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1)
2023(8605)
2022(6579)
2021(6050)
2020(5204)
2019(11608)
2018(11549)
2017(22024)
2016(11830)
2015(13422)
2014(13105)
2013(13243)
2012(11533)
2011(9785)
2010(10213)
2009(9879)
2008(10391)
2007(9655)
2006(8666)
2005(8192)
作者
(32942)
(27244)
(27162)
(25586)
(17644)
(12792)
(12244)
(10527)
(10076)
(10058)
(9326)
(9196)
(9110)
(8695)
(8362)
(8316)
(8184)
(7979)
(7967)
(7889)
(6788)
(6749)
(6634)
(6425)
(6251)
(6232)
(5987)
(5946)
(5423)
(5321)
学科
(76754)
(74167)
企业(74167)
管理(62844)
(49851)
经济(49782)
业经(25792)
(23417)
方法(20178)
(20145)
财务(20110)
财务管理(20089)
(19346)
企业财务(19023)
技术(15617)
农业(14527)
(13663)
(13459)
(13154)
理论(12811)
经营(12648)
数学(12284)
企业经济(12272)
数学方法(12202)
(11955)
中国(10518)
(10458)
技术管理(10450)
决策(10232)
计划(9712)
机构
学院(171834)
大学(162989)
管理(76770)
(70155)
经济(68664)
理学(63654)
理学院(63140)
管理学(62639)
管理学院(62281)
研究(46068)
中国(41953)
(36662)
(34284)
(28980)
财经(27569)
(26198)
科学(25544)
(24894)
(22872)
中心(22514)
(22496)
商学(22332)
业大(22278)
商学院(22119)
北京(21463)
农业(20342)
财经大学(19966)
经济管理(19869)
研究所(19621)
经济学(19233)
基金
项目(103150)
科学(82430)
研究(80291)
基金(73620)
(61956)
国家(61281)
科学基金(55408)
社会(50533)
社会科(47938)
社会科学(47919)
(42870)
基金项目(38970)
教育(36180)
自然(35124)
自然科(34355)
自然科学(34349)
自然科学基金(33810)
编号(33657)
(33394)
(29503)
资助(29247)
(25827)
成果(25794)
创新(23037)
课题(22510)
重点(22440)
(22226)
(22031)
(21917)
项目编号(21444)
期刊
(89295)
经济(89295)
研究(49139)
管理(37660)
中国(36913)
(35813)
(25417)
科学(20434)
技术(19870)
业经(17834)
学报(17831)
(17484)
金融(17484)
农业(17449)
教育(16841)
大学(15126)
学学(14343)
财经(14330)
(13660)
财会(12892)
经济研究(12615)
(12476)
技术经济(11420)
会计(11141)
现代(10556)
问题(10439)
商业(9833)
通讯(8898)
会通(8870)
经济管理(8845)
共检索到270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金军   邹必颖  
<正>2023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飞速发展之年,以OpenAI公司ChatGPT为代表的AIGC大模型迅速火爆全球,迭代版本GPT-4更是以精准的逻辑推理能力冠绝群模。一时间,各家大厂竞相发布能力更强的AIGC模型,资本纷纷高调追捧,国内几个月时间便形成“千模大战”,大佬们纷纷下场,“厂均一模”成为常态,似乎没有自己的AIGC模型,都不好意思自称大厂了。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君华   刘亚超  
通过文献调查法和类比分析法,以企业知识创新产出为核心目标,将知识管理的发展归纳为3个不同的时代,并鉴于仿生学、工程学、管理学三者的交叉对比,构建智能生成时代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将人工智能(AI)技术、智能中心、知识资产作为智能知识管理的三大要素,最后提出元宇宙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结合的开放型知识管理构想理念模型。研究(1)明晰了生成式AI未来将渗透到各个组织层面的发展趋势;(2)结合主客观因素提出了生成式AI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及运作机理,为有效解决组织知识创新产出的内涵及运转提供了新的思路;(3)理论上建立了以智能中心为核心驱动力的知识创新管理理论系统,为生成式AI产业的智能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印州  李丹琪  龚思颖  
本文概述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态势,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分布状况;基于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会计管理中已有的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结合点;分析人工智能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管理和战略决策领域的应用机制,展望人工智能为企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变化,并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鲁斯齐  
如何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责任缺失下产生了技术风险泛化导致的制度供给失位、技术资源集中导致的企业权责失衡、技术伦理滞后导致的社会生态失调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治理危机。除采用自上而下的治理方案外,还可协同采用自下而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方案形成互补共治关系。人工智能企业与社会签订的基于正式制度的显性契约和基于非正式制度的隐性契约可以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技术跃迁背景下政府失灵对企业敏捷共治的需求以及全球竞争背景下国家与企业战略共赢的需求可以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逻辑。为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制度供给层面,应构建软法硬法协同治理的综合网络;在政企合作层面,应构建企业自我规制与政府监管衔接互动机制;在微观落实层面,应构建多元化董事会结构和合规管理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鹏  徐向艺  
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会改变企业内部运作和生产经营的过程,为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变革机遇。本文结合人工智能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从管理对象、管理属性、管理决策和管理伦理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管理变革的逻辑进行了梳理,得出如下推论:第一,人工智能时代,被管理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员工",以"社会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的适用性降低,如何管理"人工智能员工"以及协调人类员工与智能机器人的关系将对管理者提出挑战;第二,人工智能时代,管理属性不仅包括管理理论的科学性、管理实践的艺术性,还包括管理过程的技术性;第三,人工智能时代,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技术管理者,此时,技术管理者指的不是管理技术的人,而是掌握智能技术的管理者;第四,人工智能时代,管理者的决策环境得到优化,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准则将由"满意决策"过渡为"最优决策";第五,人工智能时代,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发展可能会加剧管理效率和管理伦理的冲突,管理者必须提升管理道德,经营过程中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第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政府、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有必要从政策、法律与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发展伦理的多层次约束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峰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扩散过程中,应用领域逐步从专用走向通用,从小众化走向普惠化,但其间所带来的机会也并非能惠及社会所有的物理空间和群体,形成了智能鸿沟。人工智能的离心力、穿透力和扩张力,加快了智能鸿沟的生成速度,加深了智能鸿沟的生成程度,加大了智能鸿沟的生成跨度,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都有可能因人工智能技术拥有和采纳程度差别而产生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的智能鸿沟。在对人工智能的神秘感、膜拜感、危机感的交错心理中,更要思考人工智能创新扩散中如何最大程度利用技术和如何做好普惠性包容性的兜底之间的平衡,缩小和弥合智能鸿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汉卫  
生成式人工智能标志着智能技术出现革命性进展,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自反性”:认识论意义上的自我反思和调节能力,人机关系上存在脱离控制的可能性、应用后果上的负面效应和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自反性的角度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创造了更多机遇,但也隐含着“去教育化、反教育化、伪教育化、非教育化”等风险和挑战。在推进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应保持“若即若离”的姿态,应当坚持公共性原则、可控性原则、伦理优先原则、多重后果评估原则、共同行动原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定权  李帅  董昊南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作为新型内容生产工具,正冲击着现有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秩序。论文借用后视镜隐喻,指出AIGC是专业生成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逆转”而来,并梳理出内容生成行业的法律法规。为了适应强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构建的数据治理法律框架和相关法规是国家技术治理的重要工具,是社会掌控技术发展、坚持价值引领的重要举措。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晓哲  王晴晴  王若昕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基本具备跨领域解决问题的文本生成能力,逐步接近通用人工智能。本研究对ChatGPT进行各项能力测评,发现其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水平,但在创造力方面,ChatGPT没有明显的创造力倾向偏好。在教学能力方面,ChatGPT已经能够通过中国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部分。可以预测,此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四方面应用潜能,有望成为教师准备教育资源的助手、学生开展自主自学的助手、课堂增强学习互动的助手、课外作业自动批改的助手。展望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包括:形成多元协同的“师—生—机”关系;推进“人机融合”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重塑课程体系结构与学习科学研究;全面关注“智能鸿沟”以促进教育公平。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雯   李永智  
生成式人工智能日益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最大变量。调研发现,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政策、学术研究、行业发展和教育实践应用等维度发生转向。各国政府、相关组织相继出台政策,全球很多院校从禁止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步转向指导性应用;国内外学界日益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和潜在风险;市场应用在教育类型、学科覆盖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长远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推动现有产业组织形态、用工模式、用工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进而重构人才培养目标、重塑教育形态、赋能科学评价。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生成幻觉”问题,潜在的意识形态和伦理风险,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以及对教育公平的新挑战不容忽视。我国应以提高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作为应用前提,以跨学科、有组织的国产研发破解应用难点,以更严格的政策约束确保应用安全。同时,为避免造成新的数字鸿沟与教育不公平,应建立统一研发标准,降低应用成本,通过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最终实现全体师生共享普惠优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带来的发展红利。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峰  王炜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学生直接用于生成作业,导致作业的价值和目的化为乌有。如何设计和评价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学生作业,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涵和特征及学生作业的新特点,提出新时代学生作业在类型、时空、监控、目标和方式方面的转变。据此,文章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作业设计模型,阐明了学生、人工智能和作业三者间的关系,呈现了智能生成作业、学生自主作业、人机交互活动以及人机协同作业四个作业设计的关键维度,提出作业评价应充分利用活动驱动型、群体研讨型等表现性作业评价方式,并开展作业真实性算法评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浩然  
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和运营过程中产生大量而复杂的成本数据,深入挖掘成本数据将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高价值的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在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平台应用的优势,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平台,具体阐述其运行机理和主要内容,并提出应用人工智能成本管理平台的保障措施,为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智能化提供思路和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浩伟   汪璠   王秉琰  
[目的/意义]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以往以用户生成内容(UGC)为主的信息空间开始逐渐被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所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章旨在从主题视角比较AIGC与UGC,揭示两者在内容与结构特征上的差异,并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提供创新参考。[方法/过程]收集了金融、法律、医疗和开放问答4个领域的多个在线平台上的问题和用户回答,并借助gpt-turbo-3.5模型生成每个问题的人工智能回答,最终构建了包含65260条问答数据的语料集,并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分别对AIGC与UGC进行主题提取,并从主题间关系、主题与文档关系以及主题与主题词关系3个角度对两者进行综合对比。[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AIGC和UGC在主题分布、主题内文档一致性和主题词权重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特征差异,能够更好地观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规律,并为AIGC的治理策略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灿秋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再造的原则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再造对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过程,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理念,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都将发生深刻的影响。反过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再造也必须遵循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原则。因此,我们在下面提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再造的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优良  尚俊杰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触发了教育变革,教师角色再造成为必然。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虚拟教师的出现,尽管人工智能无法替代教师,但是教师被赋予全新的角色和定位。与传统教师迥异,教师将从"全才"转为"专才",从"教学者"转向"辅助者",从"教练"转变为"导师"。为了迎接人机协同推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教师要树立合作意识,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于教师职业的冲击。同时强化转型意识,发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学校要具备变革意识,通过同步转型发展,推动教师角色再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