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7)
- 2023(4399)
- 2022(3545)
- 2021(3353)
- 2020(2797)
- 2019(5930)
- 2018(6058)
- 2017(11532)
- 2016(6186)
- 2015(6965)
- 2014(6892)
- 2013(7106)
- 2012(6560)
- 2011(6076)
- 2010(6193)
- 2009(5757)
- 2008(5578)
- 2007(5404)
- 2006(4886)
- 2005(4274)
- 学科
- 农(43397)
- 业(31353)
- 济(29006)
- 经济(28987)
- 农业(28880)
- 管理(13911)
- 技术(11959)
- 业经(11874)
- 企(11113)
- 企业(11113)
- 农业经济(9541)
- 村(8808)
- 农村(8801)
- 方法(8296)
- 数学(7630)
- 数学方法(7589)
- 发(7419)
- 土地(6892)
- 中国(6771)
- 劳(6517)
- 劳动(6517)
- 制(6465)
- 发展(6410)
- 展(6409)
- 农业劳动(6273)
- 人口(6020)
- 地方(5899)
- 收入(5896)
- 及其(5809)
- 动力(5803)
- 机构
- 学院(96188)
- 大学(89216)
- 农(43707)
- 济(42635)
- 经济(41831)
- 管理(37524)
- 研究(34103)
- 农业(33249)
- 理学(32725)
- 理学院(32475)
- 管理学(32008)
- 管理学院(31851)
- 中国(26601)
- 业大(25159)
- 科学(22206)
- 农业大学(20068)
- 所(18422)
- 京(18306)
- 中心(17108)
- 研究所(16735)
- 业(16250)
- 江(15937)
- 省(14727)
- 经济管理(14613)
- 财(13762)
- 发(12499)
- 科学院(12412)
- 州(11839)
- 技术(11612)
- 经济学(11213)
- 基金
- 项目(65969)
- 科学(51258)
- 研究(49817)
- 基金(46373)
- 家(41001)
- 国家(40534)
- 科学基金(33907)
- 社会(31552)
- 社会科(29483)
- 社会科学(29474)
- 省(28827)
- 农(26511)
- 基金项目(25314)
- 划(22064)
- 编号(21970)
- 自然(20684)
- 教育(20294)
- 自然科(20159)
- 自然科学(20155)
- 自然科学基金(19792)
- 资助(17150)
- 发(16444)
- 成果(15967)
- 业(15895)
- 创(14900)
- 部(14614)
- 重点(14561)
- 创新(13998)
- 课题(13749)
- 制(13336)
共检索到145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兴 马志卿 李广泽 冯俊涛
讨论了生物农药的定义、范畴和特点 ,对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述 ,认为生物农药大有发展前途 ,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生物农药的方向和侧重点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生物体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畅华仪 张俊飚 何可
生物农药的环境友好特性使其逐渐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关注农户对生物农药的采用行为,将有利于生物农药的推广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利用湖北省388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应用Binary logistic模型讨论了技术感知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用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技术感知细分为"技术获取感知"和"技术服务感知"两大类,探究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等不同层面技术感知对农户采用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技术服务感知在农户生物农药采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不同技术服务主体作用强度依次为: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组织,而技术获取感知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影响较小。据此,文章提出了旨在推进农户采纳生物农药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桑贤策 罗小锋
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764户水稻和小麦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概率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评估了新媒体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同时检验不同类型新媒体的作用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新媒体使用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使用新媒体的农户若未使用新媒体,其生物农药采纳概率将下降26.5%,实际未使用新媒体的农户若使用新媒体,其生物农药采纳概率将提高32.9%。(2)不同类型新媒体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纳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短视频类、社交通信类和内容聚合类。(3)从群组差异性来看,新媒体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户生物农药采纳促进作用更大。(4)信息能力在新媒体影响农户生物农药采纳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建议完善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机制,增加有效信息供给,加大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有序引导不同资本禀赋农户使用新媒体获取学习农业技术信息知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桑贤策 罗小锋
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764户水稻和小麦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概率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评估了新媒体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同时检验不同类型新媒体的作用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新媒体使用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使用新媒体的农户若未使用新媒体,其生物农药采纳概率将下降26.5%,实际未使用新媒体的农户若使用新媒体,其生物农药采纳概率将提高32.9%。(2)不同类型新媒体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纳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短视频类、社交通信类和内容聚合类。(3)从群组差异性来看,新媒体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户生物农药采纳促进作用更大。(4)信息能力在新媒体影响农户生物农药采纳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建议完善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机制,增加有效信息供给,加大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有序引导不同资本禀赋农户使用新媒体获取学习农业技术信息知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丽云 孙培龙 张立钦
针对国内外微生物农药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综述了微胶囊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农药中的意义及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化的控制释放作用的特点 ,阐述了界面聚合法和凝聚相分离法是微生物微胶囊制备的主要方法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表 1参 1 1
关键词:
微胶囊技术 微生物农药 控制释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蒋琳莉 黄好钦 何可
本文基于激励理论和认知理论探究不同类型农业环境政策(技术培训、经济补贴)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技术扩散行为(试用行为、采用行为、推荐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并在真实情境下开展田野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试用行为方面,经济补贴与技术培训均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前者的影响表现出即效性,而后者表现出时滞性,且后者可通过环境责任意识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试用行为;在采用行为方面,经济补贴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技术培训可通过环境责任意识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采用行为;在推荐行为方面,技术培训不仅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还能够通过生态价值认同、自我效能感知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推荐行为,实现新技术由个体向群体扩散,而经济补贴不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于精准设计农业环境政策、有效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转变与技术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素琴
新生物农药─—EB-82灭蚜菌中国农科院生防所承担的EB-82灭蚜菌制剂研究已通过鉴定。它是新型广谱性杀蚜虫生物农药,主要杀虫组分为酯溶性留醇类化合物。田间经21种作物多点试用200倍液,对多种蚜虫防效在95%以上,且兼杀叶螨,保护天敌,可取代部分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福亮 郁万文 张远兰
以40个20年生银杏无性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种皮酚酸含量、单株种实产量、出皮率和单株经济产量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的单株产量、酚酸含量、单株经济产量差异显著,出皮率达到显著性水平。结合银杏无性系的种实产量、出皮率、外种皮酚酸含量和单株经济产量,采用欧氏距离和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把40个无性系分成4大类。其中第四类(16号(南林外1)、38号(南林外2))无性系的外种皮酚酸含量高,单株种实产量高,外种皮出皮率中等偏高,单株经济产量最高,可以为新型生物农药银杏定向栽培提供材料,具有较高的引种试验和推广潜力。
关键词:
银杏无性系 外种皮 酚酸 生物农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智 孙运军 钱荣华 丁学知 夏立秋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安全型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生物农药年产值不断攀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农药研究应用的主要方向。安全型生物农药代替有残留化学农药,高效的基因工程产品代替天然生物制剂将是未来农药市场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安全型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永庆 叶兵 吴常红 李学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关若冰 李海超 苗雪霞
RNA生物农药是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原理,通过抑制生物体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造成有害生物发育停滞或死亡,进而达到病虫害防控的目的。该技术不会改变有害生物的基因组,也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由于RNA生物农药具有精准、高效、绿色无污染等优势,受到了植物保护专家的重视,将其称为“农药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近年来,随着拜耳公司表达昆虫dsRNA的抗虫玉米MON87411获得多个国家的安全证书,引起各大传统农化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布局和产品开发。此外,还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涌现了一大批基于RNAi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控的新兴公司,极大地加速了RNA生物农药的产业化步伐。随着RNA生物农药的快速发展,必将改变全球农药市场格局,这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尽管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早,起点也很高,但是,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而应用开发相对薄弱,已经远远落后于国际同行。与传统农药相比,RNA生物农药无论是作用机理还是应用开发,均有其独特之处,亟需监管部门建立匹配的研发、应用、生产等技术标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生产进行监督指导,促进我国RNA生物农药的快速发展,降低国际农药巨头在该领域形成技术垄断的风险。基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RNA生物农药的国内外研发现状、商业化概况、未来发展趋势及欧美国家针对RNA生物农药相关的法规政策。此外,本文也指出了RNA生物农药在研发以及产业化过程中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期望为国内RNA生物农药开发与监管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山 谷祖敏 张杨
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源广泛等优点。本研究对近年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促进生物农药健康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