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0)
2023(1952)
2022(1547)
2021(1190)
2020(835)
2019(1812)
2018(1417)
2017(2113)
2016(1378)
2015(1437)
2014(1493)
2013(1336)
2012(1259)
2011(1050)
2010(1047)
2009(917)
2008(891)
2007(817)
2006(689)
2005(575)
作者
(4018)
(3259)
(3206)
(3120)
(2014)
(1515)
(1473)
(1262)
(1192)
(1172)
(1161)
(1082)
(1022)
(1015)
(992)
(991)
(974)
(961)
(957)
(929)
(826)
(790)
(778)
(743)
(732)
(708)
(700)
(694)
(671)
(663)
学科
管理(5332)
(5067)
经济(5058)
(4034)
(3110)
企业(3110)
中国(2386)
方法(2010)
(1956)
数学(1793)
数学方法(1771)
(1669)
(1575)
财务(1571)
财务管理(1570)
企业财务(1539)
业经(1410)
地方(1284)
(1189)
贸易(1183)
农业(1165)
(1157)
教育(1149)
审计(1059)
环境(1042)
(1011)
(958)
产业(948)
产品(853)
信息(846)
机构
大学(19505)
学院(19231)
(8094)
经济(7936)
管理(7571)
研究(6911)
理学(6653)
理学院(6580)
管理学(6489)
管理学院(6454)
中国(4980)
(4248)
(3828)
科学(3749)
中心(3407)
财经(3103)
(3087)
(2909)
(2859)
(2814)
(2814)
(2795)
研究所(2785)
师范(2776)
业大(2737)
北京(2689)
经济学(2478)
教育(2438)
师范大学(2366)
财经大学(2276)
基金
项目(14214)
科学(11514)
研究(10908)
基金(10301)
(9044)
国家(8987)
科学基金(7891)
社会(7395)
社会科(7063)
社会科学(7061)
(5444)
教育(5264)
基金项目(5127)
自然(4645)
(4624)
自然科(4535)
自然科学(4535)
自然科学基金(4445)
编号(4285)
资助(4057)
成果(3417)
重点(3379)
国家社会(3328)
(3311)
课题(3225)
(3153)
(2874)
(2782)
发展(2776)
教育部(2735)
期刊
(7772)
经济(7772)
研究(6314)
中国(4815)
教育(4069)
(3020)
学报(2614)
管理(2571)
(2417)
科学(2372)
大学(2123)
学学(1916)
技术(1876)
农业(1826)
经济研究(1438)
统计(1335)
财经(1333)
(1203)
业经(1200)
会计(1190)
(1154)
(1146)
财会(1085)
职业(1084)
(1064)
金融(1064)
决策(1058)
问题(958)
理论(931)
技术经济(892)
共检索到29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连城  赵家章  张自然  王银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4年继续对35个城市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35个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略有提高,但生活成本满意度指数仍处于不满意区间,是拉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指数的最重要原因;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35个城市的房价仍然预期上升,但上升幅度有所下降;客观社会经济指数显示,东部城市生活质量高于中西部城市,但是部分城市存在主客观指数的反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郎丽华  张连城  赵家章  张自然  王银  郝宇彪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7年继续对全国35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跟踪调查。鉴于健康指数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首次在主观指标中,纳入针对居民健康水平的满意度调查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根据调查结果:客观生活质量指数在连续两年下跌后,2017年企稳回升;剔除因调查问卷有所改变的不可比因素,主观满意度指数与2016年基本持平;健康水平满意度指数加权平均值为52.52,该指数在城市间和不同年龄段之间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水平高于美国部分地区的健康水平满意度。就业前景预期专项调查显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郎丽华  张连城  赵家章  张自然  王银  郝宇彪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7年继续对全国35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跟踪调查。鉴于健康指数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首次在主观指标中,纳入针对居民健康水平的满意度调查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根据调查结果:客观生活质量指数在连续两年下跌后,2017年企稳回升;剔除因调查问卷有所改变的不可比因素,主观满意度指数与2016年基本持平;健康水平满意度指数加权平均值为52.52,该指数在城市间和不同年龄段之间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水平高于美国部分地区的健康水平满意度。就业前景预期专项调查显示:35个城市对就业前景预期的均值为57.92,略高于2016年的57.41;所有城市得分均超过了50,表明居民对就业前景的预期基本乐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  张连城  赵家章  张自然  王银  郝宇彪  杜雯翠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5年继续对全国35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5个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继续小幅提高;客观指数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出现了小幅回落。专项调查结果显示,35个城市房价上涨预期大幅度下降;居民最关注的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仍旧是空气质量,其次为食品安全、物价和交通状况;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沟通联系方面,其次为购物、服务便利和金融理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连城  赵家章  张自然  王银  
继2011年和2012年发布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之后,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于2013年3-5月继续对中国35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得出了评价2013年城市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度指数和客观经济指数。调查结果表明:与201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城市生活质量总体态势平稳,但是"两个反差"依然存在,同时,高企的生活成本、普遍存在的房价上涨预期,以及居民对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和空气质量的担忧,构成了极为严峻的挑战。要应对上述挑战,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赵家章  王银  郝宇彪  张自然  王钰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9年继续对全国35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9年35个城市居民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38.39,处于临界点(100)和有信心(150)的区间,与2018年(115.48)相比,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增强;教育质量满意度指数加权平均值为67.04,介于一般(50)和满意(75)之间,略低于2018年69.37的水平;健康满意度指数加权平均值为56.99,介于好(50)和很好(75)之间,低于2018年64.48的水平;医疗服务满意度指数加权平均值为62.80,低于2018年65.31的水平。调查结果表明,未来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为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连城  赵家章  张自然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于2011年首次发布了中国30个城市生活质量指数。2012年研究中心对城市生活质量继续进行调查。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得出了35个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客观指数以及各项细分指数。调查结果表明: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总体水平比2011年有所提高;但两个"反差"依然存在;高生活成本拖累了城市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提高;房价上涨预期成为城市生活成本继续上升的隐忧;城市规模过大可能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生活质量客观指数总体上要高于中西部地区。政府应有效遏制城市生活成本上升,稳定房价和物价水平,管理好通胀预期,控制过大的城市规模,这些都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家章  张连城  郝宇彪  张自然  王银  张平  杨春学  纪宏  郎丽华  徐雪  刘霞辉  王诚  张晓晶  田新民  赵家章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6年继续对全国35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客观生活质量指数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主观满意度指数保持了基本稳定。专项调查显示:全部35个城市的居民均认为空气质量是影响生活质量的最大因素,其次是物价、食品安全和交通;35个城市居民预期未来一两年内房价将呈现下跌趋势;对就业前景的预期处于基本乐观区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刁永祚  
提高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小康社会的实现是通过生活质量的提高来完成的。生活质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生活环境与个人主观评价的结合。改革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已经进入到追求生活质量的发展阶段。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京英  何强  于洋  
本文介绍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探索和研发的生活质量指数(YBLI),包括其构建背景、研究意义、指标体系以及测算方法;利用OECD公布的其成员国生活质量指数得分数据,深入研究了OECD成员国生活质量指数、物质生活条件指数和生活品质指数的统计特征,以及三者与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关系。结论表明:物质生活条件指数随收入的上升而提高,但生活质量指数和生活品质指数随收入上升的趋势却呈非线性特征,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较GDP更好的测算社会进步的方法,推动统计报表制度改革与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国宏  
用综合指数来衡量生活质量可以避免采用单个或系列指标描述时的缺陷,不仅可以测度出生活质量的存量,也可以测度出其流量,还具有简明、综合的量化特征。根据采用生活质量的五个方面共8个指标建立起来的生活质量指数(QOLI)测算,中国的生活质量水平已届中等,高于同类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接近于中等收入类型国家。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中国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成岐  
生活质量研究在西方兴起于60年代,它源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重新认识。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虽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过分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经济的繁荣也没给所有社会成员带来相应的富裕,收入分配不公平和机会不均等导致贫富之间悬殊日益增大,人们的相对贫穷或者说主观上的贫穷意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背景衬托下也显得更加强烈,贫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忧虑。严峻的社会现实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再迷信过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自然  袁富华  赵家章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组织了数十名专家学者,成立了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课题组。基于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体系设计,运用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和统计方法,课题组对中国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生活质量指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城市生活质量总指数和各个分项指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两大反差":一是高速的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存在反差;二是居民实际生活质量与居民主观感受存在反差。我们认为,在未来继续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章国荣  盛来运  王冉  
中国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水平?有何特点?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本课题建立了一套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从多个方面对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详细测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峰华,魏晓,王兴中,邵举平  
文章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的实际,创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会城市人口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排序和等级划分。通过排序和等级划分可以看出,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的优劣,与城市规模成正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市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