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3)
2023(9124)
2022(8192)
2021(7818)
2020(6496)
2019(15184)
2018(15249)
2017(29428)
2016(16055)
2015(18128)
2014(18083)
2013(17908)
2012(16142)
2011(14534)
2010(14260)
2009(12860)
2008(12309)
2007(10405)
2006(8977)
2005(7616)
作者
(45974)
(37892)
(37576)
(35841)
(24120)
(18240)
(17058)
(15084)
(14439)
(13410)
(13129)
(12600)
(11886)
(11814)
(11681)
(11449)
(11389)
(11291)
(10734)
(10589)
(9446)
(9122)
(8992)
(8554)
(8437)
(8406)
(8389)
(8279)
(7572)
(7546)
学科
(61491)
经济(61424)
管理(46871)
(42251)
(35585)
企业(35585)
方法(30318)
数学(26134)
数学方法(25843)
(16336)
(15230)
中国(14772)
(14171)
环境(13905)
业经(13765)
地方(13276)
(11522)
农业(10948)
理论(10924)
(10509)
贸易(10504)
(10191)
(10167)
技术(9972)
(9355)
(9310)
财务(9297)
财务管理(9282)
教育(8850)
企业财务(8791)
机构
大学(224017)
学院(222457)
管理(93340)
(83428)
理学(81951)
经济(81495)
理学院(81051)
管理学(79665)
管理学院(79287)
研究(72180)
中国(51580)
(48077)
科学(47458)
(36052)
(35666)
业大(35069)
(34443)
研究所(33010)
中心(32415)
北京(30387)
(30278)
(30088)
财经(29885)
师范(29845)
(27202)
农业(26953)
(26736)
(25418)
师范大学(24316)
经济学(23525)
基金
项目(161590)
科学(126541)
研究(118326)
基金(116606)
(101378)
国家(100546)
科学基金(86564)
社会(72529)
社会科(68649)
社会科学(68628)
基金项目(63393)
(63273)
自然(57631)
自然科(56176)
自然科学(56165)
自然科学基金(55121)
(53379)
教育(53370)
编号(48871)
资助(47601)
成果(38618)
重点(35701)
(34986)
(34095)
(33491)
课题(32822)
创新(31117)
科研(30970)
项目编号(30062)
大学(29858)
期刊
(88205)
经济(88205)
研究(62281)
中国(36851)
学报(35841)
科学(33201)
管理(32243)
(30583)
大学(26614)
(24977)
学学(24971)
教育(24593)
农业(22179)
技术(18555)
业经(15202)
(14758)
金融(14758)
图书(13464)
财经(13182)
经济研究(13122)
科技(12037)
理论(11952)
资源(11474)
问题(11378)
实践(11310)
(11310)
(11098)
(10994)
情报(10562)
技术经济(10405)
共检索到306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书华  毛汉英  王忠静  
论文对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方法产生的背景、理论、计算方法和近期成果作了简要介绍,详尽综述了该方法的优缺点。指出该模型具有概念形象性、内涵丰富性、理论思想的角度全面、新颖,实现了对生态目标的测度及极强的可操作性等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其与传统经济指标相脱离的生态偏向性、静态性、忽视污染的生态影响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对其当前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指出其动态性、多指标的整合性、污染影响分析等渐趋完善的发展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蒋依依,王仰麟,卜心国,王建华  
随着生态足迹模型的不断完善,其应用案例大量出现。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度量、生态经济等领域所得到的广泛应用,以及生态足迹模型在应用过程所得到的修正,如采用投入产出分析以完善计算方法,采用地方生产力指标体系以体现区域特征,补充丰富土地划分类型,通过长时间序列研究以弥补原模型的静态缺点,并配合其他可持续发展指标以辅助相关政策制定等。文章最后对生态足迹模型今后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章锦河  张捷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国内生态足迹研究自2000年开始迅速展开。根据目前国内生态足迹研究的175篇论文,对国内生态足迹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目前,国内生态足迹研究已从引进介绍的初期阶段过渡到大量应用研究的发展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模型述评、不同区域尺度以及特定产业/部门的生态足迹实证分析3个方面。最后,从生态足迹研究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4个方面对生态足迹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立安  温馨  
全球性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的生态脆弱地带,由于自然资源的使用不当陷入了恶性循环陷阱,是影响国际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潜在因素。随着生态补偿研究拓展,贫困问题和生态补偿的联系日渐凸显,并成为研究焦点。为了理清两者关系,文章从生态补偿的定义、运作原理、补偿效益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对国内外重要文献和关键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而为新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实现脱贫提出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宏红  蔡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素波  王耀东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生态环境的稳定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可以为公共物品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激励手段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论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加快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推进生态补偿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历史计量与层级划分方法对领域内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论述,着重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难题并积极探索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为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素波  王耀东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生态环境的稳定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可以为公共物品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激励手段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论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加快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推进生态补偿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历史计量与层级划分方法对领域内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论述,着重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难题并积极探索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为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言奇  
对生态社区的发展历程、研究状况、特征以及意义进行了详尽解读。生态社区是在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生态负面影响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注重自然生态到自然与人文生态二者并重的历程;与之相应的是,人们对生态社区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从建筑、规划层面到多学科层面的发展过程;生态社区具有布局合理、环境保护、绿化体系以及功能混合等多种特征;生态社区对于建设生态城市以及打造低碳经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鹭  张宏业  
阐述了承载力的起源、演化与发展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对生态承载力的不同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评价,并比较其优劣;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对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今后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碧洁  张松林  侯成成  
根据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的现状,对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补偿机制和补偿效应评价等方面研究内容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生态补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国内生态补偿的研究提出了展望:①生态补偿概念的确定和科学定位;②加强森林、湿地和草地等生态系统价值和补偿标准的研究;③加强中小流域的区际补偿标准与补偿模式的研究;④加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和补偿意愿的研究;⑤加强生态补偿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和资源环境的定量化影响研究;⑥加强生态补偿标准实现的GIS时空分配模型的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国忠  
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最早由Conlin Hunter于2002年提出,它是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提出的一种用以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文章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有关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文献资料发现,当前旅游生态足迹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由此对旅游生态足迹的应用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统计项目设置、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中所选用参数的种类和参数值的研究,并给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统计和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改进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隆杰  杨林  苏昕  徐建明  
本研究对国内外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贸易赤字、生态超载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发展静态和动态评估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讨论了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等;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的进展,其研究应用范围从省级行政区进一步扩展到乡镇级行政区和能源、旅游、种养殖业、交通、贸易、大学等产业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也大量增加;对生态足迹理论和应用研究在流动人口、地区生态足迹分析的理论假设、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状况横向比较、各类土地互斥假设、生态足迹分析理论在用于城市型国家或城市等人口高密集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可持续性测度时的限制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国内围绕生态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剑泉  巨茜  陈绍志  袁月  
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为可持续发展的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文章简介了生态足迹理论与应用研究概况,从林产品的生态足迹计算研究、林业领域生态足迹应用研究和林业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3个方面详述了生态足迹在林业行业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林业生态足迹未来的研究趋势。这对于明确生态足迹的林业应用状况、了解未来走向和指导研究实践进而推动生态足迹理论在林业行业中的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吴一洲  
研究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土地整理评价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详尽梳理,指明土地整理项目评价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内外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已有研究较多关注评价指标构建及评价数值的获取,而较少涉及评价结果的影响机理以及改善对策等的内容;(2)国内土地整理项目评价中绩效理念尚未植入,多项目评价的比较研究缺乏。研究结论:今后国内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应注重比较研究方法的应用,围绕绩效评价、影响机理与改善对策、质量控制以及评价管理等主题继续完善和深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文首文  
众所周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游客急需加强教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关于游客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还处于起步状态,缺乏系统性。当我们面对更大规模的游客人群和更为复杂的旅游活动时,研究游客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标准以及怎样用这些标准去教育游客、规范游客的行为势在必行。本文从游客教育的起因入手,总结研究了国内外游客教育的内容、方法、模式和技术进展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