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6)
- 2023(8435)
- 2022(6897)
- 2021(6405)
- 2020(5383)
- 2019(12241)
- 2018(12011)
- 2017(23698)
- 2016(12533)
- 2015(14202)
- 2014(14031)
- 2013(13801)
- 2012(12531)
- 2011(11421)
- 2010(11827)
- 2009(11201)
- 2008(10894)
- 2007(9461)
- 2006(8190)
- 2005(7321)
- 学科
- 济(62012)
- 经济(61947)
- 管理(38828)
- 业(37271)
- 方法(35294)
- 企(32814)
- 企业(32814)
- 数学(31597)
- 数学方法(31056)
- 财(14184)
- 中国(13264)
- 农(12564)
- 业经(12265)
- 理论(11727)
- 学(10733)
- 贸(9889)
- 贸易(9884)
- 制(9567)
- 易(9557)
- 务(9278)
- 地方(9260)
- 财务(9244)
- 财务管理(9221)
- 企业财务(8881)
- 融(8586)
- 金融(8585)
- 技术(8291)
- 农业(8152)
- 和(8029)
- 划(7753)
- 机构
- 大学(187422)
- 学院(185831)
- 济(78447)
- 经济(77014)
- 管理(75287)
- 理学(66292)
- 理学院(65646)
- 管理学(64331)
- 管理学院(63989)
- 研究(57521)
- 中国(42938)
- 京(38130)
- 财(36408)
- 科学(32889)
- 财经(29850)
- 所(27366)
- 经(27330)
- 江(26286)
- 中心(26048)
- 经济学(25608)
- 业大(25081)
- 研究所(24868)
- 农(24632)
- 北京(23855)
- 经济学院(23173)
- 范(23157)
- 师范(22935)
- 财经大学(22585)
- 院(21256)
- 州(21006)
- 基金
- 项目(126543)
- 科学(101342)
- 基金(93931)
- 研究(92385)
- 家(81391)
- 国家(80773)
- 科学基金(70703)
- 社会(60512)
- 社会科(57566)
- 社会科学(57550)
- 省(48456)
- 基金项目(47898)
- 自然(45396)
- 教育(44988)
- 自然科(44480)
- 自然科学(44474)
- 自然科学基金(43674)
- 划(41058)
- 资助(40297)
- 编号(36311)
- 成果(29508)
- 部(28982)
- 重点(28857)
- 创(26740)
- 发(26019)
- 教育部(25829)
- 国家社会(25619)
- 课题(25600)
- 创新(24900)
- 人文(24614)
共检索到261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严驰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重要技术分支,不仅起到驱动数字经济变革和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正面效应,也引发若干新型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风险,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全球治理的提出正当其时。欧盟作为数字时代中美之外“第三极”力量,在全球数字治理规则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全球治理应秉承“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先行设计合理的技术规制方案,利用《数字市场法》中的“守门人”制度,防范和化解模型运营商潜在的垄断风险,从技术角度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视为《数字服务法》中的“在线搜索引擎”,为构建更具体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全球治理方案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菲菲 韩磊
现阶段,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基于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并总结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应用的风险,提出如何规避风险的建议,最后对构建审计行业大模型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模型 审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秦渝超 刘革平 许颖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引发了教育界学者们的激烈探讨。为深入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变革意义,本研究着重探讨其如何重塑教学活动。首先,基于活动理论构建了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学活动分析模型,并经过三轮德尔菲法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和完善。然后,以PRISMA的文献萃取思路筛选已有研究,同时面向教育领域中的ChatGPT体验用户开展访谈,经过整理得到75份分析样本。接着,将分析样本共同纳入模型,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学活动的重塑机理。通过对模型中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工具和分工6个要素的审视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学活动的重塑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同时又具备明显的正负效应。最后,本研究基于活动理论的生产、交流、消耗、分配4个子系统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学的结合路径,以期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教学挑战。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德志 于水
让现代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经济发展与治理,以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塑造新模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等方面展现出强大能力,为新动能、新产业和新模式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研究以“宏观—中观—微观”为分析框架,从提高生产效率、传统产业转型和变革商业模式等角度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并从大模型的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及其政策规划等方面考察了大模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基础。最后从完善顶层设计和统筹、加快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融资市场支撑环境及其发挥数字政府平台优势等方面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如江 陈鑫 任前前
[目的/意义]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强烈冲击。为响应国家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好地完成情报工作,以满足用户的情报需求,已成为当前情报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过程]基于供需理论提出从数据供给侧(Supply)、智慧情报分析中台(Analysis)、情报需求侧(Demand)三方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情报工作范式模型——SAD范式模型,深入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情报工作机理,并结合国际前沿项目案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的前瞻性融合发展。[结果/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情报工作范式模型SAD,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情报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情报工作效率,为情报工作范式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江峰 张冉 张君冬 裴雷
大语言模型改变了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模式。通过生成式自然语言处理,为史料计算化处理提供高效途径。以百川大模型作为基准模型,使用《思想家评传》系列丛书文本作为数据源,采用领域继续预训练、有监督微调、直接偏好优化的方法构建了思想家模型,并进行了性能评估。经过评估,思想家模型在中国思想史领域文本的表现优于通用模型,具有可用性。思想家模型降低了知识交流的专业壁垒,可以破解自然语言理解式计算人文研究带来的解读困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峰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扩散过程中,应用领域逐步从专用走向通用,从小众化走向普惠化,但其间所带来的机会也并非能惠及社会所有的物理空间和群体,形成了智能鸿沟。人工智能的离心力、穿透力和扩张力,加快了智能鸿沟的生成速度,加深了智能鸿沟的生成程度,加大了智能鸿沟的生成跨度,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都有可能因人工智能技术拥有和采纳程度差别而产生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的智能鸿沟。在对人工智能的神秘感、膜拜感、危机感的交错心理中,更要思考人工智能创新扩散中如何最大程度利用技术和如何做好普惠性包容性的兜底之间的平衡,缩小和弥合智能鸿沟。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砥 李环 陈旭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从利用机器学习优化教育,实现“能存会算”的自动化,到利用深度学习赋能教育,实现“能看会听”的感知化,再到利用通用大模型创新教育,实现“能理解会创作”的认知化。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加持下的教育生态,其应用模式将从专用走向通用,应用流程从分发走向生成,应用场景从单一走向多元。通用大模型的兴起及其在教育行业的快速渗透,将引发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及教育教学形态更替,并可能加剧伦理安全风险。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高阶思维培育,健全相应的伦理规范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蔡智权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加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创新生产模式、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但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身的技术特质也可能给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多维度风险,具体表现在平台垄断风险、技术顺差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科技伦理风险四个方面。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更好融合,需要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提前建构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路径:其一,加强合规监管、引导数字市场规范化发展;其二,强化技术供给,激发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其三,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铸牢数据安全的防护屏障;其四,导入价值理性,引领科技发展的人文航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徐磊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所生成的内容在质量、效率以及多样性等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在于大模型,基础在于数据,核心在于算法,而实现则在于算力。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伴随着数据信息泄露、模型算法安全、生成内容偏颇、技术违法滥用等风险。这些风险严重地影响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因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使用者、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等多元治理主体应当共同参与和相互配合,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服务提供等全流程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在有效应对现实违法行为或潜在安全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服务,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邹开亮 刘祖兵
生成式人工智能秘密收集个人敏感数据,冲破“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的限制,或将使信息关联违法高发。生成式人工智能信息收集行为主动、收集内容全面、泛化能力强劲,对“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带来严重挑战。宏观层面,我国现有民事法律无力于数据安全治理,刑事法律缺乏明确的违法计量标准,由行政法规挑起数据法治大梁。微观层面,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体系对被侵权人加以不合理的举证义务,司法救济路径单一,不利于权利救济。选择风险控制路径,从算法协议透明化、治理场景化和多方位协同化应对信息关联违法等方面展开制度构建,引入个人敏感数据单独监管制度和预防性公益诉讼制度破解该困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鲁斯齐
如何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责任缺失下产生了技术风险泛化导致的制度供给失位、技术资源集中导致的企业权责失衡、技术伦理滞后导致的社会生态失调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治理危机。除采用自上而下的治理方案外,还可协同采用自下而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方案形成互补共治关系。人工智能企业与社会签订的基于正式制度的显性契约和基于非正式制度的隐性契约可以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技术跃迁背景下政府失灵对企业敏捷共治的需求以及全球竞争背景下国家与企业战略共赢的需求可以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逻辑。为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制度供给层面,应构建软法硬法协同治理的综合网络;在政企合作层面,应构建企业自我规制与政府监管衔接互动机制;在微观落实层面,应构建多元化董事会结构和合规管理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丁灏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数字金融市场的应用不仅带来新式的信息技术风险,而且加剧传统金融风险的累积。当前,金融监管在时效滞后、对象错配以及组织碎片化的弊端使之陷入规制困境,需引入以“试错”为核心的试验型规制范式,围绕实用主义、极简主义以及演进主义的多重逻辑,指导数字金融市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规制变革。试验型规制的实施机制应以构造协同架构、廓清立法限度与设置日落条款为核心设计规范内容,在拓宽信息渠道的基础上完善内嵌于监管沙盒的算法影响评估机制,并加强外部监督与内部问责机制的约束作用,保障试验型规制实现金融业务创新发展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的双重目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顺利 张雪宁 苏新宁
[目的/意义]解析科研人员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信息茧房成因要素及作用路径,探讨科研人员信息茧房形成机理,引导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科研。[方法/过程]首先,从相关文献及专家访谈中识别出科研人员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信息茧房成因要素;然后,使用ISM模型方法对成因要素进行层级划分,结合相关研究提出假设并构建信息茧房成因要素模型;最后,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构建模型及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信息素养、信息过滤技术和信息推荐技术均对信息选择偏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信息素养对信息同质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信息过滤技术和信息推荐技术对信息同质化影响不显著。信息选择偏好、信息同质化和信息过载对信息茧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信息过载在信息选择偏好对信息茧房形成和信息同质化对信息茧房形成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胜泉 熊莎莎
以ChatGPT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发展通用人工智能教师带来了曙光。预训练大模型应用于教育存在幻觉、深度逻辑缺失、社会情感缺失等局限,如果这些关键问题不解决,大模型不可能在教育中得到真正有价值的应用。本文提出通过增强大模型构建通用人工智能教师架构,其核心思路是精调训练增强场景知识、检索增强认知、外部智能组件编排增强推理、多模态融合增强感知、情感计算增强社会情感,再通过教育知识图谱对大模型输出进行监督。通用人工智能教师主要有六种应用场景:需要渊博知识的场景、洞察创意增强场景、约束与管理场景、社会情感互动场景、个性化指导与反馈场景、多模态内容表现场景。文章最后分析了通用智能时代人类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教师需要主动拥抱、使用、驾驭并控制智能技术,解放、增强、进化自我,并跨越陷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