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0)
- 2023(12924)
- 2022(11414)
- 2021(10913)
- 2020(9120)
- 2019(20962)
- 2018(20941)
- 2017(39840)
- 2016(22024)
- 2015(24692)
- 2014(24602)
- 2013(24126)
- 2012(22195)
- 2011(19835)
- 2010(19685)
- 2009(18004)
- 2008(17433)
- 2007(14870)
- 2006(12995)
- 2005(11378)
- 学科
- 济(82962)
- 经济(82874)
- 管理(61471)
- 业(58538)
- 企(46929)
- 企业(46929)
- 方法(38042)
- 数学(32909)
- 数学方法(32517)
- 农(23572)
- 中国(22612)
- 地方(22399)
- 财(20594)
- 学(19736)
- 业经(18661)
- 环境(16393)
- 农业(15691)
- 制(15688)
- 理论(14342)
- 和(14171)
- 贸(14127)
- 贸易(14114)
- 易(13610)
- 务(13549)
- 财务(13488)
- 财务管理(13454)
- 银(13321)
- 银行(13284)
- 企业财务(12695)
- 划(12550)
- 机构
- 大学(299557)
- 学院(298335)
- 管理(120515)
- 济(111031)
- 经济(108357)
- 理学(104265)
- 理学院(103038)
- 管理学(101081)
- 管理学院(100552)
- 研究(99495)
- 中国(76326)
- 京(64906)
- 科学(64670)
- 财(52380)
- 所(49360)
- 农(48367)
- 江(47410)
- 中心(46084)
- 业大(46032)
- 研究所(45380)
- 财经(41996)
- 范(40626)
- 北京(40458)
- 师范(40252)
- 经(38062)
- 农业(37662)
- 院(37354)
- 州(36318)
- 师范大学(32806)
- 经济学(31753)
- 基金
- 项目(212026)
- 科学(165757)
- 研究(154692)
- 基金(152569)
- 家(133128)
- 国家(132026)
- 科学基金(113239)
- 社会(95353)
- 社会科(90020)
- 社会科学(89995)
- 省(83501)
- 基金项目(82216)
- 自然(75349)
- 自然科(73398)
- 自然科学(73380)
- 自然科学基金(71998)
- 划(70251)
- 教育(69729)
- 编号(63816)
- 资助(62387)
- 成果(50928)
- 重点(47464)
- 部(45759)
- 发(44748)
- 课题(43669)
- 创(43485)
- 科研(40617)
- 创新(40584)
- 大学(38888)
- 教育部(38774)
共检索到432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东
随着治理理论兴起,治理绩效评估备受瞩目,各种治理评估体系孕育而生。三江源区生态风险治理评估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发展起来的评估框架,据此了解政府与社会开展生态保护建设责任意识,推动地区生态治理制度创新能力。评估包括政府治理、企业治理、社会治理与个人治理,根据内容设置不同权重及指标要素,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实施,并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治理与善治 治理评估 三江源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晓东
中华文明是长江、黄河等江河与青藏高原的文明,三江源区是维护中华文明的生态屏障,因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三江源区的生态风险不断加剧,复合治理贯彻了治理的基本精神,即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其目标就是选择风险、分担风险以及规避和减少风险。
关键词:
生态价值 生态风险 复合治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赖敏 吴绍洪 戴尔阜 尹云鹤 赵东升
论文利用替代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经济学方法,对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提供的间接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的间接使用价值共计1.74×1011元,其中水源涵养价值为1.07×1011元,占61.38%,土壤保持价值为4.60×1010元,占26.50%,气候调节价值为2.01×1010元,占11.56%,空气质量调节价值为9.56×108元,占0.55%。该结果突出反映了三江源区作为水源发源地在水量平衡、调节区域水分循环和改善水文状况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间接使用价值 三江源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晓英 秦嘉龙
本文以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对财政资金和社会公共服务资产会计处理规定为依据,提出应将以政府为主体的生态效益补偿投入和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单独核算和列报,待生态建设工程完工或进行阶段性评价时,将其并入"大账",以有效追踪生态补偿资金,反映生态补偿成果。同时以三江源"黑土滩治理"工程为例,对"黑土滩治理"投入和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会计核算。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效益补偿成本 生态效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勋 闵庆文 赵贵根
三江源地区由于发展落后,当地农户仍以畜粪等生物质能源为主要燃料,破坏了当地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造成生态系统恶化。为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政府向当地农户推广使用太阳能设备。本文采用入户调查与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查明当地农户太阳能使用现状,并预测农户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在此基础上,评价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贵南县农户目前使用的太阳能设备每年可产生99717500MJ的能量,相当于191107.8hm2草地承载的牦牛产生的干牛粪的能量。如果使牛粪自然还草,可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高12.5759亿元人民币;②如果太阳能资源全面开发利用,每年...
关键词:
三江源 太阳能 生态系统服务 贵南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春飞 秦嘉龙
生态价值会计突破传统会计的局限,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这既是宏观政策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生态服务利益相关者对生态价值会计信息需求的途径。文章从会计假设、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科目与账务处理、会计报告等方面阐述了生态价值会计核算框架,并以三江源保护区内的玛多县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核算框架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生态价值 会计核算 三江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张永勋 赵贵根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水源涵养区,由于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地位特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从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农户能源利用对三江源生态系统影响的角度,使用问卷调查法、半开放式访谈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法,对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农户能源利用现状、农户对现有能源满意度和农户能源环保认知对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三江源移民安置区种植农户能源利用结构较多样,以畜粪和秸秆为主要能源,放牧农户能源利用结构单一,基本依靠畜粪;②农户普遍对能源现状满意度低,放牧农户满意度低于种植农户;③农户倾向于使用环保能源,但对能源环保认知度较低,阻碍了清洁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杰 杨建平 哈琳 康韵婕 陈虹举 贺青山
[目的]评价三江源区综合发展水平,明晰时空格局变化、剖析主控因子,可为三江源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中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构建了三江源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与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2008—2017年三江源区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揭示了影响三江源区综合发展水平的主控因子,并对主控因子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结果]2008—2017年整体上三江源区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增幅为42.55%,但发展实力依然偏弱,主要以低质量发展水平为主,面积占比总计达42.72%,总体呈现黄河源区综合发展水平高于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三江源区东部综合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的分布格局。在地区层面,称多、若尔盖、阿坝等县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而达日、甘德、玛沁等县发展缓慢,雪灾害频发是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人均GDP、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通运输能力、社会保障能力、信息通达指数、积雪持续日数、积雪深度是影响三江源区综合发展水平的主控因子。[结论]三江源区在未来发展中,不仅要考虑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促进源区內经济、社会、生态保护等相关制度的完善,不断促进三江源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宏利 陈修文 姜越 陈彦 吴建海
随着国家自然保护一号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实施,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产业的持续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如何构建三江源地区后续产业,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发展目标,是项目建设殛需解决的重要而紧迫课题。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该区生态移民的特殊性,提出了适合当地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基本生存型、脱贫型、小康型、富裕型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并对其四种模式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以期对移民及早实现二次创业和各级有关部门在同类地区进行移民安置、资源合理利用、后续产业构建及产业调整等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作全 王佐龙 张立 苏永生
本文以现代生态法文化观念为理论导引,在对传统生态法理论进行检视和对三江源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深度考证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法律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志生 余文梦 夏翠珍 周立华
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需求提升了生态生产力的价值位势。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进步改变了生态生产力要素基础。生态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薄弱的三江源地区将有更大优势释放生态生产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考虑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系列技术的突破和支撑作用,提出了绿色创新理念引导和数字与绿色技术赋能的新时代生态生产力观。基于新时代生态生产力的劳动主体融合性、自然要素多维性、劳动资料高阶性、价值产出时代性等特征,构建基于区域特色资源的产业创新模式: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应用绿色技术赋能价值创造、引入平台模式促进价值实现。以此为框架,进一步分析三江源区特色资源利用的产业创新实践和进一步的创新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志生 余文梦 夏翠珍 周立华
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需求提升了生态生产力的价值位势。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进步改变了生态生产力要素基础。生态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薄弱的三江源地区将有更大优势释放生态生产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考虑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系列技术的突破和支撑作用,提出了绿色创新理念引导和数字与绿色技术赋能的新时代生态生产力观。基于新时代生态生产力的劳动主体融合性、自然要素多维性、劳动资料高阶性、价值产出时代性等特征,构建基于区域特色资源的产业创新模式: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应用绿色技术赋能价值创造、引入平台模式促进价值实现。以此为框架,进一步分析三江源区特色资源利用的产业创新实践和进一步的创新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秀娟 燕琴 刘正军 郗利华 王苑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重要指标,其时空分布和变化对政府进行区域规划和决策起着重要作用。MODIS植被指数是区域植被覆盖度提取的重要数据源。利用2000年1月到2009年10月的MODIS 250m归一化植被指数16d合成产品(MODIS NDVI)和其他MODIS辅助数据估算三江源区的植被覆盖度并分析时空格局变化趋势。在混合像元二分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NDVI参数的确定方法,然后利用重构后的MODIS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与2007年8月的野外采样点数据比较,估算精度是87.72%,相关系数r为0.889 7,表明该模型估算大面积植被覆盖度是可行的。将获得的植被覆盖度分为5个等级,从年最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琛
三江源国家公园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同时,通过挖掘生态旅游价值的实现机制,探索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共同推进,开发与保护相互促进"的新路径,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的双赢。
关键词:
三江源国家公园 三江源地区 生态旅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俊尧 宋福忠 吴鑫 唐显枝
三峡库区山地小流域种植业生产呈区块化分布,种植区块可以作为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基本单元。山地小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发生风险评估包括区块划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控4个子过程,通过构建以风险因素筛选与量化为核心的风险评价模型,建立源因子和迁移因子2个维度的支撑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分地块面源污染发生风险评估并进行等级划分,依据单指标影响程度,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3个方面提出种植业面源污染针对性管控措施,指导生产和管理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