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2)
- 2023(7615)
- 2022(6226)
- 2021(5809)
- 2020(4730)
- 2019(10192)
- 2018(9981)
- 2017(19087)
- 2016(10495)
- 2015(11161)
- 2014(10801)
- 2013(10737)
- 2012(9791)
- 2011(8874)
- 2010(8849)
- 2009(8110)
- 2008(8011)
- 2007(7284)
- 2006(6463)
- 2005(5454)
- 学科
- 农(44338)
- 济(43808)
- 经济(43748)
- 业(37888)
- 农业(29343)
- 管理(23944)
- 企(16912)
- 企业(16912)
- 方法(15832)
- 业经(14807)
- 数学(14600)
- 数学方法(14512)
- 中国(11052)
- 农业经济(9791)
- 制(9664)
- 财(9590)
- 贸(9390)
- 贸易(9388)
- 易(9208)
- 村(8897)
- 农村(8890)
- 地方(8627)
- 发(8610)
- 学(8101)
- 策(7415)
- 收入(7340)
- 发展(7261)
- 展(7255)
- 体(7220)
- 技术(7137)
- 机构
- 学院(151058)
- 大学(145450)
- 济(64798)
- 经济(63726)
- 管理(57985)
- 农(55732)
- 理学(51720)
- 研究(51438)
- 理学院(51178)
- 管理学(50300)
- 管理学院(50075)
- 农业(43151)
- 中国(39899)
- 业大(35393)
- 科学(34239)
- 京(28942)
- 农业大学(27219)
- 所(27077)
- 研究所(24993)
- 财(24879)
- 中心(24778)
- 江(21922)
- 业(21384)
- 财经(20224)
- 经济管理(19799)
- 省(19447)
- 经(18666)
- 经济学(18664)
- 科学院(18089)
- 范(17724)
- 基金
- 项目(108620)
- 科学(84836)
- 基金(79545)
- 研究(74976)
- 家(72056)
- 国家(71297)
- 科学基金(60013)
- 社会(49927)
- 社会科(46962)
- 社会科学(46949)
- 省(44192)
- 基金项目(43438)
- 自然(39445)
- 自然科(38548)
- 自然科学(38532)
- 自然科学基金(37878)
- 划(36153)
- 农(32021)
- 教育(31847)
- 资助(30272)
- 编号(29996)
- 发(24509)
- 重点(24023)
- 部(23672)
- 业(23500)
- 创(22977)
- 成果(21636)
- 计划(21442)
- 创新(21441)
- 国家社会(21109)
共检索到213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樱 侯斌 李霜双
目前,对于农民工精神健康的研究局限于分别探索生活压力和居住条件各自的影响。在生态压力过程模型的理论思路下,将生活压力和居住条件二者结合起来,把生活压力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置于居住环境场域之下进行的研究发现,农民工的住房质量会显著调节生活压力对其精神健康的影响,即住房质量的下降显著强化生活压力对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或者说住房质量的提高能缓解生活压力的心理影响。据此认为,需要从政策上重视和改善农民工住房质量,增加住房便利设施,并从理论上更加关注影响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多层面、多维度生活场域的作用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樱 侯斌 李霜双
目前,对于农民工精神健康的研究局限于分别探索生活压力和居住条件各自的影响。在生态压力过程模型的理论思路下,将生活压力和居住条件二者结合起来,把生活压力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置于居住环境场域之下进行的研究发现,农民工的住房质量会显著调节生活压力对其精神健康的影响,即住房质量的下降显著强化生活压力对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或者说住房质量的提高能缓解生活压力的心理影响。据此认为,需要从政策上重视和改善农民工住房质量,增加住房便利设施,并从理论上更加关注影响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多层面、多维度生活场域的作用机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宏
近年来,农民工自杀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对该群体精神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此类事件的死者多为新生代农民工,那么,是否可以判断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更差,或者,不同代际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是否存在着不同的影响模式。文章利用2010年"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外来工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了代际差异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且,比较了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影响模式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代际差异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年龄效应,而是具有明显的世代效应,即通过工厂内、外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来影响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同时,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也存在很多不同。研究建议,要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来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从世代效应出发去看待他们的问题,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关键词:
精神健康 代际差异 龄效应 世代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慧劼 风笑天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中农民工样本的数据分析,本文探讨了就业质量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强度、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度、工作价值感、工作压力等就业质量变量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就业质量对不同代际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提升就业质量、构建社会资本是提升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质量 精神健康 代际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长流
现行城乡差别、政府观念以及体制等方面因素使就业需求有失公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进入使得农民工以其健康负投资行为作为一种“必要”的择业“筹码”低价挤入城市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其健康负担面临多重束缚与压力。因此必须提升农民工健康负担能力,主要应从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累积过程入手,以制度和培训为突破口去构建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 健康负担 社会化服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菲 李树茁 悦中山
在借鉴国际移民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了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状况,并通过回归分析考察了文化适应的态度、行为及心理三个维度对两群体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老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三低一高"的特点,即文化接纳程度低、社会交往水平低、文化认同感低,而方言掌握程度高。进而指出了文化适应对两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的不同:对新生代农民工更偏向于内在的"隐性"影响方式,即从主观思想和态度偏好上作用于心理健康;而对老一代农民工更偏向于外在的"显性"影响方式,即从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上作用于心理健康。
关键词:
文化适应 新生代农民工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立建 秦雪征 蒋中一
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3~2007年全国性大规模跟踪调查数据,本文使用Heckman模型研究了健康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为了解决横截面数据分析中健康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上一时期的健康状况作为下一时期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解释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不佳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健康投资,提高农民工的身体健康水平,有利于增加其外出务工劳动供给和提高其收入水平。
关键词:
农民工 健康 劳动供给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秀红 沈世玲
[目的/意义]研究当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健康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以为农民工健康信息精准服务提供依据,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健康意识、信息获取能力和精准服务的效用。[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对36名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工就其健康状况、健康意识和健康信息获取状况进行抽样访谈,将所得音频数据文本化,对文本内容进行实质性编码,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并验证理论饱和度。[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农民工健康信息获取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组织因素、社区因素和社会因素,并构建了农民工健康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理论结构图,明确各因素的影响作用机制,可更好地为农民工健康信息精准服务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秦立建 陈波 秦雪征
本文基于大规模的调查数据,使用Heckman模型研究了健康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的影响。文章使用滞后一期健康状况作为农民工当期外出务工收入的初始影响因素,解决了健康与收入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健康状况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外出打工收入,健康状况较差农民工的年均外出打工收入仅达到健康状况较好农民工的63%。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健康对农民工外出打工收入的负向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健康对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负向影响随着年度的推移而逐步减弱。
关键词:
健康 农民工 外出务工收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伟 风笑天
现有文献分析表明,对农民工城市融入与精神健康的关系研究尚缺乏系统性的经验研究。本研究利用珠三角3086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并以客观指标为代表系统地考察城市融入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欠佳;经济融入维度的劳动力市场融入、劳动权益保护融入、住房融入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融入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具有调节作用。流动的劳动体制致使农民工难以全面融入城市,损害农民工的精神健康;全面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改善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融入 精神健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晶 孙素芬
基于2012年对在北京地区务工农民工的抽样调查,利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保障模式与农民工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因为各类保障模式受益面都比较窄,农民工保障模式的改善和保障模式种类的增加并不能带来农民工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相反会导致农民工缴费负担的增加,造成更大的工作压力,进而引发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鉴于此,在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应采取切实措施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程度,如此方能使农民工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敏杰
采用2008—2009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选取自我肯定指标、忧虑抑郁指标、幸福感和生活态度等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通过构建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流动决策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城镇本地居民相比,农民工遇到困难和问题更容易逃避,自信心较弱,而且精神压力更大,有更高的抑郁倾向,幸福感与生活热情相对较低。这表明流动状态会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民工 健康人力资本 心理健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睿 冉光和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构建了三方程结构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估计了健康自评和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尽管健康自评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其可能会通过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资本而间接影响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健康自评和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因劳动力市场的低、高端分割和行业分割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特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尚越 石智雷
本文比较了不同迁移行为农民工的健康差异,从迁移方式和迁移时间两个维度构建了农民工健康状况的分析框架,利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有序选择模型检验了迁移行为影响农民工健康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农民工的迁移行为存在健康移民效应和三文鱼偏误效应,回归结果显示迁移时间长的农民工自评健康更差,而情感社会支持健康效应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民工自评健康。本研究为实施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政策建设。
关键词:
迁移行为 农民工 自评健康 有序选择模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峥嵘 王希泉
最低工资标准的推行与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息息相关,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的影响。基于健康经济学和最低工资理论,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农民工健康的理论框架,通过多期三重差分模型,运用卫健委流动人口健康面板数据,得出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可能存在的各种影响,并结合个体和群体层面存在的学历、收入等异质性,针对企业和政府提出有益于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的激励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