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3)
- 2023(17878)
- 2022(14625)
- 2021(13961)
- 2020(11481)
- 2019(26469)
- 2018(26466)
- 2017(49096)
- 2016(27146)
- 2015(31124)
- 2014(31142)
- 2013(29850)
- 2012(27441)
- 2011(24406)
- 2010(25195)
- 2009(22845)
- 2008(22585)
- 2007(20586)
- 2006(18327)
- 2005(16666)
- 学科
- 济(99925)
- 经济(99793)
- 业(71646)
- 管理(66746)
- 农(49795)
- 企(47466)
- 企业(47466)
- 方法(36364)
- 中国(33186)
- 农业(33111)
- 数学(31023)
- 数学方法(30315)
- 财(27532)
- 业经(26484)
- 学(25298)
- 地方(23800)
- 制(23148)
- 理论(21106)
- 教育(19150)
- 贸(17514)
- 贸易(17499)
- 银(17005)
- 银行(16964)
- 易(16954)
- 体(16799)
- 行(16272)
- 发(15871)
- 策(15848)
- 融(15788)
- 金融(15780)
- 机构
- 学院(366683)
- 大学(366063)
- 济(138702)
- 经济(135165)
- 管理(133506)
- 研究(127262)
- 理学(112866)
- 理学院(111469)
- 管理学(108878)
- 管理学院(108202)
- 中国(97387)
- 京(80445)
- 科学(79848)
- 农(75747)
- 财(68026)
- 所(64777)
- 江(64250)
- 中心(60003)
- 业大(58567)
- 研究所(58229)
- 农业(58199)
- 范(55081)
- 师范(54475)
- 财经(50383)
- 北京(50197)
- 州(48343)
- 院(45912)
- 经(45529)
- 技术(43883)
- 省(43759)
- 基金
- 项目(239868)
- 科学(186510)
- 研究(182162)
- 基金(167234)
- 家(145859)
- 国家(144266)
- 科学基金(122262)
- 社会(111147)
- 社会科(104520)
- 社会科学(104490)
- 省(98377)
- 基金项目(87166)
- 教育(86267)
- 划(80948)
- 编号(78451)
- 自然(76770)
- 自然科(74914)
- 自然科学(74893)
- 自然科学基金(73491)
- 资助(68019)
- 成果(66336)
- 课题(55898)
- 重点(54574)
- 发(52721)
- 部(51741)
- 创(49711)
- 创新(46126)
- 年(46060)
- 大学(45889)
- 性(45884)
- 期刊
- 济(168488)
- 经济(168488)
- 研究(113389)
- 中国(93365)
- 农(75148)
- 教育(63570)
- 学报(61230)
- 财(54800)
- 科学(52712)
- 农业(50616)
- 管理(48646)
- 大学(47683)
- 学学(42830)
- 融(35925)
- 金融(35925)
- 技术(35682)
- 业经(31998)
- 业(26466)
- 图书(26428)
- 经济研究(24502)
- 财经(24414)
- 问题(22254)
- 经(21183)
- 版(20331)
- 书馆(19555)
- 图书馆(19555)
- 职业(18083)
- 科技(17238)
- 坛(17126)
- 论坛(17126)
共检索到586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宗芸 高田钦 郑元林
基于国家对于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江苏师范大学开展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博士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对生物农学视角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生物学博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个性化博士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双导师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多元化人才评价与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进行了创新与实践,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坚 钟海平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探索建立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学位授权机制,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它促进了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改革,也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实施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吉首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其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光明 苏丹 贾国峰 孙琳 杨蕊
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与教育硕士研究生一体化培养的"3+1+2"模式,该模式是在"4+2"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完成大学本科阶段前3年学习任务,成绩优异(符合学校保送生相关规定)者通过笔试、面试合格后,进入"3+1+2"实验班。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和"严""精""巧""实"的培养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兼顾,提升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了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了学位制度以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位授权审核成为学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迄今为止进行的11次学位授权审核对全国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权学科、专业的合理布局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学位授权审核经历了授权权限逐渐下放,审核方式由总量控制下的鉴定性审核向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转化。对目前部分尚无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且未列入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通过对35所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初次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内容分析,提出了人才培养项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召军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稳步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探索"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客观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审视反思中提出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一体化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费兰凤
在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长春师范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理念,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施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创新工程,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建立学分认定激励机制,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成效显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柯慧明
构建高职本科一体化教学体系,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对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定位、专业和职业属性以及学术和技术关系的认识尚不深入,应从一个核心(全面育人)和四种属性(产业性、职业性、学术性、创造性)的维度加以审视。在实践中,要对高职本科教学体系做出系统的、分工合作的、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整体规划。
关键词:
高职本科 协同培养 教学体系 一体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温涛
随着全球IT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和企业对IT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滞后于技术发展、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实践教学不足、评价体系错位等问题,导致高校工程教育泛科学化、人才培养严重脱离产业需求。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经过深入学习和探索,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改革创新之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贵平 郑宝东 庞杰
产学研用结合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分析产学研用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各类竞赛、实验训练、科研训练、产业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载体等方面入手,全面探索适宜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
产学研用结合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建璋 郭赟嘉
"U-G-S"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而逐步形成的由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相互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一种合作开放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山西师范大学在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锐意进取,从目标设置、组织制度、合作内容、合作形式、保障体系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的体制机制,在实践中诠释了这一模式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人才培养 “U-G-S”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长效运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军 朱孟玲 刘庆新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素质,提高创业与就业能力的一条新路。"三位一体"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创业教学为基础,以创业模拟活动为载体,以创业实践活动为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创业教育平台、改革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营造创业文化、建立保障体系等措施实践畜牧兽医专业"三位一体"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青 闫思
在英国政府的教育新政指导下,高等教育研究部门、博士研究生本人、学校和管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共同为博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负责,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力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与雇主所需要的可转移技能和可雇佣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系统阐述了英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最新变化及特点,旨在对我国的博士人才开发与培养予以某些启示,从而激发更多学者和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和关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卫 崔伟 臧志军 冯松
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背景评价包括社会影响和声誉;输入评价包括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投入;过程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学生听课、教师备课等;输出评价包括毕业生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践证明,CIPP评价模型运用到人才培养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办学能力和质量,同时有利于扩大学校办学的影响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为适应国家服务外包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信息技术与管理,经济等相关学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2004年设立软件外包项目试点班;2009年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