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2)
2023(13924)
2022(12010)
2021(11557)
2020(9603)
2019(22754)
2018(22571)
2017(43320)
2016(23342)
2015(26734)
2014(26450)
2013(26096)
2012(23591)
2011(21454)
2010(21376)
2009(19656)
2008(19040)
2007(16257)
2006(14072)
2005(12404)
作者
(66025)
(54665)
(54202)
(51935)
(34901)
(26122)
(24630)
(21577)
(20785)
(19411)
(18647)
(18475)
(17278)
(17195)
(16898)
(16700)
(16265)
(15974)
(15545)
(15445)
(13536)
(13476)
(13076)
(12363)
(12113)
(12090)
(11987)
(11845)
(10886)
(10664)
学科
(95938)
经济(95844)
管理(66611)
(60965)
(50896)
企业(50896)
方法(47344)
数学(41796)
数学方法(41114)
中国(26174)
(24153)
(21800)
(20633)
业经(20137)
(18685)
贸易(18675)
(18246)
环境(17451)
地方(16909)
理论(16332)
农业(15945)
(15845)
(15609)
技术(14097)
(14081)
(13801)
财务(13726)
财务管理(13696)
(13281)
银行(13247)
机构
大学(331527)
学院(328929)
(134058)
管理(132329)
经济(131361)
理学(115604)
理学院(114347)
管理学(112178)
管理学院(111610)
研究(110728)
中国(82930)
(71385)
科学(68785)
(58781)
(54772)
研究所(50466)
中心(49126)
(49072)
业大(48033)
财经(47773)
北京(45795)
(44619)
(43718)
(43706)
师范(43369)
经济学(40600)
(40432)
农业(38291)
(36737)
经济学院(36565)
基金
项目(229473)
科学(180871)
研究(167969)
基金(167865)
(146366)
国家(145237)
科学基金(124842)
社会(106082)
社会科(100558)
社会科学(100527)
基金项目(88451)
(86934)
自然(81377)
自然科(79501)
自然科学(79484)
自然科学基金(78035)
教育(77404)
(74165)
资助(70502)
编号(67823)
成果(54682)
(51277)
重点(51222)
(48286)
(47375)
课题(46505)
创新(44161)
教育部(44151)
国家社会(43933)
科研(43746)
期刊
(140717)
经济(140717)
研究(95850)
中国(59774)
学报(50625)
管理(48006)
科学(47844)
(43822)
(43387)
大学(38704)
教育(37343)
学学(36285)
农业(31468)
技术(29006)
(24046)
金融(24046)
经济研究(23667)
财经(22699)
业经(22260)
(19405)
问题(18056)
图书(17418)
(17347)
技术经济(16179)
科技(15877)
资源(15517)
理论(15311)
统计(15310)
(14727)
(14538)
共检索到469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莉萍  王雄武  
以传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绿色GDP、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等其中一种或者几种理论为指导的生态环境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预算模式以生态环境资源管理为对象、以全面性与全员性为优势特征,能通过生态预算报告向生态环境管理者、投资者与监督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突破了现行生态环境部门分割式管理"瓶颈",是一种值得全面推广的生态环境管理模式。生态预算模式为建立更为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方法提供了思路,将有利于提高国家生态战略执行力,有利于社会经济长久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生态预算模式价值,文章提出以下三种路径:第一,为各级政府建立生态责任预算;第二,为各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生态责任预算提供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威   张建军   黄晨妍   易可欣  
研究目的: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逻辑框架,开展实现模式的适宜性评价,形成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区指引。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法,D-W四象限模型,综合指数法,SOFM网络模型。研究结果:(1)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是基于生态产品的“客观价值”并通过“市场价值”手段实现生态产品的“主观价值”;(2)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可分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指标交易、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土地综合整治或生态保护修复共8类提高生态供给和溢价增值的手段,且因为地区差异具有不同的适宜性水平;(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的适宜性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纵向补偿下生态产业探索型、生态农旅横向补偿型、指标交易型、生态工业指标交易型、生态工业横向补偿型和生态开发与市场综合发展型6类城市;(4)我国各类型城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符合“一片区、三板块、两点带全面”的分区发展格局。研究结论:适宜性评价与分区指引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方法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差异化制度设计提供方法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振林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健全生态产品的必由路径。本文结合我国生态空间自然禀赋等特点,分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环节、模式等,提出了价值实现的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铎  黎斯斯  韦慧杰  冯敏婷  
在国土空间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生态产品及其价值的标准化和一致性以及构建不同场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关键环节。在国土空间全域提出生态产品的概念、类型和空间边界的界定,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对生态产品价值内涵和计算方式做出诠释。同时,基于生态产品及生态产品价值定义,结合现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梳理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的统一性框架,并针对城镇建成区内生态产品结合土地出让过程设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提出优化国土空间管制及现有土地开发模式的策略,为土地开发场景下的公共管理政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凌  罗丹琦  朱文霞  杨渺  王丽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GEP核算从供应者角度核算了生态系统为经济生产和人类福利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包括产品提供、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三个部分,其中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具有相对明确的实现途径,但调节服务价值比重大且难以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显性化,因此发挥调节服务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潜力,建立生态产品供给与生态产业发展需求的联系十分重要。论文通过梳理界定GEP、生态产品概念,开展四川省GEP核算,根据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现状、调节服务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及基于生态红线的可开发利用面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评估指标体系,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为生态农业、林业经济、草地经济、绿色城镇以及湿地经济5类,并对全省21个市(州)进行实现模式的适宜性等级划分,从而为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城镇经济、生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明  王玲  郭静怡  
流域生态产品的物质供给类、调节服务类、文化服务类价值可以通过政府路径、市场路径和“政府+市场”混合路径实现。绿色金融产品可以通过激励市场主体参与绿色投资与绿色消费,发挥资金投入的补充作用和诱导作用,解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基于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和绿色担保等五种绿色金融工具在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开发实践中应用情况的分析,可探索创新生态产业链金融模式、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模式、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模式和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模式等四种绿色金融模式,助力流域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张浩  窦银娣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生态环境恶化,且社会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现实矛盾下,向社会提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质生态产品尤为重要。因此,通过产权理论划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依据传统人居生态产品类型和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传统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生态产品分为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生态产品、竞争性和排他性都有限的准公共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生态产品;2)依据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特性和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私人生态产品的市场主导模式、准公共生态产品的公私合作模式、公共生态产品的政府主导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张浩  窦银娣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生态环境恶化,且社会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现实矛盾下,向社会提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质生态产品尤为重要。因此,通过产权理论划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依据传统人居生态产品类型和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传统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生态产品分为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生态产品、竞争性和排他性都有限的准公共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生态产品;2)依据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特性和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私人生态产品的市场主导模式、准公共生态产品的公私合作模式、公共生态产品的政府主导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凌  罗丹琦  朱文霞  杨渺  王丽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GEP核算从供应者角度核算了生态系统为经济生产和人类福利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包括产品提供、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三个部分,其中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具有相对明确的实现途径,但调节服务价值比重大且难以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显性化,因此发挥调节服务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潜力,建立生态产品供给与生态产业发展需求的联系十分重要。论文通过梳理界定GEP、生态产品概念,开展四川省GEP核算,根据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现状、调节服务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及基于生态红线的可开发利用面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评估指标体系,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为生态农业、林业经济、草地经济、绿色城镇以及湿地经济5类,并对全省21个市(州)进行实现模式的适宜性等级划分,从而为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城镇经济、生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方  
生态产品是近年来生态经济研究领域新兴起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所有基础自然要素的集合,清洁干净的水源、清新无污染的空气、温和宜人的气候等都属于生态产品。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愈发严峻,生态产品的功能与价值日渐凸显。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将生态产品放在与经济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保护和利用,并打通两者间的自然、社会壁垒,实现自然财富、社会财富双向转化与流动。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方  
生态产品是近年来生态经济研究领域新兴起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所有基础自然要素的集合,清洁干净的水源、清新无污染的空气、温和宜人的气候等都属于生态产品。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愈发严峻,生态产品的功能与价值日渐凸显。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将生态产品放在与经济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保护和利用,并打通两者间的自然、社会壁垒,实现自然财富、社会财富双向转化与流动。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晓玲  郭一霖  黄涛  李朝鹏  
完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助于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且对探索经济绿色增长新路径、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低收入群体有效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存在供需匹配不畅、交易成本过高、社会力量参与程度较低等问题,致使其对于绿色增长、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多重溢出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立足于外部性、公共产品和产权理论,按照“资源价值化—价值资产化—资产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演化逻辑链条对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进行解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利益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视角提出“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碳汇银行”模式,阐述其设计思路、运行机制、发展路径与创新之处,其具体实施还面临着核算体系有待完善、产权界定尚不清晰、市场需求挖掘不足等约束。提出完善碳汇核算体系、健全碳汇产权制度、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等对策建议,为丰富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皓  徐志杰  辛璐  王志凯  卢静  
随着生态产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试点实践。论文基于国家试点项目研究,总结了EOD模式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种养”“荒山荒地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个典型类型。建议随着EOD模式试点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践、关键政策制度创新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新模式、新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皓  徐志杰  辛璐  王志凯  卢静  
随着生态产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试点实践。论文基于国家试点项目研究,总结了EOD模式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种养”“荒山荒地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个典型类型。建议随着EOD模式试点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践、关键政策制度创新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新模式、新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皓  徐志杰  辛璐  王志凯  卢静  
随着生态产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试点实践。论文基于国家试点项目研究,总结了EOD模式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种养”“荒山荒地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个典型类型。建议随着EOD模式试点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践、关键政策制度创新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新模式、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