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4)
- 2023(5530)
- 2022(4541)
- 2021(4082)
- 2020(3385)
- 2019(7260)
- 2018(6771)
- 2017(12310)
- 2016(6915)
- 2015(7165)
- 2014(6727)
- 2013(6498)
- 2012(5817)
- 2011(5203)
- 2010(4954)
- 2009(4492)
- 2008(4296)
- 2007(3693)
- 2006(3129)
- 2005(2465)
- 学科
- 济(23919)
- 经济(23880)
- 管理(18589)
- 业(18540)
- 企(13970)
- 企业(13970)
- 方法(11839)
- 数学(10858)
- 数学方法(10767)
- 农(7752)
- 学(7420)
- 财(6752)
- 贸(6447)
- 贸易(6446)
- 易(6302)
- 中国(6014)
- 业经(5821)
- 农业(5420)
- 环境(4756)
- 技术(4656)
- 务(4252)
- 财务(4251)
- 财务管理(4247)
- 产业(4053)
- 企业财务(4053)
- 制(3834)
- 地方(3782)
- 划(3697)
- 银(3429)
- 出(3424)
- 机构
- 大学(97650)
- 学院(96761)
- 济(38081)
- 经济(37523)
- 管理(36677)
- 研究(35602)
- 理学(33019)
- 理学院(32631)
- 管理学(32007)
- 管理学院(31859)
- 农(27451)
- 科学(26403)
- 中国(24822)
- 业大(23520)
- 农业(21610)
- 京(20733)
- 所(19496)
- 研究所(18592)
- 中心(15424)
- 农业大学(15042)
- 财(14731)
- 院(13943)
- 江(13244)
- 北京(12844)
- 省(12752)
- 财经(12650)
- 室(12251)
- 实验(11758)
- 经(11722)
- 研究院(11628)
- 基金
- 项目(77438)
- 科学(59525)
- 基金(57246)
- 家(54823)
- 国家(54410)
- 研究(47009)
- 科学基金(44608)
- 自然(32042)
- 自然科(31296)
- 自然科学(31282)
- 基金项目(31232)
- 社会(30894)
- 自然科学基金(30759)
- 省(30379)
- 社会科(29346)
- 社会科学(29336)
- 划(26333)
- 资助(22217)
- 教育(20401)
- 重点(17914)
- 计划(17668)
- 科技(16624)
- 创(16345)
- 科研(16242)
- 发(16098)
- 编号(15956)
- 部(15765)
- 创新(15371)
- 业(14731)
- 专项(13627)
共检索到126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白保勋 樊巍 卞新民 杨海青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on the growth of poplar plantation and research the purification function of poplar trees for wastewater in Longhu Town of Zhengzhou during 2008 and 2009.Different hydraulic loading(0,3,6,9,12,15 cm?week-1) were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巍 高喜荣 郭良 杨洪义 曲进社
本文报道了施肥4年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的消长、水分物理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含量,其最适处理(100kgN/hm2+100kgP2O5/hm2)分别比施肥前提高21%、60%和14%;而施肥对全P、速效P以及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影响不大;对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的分析表明,施肥使土壤微生物总数比造林前提高了377%,从而提高土壤活性,促进林木生长。适当地施肥并不会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造成剧烈的影响。
关键词:
施肥,影响,土壤养分,土壤环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万鹏 李吉跃 胡兴宜 崔鸿侠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连栽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第1代林相比,第2代林土壤物理结构退化,土壤容重增大0.71%,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分别降低0.41%和6.89%,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增大,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减小;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连栽导致大量元素下降2.88%~12.20%,其中对N影响最大,K次之,P最小;连栽导致微量元素下降2.27%~53.37%,其中对Zn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Cu、Fe、Mn和S;连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也有影响,随着连栽代数增加,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唐洁 吴敏 杨艳
为探讨修枝强度、林农间种、异龄林等因素对洞庭湖洲滩钉螺孳生的影响,对拐棍洲有螺滩地杨树人工林的螺情分布进行了长期定点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杨树林,修枝次年林分内的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修枝当年,其中1/3修枝强度次年林分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较修枝当年分别降低了68.00%和80.80%。林农间种的杨树林较翻耕不种和不耕不种的杨树林抑螺效应显著,翻耕而不间种的杨树林,活螺框出现率与不耕不种的1年生杨树林一样,但活螺密度却较不耕不种下降了47.20%。异龄林营造后,活螺密度大致呈下降趋势,营造后的第2、3、4年时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分布较营造当年下降73.33%、50.00%、77.6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明芝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factors in 6\|year\|old poplar stands,including intercropping crops,application rate of fertilizer,and planting density of forest tree etc.,was carried out in the sandland of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l cours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oing intercropping,enlarg...
关键词:
黄河故道沙地 杨树人工林 间作方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园 邹春静 徐文铎
利用遥感技术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东北平原杨树人工林的立地因子与TM(thematic mapper)影像的关系,建立杨树林生长与植被因子和土壤因子的关系,拟合立地因子——林木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在吉林省农安县南部的防护林类型中,以可溶性总盐(X1)和pH值(X2)为影响林木高(H)生长的主导因子,回归方程为:H=8.431-119.699X1+1.617X2(P<0.01)。回归关系达到了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福德 姜岳忠 王华田 王迎 孔令刚
利用田间试验方法,对山东省莒县沭河流域杨树多代经营人工林产区不同林地间作农作物、林地抽沙换土、杨树人工林品种间轮作等措施对杨树人工林多代连作地力维持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抽沙换土有利于胸径和树高生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Cu、Zn、Mn的含量增加,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增长了1.55倍、2.05倍和1.24倍;主伐更新更换不同品种以后,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3年保持增长,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增长了3.18~23.91倍、3.40...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连作 地力维持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秘洪雷
近年来,农林业生产经营中盲目的水肥供应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发展滴灌栽培以及相应的水肥管理技术,可以在有效利用水分、养分资源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林地生产力,既能节约资源又能避免常规水肥管理造成的环境污染,符合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本研究以滴灌栽培的6年生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个施肥处理下(单株施N+P+K量分别为CK:0+0+0g,T1:72+12+36g,T2:108+18+54g,T3:144+24+72g,T4:180+30+90g,T5:216+36+108g,T6:25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江波 袁位高 戚连忠 朱锦茹
根据对常规栽培模式的杨树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分析 ,确定了各主要立地的培育目标 ,并计算数量成熟龄、经济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分析结果表明 :以净贴现值最大确定杨树最优轮伐期 ,1 2指数级培育小径材的轮伐期为 1 3~ 1 4a ,1 4指数级培育中小径材的轮伐期为1 2~ 1 3a ,1 6指数级培育大中径材的轮伐期为 1 2~ 1 3a ,1 8指数级培育大径材的轮伐期为 1 1~ 1 2a。表 4参 2
关键词:
杨属 人工林 轮伐期 成熟年龄 抚育间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彪 陈立欣 吴应明 胡旭 付照琦 高雅洁 葛艳灵 田沁瑞 林峰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下环境和生理对刺槐蒸腾耗水的调控机制,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降雨拦截试验(整个生长季减雨50%),连续监测刺槐的树干液流变化,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和水分生理变化,分析环境和水分生理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结果】(1)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刺槐的液流速率(J_s),干旱处理下平均J_s(0.92 g/(cm_2·h))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下的平均J_s (1.87 g/(cm_2·h)),但其变化规律相似。(2)干旱处理影响了刺槐的枝、叶相对含水量,且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枝、叶相对含水量降低。不同处理条件下,刺槐枝、叶水势和水容均呈“V”字型变化,干旱处理下的枝、叶片水势(-1.22 MPa、-0.72 MPa)低于对照处理(-1.15 MPa、-0.60 MPa)。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降低,分别为0.52 g/(cm_3·MPa)和1.05×10_-~2 g/(cm_2·MPa)。(3)刺槐树干液流的变化受气象因子、土壤水分条件和水分生理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处理条件下蒸散的主控因子均为太阳总辐射,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对刺槐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减弱,表明相较于干旱处理,对照条件下刺槐更依赖于组织水容储水来满足蒸腾耗水。【结论】研究揭示了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刺槐液流速率,但未改变其液流活动规律。刺槐人工林树干液流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共同影响,主导因子依次为气象因子、土壤水分和水分生理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干旱条件下人工林的蒸腾耗水过程的变化特征,对评估气候变化条件下黄土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春全 雷静品 刘晓东 成桂珍 李宝东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树冠结构的研究表明 :集约经营树冠的枝长分布和树冠形状有利于对光的截获 ;用分级标准木法实测叶面积指数 ,集约经营为 3 0 36 2m2 m-2 ,粗放经营为 2 1 786m2 m-2 ,前者是后者的 1 4倍。集约与粗放经营林分累积叶面积指数可以分别用下列模型进行估测 :ICLAI=0 .2 6 0 7 Z1.80 3 0 e-0 .164 3Z(R2 =0 .991 9)和ECLAI=0 .0 6 39 Z2 .64 80 e-0 .2 53 0 (R2 =0 .996 0 ) 。分别以平均木冠长为自变量 ,用上述模型计算集约与粗放经营林分累...
关键词:
集约经营 粗放经营 杨树人工林 树冠结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瑾 王瑞 邓芳芳 曹国华 王国兵
以东台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试验,设置了4个水平生物炭处理:低施用量(40 t·hm~(-2))、中施用量(80 t·hm~(-2))、高施用量(120 t·hm~(-2))及对照(0 t·hm~(-2)),对土壤蛋白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进行一年的动态测定;同时测定了土壤理化指标,以分析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与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pH值、全碳、有机碳及NH~+_4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和含水率;中、高生物炭施用量提高了土壤全氮、NO~-_3含量,低施用量则反之.3个水平的施用量都降低了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低施用量下蔗糖酶的活性降低,但是中、高施用量下蔗糖酶的活性升高.总体来说,施用生物炭会降低土壤酶指标,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升高,土壤酶指数逐渐降低.
关键词:
生物炭 杨树人工林 土壤酶活性 理化性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家鸣 律江 石云 许行 张志强
【目的】在量化生态系统阳冠层和阴冠层光合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其季节动态变化和主要生物物理调控因子,揭示散射辐射变化对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影响,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碳汇能力的准确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顺义区共青林场的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和微气象观测系统,对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生物物理因素进行了连续4年(2015—2018年)的定位观测;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将生态系统最大光合速率(A_(max))和表观量子效率(α)拆分为受直接辐射(A_(max,dir)、αdir)和散射辐射(A_(max,dif)、α~(dif))影响的两部分。由于直角双曲线模型(Michaelis-Menten model)在模拟GPP时会出现不饱和现象,本研究采用PAR为2 000μmol·m~(–2) s~(–1)时的GPP作为最大光合速率(A2000)。【结果】采用晴空指数和太阳高度角模拟的散射辐射与实测值接近(斜率为0.82,R~2=0.87,RMSE=51.67 W·m~(–2),P <0.01),而PrestleyTaylor系数(η)和晴空指数(CI)无论是在春秋还是夏季,对A_(2000,dif)都无显著影响。【结论】α和A2000会随季节发生变化,散射辐射对A_(2000)和α的影响要显著高于直接辐射的影响,且在生长季中期更加明显,A_(2000,dif)在春秋季和夏季的变化分别主要受生物因素(LAI)和环境因素(Ta)主导。A_(2000,dif)是调控GPP变化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散射辐射是影响该人工林生态系统光合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波 王延平 王华田 马雪松 伊文慧
【目的】氮素是影响杨树人工林生产力的最重要元素,研究杨树人工林连作和轮作氮素循环细菌类群演变动态及氮素代谢结构特征,有助于从养分循环角度揭示杨树人工林连作障碍机制。【方法】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杨树人工林Ⅰ代林地、连作Ⅱ代林地、Ⅱ代林地主伐后轮作花生地和轮荒地土壤中氮素循环细菌类群及氮素代谢随不同连作代数及不同轮作模式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参与氮素循环细菌4类11属,其中固氮细菌有拜叶林克氏菌属、慢生根瘤菌、根瘤菌属和弗兰克氏菌属,硝化细菌有硝化杆菌属和亚硝化螺菌属,反硝化细菌有假单胞菌属、罗尔斯通菌属、伯克氏菌属、芽孢杆菌属和链霉菌属,氨化细菌有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杨树人工林连作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升华 汤玉喜 唐洁 唐学君 田甜 易洪波 陈筑衢 张旭东
[目的]揭示杨树人工林皆伐对滩地蒸发散和产流的影响。[方法]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对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皆伐前后水汽通量连续3年(2010―2012年)的观测数据,通过对比皆伐前、后气候条件相似的2个时段(1整年)的蒸发散,揭示皆伐后研究区蒸发散的变化,并基于水量平衡反推研究区产流的变化。[结果]皆伐后土壤温度和水位上升,土壤表层含水量全年均值减小约0.03;研究区蒸发散皆伐前、后具有相似的日变化规律和季节动态特征,但皆伐后的全年蒸散量仅为皆伐前的66.3%;皆伐后研究区产流率(产流量/降雨量)从皆伐前的0.5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