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0)
2023(6071)
2022(5045)
2021(4864)
2020(3773)
2019(8867)
2018(8828)
2017(14977)
2016(9327)
2015(10484)
2014(10872)
2013(9937)
2012(9332)
2011(8910)
2010(9194)
2009(8694)
2008(8922)
2007(8292)
2006(7724)
2005(7525)
作者
(24762)
(20323)
(20152)
(19549)
(13128)
(9668)
(9502)
(8171)
(7674)
(7658)
(7052)
(6975)
(6652)
(6633)
(6608)
(6425)
(6104)
(6007)
(5952)
(5803)
(5445)
(5001)
(4954)
(4838)
(4669)
(4608)
(4509)
(4403)
(4085)
(4037)
学科
(29982)
经济(29936)
教育(20499)
管理(20335)
(18116)
(16765)
企业(16765)
中国(14600)
理论(12617)
(12544)
银行(12538)
(11848)
(11655)
方法(11422)
(11038)
(8043)
数学(7973)
数学方法(7809)
(7600)
金融(7599)
(7554)
制度(7552)
业经(7549)
业务(7294)
教学(6849)
(6558)
银行制(6252)
(5915)
(5615)
地方(5608)
机构
大学(136402)
学院(128135)
研究(47828)
(43823)
经济(42516)
管理(39648)
中国(35106)
理学(32614)
理学院(32029)
(31562)
管理学(31406)
管理学院(31107)
教育(30524)
(29608)
师范(29477)
科学(26829)
(24603)
师范大学(24501)
(23905)
(22684)
研究所(21503)
北京(21050)
中心(20114)
财经(18900)
(18178)
(16986)
(16540)
(16280)
技术(15970)
(15349)
基金
项目(71865)
研究(61616)
科学(58095)
基金(49003)
(41072)
国家(40546)
教育(37090)
社会(36957)
社会科(34520)
社会科学(34510)
科学基金(33974)
(28148)
编号(27784)
成果(26884)
(26420)
基金项目(24181)
课题(23023)
(19800)
资助(19464)
自然(19152)
自然科(18656)
自然科学(18653)
自然科学基金(18337)
重点(18215)
(18112)
规划(17387)
(17136)
项目编号(16964)
教育部(16674)
(16248)
期刊
研究(56467)
(54104)
经济(54104)
教育(51906)
中国(36407)
(21418)
金融(21418)
(20868)
学报(18210)
科学(16222)
管理(15352)
大学(15240)
(14310)
技术(13783)
职业(12376)
学学(12333)
财经(11745)
(10143)
(8510)
论坛(8510)
农业(8180)
技术教育(7908)
职业技术(7908)
职业技术教育(7908)
经济研究(7876)
图书(7667)
问题(7042)
(6973)
业经(6784)
高等(6259)
共检索到222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国枢  
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兼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全”功能●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与人生观。它是以陶行知(1891—1946)为代表的一批进步教育家,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精华,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晶,是中国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传华  
当代大学生是复杂的社会群体。树立社会的视角,正确审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现状,全方位地剖析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现状的成因,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运思模式,用时代的话语体系转换信仰教育的言语方式,将信仰教育的新表述逻辑内化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最终实现当代大学生信仰体系的现实在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娇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在反对传统教育与洋化教育的斗争过程中,贴合中国国情,在创建新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建构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教育体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及教育立国、依法治教思想,对现代成人教育发展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以及对我国现代成人教育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艳霞  李彦群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其深远。当前,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把生活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搞好日益发展的社区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单钰  庞海云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灵魂与核心,是其伟大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真正的生活教育。因此,研究"生活即教育"理论对思想政治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利用价值。把"生活即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课相融合,可以将生活化贯穿于整个教育历程,并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困难,满足教育生活的需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晓婷   牟世华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思想教育家,其提出的一系列教育管理思想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将其应用到当前教育事业中能够对提高教育工作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深度挖掘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能够获取丰富的教育管理价值,对完善自身教学管理体系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陶行知教育管理思想的内涵,将其与当代学校教育管理相结合,以期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学校教育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洪宇  
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满怀救国救亡理想,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以教育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探索出一条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新路,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学说。在探索教育新路过程中,他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教育需求的考察,结合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并将之作为其生活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倡导与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童富勇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造,为中国教育寻找出路。他一方面猛烈批判中国传统的“旧八股”和西化的“洋八股”教育,另一方面又在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实质上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不但对当时的中国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理论,由于受杜威实用主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栗林林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推崇的高等教育思想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其核心思想为生活教育理论,高等教育作用在于"大学之道,在明大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陶行知提出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对目前中国教学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定位具有很大影响,并且,"学做真人"及"教人求真"体现的精神对现代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能力评估起到警示作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映西  王娟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怎样在市场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怎样用社会主义优越性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法持续的市场经济改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资本论》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已经在多个方面开拓了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宏观管理方面,坚决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在改革思路上,提出了史无前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构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映西  王娟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怎样在市场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怎样用社会主义优越性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法持续的市场经济改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资本论》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已经在多个方面开拓了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宏观管理方面,坚决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在改革思路上,提出了史无前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构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熙  苏尚锋  曹婷婷  
一、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教育领域,国学不仅高居象牙塔,而且开始走进中小学,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学校文化生活。与高校中的国学研究不同,中小学生接触到的国学远远超出"学问"(传统知识体系)与"学术"(对传统知识的探究方式)的范畴。学生们在与国学相关的课程及各类课外活动中不仅了解到更多的儒家经典及民族历史文化常识,还广泛接触京剧、曲艺、书法、武术及各种民间技艺(如剪纸)。这就是说,中小学所谈的国学具有较大的外延,涉及学术与非学术形式的文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宝良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董宝良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进行整体的全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是其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他能在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和全面教育各次运动中留下教...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长军  
关注西欧社会财产现实,反思和批判对其形形色色的理论回应,揭示资本和权力逻辑、市场关系、自由主义理念所引致的现代财产问题"从何处来"与"往何处去",在财产现实"原本"批判和理论"副本"批判、形式与内容相结合中,马克思建构起科学的财产理论学说。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中,对于存在财产视域中的误读、误解、误判现象的当代中国,对财产问题做深入的"元方法论"思考,形成对马克思财产理论方法论的高度自觉,有助于抵御绝对平均主义、全盘私有化、纯思辨化、财产关乎罪恶等价值理念的冲击,正确认识、全面把握中国财产问题实质,进而为科学社会主义财产价值观的树立、现代风险的防控和当代中国财产问题的有效治理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毛豪明  
情感在本质上是人对生活意义的感受与体验,生活意义是人的情感安顿之所。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序化并安顿人的情感,安顿人的情感并使之理性化的使命只能由“情感的教育”来承担,以情感为本体的“情感的教育”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应该引导受教育者觉解生活意义,建构完整的精神世界,更新、净化情感品质,跃迁、提升情感境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