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1)
2023(6059)
2022(4856)
2021(4586)
2020(3643)
2019(8108)
2018(7906)
2017(14368)
2016(8078)
2015(9114)
2014(9326)
2013(9080)
2012(8731)
2011(8190)
2010(8505)
2009(8090)
2008(8525)
2007(7808)
2006(7143)
2005(6465)
作者
(25942)
(21766)
(21736)
(20613)
(13883)
(10612)
(9803)
(8595)
(8162)
(7713)
(7504)
(7483)
(6957)
(6936)
(6902)
(6657)
(6507)
(6279)
(6197)
(6178)
(5587)
(5335)
(5261)
(4907)
(4828)
(4782)
(4750)
(4733)
(4509)
(4285)
学科
(39537)
经济(39493)
管理(26947)
(18447)
(15943)
企业(15943)
方法(14076)
地方(12274)
(11856)
环境(11127)
数学(10866)
数学方法(10647)
中国(9704)
(9012)
(8842)
资源(8480)
业经(8316)
理论(8273)
地方经济(7897)
(7386)
(6979)
生态(6967)
(6509)
农业(6296)
(5846)
(5490)
金融(5489)
经济学(5017)
(4847)
银行(4836)
机构
大学(128755)
学院(127516)
(48419)
经济(47164)
研究(46393)
管理(46021)
理学(39101)
理学院(38567)
管理学(37711)
管理学院(37489)
中国(35002)
科学(31650)
(28893)
(24437)
(23225)
研究所(22408)
中心(20778)
(20355)
(19903)
(19836)
师范(19743)
北京(18469)
业大(18135)
财经(18013)
(16962)
(16368)
(16234)
师范大学(16033)
农业(15845)
经济学(15017)
基金
项目(84765)
科学(66815)
基金(60886)
研究(60878)
(54076)
国家(53677)
科学基金(45327)
社会(38851)
社会科(36696)
社会科学(36685)
(33001)
基金项目(31944)
自然(29116)
(28096)
自然科(28078)
自然科学(28066)
自然科学基金(27532)
教育(27018)
资助(24667)
编号(24521)
成果(20399)
重点(19948)
(19470)
(18014)
课题(17110)
(16606)
国家社会(16427)
科研(15729)
创新(15598)
发展(15308)
期刊
(59694)
经济(59694)
研究(35974)
中国(27270)
学报(22861)
科学(20691)
(17955)
(17947)
管理(16601)
大学(16263)
学学(15092)
教育(14975)
农业(12511)
资源(11271)
技术(9836)
财经(9210)
业经(8801)
图书(8718)
(8653)
金融(8653)
经济研究(8332)
(8100)
问题(7472)
(6888)
(6792)
(6383)
科技(6287)
书馆(6159)
图书馆(6159)
技术经济(5871)
共检索到194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韦霞  滕立  
财政平衡预算能有效控制人造资源—钱财的支出。ICLEL(地方环境举措国际理事会)沿用财政预算中的年度平衡理论创立了生态预算方法,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进行系统有效的监控,并成功开展了3次生态预算示范项目,使可持续发展在地方层次上从概念到行动又前进了一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小五,吴坚,张长勤  
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经济平衡安徽农业大学文理学院林小五,吴坚,张长勤人们在进行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时,一般只注意到该项农业自然资源的经济可利用性和技术可利用性,这个观念是不甚正确的。我们认为,在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时,既要考虑到社会经济的需求与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国虎  许芳  
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网络环境日益恶化,网络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调状态。因此,唤起人们对网络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维持网络生态平衡,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界定网络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生态平衡的含义、特征、内容,并主要从网络信息主体角度对网络生态平衡失调及其根源做了深入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威  张建军  陈静  刘畅  
本文归纳了河北省唐山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并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生态资源指标交易机制、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兆宜   仇王炜   郭妍   苏子龙  
<正>核心提示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密切相关。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态产品的物质基础和要素保障,而自然资源部门则从要素端、供给侧为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实现提供基础支撑和制度保障。本文研究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梳理总结了自然资源领域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做法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的工作展望。
关键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卫东  
本文从我国生态领域产权市场的产权界定安排、交易权安排和交易制度安排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生态产权市场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优化路径:建立市场化的生态环境公共产权规制模式;在现有生态所有权安排下,实现生态使用权和经营权市场化;把部分生态环境资源的所有权私有化,形成公私产权对接的完善的生态产权混合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政  王静怡  王孝德  
本文归纳了重庆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经验和成效,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坚持规划引领、丰富开发资金渠道、盘活存量资产、健全市场交易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霞  
获益能力(access)指各种经济主体获得、维持和控制利益的各种能力,获益能力理论关注现实环境中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谁是既得利益者,凭借什么获得、维持利益和控制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获益能力理论可以为我们理解现实情境中诸多资源产生的利益的分配不公问题提供理论框架,也可以作为有力的资源政策分析工具。获益能力由自然资源、技术、知识、资本、劳动等内层能力,法律政策、国际政治力量、文化、社会地位和关系以及习惯风俗等外围能力构成。与产权理论相比,获益能力理论新颖之处在于不仅关注价格或产权这样的单一控制和积累机制,而且拓展到分析市场运行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相互作用机制,产权尚不足以保护资源产权所有者获得公平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贤胜   陈绍志   赵荣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既是“两山”转化的重要桥梁,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厘清其背后的实践逻辑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然资源领域87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程序,解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生过程,并构建其一般性思维导图。结果表明:“识别资源本底—多元机制协同—产出综合效益”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的内在逻辑。通过识别资源本底明确治理方向,利用准备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驱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和增值,最终产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共治、生态共富以及生态共享的有机统一。本文是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的有益尝试,可为完善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实施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景明  黄薇  
2019年,是全国自然资源部机构全面完成组建的一年。这一年,自然资源部围绕全面履行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进行顶层设计、完善监管机制,在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保护修复、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努力实现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牛玮妮  尧羽菲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是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全国试点地区,高标准建设太湖生态岛也是苏州市的重要发展决策。本文将试点工作和生态岛建设紧密结合,根据生态产品分类和价值实现目标导向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太湖生态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陈张良  
"负价值"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斯蒂德曼在挑战劳动价值论中提出的。国内外学者围绕"负价值"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仍然没有达成共识。文章基于资源环境经济学视角,重新界定了"负价值"概念,并以联合生产作为基本生产系统,创建较为系统的"负价值"理论框架。同时,文章将这一理论引入资源环境领域,分别构建了基于"负价值"理论的一般模型、技术选择模型、资本有机构成模型以及物质与环境平衡模型,对污染物定价、技术分类和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花林   李致远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两山”转化理念、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现有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地方实践模式存在治理主体单一、参与主体驱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借助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解析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据此设计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生产—供应—销售”机制、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共创机制和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信息交流机制为核心要件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主体协同机制,基于多主体协同机制的提出,拓展土地资源生态产品、水资源生态产品、森林资源生态产品、湿地资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新模式。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主体协同机制为指引,创建多元主体共治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产品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产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能够增进人类福祉的产品和服务,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需品。部分生态产品具有经营属性,排他性强,可以通过市场直接交易。但是,多数生态产品具有公共属性,非排他性特征明显,其价值实现容易受阻,也易出现公共产品治理的“搭便车”“过度利用”等问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其内涵丰富,既要在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保障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的基础上,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要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关键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华伟  姜雅勤  
关于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的研究既是热点也是难点,无论是SEEA还是中国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态价值如何计量。文章选取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的代表,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根据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相关文献研究结果,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中的评估模型,计量了四川省2018年农村集体森林资产的生态价值。结果表明,四川省2018年农村集体森林资产总经济价值为93 300.11亿元,相当于2018年四川省生产总值的229.36%,单位面积价值为1 919.76万元/km~2。在核算的6类生态功能中,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占比最大,为43.6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