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6)
- 2023(7206)
- 2022(6258)
- 2021(5844)
- 2020(5076)
- 2019(11986)
- 2018(11608)
- 2017(22452)
- 2016(12294)
- 2015(14382)
- 2014(14625)
- 2013(14344)
- 2012(13499)
- 2011(12014)
- 2010(12239)
- 2009(11282)
- 2008(11328)
- 2007(10367)
- 2006(8618)
- 2005(7669)
- 学科
- 济(50526)
- 经济(50480)
- 管理(31749)
- 业(31063)
- 方法(24970)
- 企(24835)
- 企业(24835)
- 数学(21975)
- 数学方法(21710)
- 学(14211)
- 农(13792)
- 财(13047)
- 中国(12353)
- 理论(10673)
- 教学(9862)
- 业经(9857)
- 贸(9853)
- 贸易(9851)
- 易(9555)
- 地方(9194)
- 农业(9057)
- 制(8560)
- 务(8188)
- 财务(8173)
- 和(8156)
- 财务管理(8150)
- 企业财务(7674)
- 银(7237)
- 银行(7210)
- 融(6985)
- 机构
- 大学(182871)
- 学院(182194)
- 济(72607)
- 经济(71052)
- 管理(66716)
- 研究(58231)
- 理学(57714)
- 理学院(57026)
- 管理学(55932)
- 管理学院(55572)
- 中国(42361)
- 京(37444)
- 科学(36962)
- 财(33012)
- 农(31348)
- 所(29739)
- 中心(27786)
- 业大(27428)
- 江(27356)
- 研究所(27215)
- 财经(26994)
- 范(26251)
- 师范(25944)
- 农业(25061)
- 经(24445)
- 经济学(23527)
- 北京(23365)
- 州(21743)
- 经济学院(21387)
- 师范大学(20776)
- 基金
- 项目(118718)
- 科学(91601)
- 研究(88711)
- 基金(83417)
- 家(72125)
- 国家(71509)
- 科学基金(60416)
- 社会(53955)
- 社会科(50987)
- 社会科学(50969)
- 省(47628)
- 基金项目(44512)
- 教育(43298)
- 划(39797)
- 自然(38283)
- 编号(37616)
- 自然科(37349)
- 自然科学(37335)
- 自然科学基金(36651)
- 资助(33700)
- 成果(31370)
- 重点(27226)
- 部(26784)
- 课题(26055)
- 发(25463)
- 创(24740)
- 大学(23438)
- 教育部(23064)
- 创新(23032)
- 科研(22946)
共检索到258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雁冰 程良宏
既有研究对生成性教学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教学方法的层面,其结果仍有使生成性教学沦为预成论的现实危险。笔者以为,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其根本意义在于确立一种新的教学哲学,从而彻底摆脱工具理性思维框架对教学的束缚,使教学真正成为达成师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教学哲学 预成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文章针对既往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大多将生成性教学作为改造教学预设的技术方法所具有的缺陷,提出需要在教学哲学层面构建生成性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哲学的生成性教学,是从教学价值澄清入手对现代性教学理论的物化批判,是对"预成论"教学哲学的反思和超越。生成性教学哲学的确立有助于教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现了从客观认识论到学生生存发展为本的认识论转变,有助于促进新课改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践行。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教学哲学 现代性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宏喜 程良宏
作为教学哲学生成性教学秉持从"预成"到"生成"的教学目的论、从"教成"到"学成"的教学关系论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讲授"结合互补的教学方法论。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动态性、情境性特征是其生成性教学作为教学哲学确立的实践基础,囿于方法技术的生成性教学观在实践中的技术主义倾向是生成性教学需要在教学哲学层面进行理论构建的内在诱因,对预成论思维和控制性教学文化的理性批判和理论超越是时代赋予生成性教学作为教学哲学的理论使命。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教学哲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当前理论界对于生成性教学的理论阐释存在一种囿于方法技术的误区,缺乏对生成性教学作为教学哲学之理论品性的体察,是一种狭隘的理论构建范式,难以发挥生成性教学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应有作用及价值。透析生成性教学囿于方法技术所遭遇的现实困境,阐释生成性教学作为教学哲学的可能价值,探寻生成性教学哲学的实践路向,是走出生成性教学技术方法化理解的局限,从更深层面体认其应有理论品性和价值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教学哲学 价值 实践路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丽瑜 张广君
"由博返约"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对当代学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学中的博约问题在本体论上具有基础性、本然性和普遍性,在价值论上体现出教学存在的文化意识、人本意识、开放的生活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多方面的教学价值意识。对于网络信息时代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而言,合理定位博约关系,深化发展"由博返约"教学思想,有助于澄清并回归教学存在的终极关怀,从基础理论层面推动教学变革,促进学生发展,回应时代呼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广文 陈笃彬
课堂教学以现成的知识为中介,采取"教师—知识—学生"的逻辑结构展开。其前提性假设是:学生掌握知识以后就可以成为像知识创造者那样的人或者成为一个用知识去改变生活的人。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单向度的灌输、无意义的呈现、机械化的训练等强迫性的教学无处不在。这些课堂行为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因为真正的教学具有生成性。教学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在空间上具有一体性,这就意味着教学活动是生成的而非铸成的。教学的本质就在于生成,没有生成,教学的前提性假设就会落空,而生活世界就是教学的生成之域。
关键词:
教学 生成性 生活世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瑶 张广君
教学存在是历史性的存在。在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视域下,教学历史意识是关于教学存在的静态和动态时空状态的历史意识类型,主要由教学时空意识、教学关系意识、教学状态意识和教学形态意识四种意识成分构成,它们同时也构成教学历史意识的四个分析维度。教学历史意识的提出,可以引导人们思考和解释教学存在中有关教学历史性的相关理论问题,有利于确立教学实践与改革中人与文化的立场,有助于以关系论、整体论和生成论的思想实现对以往以实体论为主的研究方法论的超越,并逐渐融入教师职业人格,成就具有教学历史意识的教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孙琳
在生成论教学哲学中,教学观念中的人道主义不仅仅涉及惯常理解中的价值论立场,更重要的还在于贯穿其中的人道主义的思维向度及其认识论意义。将人道主义引入教学认识论并展开深入探讨,将进一步丰富教学认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教学认识论的人道主义观念,秉持促进"人"的意识觉醒的先在性,坚持人文一体观的方法论,关注反思批判基础上的自我超越,强调教学主体观、知识观、过程观等的人道主义化,以期从更基础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野,体察、分析和解释纷繁复杂的日常教学生活。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教学认识论 人道主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王晖
基于个体生命成长的视角,重新思考教学的教育性问题。教学工作乃是通过塑造个体的思想世界,帮助学生将原本狭窄的生活范围敞开为丰富、有序的生活世界。生命论的教学工作是"中介性"的,它有赖于个体生命的自我觉知和自我转换,旨在促进个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自由思考与责任行动。教学基于欲望、兴趣和意志三种生命意向影响学生的生命,通过审美性教学、理智性教学和对话性教学三个历时性的阶段以及师生的生命交往,促进学生对世界的审美性描述,帮助学生养成多方面、均衡的认知和同情兴趣,形成坚定、有序的行动信念和道德性格,获得积极、开放的生命姿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洁 张广君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认识论,以生成性、关系性思维为核心,扬弃进而整体重构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内涵上表现为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和超越性等内在规定性,在外延上展现出在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及教学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元素,从而努力地追求、参与、体现并力推当代教学认识论从知识论向生成论的整体转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广君 李敏
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关于"转变学习方式"存在着三大认识误区。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学习方式的本质是学习的具体发生机制和整体的现实形态,而"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在普遍的意义上,是学习是否真实发生、意义是否真实生成的问题;在特殊的意义上,则是学习方式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主体的符合度与适切性问题。鉴于此,面向未来的当代学校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基于并超越对象性、单向度的以知识内容为主的学习,协调和融通学习的多种领域类型和多维目标层次,走向反思批判、方式多元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晓宏
自古希腊以来,"哲学"的原意即"爱智慧",而古希腊哲人崇尚的智慧是对思想进行思想。《教育哲学》作为与哲学有着本然联系的一门教育学专业基础课程,理应以唤醒学生的"智慧之爱"作为教的起点,以体验"思"的活动构成其日常教学生活的基调,以"做哲学"的行动过一种理论生活。在教育哲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与经典相遇,与哲人对话,理论的力量、学术的力量会在无形中滋润其头脑,改善其思维。思、学、行——如此真实地具身化地融入其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这正是一种理论生活样式。对于一个人而言,一旦真实地体验着一种理论生活,就意味着走出柏
关键词:
教育哲学 爱智慧 理论生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旭英 蔡铁权
教学过程理论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学设计程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学过程作静态的、预成的机械理解。随着哲学思维方式、课程观及知识现的转变,教学过程也由"预成"走向"生成"。生成教学过程现关注过程、强调关系、突出创造、重视个性。这种生成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为:由确定走向弹性的教学目标阐明,由"复制"走向理解的教学过程设计,由独白走向对话的教学策略制定,由单一走向多元的教学评价实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冰
在国际科学教育界,人们对科学史(History)、科学哲学(philosophy)和科学教学(Scienceteaching)——常一起简称为HPS①——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视。HPS教育的基本意图是,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内容,还要让他们了解“科学的本质”(TheNatureofScience)。HPS有以下作用:(1)使科学密切联系个人、伦理、文化和政治因素,从而使科学人文化;(2)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挑战性和思考性,从而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3)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学科内容。本文从课程改革、科学课程、科学哲学和科学教育三个方面介绍HPS的最新理论与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端 席作宏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对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构个体教学哲学是每一个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必须面对的理性思考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和提炼教学认识等途径来实现的。建构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是教师教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