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
- 2023(911)
- 2022(763)
- 2021(719)
- 2020(537)
- 2019(1107)
- 2018(1177)
- 2017(1957)
- 2016(1135)
- 2015(1120)
- 2014(1060)
- 2013(1032)
- 2012(854)
- 2011(855)
- 2010(957)
- 2009(872)
- 2008(856)
- 2007(734)
- 2006(733)
- 2005(624)
- 学科
- 环境(6442)
- 生态(4763)
- 管理(4688)
- 济(3878)
- 经济(3878)
- 资源(2757)
- 划(2599)
- 学(2546)
- 规划(2388)
- 环境规划(2370)
- 农(1965)
- 域(1914)
- 区域(1913)
- 区域环境(1830)
- 和(1820)
- 地方(1780)
- 发(1707)
- 业(1474)
- 农业(1338)
- 生态学(1176)
- 业经(1121)
- 系统(1022)
- 发展(1016)
- 展(1013)
- 生态系(957)
- 生态系统(957)
- 生态环境(918)
- 企(902)
- 企业(902)
- 地方经济(867)
- 机构
- 学院(16235)
- 大学(14949)
- 研究(6674)
- 管理(5705)
- 科学(5507)
- 济(5219)
- 经济(5086)
- 理学(4927)
- 理学院(4843)
- 管理学(4720)
- 管理学院(4704)
- 中国(4583)
- 农(3746)
- 京(3561)
- 所(3540)
- 业大(3448)
- 研究所(3418)
- 环境(3192)
- 中心(2959)
- 资源(2782)
- 农业(2753)
- 范(2696)
- 师范(2678)
- 院(2667)
- 科学院(2622)
- 江(2504)
- 北京(2378)
- 省(2200)
- 师范大学(2137)
- 室(2076)
共检索到21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贾敬德
生态渔业与渔业生态贾敬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生态渔业是生态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含义是:符合生态学原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再生和循环,使渔业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获得比常规渔业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渔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蓝
土地与生态国家体改委研究院邹蓝中国以往自称“地大物博”。没想到用人均指标一分摊,地既不大,物也不博。人口多是负担,是文盲和低素质的人多;若都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才真正是多多益善。安泰这个巨人远离土地,就没有力量。人们靠大地为生。大地是人类的生存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康
分析了阻碍城市现代化与城市生态化两者衔接与融合的症结,提出了促进两者衔接与融合的五大问题,给出了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态化的典型案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如松 刘晶茹
系统论述了生态的"耦合关系"、"系统学问"与和谐状态"三种内涵;阐明了城市生态的社会行为、物质代谢和自然环境三层结构。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要强化城市的肺(森林、绿地、城市农业)、肾(湿地、水体)、皮(城市地表和土壤)、口(废弃物排泄口)和脉(水、能、物、人的通道)这些生态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实现城市的净化、绿化、活化和美化;另一方面,生态城市不只要有自然生态的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还要有人文生态的红脉(产业、交通、城镇、文脉)及其相互的融和,而不只是保护城市环境或生物.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安全生态、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三大基础架构,以及生态人居建设的10项要求和生态规划的一些基本方法。
关键词:
生态 生态城市 人居环境 生态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我国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这既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更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有关。要迎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探索中国特色发展生态文明之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一经济发展范式,注重继承和弘扬我国天人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整合各类生态观,建立新的科学生态观,以提高人类的生态自觉。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科学生态观 生态自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芬钰
经济与生态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放在生态系统的视野范围内考察,并赋予人类经济活动以新的社会价值标准,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共同的内涵。把生态经济理论运用于农业建设和城市建设,就是建设生态农业与生态城市。也可以称为建设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城市。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农业 生态城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广达 王琪
首先从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切入,分别分析"资源—资产""资产—资本"的演化动因和路径。在"资源—资产"的演化过程中,政府在促进产权形成的同时又监督产权交易市场,市场则从供需平衡、资产定价及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等方面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在"资产—资本"的演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一方面促进了多元产品的形成、保障了市场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实现了多元融资、扩大了生态市场。如此,最终形成的生态服务就能够根据自身不同属性,采取不同手段实现资本的有效运营。基于此,以福建省南平市"水生态银行"为例,验证生态资源资本化会带来生态、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价值的增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严立冬 谭波 刘加林
生态资源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资本存量减少,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理论与现实基础角度,分析了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资本化过程,提出了生态资本积累、生态资本的价值评估方法、运营与管理等值得研究的命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欣
工业文明既创造了人类文明历史,又形成了生态危机,人类社会的生态问题凸显。由此,人们开始理性对待生态问题,中国首先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从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哲学的、经济的、法学的、道德的等基本问题入手,有效地遏制破坏生态所带来的社会严重现象,是当代社会的追求,以求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问题本质上是世界观问题。人类从环境、价值、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提出了生态化诉求,以求摆正主客体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世界观 生态化 诉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引发了众多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新的文明形式之一。生态文明提出是以生态学为代表的人类科学发展为支撑的。生态理念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新的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政治观。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生态城市理论是伴随着城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城市理念具体体现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而提出生态城市发展目标。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技术保障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支撑手段。提出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清...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 政策引导 技术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龙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在战胜自我的斗争中思想升华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不同联系方式,认为城市生态思想的成熟必然催生生态城市建设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
城市发展 生态思想 生态城市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牛桂敏
城市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生态失落是产生生态环境负效应,导致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生态觉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生态城市则是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关键词:
生态失落 生态觉醒 生态自觉 生态城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智光
从产业与生态共生关系的视角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规律,从而揭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通过对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界线、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相互关系等深入研究,发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才是人类文明演进规律中的本质属性。于是,根据共生理论构建了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完整共生关系谱系及其与各文明阶段的匹配关系。据此,沿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研究了人类文明和生态安全的演变路径、共生特性和科学属性。研究表明,生态文明的门槛是产业偏利共生,进而达到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双赢阶段。前者的科学属性是天然超生物文明,属于防病式生态文明阶段;后者的科学属性是人工超生物文明,属于健康式生态文明阶段,这时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