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7)
- 2023(18328)
- 2022(14638)
- 2021(13236)
- 2020(10502)
- 2019(23452)
- 2018(22793)
- 2017(42698)
- 2016(23077)
- 2015(25591)
- 2014(25384)
- 2013(24748)
- 2012(22954)
- 2011(20987)
- 2010(21315)
- 2009(19833)
- 2008(19460)
- 2007(17428)
- 2006(15830)
- 2005(14775)
- 学科
- 济(109031)
- 经济(108900)
- 管理(69430)
- 业(63959)
- 企(50740)
- 企业(50740)
- 方法(33206)
- 中国(32048)
- 农(29113)
- 数学(28225)
- 地方(28044)
- 数学方法(27977)
- 业经(27278)
- 财(24886)
- 制(23163)
- 学(20242)
- 农业(19877)
- 贸(18547)
- 贸易(18533)
- 银(18409)
- 银行(18364)
- 融(17933)
- 金融(17929)
- 易(17921)
- 行(17702)
- 环境(16709)
- 地方经济(16395)
- 体(16145)
- 技术(15691)
- 发(15425)
- 机构
- 学院(334684)
- 大学(331295)
- 济(143796)
- 经济(140840)
- 管理(122049)
- 研究(120780)
- 理学(103403)
- 理学院(102207)
- 管理学(100721)
- 管理学院(100093)
- 中国(91944)
- 科学(71485)
- 京(70654)
- 财(67347)
- 所(61339)
- 农(58478)
- 研究所(55131)
- 中心(54147)
- 江(52871)
- 财经(51828)
- 业大(49098)
- 经(46800)
- 农业(45404)
- 北京(45106)
- 经济学(44785)
- 范(44156)
- 院(43947)
- 师范(43612)
- 州(41682)
- 经济学院(39922)
- 基金
- 项目(217825)
- 科学(170587)
- 研究(160990)
- 基金(155076)
- 家(136331)
- 国家(135127)
- 科学基金(114495)
- 社会(103974)
- 社会科(98631)
- 社会科学(98605)
- 省(86985)
- 基金项目(81210)
- 教育(73464)
- 划(72582)
- 自然(70741)
- 自然科(69049)
- 自然科学(69031)
- 自然科学基金(67778)
- 编号(64816)
- 资助(61509)
- 成果(53304)
- 发(52251)
- 重点(50037)
- 部(47026)
- 课题(46784)
- 创(46264)
- 制(43661)
- 国家社会(43589)
- 创新(43305)
- 发展(41566)
- 期刊
- 济(173463)
- 经济(173463)
- 研究(104891)
- 中国(76927)
- 农(55141)
- 学报(53369)
- 财(52412)
- 科学(48502)
- 管理(48421)
- 大学(41024)
- 教育(40652)
- 学学(38722)
- 农业(36938)
- 融(35028)
- 金融(35028)
- 技术(30070)
- 经济研究(28658)
- 业经(28515)
- 财经(26700)
- 经(23139)
- 问题(21966)
- 业(19438)
- 贸(17203)
- 技术经济(16661)
- 商业(16034)
- 世界(15909)
- 版(15823)
- 科技(15700)
- 国际(15290)
- 现代(14858)
共检索到527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黄旭 洪美玲
文章对比了传统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的不同影响,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文章运用生产要素理论、微笑曲线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新质生产力—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生态系统的三位一体递进分析框架,系统地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在微观层面上,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在中观层面上,通过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端的竞争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宏观层面上,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多元主体形成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引领数字经济快速崛起,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新引擎。同时,文章对比了中美两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路径上的区别,强调了美国的开放创新和中国的政府引导。最后,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全面阐述了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科学路径,旨在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核心竞争力,占据有利地位。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德志 于水
让现代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经济发展与治理,以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塑造新模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等方面展现出强大能力,为新动能、新产业和新模式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研究以“宏观—中观—微观”为分析框架,从提高生产效率、传统产业转型和变革商业模式等角度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并从大模型的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及其政策规划等方面考察了大模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基础。最后从完善顶层设计和统筹、加快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融资市场支撑环境及其发挥数字政府平台优势等方面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师博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能够促进创新和技术外溢、培育高端生产要素、革新生产模式,在生产环节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借助影响分配结构、提升分配效率,在分配环节深化共享发展理念;以发展数字平台经济优化交换模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交换环节践行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理念;通过催生和加速绿色消费与智能消费、改进教育和医疗消费质量,在消费环节贯彻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人工智能与社会再生产相融合,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翠妮 葛晶 赵沙俊一
技术进步是中国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否有效应对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探究。从理论上揭示了人工智能、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内在机制,并结合中国2007—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静态与动态模型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能有效缓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影响,且该缓解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和西部区域显著,中部区域不显著。门限模型检验发现,人工智能、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能有效缓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技术创新效率、资本形成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要素升级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思源 刘玉奇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持续提速,数字产业化稳步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加快,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不断形成。然而,目前数字经济助力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数字基建瓶颈、数字化消费模式亟待升级以及数字市场消费需求尚未充分释放的困境。因此,应基于以产业数字化为抓手、以数字产业化为基石、以数据价值化为导向的逻辑机理,创新数字经济助力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路径:夯实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消费新基建;深化双渠道融合,重塑消费新模式;加速消费服务升级,引领消费新需求;落地“数字+实体”经济,实现消费新平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胜强 张宇 胡轩瑜 唐曦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其主要职责和关键使命之一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本文紧扣二十大精神,首先分别从资源配置理论、信号理论和社会福利理论出发,探寻国家审计助力经济高质量的内在机制,然后深入剖析国家审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难,最后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及建议。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机制与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钞小静 王宸威 王灿
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具有技术性、互联性和倍增性等典型特征,通过创新要素的高效集聚与创新组织的精准匹配,重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通过促进产业变革调整与贸易转型提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形成网络效应,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数字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维度的相互渗透、相互反馈及协同演化的进程。当前,数字经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在于提高数字创新能力、深化数实融合、增强数字普惠共享及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具体需要促进数字创新的加速发展,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基石;营造数字网络的生态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绩效倍增;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提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珺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 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珺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 经济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昌华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检验了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提出中国金融发展治理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显示:中国金融发展对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效应,而且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深度和金融环境四个维度对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方向和效应强度均存在差异表现。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具有较强的间接影响作用,其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深度和金融环境四个维度对整体经济质量均为正向影响效应。当前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加强对金融发展的支持引导、推动金融发展创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才能保持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阳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导战略和主要任务,而数字经济的不断创新演化发展成为驱动企业要素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具备全新的内在驱动机制,包括数据要素形成全新的生产要素、以数字创新形成全新的生产动能、以新的交易机制实现交易成本节约效应以及以全新的组织学习与知识获取方式形成知识创新机制。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研发赋能模式(开放式创新与用户创新)、制造赋能模式(智能制造)、组织管理赋能模式(组织交互数字化重构)、价值链赋能模式(全球价值链升级)等多重模式。但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依然在数据要素市场、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数字人才体系以及数字治理政策体系等层面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未来,深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逐步构建面向“要素—制度—人才—政策—治理”的五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实现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子恒 汪文祥
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其技术-经济特征以非普惠方式渗透于各产业部门,并对其产生影响。本文在梳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分析AI产业化与产业AI化两条路径,分别阐述人工智能影响产业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而后,深入微观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影响三次产业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进而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共同构建起一个人工智能影响中国产业发展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以期为在ICT与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下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春林 张霜
通过深入研究外贸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对2001—2020年中国外贸一线与二线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外贸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结果发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确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但是助力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引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后发现,中国省级外贸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妺 刘奕彤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力和推动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先后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政策措施,从国家层面对数字经济进行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新发展阶段,发挥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需要深入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影响机制,构建数字经济与中国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茹少峰教授和博士生张青撰写的《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详细介绍了数字经济在具体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机制,剖析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明确了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以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东海 刘星 王鹏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职业教育全方位转型,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行业“标配”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国际合作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适应转向引领,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智慧化”;构建“数字智能+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育复合化;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匹配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化;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推动教育治理法治化;完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打造世界职业教育共同体。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