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9)
- 2023(7707)
- 2022(6253)
- 2021(6013)
- 2020(4770)
- 2019(10838)
- 2018(10425)
- 2017(17665)
- 2016(11120)
- 2015(12367)
- 2014(12193)
- 2013(10615)
- 2012(9517)
- 2011(8788)
- 2010(8737)
- 2009(7370)
- 2008(7066)
- 2007(6286)
- 2006(5450)
- 2005(4696)
- 学科
- 济(28125)
- 经济(28075)
- 管理(24940)
- 业(22604)
- 教育(20403)
- 企(17369)
- 企业(17369)
- 中国(14769)
- 方法(13875)
- 数学(12589)
- 数学方法(12353)
- 农(9667)
- 理论(9071)
- 学(9010)
- 财(8615)
- 教学(8531)
- 贸(7107)
- 贸易(7106)
- 技术(7074)
- 易(6950)
- 业经(6684)
- 农业(6533)
- 发(5509)
- 务(5271)
- 财务(5267)
- 财务管理(5261)
- 企业财务(5028)
- 环境(4963)
- 制(4898)
- 发展(4839)
- 机构
- 大学(145015)
- 学院(140104)
- 研究(49786)
- 管理(47243)
- 济(46612)
- 经济(45526)
- 理学(42624)
- 理学院(41986)
- 管理学(40954)
- 管理学院(40692)
- 教育(32691)
- 科学(31737)
- 京(31332)
- 范(30313)
- 师范(30002)
- 中国(28305)
- 农(27527)
- 师范大学(24941)
- 所(24769)
- 业大(24133)
- 研究所(23186)
- 农业(22036)
- 中心(21486)
- 江(21190)
- 北京(19987)
- 财(19686)
- 技术(19618)
- 院(17718)
- 财经(16675)
- 州(16404)
- 基金
- 项目(100007)
- 科学(80620)
- 研究(75586)
- 基金(70192)
- 家(62731)
- 国家(62016)
- 科学基金(52175)
- 社会(46607)
- 教育(45055)
- 社会科(43814)
- 社会科学(43803)
- 省(40729)
- 划(37583)
- 基金项目(37431)
- 自然(34151)
- 自然科(33445)
- 自然科学(33432)
- 自然科学基金(32879)
- 编号(32360)
- 成果(27505)
- 资助(26857)
- 课题(25957)
- 重点(24304)
- 部(23932)
- 创(21760)
- 发(21750)
- 年(21379)
- 教育部(21139)
- 规划(20861)
- 大学(20343)
共检索到200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雁 林红 姚萍 王冉冉 何晓
本研究随机选取北京市普通小学北医附小4年级两个班级,在实验班开展生活技能干预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显著提升小学生课堂积极参与行为;显著降低小学生课堂消极参与行为;显著提升小学生的课堂被动参与行为。
关键词:
小学生 生活技能教育 课堂参与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雁 姚萍 林红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设计,对五名小学学业不良儿童进行生活技能教育。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业不良儿童课堂积极参与行为,降低学业不良儿童课堂消极参与行为,提升学业不良儿童课堂被动参与行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治国 田凤梅 杜丽娜
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必然受教师行为,尤其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既有言语行为方面的,也有动作行为方面的,亦有复合行为方面的;既有民主倾向行为方面的,也有专断倾向行为方面的。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我们发现,民主倾向教学行为能够被学生更多地认知到公正、尊重、平等、宽容、诚信和谦虚等品质,专断倾向教学行为则"反其道而行之"。而且,学生的品德认知存在高度、中度和低度认知的差异。我们还发现小学生品德具有分化性、多样性、弱公正性、向善性、亲诚性、一致性等特点。本文认为营造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因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教师需要做到,对其课堂教学行为强化与优化并举、"续暖"与"御寒"兼行及重视灵活使用复合行为。
关键词:
小学生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品德认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吴珂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干预理念和干预方法方面发生了诸多变革。从注重课堂问题行为出现后的干预转向问题行为出现前的预防;从注重提升教师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转向指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从针对学生或教师个体的干预转向多元化、综合性的干预。本文对当前国外广泛应用的干预方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我国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课堂问题行为 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雁 殷俊益 雷雳
为了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对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是否有促进作用,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小学三、四年级共128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三、四年级各一个班为实验组;各另一班为对照组,进行生活技能教育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并表现在同辈交往能力及行为控制能力的显著提升;自表能力及任务取向方面的正向影响,由此看来,生活技能教育对打工子弟小学生学校适应的促进有效。鉴于此,应提倡打工子弟学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
关键词:
打工子弟学校 生活技能教育 学校适应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高潇怡 任佳妮
科学课堂中的学生参与是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建构科学经验、开展科学实践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和科学学科特点,生成小学生科学课堂参与的分析框架,采用混合方法对9节小学科学课视频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生行为参与类型多样,集体沉默现象值得关注;课堂听讲和被动应答频次较高,提问等行为呈现次数极少;理解性回应频次最高但时长短;创造性回应和总结反思性回应明显不足,且在课堂中较晚出现;小学生科学课堂参与状况存在学段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问题和互动情境、教师的提问和理答策略、学生感知到的认知责任是影响小学生科学课堂参与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促进小学生科学课堂参与的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袁莉娅
多年下来我发现激励是教育学生的好途径。但总会有一些学生我好话丑话都说尽了,所有可用的激励手段都用了,可他们软硬不吃,英语的学习也不是很好。于是开始关注学生激励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以来自27所学校的550名小学教师为被试,考察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知觉到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包括10个类别,其中,教师认为发生最为普遍的行为依次是走神、随便说话、多动、不跟随任务和不参与合作。(2)农村教师知觉到的课堂问题行为与城市教师存在显著差异。(3)教师倾向于认为指向他人的问题行为更为严重。(4)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严重性的知觉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知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燕芳 郑渝萍 董奇
运用《英语学习动机问卷》和《教师教育行为问卷》对398名3-6年级小学儿童英语学习动机及他们知觉到的英语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1)总体上,小学阶段儿童内在动机水平高于外在动机,但是两种动机都随年级增长而下降;(2)小学三、五年级女生的内在动机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而到了六年级,女生的外在动机水平显著高于男生;(3)英语教师的消极评价、鼓励与帮助、交流与重视行为与儿童内在动机显著相关,且具有重要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学校、教师和家长应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的内在动机的维持,并且英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和帮助,以提高和维持学生的内在动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施侣婴 陆琴 常欣
运用修订的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测查了1-5年级高、中、低三类社会赞许性水平的197名小学生在积极、消极、中立三种教育情境下诚实性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1)社会赞许性的高低会对被试的诚实性行为造成显著影响。社会赞许性越高,儿童发生不诚实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2)教育情境与年级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在积极的教育情境下,年级因素对诚实行为的作用显著。随着年级升高,儿童出现不诚实行为的概率增加。在消极与中立的教育情境下,年级因素的作用不显著。(3)教育情境与社会赞许性存在交互作用。在消极情境下,社会赞许性的高低会对儿童的诚实性行为造成显著影响,儿童的社会赞许性越高,其发生不诚...
关键词:
小学生 社会赞许度 教育情境 诚实性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采用个案研究法,以一所小学的4位教师为研究对象,深入实践,通过3个月中的12次活动探索提高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结果发现,通过12次活动,教师的课堂洞察力得到提高,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尤其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寻找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行为发生了转变。教师认为课堂观察与专业引领下的反思相结合是最有效的专业学习方式。研究者还提出了对教师教育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课堂问题行为 教师 个案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考察了237名小学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解决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主要采用的策略为提醒、改变教学方式、沟通了解、说服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和惩罚,其中提醒策略运用最多,惩罚策略运用最少。(2)不同性别和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教师更多地运用提醒策略,而男教师更多地运用改变教学方式这种策略;1-5年教龄的教师,最少运用改变教学方式的策略,而在沟通了解这种策略的运用上,6-10年的教师显著多于1-5年和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3)和普通教师相比,骨干教师更多的采用改变教学方式、沟通了解、学生自我管理这几种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教师 课堂问题行为 策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彩云 申继亮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考察了410名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更多地归为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较少地归为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2)不同性别的教师、普通教师和骨干教师归因存在显著差异。男教师和骨干教师更多地归因为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3)教师对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发生频率高的和指向自身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更多地归因为教师因素。建议教师教育者关注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差异,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合理归因,增强教师责任感,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小学教师 课堂问题行为 归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旭 李淑杰 曹静
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本文通过对学生的参与程度的理论回顾、参与程度评价方式的阐述和学生课堂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分析,旨在提高课堂的学生参与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关键词:
学生参与度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会芹
问题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偏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对儿童学业成绩、同伴关系以及成年后的就业等产生不良影响。以济南市两所小学的1 910名小学生为对象的调查表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12.5%,问题行为程度在小学生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小学生问题行为程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等因素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拒绝、惩罚与控制三个维度与小学生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而温暖这一维度与小学生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家长需配合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学生及时干预,降低问题行为的消极后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