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8)
- 2023(8532)
- 2022(7262)
- 2021(6370)
- 2020(5245)
- 2019(11719)
- 2018(11188)
- 2017(20922)
- 2016(11697)
- 2015(12500)
- 2014(12192)
- 2013(11903)
- 2012(10964)
- 2011(9744)
- 2010(9521)
- 2009(8671)
- 2008(8324)
- 2007(7205)
- 2006(6244)
- 2005(5275)
- 学科
- 济(51263)
- 经济(51218)
- 管理(34010)
- 业(29550)
- 企(23152)
- 企业(23152)
- 方法(22106)
- 数学(20088)
- 数学方法(19908)
- 地方(16296)
- 贸(14303)
- 贸易(14302)
- 易(13973)
- 环境(13903)
- 农(13410)
- 中国(11414)
- 学(11310)
- 财(10856)
- 业经(10024)
- 出(9634)
- 地方经济(9632)
- 农业(9196)
- 划(9033)
- 口(7961)
- 出口(7949)
- 出口贸易(7949)
- 技术(7681)
- 和(7306)
- 资源(6817)
- 务(6731)
- 机构
- 学院(164959)
- 大学(163834)
- 济(67153)
- 经济(65996)
- 管理(64182)
- 研究(57570)
- 理学(56971)
- 理学院(56260)
- 管理学(55309)
- 管理学院(55040)
- 中国(40798)
- 科学(39832)
- 农(35445)
- 京(34252)
- 业大(30754)
- 所(29999)
- 江(29658)
- 农业(28412)
- 研究所(28242)
- 财(26390)
- 中心(26291)
- 财经(22124)
- 范(21551)
- 院(21437)
- 师范(21183)
- 经济学(20250)
- 经(20124)
- 省(19613)
- 北京(19458)
- 农业大学(19160)
- 基金
- 项目(125891)
- 科学(99242)
- 基金(91972)
- 研究(84445)
- 家(83487)
- 国家(82834)
- 科学基金(70321)
- 社会(56205)
- 社会科(53435)
- 社会科学(53414)
- 省(51930)
- 基金项目(50014)
- 自然(47484)
- 自然科(46296)
- 自然科学(46278)
- 自然科学基金(45418)
- 划(43056)
- 教育(37099)
- 资助(36108)
- 编号(31516)
- 重点(29257)
- 发(28435)
- 部(26844)
- 创(26300)
- 计划(25619)
- 科研(25050)
- 创新(24785)
- 国家社会(23767)
- 科技(23000)
- 成果(22434)
共检索到225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潘澎 赖子尼
以2011~2015年间以及2001年度珠江口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pH、溶解氧、总氮、总磷4个监测指标,分析研究了近5年来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其年代间差异。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珠江口水域pH值指标尚处于相对合理范围内,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溶解氧指标仅2015年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从中长期来看呈逐步下降趋势;总氮含量显著超标、总磷含量超标幅度略低,但均较2001年水平有大幅上升。目前,珠江口水域生活污水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整体仍处于重污染状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相关管理和执法部门强化珠江口水域及整个珠江流域的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监管,以期逐步改善和提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广隆 刘永 吴鹏 孙典荣 肖雅元 王腾 谢雨芳 李纯然 石娟 钟智辉 李纯厚
万山群岛海域是我国传统渔场之一,但目前对于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缺乏深入了解,特别是岩礁性渔业资源数据非常缺乏。本研究于2021年春季在该海域开展了底拖网和三重刺网作业调查,对渔业资源群落组成、优势种及数量分布、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共鉴定出渔业生物220种(三重刺网187种,底拖网52种),隶属于15目72科137属,其中,鱼类和甲壳类分别为176种和38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80.0%和17.3%;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表明(IRI≥1000为优势种),三重刺网调查优势种为云斑海猪鱼(Halichoeres nigrescens)和黄斑蓝子鱼(Siganuscanaliculatus),而底拖网调查优势种为竹筴鱼(Trachurusjaponicus)、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赤鼻棱鳀(Thryssakammalensis);三重刺网与底拖网作业渔获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2.50和1.35,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5.85和2.52, Pei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0.77和0.54;渔业资源群落特征与水温和硅酸盐浓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总体而言,万山群岛三重刺网调查发现的渔业资源种类数和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底拖网,两种调查方式的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差异也较大,万山群岛岩礁性渔业资源丰富,但经济价值较高的岩礁性渔业资源量较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腾腾 林钦 柯常亮 孙闰霞
为了研究珠江口伶仃洋水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及评价PAHs对海洋生物的生态风险,于2010年6月采集珠江口伶仃洋水域2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采用GC-MS分析方法对沉积物中的16种PAHs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伶仃洋水域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总含量范围是143.90~522.67 ng/g,平均含量287.05 ng/g,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该水域沉积物中PAHs污染处于中等水平。本实验采用目前较为常用的比值法(如荧蒽/芘、芘/苯并(a)芘)对调查区域沉积物中的PAHs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站位沉积物中的PAHs可能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仅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聪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泰莉 杨婉玲 赖子尼 张琦 刘锰
于 2 0 0 0年 5~ 6月、10~ 11月对珠江口区 4个入海口 (虎门、蕉门、横门和磨刀门 )进行取样调查 ,10个采样点共采得鱼虾类样品 2 4种 ,分属 2 1科。进行Cu、Zn、Pb、Cd、Ni、As、Cr的肌肉残留分析 ,并与 1986年和 1999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2 0 0 0年珠江口生物体主要残留物为As、Cd、Pb ,其污染负荷比分别为 36 .8%、2 5 .6 %和 19.8% ;Cu和Cd检出率最高 ,皆为 10 0 % ;As、Cd超标率最高 ,分别为 2 3.2 %和 16 .9%。方差分析显示 ,丰水期 (5~ 6月 )与枯水期 (10~ 11...
关键词:
珠江口 经济水产动物 重金属残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新强 袁骐 王云龙 蒋玫
根据2000年-2002年5月、8月在长江口、杭州湾附近渔业水域进行的水质、表层沉积物和浮游生物的监测结果,采用单项和多项综合评价法,着重分析、评价该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动趋势。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质综合评价处于重污染水平,2002年水质污染比前二年更严重;表层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处于微污染水平,年际变动幅度较小;浮游生物生态环境质量均处于中污染水平,年际变动幅度较小;由于水体污染严重,长江口、杭州湾附近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处于重污染水平,2002年总体质量比前二年进一步下降。
关键词:
长江口 渔业水域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坤 麦广铭 王力飞 王学锋
群落稳定性是研究群落结构与功能的重要研究内容,而生态网络稳健性是群落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依据2015—2018年珠江口海域底拖网调查的鱼类群落数据,利用鱼类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分别构建了4个年份的生态网络,以“快照”形式反映调查时段的群落特征,并分析了网络的拓补性质。结果表明:①点度分布[P(k)]均服从幂律分布,各网络均属于复杂网络, 表明网络应对随机扰动(如捕捞、环境突变)的能力较强,符合河口生境多变特征;②种类数量年际波动较大,而网络密度(D)介于0.03~0.10且逐年降低,表明网络稳健性呈逐年弱化之趋势,且该趋势基本未受到种类数量变化的影响;③网络具随机网络的低平均路径长度(APL)、低聚类系数(C)之特征(APL均为1,C介于0.01~0.06),能流效率较高,种间关系分布较均匀。本文为量化研究近岸关键水域的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裕隆 陈加林 陈红珊 吴玉萍
对珠江口海域4 头死亡的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进行外部形态检查和内脏器官病理解剖。从外部形态看,ZSC01~ZSC03 三头都有明显的伤痕,而ZSC04 则受海水浸泡表面已经严重腐烂。通过病理解剖,发现4头中华白海豚的内脏器官并无可见病变,部分内脏器官由于死亡时间较久发生自溶和腐烂,并发现ZSC04的食道塞着一团毛发。根据它们的受伤情况和死亡情况进行死亡原因分析,初步鉴定ZSC01~ZSC03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致死,ZSC04则因食道阻塞而饿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杰 陈作志 徐姗楠
利用1989、1994、2004和2014年陆地卫星遥感资料,采用遥感影像解译手段、GIS数字化和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珠江口南沙湿地围填海开发进程,并通过对2002—2003年和2013—2014年两个时期10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围填海对南沙周围水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时相南沙湿地海岸线长度分别为213.6 km、230.0 km、232.5 km和248.6 km。1989—1994年、1994—2004年和2004—2014年海岸线长度年增加幅度分别为3.28 km/a、0.25 km/a和1.61 km/a,海岸线向海推进最大距离分别为4900 m、1700 ...
关键词:
珠江口 南沙湿地 围填海 生物资源 遥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晓宇 苏奋振 周成虎 薛振山
珠江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基地,近20年来养殖业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利用遥感(RS)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有效监测珠江口海岸带地区水产养殖场的变化。本文应用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综合光谱、空间关系和形状特征信息进行了养殖用地的提取。结果表明1990年-2000年珠江口沿岸地区养殖用地面积有较大增长。2000年-2005年该地区养殖用地变化强度减弱。2005年-2008年西岸养殖用地仍然保持增长,而东岸却大幅减少。对养殖用地重心的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2008年珠江口东西岸养殖用地...
关键词:
遥感 珠江口 养殖用地 时空变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汉平 魏开金 林加敬 麦家柏 钟鸣远
通过对操作前后鲥鱼血清中AP、LDH、sGPT、sGOT和CO2含量的测定分析,初步阐明“缺氧”是导致鲥鱼离水、操作易死和紧张反应强烈的主要原因。进而采用外源药理学和生态学调控方法,克服了鲥鱼在驯养、操作、运输过程中的“紧张综合症”。在池塘条件下首次将鲥鱼从幼鱼驯化养成6龄亲体。
关键词:
鲥鱼 驯化 池塘养殖 生理生态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永振 陈国宝 孙典荣 张旭丰
1997年 12月到 1998年 11月 ,利用尖尾罟网和掺缯网船在珠江口水域进行了周年月度渔业资源调查 ,共捕获 2 6 8种游泳生物 ,其中鱼类 16 7种 ,头足类 7种 ,虾蛄类 10种 ,虾类 31种 ,蟹类 5 3种。采用主成份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游泳生物的组成、生物学及季节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 ,珠江口水域的游泳生物主要是沿岸性或河口性的小型种类 ,基本由当年生个体组成 ,它们与高温低盐水环境特征相适应 ,构成珠江口游泳生物组成的主体。游泳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 ,但对于鱼类的底栖类群和中上层类群则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
关键词:
游泳生物组成 多元分析 珠江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永振 陈国宝 孙典荣
根据 1998年珠江口水域尖尾罟网和掺缯网周年月度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珠江口鱼类的种类组成、生物学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珠江口水域的鱼类主要是沿岸或河口性的小型鱼类 ,棘头梅童鱼、皮氏叫姑鱼、银鲳、孔虎鱼、红狼牙虎鱼、触角沟虎鱼、矛尾虎鱼、拟矛尾虎鱼、眶棘双边鱼、双线舌鳎、半滑舌鳎、凤鲚、勒氏短须石首鱼、丽叶、前鳞骨鲻、龙头鱼、带鱼、短带鱼、小带鱼、鳓鱼、黄鲫、日本、康氏小公鱼、黄吻棱、棕腹刺、黄鳍东方、火枪乌贼、杜氏枪乌贼等 ,是珠江口鱼类组成的主体。鱼类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 ,但底栖种类和中上层种类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路旭 李贵才
首先通过回顾珠江口湾区(或相似概念)的相关研究,总结它作为跨界合作区、新兴经济区和核心功能地区的多层次功能内涵,指出实现多层次功能内涵意味着对区域协调规划的更高要求。随后,从珠江口湾区发展目标的多层次性、行政区划的复杂性、规划效果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提出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思维框架,从时间、空间、各专题研究间协调等角度思考和建构科学有效的区域规划系统,实现珠江口湾区丰富的空间内涵与可持续发展。最后,通过珠江口湾区交通规划案例,说明如何在本文提出的思维框架下探讨某一具体规划对区域发展过程的复杂影响。
关键词:
湾区 珠江口 区域规划 伶仃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增焕 林钦 李纯厚 黄洪辉 杨美兰 甘居利 蔡文贵
根据2002年5月和8月珠江口生态环境调查的数据,对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的含量与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并对研究海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和生态危害性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6、48.9×10-6、153.3×Cu、Pb、Zn、Cd的平均含量分别是6.53μg/L、2.22μg/L、48.3μg/L、0.16μg/L和43.8×1010-6、0.82×10-6;沉积物对Cu、Pb、Zn、Cd的富集倍数平均在1.5~3.3。水体中Cu、Pb、Cd的含量在河口不同区段(上、下游)季节变化特征不同,这种变化与水体中Cu、Pb、Cd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过程有关...
关键词:
珠江口 重金属 变化特征 生态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