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8)
- 2023(7976)
- 2022(6638)
- 2021(5995)
- 2020(4921)
- 2019(10713)
- 2018(10215)
- 2017(19445)
- 2016(10626)
- 2015(11420)
- 2014(10933)
- 2013(10873)
- 2012(9644)
- 2011(8877)
- 2010(8783)
- 2009(7978)
- 2008(7761)
- 2007(6707)
- 2006(5968)
- 2005(5018)
- 学科
- 济(41914)
- 经济(41871)
- 管理(33333)
- 业(30676)
- 企(23500)
- 企业(23500)
- 方法(20507)
- 数学(18366)
- 数学方法(18236)
- 农(13984)
- 环境(11924)
- 财(10939)
- 学(10283)
- 业经(9872)
- 中国(9705)
- 农业(9616)
- 贸(9338)
- 贸易(9336)
- 易(9087)
- 划(7928)
- 地方(7103)
- 务(6704)
- 财务(6698)
- 财务管理(6691)
- 技术(6600)
- 制(6567)
- 企业财务(6435)
- 生态(6397)
- 和(6065)
- 银(5934)
- 机构
- 学院(155757)
- 大学(154600)
- 济(65209)
- 经济(64214)
- 管理(60331)
- 理学(53953)
- 理学院(53367)
- 研究(53324)
- 管理学(52429)
- 管理学院(52184)
- 中国(38648)
- 农(36972)
- 科学(36104)
- 京(31268)
- 业大(30417)
- 农业(29571)
- 所(27860)
- 财(26849)
- 研究所(26103)
- 中心(23978)
- 财经(22690)
- 江(21476)
- 经(20841)
- 农业大学(20046)
- 经济学(19978)
- 院(18932)
- 北京(18771)
- 范(18573)
- 经济学院(18288)
- 师范(18229)
- 基金
- 项目(115608)
- 科学(91239)
- 基金(86463)
- 家(79217)
- 国家(78569)
- 研究(75710)
- 科学基金(66590)
- 社会(51152)
- 社会科(48721)
- 社会科学(48707)
- 基金项目(46696)
- 自然(45621)
- 省(45331)
- 自然科(44513)
- 自然科学(44498)
- 自然科学基金(43737)
- 划(38561)
- 资助(34127)
- 教育(33897)
- 编号(27513)
- 重点(26477)
- 部(25025)
- 发(24420)
- 创(24267)
- 计划(23513)
- 科研(22897)
- 创新(22738)
- 国家社会(22228)
- 业(21214)
- 教育部(20867)
共检索到208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世久 许佩佩 陈默 吴林海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与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也使得生态食品逐步为消费者所认可,并引发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该文基于山东省济南等城市827个消费者样本数据,以有机蔬菜为例,构建多重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数研究消费者对生态食品不同价值属性的偏好选择,进而采用列联表分析及卡方检验筛选影响消费者偏好选择的关键因素,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消费者偏好选择的影响程度及显著水平。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低药残"等食品安全价值属性和"美味"等享乐价值属性普遍较为偏好,而对"低污染"等生态价值属性的重要性评价则相对较低。年龄、受教育年限及对有机蔬菜的认知与信任等显著影响着消费者的偏好选择。政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林海 王淑娴 朱淀
本文基于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七个试点城市1380份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运用基于选择的联合分析方法,采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认证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外观、可追溯信息和价格;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显著地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本文提出了应加强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相关知识的宣传,鼓励生产者生产不同可追溯属性层次与不同可追溯信息认证相组合的可追溯食品,并尝试推行食品可追溯体系与认证标签制度相结合政策体系,以发展安全食品市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世久 徐迎军 徐玲玲 李清光
本文以番茄为例,将选择实验和BDM机制拍卖实验相结合,设计实验方案,以山东省青岛、威海等9个城市的821个消费者样本为例,运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测度了消费者对不同食品安全认证标识的支付意愿,并分析了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环境意识对其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有机标识具有较高支付意愿,且对欧盟有机标识的支付意愿远高于对中国有机标识的支付意愿,而对绿色标识与无公害标识的支付意愿相差不大。具有不同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证标识的支付意愿相差较大,而具有不同环境意识的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则较为接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琳 顾海英
深入研究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选择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城市216名消费者在不同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下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不同转基因食品政策下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偏好。结论表明: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消费者偏好影响显著。有信息时,消费者更加偏好非转基因食品,而无信息时,消费者更加偏好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政策时,消费者更加偏好非转基因食品,而自愿加贴标签政策下,消费者更加偏好转基因食品。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消费者偏好 信息 标识 实验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自琼 陶宇红 井绍平
从绿色营销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交叉研究层面选取了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的视角,侧重对消费者在绿色营销的影响下出现的"绿色"品牌偏好变化现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表对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内部特征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统计描述性分析,并选取绿色营销较为成熟的食品和家电行业为研究对象,对消费者绿色品牌偏好变化特征进行数据收集及实证分析,从而为企业在绿色营销活动中依据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趋势有效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确定产品定位以及制定营销组合策略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绿色营销 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 实证研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宣亚南
本文结合生态标识食品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对国内外关于消费者对生态标识食品的偏好问题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跟踪,并初步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可山
利用1 790份网络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相关分析、交叉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网购食品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网购食品市场渗透率不高、用户黏性不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消费者个性特征差异会导致对网购食品的不同态度,进而影响消费者对网购食品的选择行为;良好的网购环境、物美价廉的食品、优质的网购服务,是促使消费者选择网购食品的主要因素,对网购食品安全的担忧、习惯于传统购物方式、网购维权难度大,是抑制消费者选择网购食品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网购食品"难维权、维权难"可能会放大消费者对网购食品产生的消极态度。为此,应加强网购食品多主体协同监管,消除消费者怀疑心理和不放心态度;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动线上市场和线下实体店紧密结合、融合发展;完善网购食品维权制度,畅通维权渠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冰 于洋 崔力航 魏艳骄
为丰富消费市场中食品认证标签的多样化,优化食品企业对食品认证标签的使用决策,完善政府对食品认证标签的体系建设,基于选择实验法,以纯牛奶为研究对象,利用1 311个消费者样本,借助多项Logit模型和潜类别Logit模型测度消费者对食品认证标签的偏好和支付意愿。结果表明:1)消费者对食品认证标签的偏好程度和支付溢价均由高到低依次为地理标志、动物福利标签、碳标签、有机标签、绿色标签;2)年龄越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对动物福利标签的偏好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对碳标签的偏好程度越高;3)依据偏好的异质性可以将消费者分成以城镇居民居多的“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者”和以年龄小且受教育程度高为特征的“动物福利主义的践行者”2类。消费者食品认证标签偏好的异质性为食品供应商认证决策和政府认证制度安排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振 乔娟 黄圣男
本文运用选择实验(Choice Experiments)的方法,借助随机参数(RPL)及潜在分类模型(LCM)研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属性的偏好行为。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属性的偏好存在异质性;消费者对政府认证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企业的品牌、养殖场质量安全保证和第三方机构认证;第三方机构认证和政府认证之间具有互补性,企业的品牌化建设同养殖场质量安全保证间存在互补性,政府认证与企业品牌化建设间存在替代性;消费者风险感知度的提高会影响其消费行为,高风险感知组的消费者愿意对同一安全属性支付更高的价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世久 陈默 徐迎军
以有机番茄为例,引入BDM机制拍卖实验研究了食品安全标识的消费者偏好,并借助多变量ProBit模型对相应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加贴欧盟有机标识的番茄的出价远高于加贴中国有机标识的番茄,与同时加贴中欧两种标识番茄的出价相差不大;不同个体特征消费者偏好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与有机知识对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环境意识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不显著。政府认证制度安排与厂商战略决策应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不同认证标识的偏好倾向,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一林 邱林 林赛·斯马克 林赛·特纳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且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世界各大汽车集团都争先恐后地进入中国,并纷纷推出各自的名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汽车销量名列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本研究通过对北京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探索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的选择偏好,分析消费者更喜欢哪一国、哪一公司品牌和哪种类型的汽车,以及消费者购买汽车的信息来源,并建立一个用于分析消费者购车偏好因素的模型,测试对消费者汽车购买偏好起影响作用的因素。
关键词:
消费者 汽车 选择偏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尹世久 徐迎军 陈雨生
本文基于山东省843个消费者样本,以番茄为例,设置食品安全认证标签、可追溯标签、品牌与价格属性进行了选择实验,并借助随机参数Logit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偏好。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证标签、可追溯标签和品牌属性均具有显著支付意愿,对可追溯标签的支付意愿远高于其他属性,且不同信息标签的组合给消费者偏好带来不同影响,食品安全认证标签与可追溯标签间以及可追溯标签与品牌间皆存在互补关系,而食品安全认证标签与品牌间存在替代关系。研究同时表明,消费者食品安全认证知识与可追溯知识层次提高,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食品安全认证制度和食品可追溯系统等建议以减小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波 李东进 谢宗晓
基于已有文献,提出了一个影响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的整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的因素可以归为个人因素(道德认同中心性和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因素(规范信念和印象管理动机)两类,这两类因素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自我担当对消费者的绿色产品偏好产生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东 李东进 金慧贞
消费者高度关注和卷入下,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对食品消费者面对安全风险时决策逻辑的准确理解。通过分析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下消费者量化信息搜寻增强和精准化决策需求转变的过程与机制,结合消费者量化消费参与趋向,揭示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下消费者的决策逻辑。研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会显著增进消费者对风险控制感的寻求和对定制化信息的需求,控制感寻求与定制化需求同等程度地促升了消费者对量化食品安全信息的偏好。而量化信息偏好的增强则驱动消费者参与量化消费以应对食品安全风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琳
对郑州市区205名消费者进行调查获得数据,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男性消费者、年龄大的消费者、家中没有12岁以下小孩的消费者、对政府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满意度高的消费者和对食品安全事件关注度低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较高。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府信任 城市消费者 消费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