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6)
- 2023(6314)
- 2022(5426)
- 2021(5160)
- 2020(4252)
- 2019(9626)
- 2018(9856)
- 2017(17772)
- 2016(10197)
- 2015(11665)
- 2014(12447)
- 2013(11840)
- 2012(11131)
- 2011(10088)
- 2010(10562)
- 2009(9903)
- 2008(10163)
- 2007(9553)
- 2006(8524)
- 2005(7759)
- 学科
- 济(40332)
- 经济(40276)
- 管理(33033)
- 业(25928)
- 企(22539)
- 企业(22539)
- 方法(17854)
- 数学(13963)
- 数学方法(13643)
- 学(11708)
- 农(11441)
- 理论(10820)
- 环境(10754)
- 财(10530)
- 中国(10198)
- 业经(9537)
- 和(8548)
- 制(7882)
- 地方(7792)
- 农业(7656)
- 划(7342)
- 教育(6805)
- 生态(6645)
- 银(6467)
- 银行(6454)
- 贸(6343)
- 贸易(6335)
- 务(6321)
- 财务(6299)
- 财务管理(6269)
- 机构
- 学院(152478)
- 大学(150507)
- 济(55104)
- 管理(55012)
- 经济(53562)
- 研究(49034)
- 理学(46270)
- 理学院(45726)
- 管理学(44603)
- 管理学院(44366)
- 中国(38869)
- 京(32992)
- 科学(32428)
- 财(27560)
- 所(25698)
- 江(25032)
- 农(23548)
- 中心(22995)
- 研究所(22951)
- 范(22479)
- 师范(22264)
- 业大(21703)
- 财经(21333)
- 北京(21269)
- 州(20610)
- 经(18970)
- 农业(18175)
- 技术(18079)
- 院(17996)
- 师范大学(17511)
- 基金
- 项目(92629)
- 科学(71109)
- 研究(68892)
- 基金(63436)
- 家(54717)
- 国家(54175)
- 科学基金(45919)
- 社会(41177)
- 社会科(38685)
- 社会科学(38673)
- 省(38275)
- 基金项目(32970)
- 教育(32669)
- 划(31214)
- 编号(29779)
- 自然(29361)
- 自然科(28552)
- 自然科学(28544)
- 自然科学基金(27957)
- 资助(26657)
- 成果(24617)
- 课题(21405)
- 重点(21245)
- 发(19587)
- 部(19346)
- 创(18350)
- 年(17668)
- 大学(17358)
- 项目编号(17340)
- 科研(17319)
共检索到237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恺 董德明 沈万斌
生态足迹从生物生产力的角度定量测度人类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影响,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关注程度最高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具有简明易懂、便于操作、易与其他指标结合等优点。论文在总结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与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评价结果较为悲观、难以真实反映人类消费对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系统归纳和分析了生态足迹理论在能源消费评价中的5项缺陷:①参数选取面临两难;②度量标准存在矛盾;③互斥假设有违事实;④研究内容涵盖不全;⑤评价结果部分失真。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认为前三项缺陷必须尽快修正,后两项缺陷需要逐步克服。还应通过学科交叉引入更多经济社会指标进行综合判断,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这...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能源足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明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
综述了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应用成果,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时遇到了困难,主要表现为其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所阐述的基本原则不一致,认为这主要是将基于全球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理论不适当地用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所导致的,而根本的原因是生态足迹概念本身的定义不够确切。本文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期更真实地反映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比较全球生态赤字和区域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可以对区域发展公平性做出评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桂华 李鹏
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的生态消耗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态经济学新方法,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旅游生态足迹既是一种分析方法,也是一种认知理念。在深入研究旅游生态足迹特征、类型的基础上,以“四体旅游系统模式”为基本思路,探讨旅游生态足迹的四大功能意义,即:对旅游主体——旅游者的环境教育功能,对旅游客体——旅游目的地生态消耗的衡量功能,对旅游媒体——旅游业的生态效益的评价功能以及对旅游载体——旅游环境影响的测度功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旅游生态足迹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云平 别雪艳
近年来,生态足迹模型被众多研究者和一些国际机构作为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但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时,测度结果有时是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悖的。因此,学术界对该方法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的一些研究认为:生态足迹模型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区域生态赤字也不能指示区域生态超载,但全球生态赤字可以指示全球生态超载;这是由于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生态偏向性和否认贸易合理性造成的。本文将生态足迹模型具有的测度功能分别与测度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性应具备的功能进行比较,得出: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区域尺度上,生态足迹模型不仅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也不能作为生态可持续性的测度方法,当然,生态赤字也不能指示生态超载;这是由于生态足迹模型不仅存在生态偏向性和否认贸易合理性的缺陷,同时还存在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这个结论进一步推进了当前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正确运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月 江华
生态足迹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因其直观、简便和容易被人理解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分析模型,研究了模型的假设条件存在的缺陷,指出了模型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假设条件 缺陷 偏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荣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法:一是运用余额递减法取代双倍余额递减法,二是探讨改进后的"重复双倍余额递减法"。并对二者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静秋 张引颖 朱军 李小洪 唐鏐 阎正民 毛正中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全面的出生缺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为进一步研究出生缺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文献研究及现场调查。结果:基于各学科理论和多项研究,构建我国出生缺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包括4个一级指标:出生缺陷干预地区社会经济指标、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指标、出生缺陷二级干预指标、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指标,以及16个二级指标。重点介绍了构建框架的思路和依据,及各类指标的评价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该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结论:结合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现状,首次对我国出生缺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做了探讨,对于进一步研究该指标体系,继而评估、指导我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出生缺陷 效果评价 指标体系 干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德明 何红渠
基于2006、2009、2012年统计数据,通过能值生态足迹的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并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平均人均可再生能源承载力为5.34ha/人,人均能源消费生态足迹为13.58ha/人,生态盈余为-8.24ha/人,全国各省平均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75。2006—2012年,能源生态赤字呈不断扩大趋势。2006—2012年,全国能源能值效率普遍提高,东部沿海城市能源效率较高。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反映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双导向作用。GDP总量与能源消耗能值线性相关。随着人均GDP增加,能源消耗总能值呈现倒"U"形,单位GDP消耗能源能值下降,居民生活能源能值消耗上升。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依赖能源消耗,但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费效率逐步提高,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运林 傅晓华
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实验区,其生态安全是指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理论为研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量化研究的手段,对于研究全球或一个较大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很好的可行性思路。但是,我们研究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进而具体到生态安全时,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长株潭生态安全研究与评价时遇到了困难,如果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这能更真实地反映长株潭的生态安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游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NPV)是对投资项目进行动态评价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该指标要求考察项目寿命期内每期发生的现金流。按一定的折现率将各期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同一时点(通常是期初)的现值累加值就是净现值。可表示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淼 胡远满 常禹 张文广 张薇
生态足迹方法自提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其缺点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Zhao Sheng等2005年提出能值足迹法,弥补了生态足迹法以土地生产能力为限制的缺点。论文提出区域能值足迹法,以弥补其改进方法不能够反映区域实际情况和技术进步带来影响的不足。最后,以岷江上游1982到2002年为例应用3种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足迹呈缓慢上升趋势,生态足迹方法计算结果<能值足迹<区域能值足迹;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显示生态足迹与区域能值足迹方法结果呈平缓下降趋势,而能值足迹方法结果呈不规则变动。区域能值足迹法能够考虑到区域实际情况和技术进步,但它不能完全代替生态足迹方法,将其结合应用将得到更多信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舒华
负债经营可以使企业获得节税收益,降低综合资金成本。但负债经营过度又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导致经营成本增加,再筹资能力下降等。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负债水平高低以及风险程度大小的重要标志。然而现行的资产负债率指标,不管是计算公式,还是利用其作出分析评价,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关键词:
资产负债率 缺陷 改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昌言
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破产案揭开了美国审计业的巨大"黑洞"。为安然公司进行审计的安达信公司,多年来一直为安然虚报收入和利润、隐瞒巨额债务和亏损、出具虚假财务报告,使安然的投资者和债权人遭受了巨大损失。长期以来,以安达信为代表的美国5大会计师事务所被视为全球业界的典范,现在人们不禁要问,连安达信都胆敢在其审计业务中一再弄虚作假、见利忘义,甚至在事发后销毁安然公司的大量财务资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是否还有独立、客观、公正可言?联系到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相互勾结,出具虚假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