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9)
2023(12183)
2022(10713)
2021(10052)
2020(8509)
2019(19392)
2018(19109)
2017(36581)
2016(20203)
2015(22426)
2014(22140)
2013(22091)
2012(20067)
2011(18043)
2010(17684)
2009(15910)
2008(15298)
2007(13021)
2006(11176)
2005(9490)
作者
(60278)
(49996)
(49557)
(47080)
(31683)
(24139)
(22256)
(19853)
(19071)
(17544)
(17009)
(16839)
(15913)
(15547)
(15543)
(15308)
(15174)
(14886)
(14273)
(14050)
(12830)
(12078)
(11882)
(11314)
(11199)
(11117)
(11052)
(10878)
(10099)
(9992)
学科
(73720)
经济(73634)
管理(57545)
(53407)
(43961)
企业(43961)
方法(37004)
数学(32319)
数学方法(31984)
(20398)
中国(19074)
(18686)
(18247)
业经(16523)
地方(14715)
(14423)
贸易(14413)
(13990)
农业(13786)
(13603)
技术(12783)
理论(12330)
环境(12311)
(12094)
(11912)
财务(11853)
财务管理(11837)
企业财务(11198)
(11012)
教育(10754)
机构
大学(281792)
学院(278805)
管理(113071)
(104815)
经济(102379)
理学(99501)
理学院(98357)
管理学(96511)
管理学院(96038)
研究(92663)
中国(66265)
科学(62272)
(60041)
(53155)
业大(48881)
(47407)
(45460)
研究所(43973)
农业(42213)
中心(42060)
(39343)
北京(37493)
财经(37309)
(36250)
师范(35774)
(34130)
(33714)
(32134)
经济学(30286)
技术(30248)
基金
项目(203767)
科学(158404)
基金(147428)
研究(142046)
(131494)
国家(130415)
科学基金(110811)
社会(87986)
社会科(83260)
社会科学(83237)
(80189)
基金项目(79901)
自然(75816)
自然科(74030)
自然科学(74005)
自然科学基金(72679)
(68331)
教育(65047)
资助(60137)
编号(57078)
重点(45609)
成果(44336)
(43817)
(42552)
(42541)
科研(39875)
创新(39635)
计划(39411)
课题(39078)
大学(37280)
期刊
(108728)
经济(108728)
研究(76107)
学报(53491)
中国(52740)
(46799)
科学(45888)
大学(39067)
管理(38913)
学学(36913)
农业(32580)
(32323)
教育(29891)
技术(22206)
(19443)
金融(19443)
业经(18518)
经济研究(17172)
财经(17046)
(16968)
科技(15786)
图书(15784)
业大(14798)
(14385)
(14317)
问题(14002)
理论(13893)
资源(13044)
实践(13018)
(13018)
共检索到389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闫佳祺  彭翠  姚柱  彭坚  
大多数研究关注如何让员工更有效的"忙",本研究则更多关注员工"闲"的价值。基于节奏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空闲工作时间、工作惬意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工作疲劳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140份员工自我报告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空闲工作时间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惬意感受;第二,工作惬意中介空闲工作时间和员工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即空闲工作时间通过工作惬意正向影响员工幸福感;第三,工作疲劳调节工作惬意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当员工感到疲劳度较高时,工作惬意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越强;第四,工作疲劳正向调节工作惬意在空闲工作时间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当员工感到疲劳度较高,工作惬意的中介效应越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清泉  韦慧民  
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作为一种典型的工作对非工作的边界跨越行为,可能引发的个体反应并不确定。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本研究检验了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的双刃剑模型,包括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路径和削弱路径。基于449份员工调查问卷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一方面可能通过激发员工的被信任感而实现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引发员工的角色超载导致员工工作幸福感的下降。另外,员工的工作身份可能强化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经由被信任感影响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路径,而缓冲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借由角色超载影响工作幸福感的削弱路径,即工作身份越强,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越能通过提高被信任感而促进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而工作身份越弱,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越能通过提高角色超载而导致工作幸福感的降低。本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的影响效应,同时也对企业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管理实践有所启迪。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清泉  韦慧民  
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作为一种典型的工作对非工作的边界跨越行为,可能引发的个体反应并不确定。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本研究检验了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的双刃剑模型,包括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路径和削弱路径。基于449份员工调查问卷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一方面可能通过激发员工的被信任感而实现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引发员工的角色超载导致员工工作幸福感的下降。另外,员工的工作身份可能强化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经由被信任感影响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路径,而缓冲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借由角色超载影响工作幸福感的削弱路径,即工作身份越强,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越能通过提高被信任感而促进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而工作身份越弱,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越能通过提高角色超载而导致工作幸福感的降低。本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的影响效应,同时也对企业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管理实践有所启迪。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一丹  李爱梅  颜亮  王笑天  
基于激活理论和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本研究从工作领域内的时间压力出发,探讨工作时间压力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以广州地区企业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工作时间压力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存在倒U型曲线作用,即存在最佳工作时间压力水平,此时个体主观幸福感达到最高值,低于或者高于最佳工作时间压力水平,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都远离最佳主观幸福感水平;(2)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工作时间压力与个体主观幸福感倒U型曲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一丹  李爱梅  颜亮  王笑天  
基于激活理论和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本研究从工作领域内的时间压力出发,探讨工作时间压力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以广州地区企业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工作时间压力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存在倒U型曲线作用,即存在最佳工作时间压力水平,此时个体主观幸福感达到最高值,低于或者高于最佳工作时间压力水平,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都远离最佳主观幸福感水平;(2)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工作时间压力与个体主观幸福感倒U型曲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伟炯  
本文对以往研究中关于工作时间的同质性假设提出质疑,从付出异质性和回报异质性的新视角出发,研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本文首先构建工作时间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模型,认为工作时间过短会损害职业幸福感,当超过一定水平,工作时间对职业幸福感的好处不再增加甚至有害,适度工作则会使职业幸福感最大化。本文强调工作时间具有付出异质性和回报异质性:一是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付出相同时间所付出的体力、脑力和情绪负荷存在质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健康损耗过程;二是即使付出相同,获得的收入回报却有差异,导致付出—回报失衡,最终使得不同劳动者付出等量时间却形成不同的职业幸福感。通过对农民、产业工人和公务员三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春雨  贺彬  沈紫欢  
文章基于工作幸福感的视角,探讨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促进机制,并分析员工积极情绪和员工工作意义在包容性领导和员工工作投入中具有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员工积极情绪和工作意义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积极情绪和工作意义在包容性领导和员工工作投入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岳麒   王淑敏   李常洪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员工对工作幸福感的要求越来越高,组织不应仅关注员工带来的高绩效,如何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已是越来越重要的现实课题。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和自我概念理论,探讨员工追随力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主动性行为的中介作用和领导愿景的调节作用。通过搜集356份企业员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员工追随力正向影响工作幸福感,主动性行为起中介作用;领导愿景正向调节员工追随力与主动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组织管理者重视追随力的培养,在高领导愿景的情境下通过激发员工主动性行为,为组织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岳麒   王淑敏   李常洪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员工对工作幸福感的要求越来越高,组织不应仅关注员工带来的高绩效,如何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已是越来越重要的现实课题。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和自我概念理论,探讨员工追随力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主动性行为的中介作用和领导愿景的调节作用。通过搜集356份企业员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员工追随力正向影响工作幸福感,主动性行为起中介作用;领导愿景正向调节员工追随力与主动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组织管理者重视追随力的培养,在高领导愿景的情境下通过激发员工主动性行为,为组织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提供借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成  凌文辁  
在当代快节奏的职场生活中,时间压力几乎是所有员工都有可能面对的问题。它可能对员工造成负面的影响,也可能为员工带来积极的价值。笔者以260名企业正式员工为研究样本,对挑战型时间压力与阻碍型时间压力分别和交互地影响员工职业幸福感的关系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挑战型时间压力正向影响职业胜任感、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阻碍型时间压力负向影响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但对职业胜任感并无显著影响;同时考虑两类时间压力时,员工在高挑战型时间压力-低阻碍型时间压力时的职业胜任感、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相对较高,而在低挑战型时间压力-高阻碍型时间压力时的职业胜任感、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相对较低。因此,管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苗元江  冯骥  白苏妤  
工作幸福感是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中新的取向和视角。本文阐述了工作幸福感的源流和兴起的背景,分析企业组织对人类幸福的意义和工作幸福感的价值;概述了影响工作幸福感的诸因素,涉及个人动机、工作性质、收入、人际关系、组织支持和压力;介绍了自陈报告法、知情者与观察者报告法、生理测量法、任务测量法等4种工作幸福感测量的方法。提出了幸福人假设,以及幸福心理氛围建设和个人幸福管理方法等幸福管理理念和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宜萱  徐云飞  
本文基于工作特征幸福感模型,以及自我决定理论视角对新生代员工幸福感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讨,并分析了新生代员工与非新生代员工的幸福感差异。提出的提升新生代员工个人品牌意识、增强新生代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的建设、提升新生代员工利他主义价值观、领导力等方面的建议,将是企业对新生代员工管理的新方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崔景怡  李锡元  薛莹  
从"主动/被动"和"愿意/不愿意"两个维度对加班行为进行分类,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加班动机的自我决定模型,探索员工的加班行为通过感知任务完成度的中介效应和加班动机的调节作用影响工作幸福感的机制。结果表明:加班动机的自我决定水平越高,由加班造成的工作幸福感损失越少;当自我决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班行为反而会增加工作幸福感。研究成果丰富了自我决定视角下的加班研究,为组织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霞  李利平  王笑天  
情绪幸福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与管理者探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压力源——脱离模型,通过分阶段收集834名在职工作人群样本,构建并检验了工作影响情绪幸福感的双变量模型。研究发现:(1)工作要求和情绪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即工作要求越高,情绪幸福感越低;(2)工作资源与情绪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即工作资源越高,情绪幸福感越高;(3)心理脱离在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与情绪幸福感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工作影响员工情绪幸福感的内在心理机制。这些研究发现对于管理实践如何提升员工的情绪幸福感也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霞  李利平  王笑天  
情绪幸福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与管理者探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压力源——脱离模型,通过分阶段收集834名在职工作人群样本,构建并检验了工作影响情绪幸福感的双变量模型。研究发现:(1)工作要求和情绪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即工作要求越高,情绪幸福感越低;(2)工作资源与情绪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即工作资源越高,情绪幸福感越高;(3)心理脱离在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与情绪幸福感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工作影响员工情绪幸福感的内在心理机制。这些研究发现对于管理实践如何提升员工的情绪幸福感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