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3)
- 2023(11947)
- 2022(9192)
- 2021(8046)
- 2020(6561)
- 2019(14293)
- 2018(14267)
- 2017(26756)
- 2016(14130)
- 2015(14988)
- 2014(14513)
- 2013(13910)
- 2012(12620)
- 2011(11345)
- 2010(11374)
- 2009(10501)
- 2008(10423)
- 2007(9464)
- 2006(8372)
- 2005(7905)
- 学科
- 济(56627)
- 经济(56571)
- 业(44426)
- 管理(43299)
- 企(38022)
- 企业(38022)
- 中国(19657)
- 方法(18505)
- 业经(18135)
- 技术(16787)
- 农(15691)
- 数学(14487)
- 数学方法(14260)
- 财(14026)
- 学(12581)
- 技术管理(12045)
- 产业(11737)
- 制(11607)
- 银(11205)
- 理论(11184)
- 银行(11182)
- 融(10829)
- 金融(10829)
- 农业(10811)
- 行(10792)
- 地方(10608)
- 信息(10187)
- 总论(9662)
- 信息产业(9456)
- 务(8661)
- 机构
- 大学(195208)
- 学院(192109)
- 济(79051)
- 经济(77503)
- 管理(73758)
- 研究(68143)
- 理学(63287)
- 理学院(62547)
- 管理学(61439)
- 管理学院(61035)
- 中国(50937)
- 京(41183)
- 科学(40364)
- 财(37890)
- 所(33392)
- 中心(30452)
- 农(30413)
- 江(30201)
- 研究所(30173)
- 财经(29610)
- 经(27042)
- 范(26723)
- 业大(26589)
- 师范(26461)
- 北京(25909)
- 院(25003)
- 经济学(24695)
- 州(24022)
- 农业(23452)
- 财经大学(22137)
- 基金
- 项目(130624)
- 科学(105039)
- 研究(97264)
- 基金(95684)
- 家(84054)
- 国家(83335)
- 科学基金(72270)
- 社会(64232)
- 社会科(61038)
- 社会科学(61025)
- 省(51167)
- 基金项目(49807)
- 自然(44592)
- 教育(44223)
- 自然科(43713)
- 自然科学(43703)
- 自然科学基金(42960)
- 划(42849)
- 编号(38263)
- 资助(36008)
- 创(33379)
- 成果(32018)
- 创新(30145)
- 重点(29662)
- 发(28513)
- 部(28033)
- 国家社会(27914)
- 课题(26726)
- 性(25598)
- 制(24968)
共检索到299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邹波 李淑华 孙黎 刘昶
数字经济时代下,跨学科研究正在将“生成性”发展成数字化创新领域的基石性概念。现有研究围绕生成性的研究议题众多,但整体研究框架尚不清晰,核心议题也不明确。本文以122篇数字化创新领域生成性的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LDA主题模型聚合出20个主题,结合人工编码确定了内涵、前因、作用机制和产出结果4个核心研究内容,对此展开研究:(1)对不同学科和视角下生成性的内涵进行了梳理,提炼出数字化创新领域生成性概念的共性内涵;(2)从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梳理生成性的前因,对生成性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归纳;(3)基于“元亨利贞”分析框架阐释生成性对数字化创新的作用机制和产出结果,揭示生成性促进数字化创新的底层逻辑。同时,围绕生成性的内涵、前因、作用机制和产出结果,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对数字化创新领域的生成性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归纳,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能够为本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基础和研究思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邹波 李淑华 孙黎 刘昶
数字经济时代下,跨学科研究正在将“生成性”发展成数字化创新领域的基石性概念。现有研究围绕生成性的研究议题众多,但整体研究框架尚不清晰,核心议题也不明确。本文以122篇数字化创新领域生成性的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LDA主题模型聚合出20个主题,结合人工编码确定了内涵、前因、作用机制和产出结果4个核心研究内容,对此展开研究:(1)对不同学科和视角下生成性的内涵进行了梳理,提炼出数字化创新领域生成性概念的共性内涵;(2)从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梳理生成性的前因,对生成性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归纳;(3)基于“元亨利贞”分析框架阐释生成性对数字化创新的作用机制和产出结果,揭示生成性促进数字化创新的底层逻辑。同时,围绕生成性的内涵、前因、作用机制和产出结果,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对数字化创新领域的生成性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归纳,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能够为本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基础和研究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幽红 宋明顺
考察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与发展、创新的概念与分类,回顾全面质量管理对创新的影响,分析全面质量管理与创新辩证关系,提出一个整合性概念框架,全面创新质量管理概念、特点和三个重要推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秦光远 张嘉一 刘伊霖
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数字化转型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论文系统梳理了社会信用体系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进展,包括社会信用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概念与必要性、社会信用体系治理格局的演变、信用评估体系的升级、信用治理效能的提升,以及社会信用体系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数据孤岛、隐私权侵犯和数字治理的公平隐患等挑战。论文的梳理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信用体系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同时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知仁 潘英丽
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流动性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重大问题被国际社会提出。围绕该问题的研究在近几年不断升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发展中国家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动、跨境资本流动及汇率波动时常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与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因此,这场讨论对发展中国家是十分有利的,在国际金融治理框架和发展中国家本身的政策应对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涵义,中国没有理由对此缺乏关注。那么,如何理解全球流动性的概念?它受哪些因素驱动以及通过何种机制溢出地影响世界各国?本文对现有文献中的代表性观点进行梳理和评述,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基础,并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欧阳晨慧 马志强 朱永跃
厘清如何在企业工作场所数字化进程中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特质激活理论,引入员工职业敏捷性、组织创新文化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工作场所数字化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通过三阶段跟踪调查收集473份有效样本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数字化通过激发员工职业敏捷性,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组织创新文化正向调节员工职业敏捷性与创新行为间正相关关系,并且正向调节职业敏捷性在工作场所数字化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洪才 李慧
案例教学因其形象生动而广受学生喜欢。然而传统案例教学却存在案例选择难、难以扮演主角等局限,从而应用范围有限。生成性案例教学能够克服这些不足,特别对培养创新人才意义重大。要点是案例并非既定,而是在发现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而生成的,是学生发展、社会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三者要求的有机融合,不仅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科研分离等老大难问题,而且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成为大学创新教学的有效实践形式。这种新型案例教学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娜 陈春琴
构建了基于多方参与价值共创、创造性过程与开放式创新绩效评价的概念框架,揭示了多方参与价值共创的机制,提出应将过程导向和价值导向相结合来进行服务创新的持续改进及绩效评价。
关键词:
服务创新 过程管理 价值共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碚
当前,我国中西部经济加速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而必须以更高标准实现环境保护和更高效率利用资源也正成为全球性的行动。在此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注重增长的速度和经济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健
本文阐述了以对称概念为主题的案例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假设,提出从经验、内容、环境和文化四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重构,相应的设计系统应包括课程与教学层面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者共同体的培育。并对前期实验所采集的信息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明明 申明浩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梳理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数字化同群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并通过加剧行业竞争实现;企业管理者能力抑制数字化同群效应对相关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效应,而融资约束会放大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昊 段晓强 杨锡怀 孙琦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祝建军 肖华芳
广义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比例关系,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各自的内在结构。本文认为,广义资本结构是研究企业性质和利益分配的新概念和新视角。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利益结合体,而广义资本结构和利益分配制度是影响这两种资本结合效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广义资本结构 人力资本 分配制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春花 刘祯
对于组织而言,持续成长至关重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若要做到持续成长,组织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通过研究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发现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突破困境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获得成长,是因为其不再固守旧的组织模式,而是变成了更加主动灵活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与东方文化中水的特征相契合,因此,本文提出了水样组织的概念。所谓水样组织,是指像水一样可以灵活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组织。水样组织是组织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适应力的统一,呈现出"内在坚韧、外在柔和"的品性,具有坚韧性、个体能动性、动态适应性、融合性四大特征。打造水样组织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春花 刘祯
对于组织而言,持续成长至关重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若要做到持续成长,组织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通过研究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发现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突破困境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获得成长,是因为其不再固守旧的组织模式,而是变成了更加主动灵活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与东方文化中水的特征相契合,因此,本文提出了水样组织的概念。所谓水样组织,是指像水一样可以灵活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组织。水样组织是组织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适应力的统一,呈现出"内在坚韧、外在柔和"的品性,具有坚韧性、个体能动性、动态适应性、融合性四大特征。打造水样组织可以帮助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创造持续竞争优势。水样组织概念可以丰富和拓展现有组织理论的观点和维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