
- 贸易(16667)
- 机构
- 大学(376072)
- 学院(373845)
- 管理(148287)
- 济(141103)
- 经济(137654)
- 理学(126154)
- 理学院(124668)
- 研究(124631)
- 管理学(122582)
- 管理学院(121850)
- 中国(95003)
- 京(81300)
- 科学(78623)
- 财(70587)
- 所(63080)
- 农(60415)
- 江(57830)
- 研究所(57181)
- 中心(56658)
- 业大(55818)
- 财经(54518)
- 北京(51510)
- 范(50048)
- 师范(49543)
- 经(49356)
- 农业(47109)
- 州(46430)
- 院(45662)
- 经济学(41340)
- 技术(40994)
- 基金
- 项目(251999)
- 科学(197591)
- 研究(186053)
- 基金(180572)
- 家(157453)
- 国家(156095)
- 科学基金(133707)
- 社会(114862)
- 社会科(108614)
- 社会科学(108587)
- 省(99789)
- 基金项目(95980)
- 自然(86905)
- 教育(85850)
- 自然科(84818)
- 自然科学(84793)
- 划(83882)
- 自然科学基金(83295)
- 编号(76137)
- 资助(72876)
- 成果(63517)
- 重点(56651)
- 创(55799)
- 部(54764)
- 课题(53485)
- 发(53323)
- 创新(51479)
- 制(48384)
- 科研(47717)
- 项目编号(47549)
- 期刊
- 济(162351)
- 经济(162351)
- 研究(110953)
- 中国(79368)
- 学报(61074)
- 管理(59295)
- 财(56664)
- 科学(55809)
- 农(55643)
- 教育(47727)
- 大学(46542)
- 学学(43497)
- 农业(38137)
- 融(34519)
- 金融(34519)
- 技术(33211)
- 财经(26666)
- 业经(26202)
- 经济研究(23993)
- 经(22752)
- 业(21724)
- 图书(20876)
- 科技(20098)
- 问题(20018)
- 版(18637)
- 理论(18209)
- 技术经济(17733)
- 现代(17534)
- 实践(16604)
- 践(16604)
共检索到565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晓东 李天柱 宋丹荣
以生物制药产业为背景,采取案例研究方法,瞄准沙利度胺、伟哥等四种经历失败重获新生的创新药物为研究对象,回溯其"失败-成功"的重生过程,抽象归纳"科学家(大学、科研院所)—大企业合作-核心公司""科学家(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专家型公司逐步内化为核心公司"及"科学家(核心公司)—核心公司全面行动"三种典型挽救路径,进而针对生物制药创新各方及失败药物挽救各参与方提出多种管理启示。
关键词:
生物制药 挽救路径 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晓东 张鹏飞
本文从挽救技术创新失败项目的视角切入,回溯沙利度胺、伟哥等四种失败药物的挽救过程,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重点描述"科学家"在挽救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科学家群"的典型特征,主要包括"核心+外围"群结构、能力互补、意识互补、宽容失败且永不言败及高度开放,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积极应对创新失败并有效驾驭创新失败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生物制药 失败挽救 科学家 典型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天柱 银路 程跃
本文以生物制药产业为背景,选择安进、基因泰克等四家美国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了"独立-借助传统大型企业"、"独立-合作发展"及"‘纽带-核心’渐进式发展"等的三条典型发展路径,并分析了不同企业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原因,进而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得出对我国生物技术企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启示。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发展路径 原因 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锦希 赵悦 丁志琛
如何科学制定创新药价格,一直是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德国的药品参考定价法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本文在分析德国创新药定价方式演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AMNOG创新药定价机制的流程与特点,评价其创新激励作用以及对药品可及性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在有效控制药品价格、保证新医改政策有效推行的前提下,完善创新药物定价政策提供启示。
关键词:
德国创新药 定价制度 药物经济学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蔡伟 蒋信海
生物制药是高精尖领域,影响也深远重大。我国生物制药研究目前还主要集中在研究所和高校,许多研究成果都没有转化为产品。国外发达国家的很多成熟技术和产品对外设置了壁垒,也造成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无法通过技术引进来实现快速成长。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而探索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产业升级的路径。本文认为,可以借助我国发达的互联网及通讯技术,加快生物制药行业信用系统及信息追踪、社会透明化监管工具的建设开发;加快立法,明确生物制药产业的约束边界以及手段;行业组织及政府相关部门等应提高产业化运作的技术
关键词:
生物制药 产业升级 法律约束 产业资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天柱 银路 石忠国 程跃 孟炯
通过对大量现实案例的总结,从产业层面揭示生物制药创新的"接力创新"特质。分别总结了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的内涵和特征,研究了这两类公司在生物制药创新中的职能分工,并分析了两类公司接力合作的方式和时机,进而归纳了生物制药产业的可持续创新机制。最后,依据本文研究的规律,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特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生物制药区域产业创新平台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可星 任文娟 霍传冰
从比较管理的视角,通过对不同管理情境下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间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显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进行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与演进机理,分析中国与美、日发达国家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具体差异,以期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与产业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一定理论基础,提供管理思路和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锦希 罗茜玮
评价日本创新药物定价机制,能为我国进一步落实新医改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在剖析日本创新药物定价机制特点的基础上,从卫生费用、健康效益、研发投入和产出等方面的指标对其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药品价格规制政策有效兼顾了鼓励创新和控制医疗成本两个方面,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药物 定价机制 成本效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天柱 马佳 梁萌萌 冯薇
通过观察和追溯生物制药、纳米等产业,发现这些产业采取"接力创新"这一特殊的创新模式。以生物制药创新为例,研究了接力创新的内涵,并从主要优势、与其他创新模式的关系、易发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最后总结了运用接力创新的主要思路,即帮助创新主体明确定位与科学决策、指导建设产业集群和创新网络以及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清俊 孙海
21世纪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三个领域之一的纳米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将对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纳米生物制药"是一门结合"纳米科学"与"生物制药"的重大高新技术领域。本文研究了我国纳米生物制药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实力分布情况,认为利用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纳米生物制药领域迅速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纳米生物制药 创新 产学研合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德胜 宋金波 戴大双 徐坤
通过对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三阶段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基于熵的模糊决策分析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方法形成决策的原始数据,结合模糊数学和熵的思想,以条件熵度量分析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运用双基点法建立了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此确定各方案的优劣顺序。最后,通过项目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熵 生物制药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霍传冰 韩政 可星
基于CAS理论视角,明确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构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概念模型图,找出组成该系统的产业技术创新流程及惯例,并阐述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机制。与此同时,构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演化的遗传算法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结果表明,产业技术扩散对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有显著增强作用,而产业吸收能力作为技术创新惯例则在适应度函数的迭代计算中起到显著约束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制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遗传算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鹏飞 董晓东
采用多案例研究设计,从挽救技术创新失败项目的视角切入,回溯沙利度胺等四种失败创新药物的挽救全程,对比分析挽救过程中所有科学家的行为及作用,进而提取挽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此类科学家具备"跨界型""高度异质性集成能力"两大特征,属于典型的巴斯德象限式科学家。最后,为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应对创新失败并有效挽救创新失败提供有益的若干管理启示。
关键词:
失败挽救 科学家 行为 特征 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颜建周 董心月 王梦媛 邵蓉
以印度第二大制药企业雷迪博士实验室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仿制药—创新药"的转型升级路径,总结其在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策略。最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企业转型的不同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仿制药质量、促进我国仿制药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印度 仿制药企业 转型升级 雷迪博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阮梅花 孙继林
本文介绍了欧洲创新药物计划,分析了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欧洲创新药物计划对我国医药创新的启示,指出医药创新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需要政府机构、相关行业中的利益集团与行业中每个人、每个团队和组织加强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