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1)
2023(7954)
2022(6847)
2021(6478)
2020(5530)
2019(13001)
2018(12484)
2017(24329)
2016(12609)
2015(13949)
2014(13346)
2013(12744)
2012(11385)
2011(9936)
2010(9448)
2009(8076)
2008(7320)
2007(5781)
2006(4504)
2005(3595)
作者
(31810)
(26746)
(26598)
(25247)
(16975)
(12863)
(12085)
(10599)
(10352)
(9241)
(9180)
(9006)
(8387)
(8333)
(8092)
(8024)
(8015)
(7926)
(7720)
(7672)
(6397)
(6370)
(6295)
(6179)
(6085)
(5959)
(5741)
(5653)
(5393)
(5264)
学科
(48583)
经济(48537)
管理(33592)
(31962)
(26943)
企业(26943)
方法(26384)
数学(23975)
数学方法(23525)
(12363)
(11625)
中国(11101)
业经(9467)
(8980)
理论(8489)
(8412)
贸易(8409)
(8205)
(8158)
财务(8110)
财务管理(8094)
地方(7996)
农业(7751)
企业财务(7705)
技术(7581)
(6804)
(6719)
环境(6579)
(6227)
教学(5812)
机构
大学(161812)
学院(160792)
管理(65567)
(65210)
经济(64143)
理学(58230)
理学院(57679)
管理学(56482)
管理学院(56176)
研究(49110)
中国(34982)
(32032)
科学(30009)
(28615)
业大(24802)
(24317)
财经(23970)
中心(23759)
(22482)
(22157)
(22132)
(21217)
师范(20976)
研究所(20902)
经济学(20664)
农业(19007)
北京(18979)
(18850)
经济学院(18839)
财经大学(18335)
基金
项目(122318)
科学(97260)
基金(90362)
研究(88694)
(79125)
国家(78528)
科学基金(68730)
社会(56992)
社会科(54202)
社会科学(54188)
基金项目(48065)
(47544)
自然(45335)
自然科(44384)
自然科学(44370)
自然科学基金(43547)
教育(42958)
(40115)
资助(36490)
编号(35014)
重点(27767)
(27636)
成果(26628)
(26229)
(25511)
创新(24474)
国家社会(24362)
教育部(24304)
科研(24303)
大学(23762)
期刊
(59572)
经济(59572)
研究(42039)
中国(27029)
学报(25608)
管理(24181)
科学(23379)
(22990)
大学(20853)
教育(20442)
(20317)
学学(19657)
技术(17080)
农业(14038)
财经(11599)
(10345)
金融(10345)
经济研究(10176)
(9969)
业经(9752)
问题(8053)
(7867)
(7836)
技术经济(7485)
科技(7481)
统计(7394)
理论(7177)
财会(6993)
(6800)
业大(6776)
共检索到217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文平  
生成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也是人与课程的根本存在状态或方式。生成性课程基于课程的生成性品质而存在,是相对于传统的预设性课程而言的,是在教师、学生、文本和情境等多种因素的互动中所建构生成的一种非预期的、超越于原有预设性课程的,但富有教育价值的经验体系。生成性课程是一种彰显课程生成品性的课程形态,是一种关注师生生命意义的课程形态,是一种充满对话交往精神的课程形态。生成性课程具有过程性、关系性、创新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文平  
本文基于生成性课程价值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满足关系的分析,提出了生成性课程的五种价值诉求,即在不断超越自我中重塑理想、在创造精神的导引下丰富人生旅程、在主体性力量的根基上建构个性化经验、在和谐关系中多元共生、在过程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上述五方面价值诉求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推动学生的发展而得以自然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20世纪末期以来,后现代主义以其鲜明的反本质主义旨趣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成性思维,掀起了课程论探究领域学术范式的革命。以本质主义及其认同性思维为逻辑起点运行了几千年的学校课程,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批判与否定,学校课程的品质、使命、运行机制具有了新的视野与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小红  
课程实施是一个开放、创造、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生成性课程事件。本文剖析了实践中教师对生成性课程事件的不当处理方式,从复杂思想的角度论述了教师对待生成性课程事件的应有态度,阐释了教师及时捕捉和充分利用生成性课程事件的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席晓丽  
"翻转课堂"不仅仅意味着教学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传统"教"与"练"两个环节的空间转换,更意味着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学习"的深刻转变。教师必须摆脱"管理主义"课程意识的束缚,确立"生成性"课程意识,使学生能够依照个体的生活经验"由内而外"地建构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课程资源的"生成"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旭英  蔡铁权  
教学过程理论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学设计程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学过程作静态的、预成的机械理解。随着哲学思维方式、课程观及知识现的转变,教学过程也由"预成"走向"生成"。生成教学过程现关注过程、强调关系、突出创造、重视个性。这种生成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为:由确定走向弹性的教学目标阐明,由"复制"走向理解的教学过程设计,由独白走向对话的教学策略制定,由单一走向多元的教学评价实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广文  陈笃彬  
课堂教学以现成的知识为中介,采取"教师—知识—学生"的逻辑结构展开。其前提性假设是:学生掌握知识以后就可以成为像知识创造者那样的人或者成为一个用知识去改变生活的人。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单向度的灌输、无意义的呈现、机械化的训练等强迫性的教学无处不在。这些课堂行为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因为真正的教学具有生成性。教学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在空间上具有一体性,这就意味着教学活动是生成的而非铸成的。教学的本质就在于生成,没有生成,教学的前提性假设就会落空,而生活世界就是教学的生成之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文龙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诸多方面超越了传统授受式教学的封闭框架,实现了教学文化范式的重要变革。本文在分析本质主义思维和生成性思维特征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剖析了研究型教学与生成性思维的契合之处,并提出研究型教学的精神旨归在于让生命在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立新  米高磊  
由于传统高校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多着眼于静态、系统的预设,而忽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态创生的资源,导致资源僵化、有效性偏低等问题。而生成性学习资源是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动态产生的资源,是学生对预设性学习资源进行批判、交互、应用与创造的产物,可以还原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实现资源的动态进化。本文提出通过"评价"、"补充"、"设问"、"建构"等途径促进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创生,使用"共享"、"推送"、"社会交互"、"聚合"等技术实现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利用,从而改善网络课程资源环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西朝  
随着精品课程的规模建设与普遍使用,其教学效益备受关注,生成性策略成为精品课程的开发理念之一。高校新一轮精品课程开发的生成性策略落实在精品课程建设的生成性资源设计、生成性教学设计和生成性学习设计三方面,并能有效改善精品课程的开发效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昊悦  张建鲲  
基于生成性课程理念构建专业课程群是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由于教学活动不论从本体上还是价值上均需要生成于特定情境下的教学交往,人们需要将生成性课程作为推动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强化专业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尊重学习主体的教育选择出发,构建开放的选课学分机制,乃是高等职业院校在课程制度操作平台上推进专业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祥  
“应试教育”的局限在于忽视教育活动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而过程属性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属性,教育活动的过程属性就是生成性和发展性。教育的过程属性具有转化与生成、情境化与关系结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等特征;创造性价值或创生性价值是教育的过程价值的核心。生成性思维视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对教育活动提出了崇尚教育民主、崇尚发展价值、崇尚主体性、崇尚整合方法论的实践诉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磊  
针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构建了生成性资源利用评价模型,并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生成性资源优化策略,以期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教学水平及培养质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兴鸣  
中学研究型课程教学常态化的意义日显突出,由于研究型课程教学常态化使得其探究的主题不断变更,因此,师生在共同选择、确定探宽的主题时经常会出现"不知所措或难于下手"的窘境。有时虽然确定了新的撂究主题,但由于远离学生的兴趣点_和教师的能力点,使得师生持续关注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和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损害。本文笔者结合两年来执教研究型课程教学的案例来思考、分析研究型课程探究主题连续性的价值与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斌武  陈春霞  吴杰  
生成性教育思维强调教育的过程本性、关系属性、情境特性、差异个性。职业教育的属性、本质、基本特性蕴涵生成性。生成性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要面向工作世界,体现生成的实践本性;要基于工作过程,体现生成的过程属性;要协同创新,体现生成的跨界特性;要观照可能性生活,体现生成的整体价值,实现"更好的技能、更好的生涯、更好的生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